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登山运动历史是怎样的?

日期: 2024-03-28 04:01:07|浏览: 117|编号: 39992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世界登山运动历史是怎样的?

波澜壮阔的登山史如果要剥丝抽茧出来,登山运动的发源地阿尔卑斯山脉这条主线永远绕不过。长文慎读。

清华大学的老校长梅贻琦先生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登山也是同样的道理,阿尔卑斯地区没有一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峰,却诞生了现代登山运动,孕育的登山家灿若星河。自从1786年 ,采水晶人和医生从霞慕尼出发首登勃朗峰以来,攀登技术、经验、理念在阿尔卑斯地区的登山者和向导之间一代代积累、改良、沉淀。我们称之为登山文化。

阿尔卑斯,在中国登山爱好者中,一直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无论从时间的纵向,还是各山系和山峰的横向而言,关于阿尔卑斯的中文信息长期呈碎片状。前年的阿尔卑斯有两件令人瞩目的新闻:一是阿尔卑斯黄金年代150周年,霞慕尼、策尔马特、库马约等阿尔卑斯山谷重镇都举行了纪念活动;二是Ueli Steck用时61天 ,不借助机械动力 ,攀登了阿尔卑斯全部82座4000米以上的山峰。借此,从历史和地理两个角度,尽可能把阿尔卑斯的全貌呈现给读者。阿尔卑斯是登山运动的起源地,了解阿尔卑斯,对每个登山者而言,都是一次不可或缺的寻根之旅。

阿尔卑斯山脉——欧洲的脊梁,图片来源:

攀登的目的(1786-1855)

当说起登山运动的起源时,津津乐道的是1786年勃朗峰的首登。但事实上,自那以后登山运动的发展依旧缓慢。1994年,国际登山联合会UIAA制订了一份阿尔卑斯山82座4000米山峰的正式列表,从1786年~1855年的近70年 中 ,仅有约10座4000米级山峰被首登,这其中有拿破仑时代战争的影响。究其动机,最早的登山者都是阿尔卑斯山下的猎户和采水晶人,攀登并不是他们追求 的目的,而勃朗峰的首登也只是源自一次悬赏。襁褓中的登山尚未从其他动机中摆脱出来,还没有完全蜕变为一种体育运动—即攀登本身就是目的。

勃朗峰登顶路线。图片来源: 翻译制作:雪线之上

黄金年代(1855-1865)

登山运动进入高速发展期的源动力来自英国的工业革命。19世纪大规模的机器产业推动经济展,英国出现了一个新的阶层,经济富足 ,时间宽裕 。从繁重的劳动压力中解脱出来之后,他们渡过海峡,寻找新的探险的空间。时至今日,当经济得到发展,人们便会在探险运动中追寻未知世界,包括人类的未知和自我的未知。从欧洲到北美、澳新、日韩,直至今天的中国,无一例外,这是写在人类基因中的本能。

1857年伦敦的一群绅士组建了 Club,这是历史上第一个登山协会。英国绅士们在阿尔卑斯山里,在当地山民的协同下,开始攀登一座座高峰。这些山民在阿尔卑斯山下放牧、狩猎、追逐岩羊、挖掘水晶,熟知路径和山口,了解如何穿越冰川和雪坡。他们为英国绅士担当登山向导。没有科考的任务,也不用追求经济的收益,目的是站在山巅,仅此而已。这样的攀登开始有了体育运动的意味,这些英国绅士和当地山民有了一个新的共同的名字—登山者。每到夏天,这些英国绅士就从英国赶来,和那些已经结下深厚友谊的当地向导从一个山谷徒步翻越至另外一个,寻找新的攀登目标。于是也产生了那个年代最著名的登山者和向导,用简陋到不可思议的装备首登了一座又一座的山峰。

