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文雅会 |《西游记》读书会第二期活动纪要

日期: 2024-11-14 17:01:33|浏览: 15|编号: 109781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俗文雅会 |《西游记》读书会第二期活动纪要

编者注

上周六(4月20日)晚上7:00-9:30,《西游记》读书会在主楼C4053举办了第二场活动。参加者包括金洪山、车毅、王立东、潘少娟、程婷、金淑飞、黄小莉、王小飞、张秋明、徐飞等十名学生。本读书会阅读的文字范围是《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第8章至第18章。讨论热烈,同学们各抒己见,受益匪浅。以下是这个读书俱乐部的会议记录。

读书俱乐部分钟

“三藏大师”的前世今生

第八章,佛经故事的主角之一唐三藏开始登场。由于世德堂版本缺乏对唐僧身世的正面叙述,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补了“陈光瑞在任时有难,江流和尚报仇”一章,作为附录插在第八章和第九章。虽然这样的处理让故事变得“完整”,但也产生了很多问题。

问题的核心是唐僧形象的来源。王立东同学为大家整理了唐僧的前世今生。简单来说,唐僧的“俗姓陈”就是一条关键信息。唐僧的形象是史实和神话传说的混合体,唐僧的故事是北方故事和南方故事的混合体。蔡铁映的《西游记的诞生》详细论证了这个问题,其学术观点近年来逐渐被认可。

吊诡的“贞观十三年”

《西游记》中,贞观十三年发生了很多事情。明显的矛盾是,唐僧出生并西游于贞观十三年。如果把第八章和第九章之间的“附录”去掉,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和《西游记》中其他矛盾情节一样,这里的矛盾其实是无害的。降流和尚的身世是另一个故事系统。可以根据其情节的自洽性将其放在这里。对于整个故事来说,时间上的矛盾是微不足道的。

太宗的恐惧与生死簿中的“十三年”

第十章是整个《西游记》故事的触发点。可以说,这个故事提供了三藏到西方求取佛经的根本原因——赎罪、救亡灵、转法轮、永远安定国家。李世民漂泊到地府时的“惊悚”、“惊悚”、“颤抖”,一扫帝王的庄严威严模样,令人深思。从剧情角度解读,李世民为了刻骨铭心,必须有所畏惧,回到长江后决心大赦天下,并命玄奘西天取经,积功德。另一方面,《西游记》中唐太宗灵魂游历阴间的情节,是全书中“业力与轮回”理念的集中展现。不可否认,它包含着当时人们根深蒂固的封建伦理观念。

另外,《生死簿》中唐太宗的寿命是“命定贞观十三年”。为什么不直接写“十三年”呢?有学生认为,这是古代文献、合同中常见的书写方式,如“一千一百一十”,以表明明确的数字位数,防止随意更改;现在填写支票时,“十”位也写有数字。占位符,并且“00”或“-”会放在整数的小数点后面,以避免伪造、篡改等不必要的麻烦。

唐太宗《解梦》

第9章至第10章讲述了唐太宗的精神创伤()。太宗答应要救泾河龙王的性命,却不料食言。更神奇的是,龙头从天而降,被秦叔宝、徐懋功等人抛到了太宗面前。这是典型的创伤场景,可想而知太宗事后的恐惧。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导致了“得罪神,无事可求”的绝望心理境地。后来唐太宗每晚都受到惊吓,这其实是他心理绝望的情况下的生理反应。他的心里有一个“鬼”。后来,唐太宗之所以在漂泊到阴间时受到惊吓,是由于这种报应的实际效果和失信带来的心理绝望的双重影响。后来,他努力重建与鬼神的信任关系,才恢复了平静的心态,走出了精神创伤。唐太宗通过这段悲惨的经历,体会到了因果报应的力量,领悟了生死时阴阳盈亏的规律,为全书的情节埋下了伏笔。 。

