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鼠文化”

日期: 2024-11-15 07:01:19|浏览: 13|编号: 10991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老北京的“鼠文化”

吃荔枝的图片(圆扇)

菖蒲鼠荔枝图片

老鼠婚礼剪纸

▌胡丽萍

2020年是农历庚子年,俗称“鼠年”。鼠为十二生肖之首。在传统文化中,它已演化为一种聪明、乖巧、神秘的小生物。又称“招财鼠登门”、“招财鼠升官”、“灵鼠带来春天”、“长寿鼠延年益寿”。 “财鼠旺”、“吉祥鼠冠桂花”。老北京的“鼠文化”独具特色,体现在民俗传统和特色地名上。

民间文化中的“吉祥鼠”

这意味着许多孩子和许多祝福。它也是仓库和窑炉之神。

十二生肖中,鼠属于子生肖,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在崇尚多子多福的时代,人们把“鼠”视为多子多福的象征,在民间文化中也常常有所体现。

鼠在年画、剪纸、雕塑等民间艺术中常用作吉祥图案。例如“老鼠吃麦穗”、“老鼠吃葡萄”、“老鼠吃南瓜”等,其中“麦穗”、“葡萄”、“南瓜”都有很多种子,这意味着人类生物将继续繁衍并产生后代。 。 “子鼠”也是阴的象征,在过年期间的腊月到正月间经常出现。这是辞旧迎新、送阴迎阳的时节,具有消灾纳吉的象征意义。

旧时,老北京人结婚时喜欢用“鼠出嫁”(鼠娶姑娘)、“鼠带烟”等图案来烘托气氛。由于老鼠的繁殖力强,寿命长,所以用“鼠婚”来祈求婚后早生多子,长寿。 “烟”字与“姻”谐音,“鼠合烟”二字取“姻”之意,寓意婚姻美满。 “老鼠婚礼”现场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新郎和新娘有的身体是老鼠形的,有的则是人形的老鼠身体。婚礼仪仗队里有花轿、彩旗、灯笼、雨伞和吹鼓的鼓乐队,就像人间的婚礼一样。盛况。

此外,民间艺术还有鼠蝠(福)、佛手、麋鹿(禄)、桃、石榴、桂花(贵)花、瓶(平)、粮仓、鲢(偶)鱼(余)等。吉祥物通过谐音和象征手法组合在一起,寓意福祉、平安、繁荣、长寿、幸福、富贵、繁荣。

元、明、清时期,大部分粮食通过运河运往京城,并设置了许多仓库。 “京仓是皇帝的内仓,通仓是皇帝的外仓。”北京郊区很多家庭也有粮仓来储存粮食。每年农历正月,都有“仓仓节”。因“填”与“天”谐音,故又称“天苍节”。正月二十为“小补仓”,正月二十五为“大补仓”。必须祭祀“苍神”,祈求丰收。 《燕京纪事》记载:“正月二十五,粮商、卖米祭祀仓神,鞭炮最盛。居民们并不全祭,而是煮食以供劳作。”他们的家人,这就是所谓的‘填仓’。”

所谓“仓神”,又称“五谷神”,就是老鼠。追根溯源,据说老鼠是天上的神。为了帮助人们,他们从天上偷来食物,撒在地上。从此天下人丰衣足食。其次,相传老鼠善于聚财,是仓库之神。三是祈求老鼠仁慈,少偷粮食,使仓库里的粮食充盈。

旧时的“填桶节”,家家户户都要贴上“老鼠填粮仓”、“老鼠爬烛台”、“老鼠偷油”等剪纸,并点燃泥鼠灯笼,祈求来年五谷丰登、生意兴隆。民间有句谚语:“处处灯火通明,处处焚香,家家谷仓里摆满了粮食”。至少在清末民初,北京郊区的一些地区还保留着这种传统习俗。

历史上,北京西部门头沟地区曾有不少煤矿。煤矿工人视老鼠为“窑神”,尊称“窑神”或“神鼠爷”。他们还在矿井附近建窑庙,祭祀鼠神。民间认为老鼠有通灵能力,尤其是它们的听觉和嗅觉非常灵敏,能够察觉屋顶塌陷、山体滑坡、矿井漏水等灾害的前兆。矿工们一旦发现矿井里的老鼠行为反常,四处乱窜,就可以预知如果发生灾难,必须立即撤离,以免发生灾难,所以老鼠被视为神灵。煤矿工人从不杀老鼠,从不堵住家里的鼠洞,从不养猫。而且每到除夕或大年初一,都要在老鼠出入的洞口放置一些食物,寓意向“神奇鼠王”拜年。

门头沟矿区还有供奉神鼠的习俗。大多数家庭的窑里都有煤矿。为了保护家人安全下矿,他们在家里摆了香案,香案上供奉着一只神鼠。多为泥塑,人形鼠身、鼠头。戴上头盔,穿上铠甲。有的墙上贴有窑神的纸像,是木刻印刷的,俗称“神码”。它们的形状像老鼠,左手拿着一把山斧,右手拿着一块煤炭。衣带飞扬,身后飘浮着几朵祥云。每逢初一、十五,在窑里挖煤时,都要向神鼠上香,祈求家人平安。如今,门头沟煤窑矿已经关闭,祭窑神、拜老鼠的旧俗已逐渐成为历史。