1855年,瑞士境内的白泽峰()和阿尔卑斯第二高峰多佛尖峰()以及勃朗峰东侧的勃朗塔库峰(Mont Blanc du Tacul)三座4000米级山峰被首登。到1859年的五年时间里,15座4000米山峰被首登。1860年后这样的攀登进程再次加速,到1865年,又首登了23座4000米以上山峰。后世把1855~1865年称为阿尔卑斯黄金年代。

白泽峰()

多佛尖峰()

黄金年代的巅峰在1865年,这一年里,有超过60次重要首登,遍布阿尔卑斯各个山谷。从东阿尔卑斯贝尔尼纳峰()的罗塞克峰(Piz Roseg),瑞士的Ober ,到法国的绿针峰( Verte)。这一年留在登山史上最浓重的一笔非马特洪峰首登莫属。1865年7月14日,英国的爱德华·温珀( )、查尔斯·哈德逊( )、佛朗西斯·道格拉斯( )、道格拉斯·哈道( Hadow)以及法国向导米歇尔·克 罗( Croz)和瑞士策尔马特的向导陶格瓦尔德()父子,登上了登山者觊觎许久的马特洪峰。下撤是一次灾难性的悲剧,哈道、哈德逊、道格拉斯和克罗滑坠,跌落近千米至北壁下的冰川上。

马特洪峰的山顶像一把中世纪的长矛耸立在半空中

被马特洪峰首登的光芒所掩盖,其历史意义不在其下的还有勃朗峰东壁新路线。这次攀登发生在马特洪峰首登的前两天,之所以堪称登山史上划时代的一次突破,是因为它所创造的理念在登山界持续至今。登山者攀登的目的不局限于站在山顶,而是寻找具有挑战性的技术高难度路线。一个世纪以后,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宣布登月计划的演讲中那句著名的话同样可以高度浓缩这一理念:We do these not they are easy, but they are hard,我们做这些事情 ,不是因为它容易,而是因为它困难。正是这种精神激励人类不断探索。我们必须要记住谱写这段光荣与梦想的华彩乐章的那几个名字,他们贯穿了10年来的黄金年代。来自英国的 、家族, Moore、 、阿尔卑斯当地向导 Croz、 Almer、 、 。他们中有人把生命留在了山上,活下来的把这段历史记录了下来 。今天,他们的名字被命名于山峰上、路线上,和阿尔卑斯小镇的街道和广场上。

探索时代(1865-1938 )

有这样的误解,马特洪峰是阿尔卑斯探索时代的终结。事实并非如此,马特洪仅是阿尔卑斯4000米山峰首登史上过半行程 。右群峰Les ,巨人齿峰 Geant都是在1870和1880年代完成的首登。岩石和陡峭冰壁上的技术短板阻挡了登山者通向更陡峭山峰的步伐。勃朗峰南壁上延伸出来的几条山脊上的卫峰,诸如Mont 、大乔拉斯峰上的卫峰,以及塔库峰Tacul上山脊上数个卫峰 、 的首登都是在1920年代 ,这标志着阿尔卑斯山4000米山峰全部攀登完毕。不过在当时,4000米山峰的概念尚未形成,82座4000米山峰的目录在大半个世纪后才出台。

由群峰北面,The north side of Les

登山者在西阿尔卑斯的高峰中攻城拔寨的同时,东阿尔卑斯地区的登山者也并未闲着。受勃朗峰首登的鼓舞,1800年在奥地利的一位公国主教支持下,奥地利最高峰大钟山()被首登。1862年,保罗·格罗曼(Paul )等建立了奥地利登山协会OEAV。今天的奥地利登山协会虽然规模不是最大,但其会员占据全国总人口的5%,这一比例在世界各国几乎是最高的。在海拔稍低的东阿尔卑斯地区,登山者让岩石攀登技术有了长足发展。1869年,格罗曼等人首登了现意大利南蒂罗尔境内的三峰山 di 主峰,即大峰Cima ,这可以 认为是现代大岩壁攀登的雏形。