阴阳一水境界

第十一章:唐太宗到渭水,贪吃金鲤鱼。他生怕错过了时间,就会被朱队长推下水还太阳。事实上,这个情节涉及到用水来连接阴阳两个世界的传统观念。

春秋时期,有“不及阴间,永不相见”的誓言,却以“大甬道里的欢乐”结束;孔子来到河边也感叹道:“死者如此,日夜不舍!”东流的河流和流逝的时间在这个空间里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人死后归宿的原始意象。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黄泉”、“忘川”等冥界场景,在与轮回、记忆有关的冥界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西方文化中还有“冥河”的形象,称为“里斯河”。水通阴阳的观念似乎是人类所共有的。这可能与水随物成形的形态特征及其由高流向低、由地表流向地面而消失的现象密切相关。

死得最冤的怪物——灵虚子

第十七章,灵虚子什么都不做,专心炼丹养生。他一出现,就被孙悟空打成了肉泥。实在是太不公平了!立冬同学认为,令虚子死得冤枉,因为根据王世祯的《燕山堂集》记载,陶仲文的道名迷惑了嘉靖皇帝二十多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对待“灵虚子”就不妥当了。是否体现了作者对嘉靖皇帝独行宣修之政及其愚昧误国的讽刺?

再者,神、佛、妖怪,可能只存在于一念之中,如第十七回菩萨化身灵虚子时,笑言:“菩萨、妖怪,常在一念之中,若论本源,都是不存在的。”虚空无上境界。

关于“孙悟空法力下降”的问题

在《西游记》的设定中,孙悟空的法力绝对胜过任何妖怪。除了牛魔王这种真正能与孙悟空相提并论的怪物之外,其他怪物的实力都没有那么强大,但大多都是靠背景。凭借神兵利器获胜,并不是英雄。孙悟空并不是不能打败这些妖怪,而是他的目标不是与妖怪战斗,而是有别的想法。如果说孙悟空在天宫闹事时愿意自杀,进行疯狂的破坏活动,那么取经路上的孙悟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从事建设。而且,他之所以什么都不怕,是孙悟空内心欲望的膨胀,而不是他的无敌;而与未知怪物的平局,则是孙悟空内心收缩、放下傲慢自负的直观表现。 《西游记》讲的是“回心转意”的过程。孙悟空遇到的一切困难,其实都可以抽象为他内心的“心魔”。要战胜内心的心魔,除了有“五百年前闹上天”的光辉事迹作为勇气的源泉外,还必须懂得做社会人的道理——“做人若不自在”。大人,舒服了就不算大人了。”

从“英雄”到“英雄”

如前所述,从宋元的《奇经诗话》、杂剧到明代的百回本《西游记》,都是故事主角从唐僧转变为孙悟空的过程。 。复旦大学教授朱刚从“唐宋之变”的角度解读这一变化,认为《西游记》讲述的是平民社会中贵族时代的故事。平民的“英雄”不断成长,贵族的“英雄”则逐渐被淘汰。这个观点很有启发性。进一步思考,我们可以说,求经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个“好人”如何成为“英雄”的过程。平民社会虽然崛起了,但依然向往寺庙之上的贵族生活。与《水浒传》中宋江集团企图被朝廷利用的行为类似。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终于得道了。这样的结局不能不说是对儒家正统的妥协。

“俗语”的力量

《西游记》中有很多谚语,是“知识”作为逻辑和力量在平民社会中的体现。俗话说,谚语教会人们如何生活,如何解决问题。你掌握的谚语越多,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不管逻辑与否。孙悟空在龙宫讨宝时,一下子就冒出了四句俗语——“愁海龙王无宝”、“一客不得罪二主”、“不如住一屋不如逛三屋”、“赊三不如两”。这话毫无道理,但龙王却无法反驳。这恰恰体现了古人对“古语”、“建议”、“俗语”等有效性的认可。对于老百姓来说,《西游记》是一本收集了日常使用却又不乏道理的书。不知道。 ,是比《十三经》、《二十四史》更有用的法宝。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