禾花雀捕捉 让拒食“野味”成为公众的自觉行为
为什么不让你吃饭?什么不能吃?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我会第一时间告诉你!
近年来,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动物栖息地明显改善。但受传统饮食习惯和猎奇、炫富、滋补等观念误区的影响,加之相关法律法规和执法机制不健全,乱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依然广泛存在。今年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野生动物非法贸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的决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该决定自当日起生效。这个被誉为史上“最严格”禁食令的《决定》,标志着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人们是时候告别“乱吃野生动物”的陋习了!
“野味”的危害
我国幅员辽阔,海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为各种野生动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世界上野生动物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然而,由于一些人的自私、短视、无知和贪婪,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全国各地捕杀野生动物的事件层出不穷,手段更是五花八门,有射击、陷阱、陷阱、投毒、爆炸、电击、网罗、暗箭、钢铁陷阱……在伏击阵中精心设置被人类踩到,各种野生动物发出阵阵哀鸣声。
以鸟类为例,黄胸鹀俗称“草雀”,无缘无故被称为“天参”,所以就被放在铁板烧上,用椒盐炸,和荷叶一起蒸。十多年来,该种群已从被吃掉变成了极度濒危物种。然而,“草麻雀”并不是唯一被人类猎杀的鸟类。美食的诱惑和经济利益的驱动,导致偷猎者在候鸟必经之路上布下了由墙网、粘网、城市网等专门防鸟网组成的“拖网”。即使是在北京周边的山区,山脊上也散布着各种各样的防鸟网。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鸟类被人类捕获并遭受血腥屠杀。
“卡诺”漏洞
目前,我国圈养野生动物有上百种,包括鹿、毛皮动物、龟、蛇、鳄鱼、青蛙等。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监管和一些相关政策,灰色甚至野生动物产业链中的黑色部分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于各处。尤其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个体识别困难,小商品运输监管更困难。于是,一些以繁殖为名的狩猎案件不断跳入我们的视野。比如,东北地区普遍饲养的木蛙,就是打着养殖幌子猎杀的所谓“半人工模式”。在许多地方,几乎每一个峡谷都被以“破坏性”的方式利用。用一米多高的塑料布做成“墙”,拦截下山到森林里越冬的林蛙。这严重影响了森林蛙的野生种群。严重的威胁。
在许多大规模人工饲养竹鼠的地方,其野生种群也遭受偷猎之苦。捕捉野生竹鼠的方法大多是直接挖洞,或用水将竹鼠从洞里逼出来,然后在洞口捕捉。对于一些竹鼠养殖户来说,这不仅增加了养殖个体的数量,也补充了种子的来源。正是在偷猎与养殖无法区分、偷猎行为无法避免、监管难度极大的背景下,竹鼠养殖业在一些地区得到大力推广并迅速发展。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非法经营野生动物产品利润空间较大,巨大的利润极易滋生犯罪,导致不法分子从事野生动物非法狩猎、运输、交易,形成地下交易黑链。这些犯罪分子甚至配备了现代化的装备,使得狩猎和运输更加高效,违法成本更低。
“食野”有风险
近年来,各种新发传染病日益呈现出“人畜共患病”的关系。据有关资料显示,野生动物与人类共存疾病有100多种,占人类传染病的1/3,如狂犬病、艾滋病、鼠疫、炭疽、甲型肝炎等。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危害性。有些病毒对动物的致病性很低,但对人类的致病性却很高,甚至死亡率很高。
“人畜共患”疾病的出现,往往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向自然无休止索取的结果。破坏生态链的平衡,最终会招致大自然的惩罚。因此,人类应该反思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多注意根据自身因素考虑采取措施预防这些疾病。野生动物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员,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尤其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但也有人相信“吃什么补什么”、“吃奇怪的东西更补”。他们把吃野味视为“富裕”的象征,把这种丑陋的行为视为“时尚”。他们对野生动物的捕杀已经到了红眼的地步,不顾法律的约束,不顾动物种群的灭绝,不顾良心的谴责。
其实,一般来说,野生动物的味道较差,因为它们的肌纤维较发达,肌间脂肪较少。野生动物的营养价值不如养殖动物。例如,穿山甲鳞片只是角化的皮肤附属物。它的主要成分是β-角蛋白,与我们人类的头发、指甲等成分没有本质区别。
因此,拒绝吃“野味”的要求对于人类来说并不过分。通过拒绝吃“野味”,人类不会失去健康,反而会减少因食用野生动物而引起的疾病。只要全社会以善意的态度对待野生动物,给它们一个安宁的生存空间,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拒食”需有意识
全面禁止野生动物的界限如何把握?哪些可以吃呢?什么不能吃?这也是目前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对此,《决定》公布时,引用了现行的《中国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作为食用动物“白名单”,这是农业农村部2014年修订的畜禽品种总数159种。当然,在全面禁止的新环境下,清单仍然需要更新和完善。既可以让公众吃得放心,也方便执法。同时,应建立“禁止食用名单”,又称“黑名单”,明确哪些动物不能食用。
彻底改掉暴食野生动物的陋习,关键在于转变观念。除了用法制保障野生动物保护有法可依、有法可依之外,从公众层面还应加大科普力度,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让吃成为“游戏”过去的一件小事。一批人的“炫富”成为大众所鄙视的行为,促使人们形成改掉乱吃野生动物陋习的思想意识,从被动禁止到自觉遵守,形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饮食文化和生活方式。
作者:李祥涛,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员、中国鸟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动物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