北京历史上的“鼠地名”

“老鼠洞”变“老虎洞”

北京曾经有过以“鼠”命名的地名,但由于不够文雅,在地名调整时大部分消失了。

■拉图胡同:位于东城区东四十条北,是东松年胡同(原名“歌女胡同”)旁的一条小胡同。 1944年日本学者多田贞一所著的《北京地名》中说:“老鼠胡同位于东城海运仓库南面,奇怪的是这里有很多松鼠,松鼠被称为刺猬,据说是财神之一。”其实他所说的“针鼠”其实是刺猬鼠,又名毛刺鼠,俗称刺猬。它的头和脚很像老鼠,因此得名。据说,早年,东松年胡同东边有一条死胡同,长度不超过50米。那里只有几户人家。其中一人开了一家豆腐作坊。院子内外堆放着许多黄豆、绿豆等加工豆腐的原料。老鼠经常出没寻找食物,所以这条小巷被称为“老鼠巷”,并在1941年出版的北平市地图上标出。1949年后地名整顿时,因不雅而被并入东松年胡同。姓名。东松年胡同于2001年被拆除。

■老鼠洞胡同:位于东城区西北部,《东城文史》载:老鼠洞胡同曾是大沽巷以南的一条小胡同,长约50米,形成于明代。据说,胡同里有一家山东人开的酱厂,多用豆类、小麦粉等原料进行加工。因此,老鼠经常过来寻找食物,很多老鼠在墙壁的角落和缝隙里挖洞来藏食物。无名胡同俗称“老鼠洞胡同”。清代因其不雅而被谐音为“老虎洞胡同”。民国时期称“老虎洞”。 1965年并入大古巷。

■老鼠洞:位于西城区西北部,呈南北走向,北起西直门外大街,南至北里市西三角。民国初期,这里还是一片荒野,只有十几户拾荒者居住在这里。由于所建的棚屋极其狭小,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形状如山洞,所以被称为“老鼠洞”。郊区已在地图上标出。 1949年后,这里建起住宅区,成为一条胡同,仍称“老虎洞”。 1965年地名整顿时,因位于桃柳园东侧,更名为“桃柳园东胡同”。 1992年出版的《北京市西城区地名》中对此有记载。现在这条街已经消失了。

■扫鼠岭:位于石景山区中部,现称福寿岭,海拔309米,东至福寿岭村,西、北为连绵起伏的山脉,南至莫窑口村。据说早年山里有很多松鼠。它们在生物学上与小鼠属于同一纲和目,但属于不同的科。它们是小型树栖动物,身体细长,有一条毛茸茸的长尾巴,像扫帚一样。它们通常被称为扫帚。鼠,山由此得名。据《北京地名·石景山区卷》记载:“福寿岭原名扫鼠岭(扫鼠岭意为松鼠)。1930年左右(实为1923年),美国人在北京开设同仁医院,建了一座疗养院,改称扫虎岭为福寿岭。”其实,“福寿灵”这个名字早在明代就已形成,与福寿禅师有关。据《僧录大师左觉一、大功德禅寺方丈宋延寿塔铭》记载,法海寺第一任住持福寿,号南山,广西衡州人。他游历名山古寺,拜访名师。明正统元年(1436年)来到京师,拜祖源为师。正统四年(1439年),在翠微山建寺。英宗赐名“法海禅寺”,并命福寿为法海寺住持。成化七年(1471年)十月,福寿大师圆寂。 “七十岁出二人,六六十修士出四人,弟子个个都名噪一时。”成化帝遣礼部尚书哀令到玉琴代命。牺牲。其弟子在法海寺东为他建墓塔,名“福寿塔”。塔建成后,其所在地区改称“福寿岭”。

北京人常称老鼠为老鼠。京城曾经有一条老老鼠街,京郊有一个邵眼梁村。

■老虎子街道:位于西城区西南部,广安门外大街东段北侧(现广安门外帕桥北侧),现称“拥局东里”。据《北京市宣武区地名志》记载:“这条胡同与雍居胡同、雍居西里原合称北史家胡同。相传曾有一位施姓富商居住在北史家胡同。”胡同口,故名“老鼠庙”。 1965年的老虎子庙。“民间还有一个关于清朝道光年间后帝的传说。庙里有一只白鼠,重五六公斤。它已被僧人驯服,能听懂人类语言。它被视为老鼠精。因此,该庙俗称“老老鼠庙”,其所在的巷子也称为“老老鼠庙”。 “老鼠街”在1986年的《北京街巷名志》中被记载为“老老鼠巷”,后因外观不雅,改名为“永居东里”。如今这座寺庙早已消失。

■呼延梁:千家店镇花坡行政村,位于延庆区北部。据1993年出版的《北京延庆县地名》记载:“该村在县城最北端,北与河北省赤城县接壤,聚落呈长方形,有19户80户。村里的人都是汉人,相传早年黑河泛滥,人们无法渡河,走到上游的一座山脊上。遇到了一个瓦匠(做砖瓦的工匠),这个人眼睛小得像老鼠,但他热情好客,指引人们涉水而行,这里就形成了一个村庄,名叫火炎梁。该村地处延庆深山区。由于取水困难、交通不便、又是泥石流多发区,村民于2006年下山迁至花盘村,但地名保留至今。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