于1862年被首登,现今一览大钟山的最佳方式是自驾。

1879年,在奥地利达赫施坦因()南壁的攀登尝试中,首次出现了使用岩锥的记载。最原始的冰爪虽然已经在不同场合使用了几个世纪,但在19世纪中期,当时的登山界对冰爪呈现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蒂罗尔地区的奥地利人是冰爪的忠实拥护者,而在西阿尔卑斯,追求纯正的登山者则对这种“人工辅助器械”持强烈排斥态度,而向导们为了保持工作的严肃性,也拒绝使用。最终登山者逐渐接受了冰爪。1908年,英国登山者奥斯卡·艾肯施坦因(Oscar )发明了10齿冰爪,即现代冰爪的雏形,意大利的铁匠铺率先将其商业化,从此依靠冰爪竖齿就可以很轻松地攀登35度以下的冰雪坡,而无需费尽周折地砍雪阶。

奥斯卡·艾肯施坦因(Oscar )发明了10齿冰爪

技术上的进步,使得更陡峭的山峰和更艰难的路线成为可能。

评价现代登山的准则,包括攀登山峰、路线难度以及攀登方式。1865年的 Spur新路线奠定了路线难度的理念。1880年,英国登山家马默里 F. 和布格内 在尝试巨人齿峰 Geant时,仰望那片光滑的岩壁,他们选择撤退,并留下了“公平手段下没有可能攀登( in fair means!)”的名言 。马默里没有留下巨人齿峰的首登,却为后人留下了“”的宝贵精神遗产。所谓公平方式,尽可能将金钱、权力所带来的人多势众排除在外,只有自己才是可以依靠的,做到山峰面前人人平等。马默里把这一风格带 到了阿尔卑斯以外。1895年,他用他信奉的“”尝试攀登南迦帕尔巴特 ,这是有记载的首次8000米山峰尝试。马默里把自己永远地留在了南迦。在吞噬了31条生命之后,海尔曼·布尔( Buhl)以同样的公平方式无氧登顶。

自首登之后,巨人齿峰西南壁路线被定位AD难度供攀登者参考

此外,自1870年代开始,登山者在无人触及的山壁上寻找可能的攀登路线。1872年玫瑰群峰(Monte Rosa,包括阿尔卑斯第二高峰多佛尖峰 等十几座山峰)东壁,1881年德国境内的瓦茨曼峰()东壁,都是阿尔卑斯最大体量的山壁,垂直高度差都1800米以上。1920年代,攀岩攀冰技术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山壁被登山者征服,到1930年代初期,剩下少数极其艰难、未曾有人完攀的大山壁成为登山者的目标。北壁的背阳朝向加剧了攀登的难度和天气的险恶。马特洪峰、大乔拉斯、艾格,这三座山峰的北壁被合称为三大北壁。

艾格北壁、大乔拉斯、马特洪峰

艾格北壁首登者安德雷尔·黑克马耶在1949年出版的回忆录上将这三大北壁称为“阿尔卑斯最后的难题 ”。 如果再扩展一下,小德鲁峰(Petit Dru)、巴迪尔尖峰(Piz )和三峰山大峰(Cima ,德语为 Zinne)合称为阿尔卑斯六大北壁。

(图/诺亚化蝶)

马特洪峰()4478米

大乔拉斯峰( )4208米

艾格峰(Eiger)3970米

小德鲁峰(Petit Dru)3733米

巴迪尔尖峰(Piz )3308米

三峰山大峰(Große Zinne)2999米

1930年代是继阿尔卑斯黄金年代之后又一段荡气回肠的岁月。

埃米利奥·科米奇( )在东阿尔卑斯,尤其是多乐美地贡献了超过200条新路线 ,他是首先将攀岩难度推向了VI(UIAA)的人。1933年 ,他和兄弟们首攀了三峰山Cima di 的大峰Cima 北壁 。他发明了多级绳梯和悬吊式露宿帐,在大岩壁攀登历史上竖立了一块奠基石。这个年代最瞩目的当属三大北壁首登的竞争。

1931年,德国的施密特兄弟(Toni/Franz )首登了马特洪北壁,并获得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登山金牌,也是历史上仅有的三块奥运会登山金牌之一。

大乔拉斯是一座屏风状的山峰,包含数个高度相差不大的峰点。因此大乔拉斯北壁首登包含两种不同的定义,1934年德国的鲁道夫·彼德斯 和哈林格以及另外三支法国及意大利的队伍同时试图首登大乔拉斯北壁,最终只有这支德国队伍还在坚持。距离顶峰仅几个绳距的时候,恶劣的天气迫使彼德斯和哈林格放弃,沿整座北壁绳降。哈林格在积雪的岩石上滑坠遇难,彼德斯独自一人沿着覆盖着冰层的岩壁继续下降,用了整整四天终于回到冰川上。

1935年 ,彼德斯和马丁·马耶尔 Meier再次尝试 ,沿北壁克罗岩柱Croz Spur登上克罗峰顶 Croz。克罗,即曾经首登大乔拉斯,并且在首登马特洪中遇难的著名法国向导米歇尔·克罗 Croz。1938年意大利著名登山者里卡多·卡辛 和同伴沿沃克岩柱 Spur登顶大乔拉斯主峰沃克峰点 。沃克的名字,也是由黄金年代著名的登山家族沃克命名。而卡辛,在今后的几十年里在登山史上也是个无法忽略的名字,例如1958年迦舒布鲁姆IV峰的领队,1961年麦金利峰南侧著名的卡辛山脊路线等。而他发明的登山装备以及创立的品牌,依旧在为当代登山者提供称手的装备。

大乔拉斯北壁上部,从左到右依次为沃克山嘴、温珀山肋、克罗兹山嘴,该图显示了北壁大多数的支线。(图/诺亚化蝶)

1935年,来自慕尼黑的德国登山者卡尔·梅林格(Karl )和马克斯·塞德马耶(Max )尝试艾格北壁,在持续了五天的艰苦攀登后 ,双双在暴风雪中冻死。1936年 ,德奥 两国的托尼·库尔茨(Toni kur z)、安迪·亨特希托伊瑟(Andi )等四人再次尝试,以全部遇难收场—这场悲剧因电影《》而众人皆知。1938年初,两位意大利登山者再次尝试,因天气骤变放弃,下撤途中双双遇难。德语中和仅一个字母之差,后者的含义是杀人墙,于是艾格北壁理所应当地获得了这样的绰号。

艾格北壁史上最惨烈的一次死亡, 图片来源:

同年,来自德国及奥地利的安德雷尔·黑克马耶( )和海因里希·哈勒( )再次尝试,不成功则成仁,到了路线顶端 ,惟一活下来的机会就是登顶艾格 ,并从其他方向下撤 。黑克马耶率先用上的当时极其罕见且昂贵的12齿冰爪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前齿的发明使得登山者可以攀登更加陡峭的冰雪壁或者是岩壁。他们最终完攀艾格北壁。黑克马耶在攀登中领攀了大部分路段,因此这条路线被称为 route,时至今日依旧是经典路线。在过去的七十多年里,梅斯纳尔、Ueli Steck都曾在这条路线留下自己的脚步和速攀纪录。阿尔卑斯最终难题得以解决,阿尔卑斯攀登的第二段乐章落幕。

首登路线,雪线之上制作 图片来源:

新的角逐(1945年后)

二次大战让阿尔卑斯的攀登沉寂了数年。硝烟散去,一场新的角逐开始。虽然瓦尔特·博纳蒂( )为代表的新一代登山者开始涌现,他在塔库峰(Mont Blanc du Tacul)南侧的 一座花岗岩塔峰大卡普桑(Grand )首攀了东壁,solo开辟小德卢峰(Petit Dru)西南岩柱新路线,但是不可否认登山的角逐移到了喜马拉雅和喀喇昆仑。

1960年,道拉吉里首登之后,8000米山峰仅有中国境内的西夏邦马保留未登。受印巴战争及中印局势的影响,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停止发放攀登许可,中国的情况,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攀登许可更是无从谈起。登山者回归阿尔卑斯,一时间精彩纷呈。而在这个时期涌现出来的年轻登山者引领了未来几十年的登山潮流。他们是克里斯·伯宁顿(Chris )和莱茵霍德·梅斯纳尔( )。

攀登中的梅斯纳尔。图片来源:.de

1961年,伯宁顿等开辟了勃朗峰南壁弗雷尼中央岩 新路线,1968年,梅斯纳尔因在艾格北壁和东北壁之间的北柱新路线而在登山界崭露头角。

1965年 ,在K2首登中蒙冤多年的博纳蒂选择以冬季solo的方式在马特洪北壁开辟一条极难的新路线。在经历六天的艰苦攀登之后,博纳蒂毅然封金挂印,离开登山界,以记者和探险家的身份云游世界。2007年,意大利登山协会正式为博纳蒂洗刷K2不白之冤。2009年,改革后的金冰镐奖将首届终身成就奖授予博纳蒂,在他病故之后将终身成就奖更名为博纳蒂奖,以纪念这位“登山史上最伟大的登山者,各个领域真正的专家”(梅斯纳尔语) 。

登山路线,通常情况走向曲折,因为攀登原则是选择一条最合理的路线即。另一种哲学是笔直向上,沿着从山顶水滴下来的最短直线路线攀登,埃米利奥·科米奇为这样的直上路线取名,这个意大利语名词固化成为了登山术语。

阿尔卑斯最著名的路线是在艾格北壁上。1966年,美国登山者约翰·哈林二世(John II)和英国的道格尔·哈斯顿( )等试图开辟首条艾格北壁的直上路线,因绳索断裂跌落1000米遇难,为纪念他,这条路线被命名为哈林直上路线。IMAX拍摄的电影The Alps记载了哈林二世的儿子哈林三世重返艾格北壁的故事。

红色为哈林陡壁路线。雪线之上制作 图片来源:

1969年 ,一支日本的队伍从略微西侧开辟了一条新的直上路线,日本直上路线。这条路线直接穿过艾格北壁上那块著名的大光板Rote Fluh,六个人用时一个月,一吨的物资,数百个膨胀螺栓。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样的攀登方式不足取。但走上经济腾飞之路的日本,在艾格和大乔拉斯北壁上都留下了自己的新路线。人种不是借口,传统不是理由。探索 、勇敢、进取的精神才是攀登的源动力。

如前所述,攀登的评价不外乎山峰路线难度和攀登方式。在新路线之外,阿尔卑斯的登山者寻找新的挑战 :冬季攀登和solo。1959年,奥地利的迪特·马沙特(Di ete r )用时五小时,首次solo了马特洪北壁,1963年和1968年,完成艾格北壁和大乔拉斯北壁。1961~1963年这三年里,三大北壁先后迎来了首次冬攀。

随着攀登技术和装备的进步,攀登速度显著加快,攀登竞速虽然不像竞技体育那样,却也在悄悄的进行。1938年的艾格北壁首登用了三天,1950年时,时间缩短到了18个小时,1974年,梅斯纳尔和搭档彼德·哈博勒把纪录缩短到了10个小时。这个纪录保持了整整30年,2004年Ueli Steck和搭档 又缩短到了九个小时。2011年 ,瑞士登山者Roger 和Simon Gietl把团队攀登纪录保持在4小时25分。相比团队,solo省去确保的时间,因此速度更快 。1963年的首次solo时间是两天,1983年,奥地利的托马斯·布本多夫( )把纪录缩短至五小时以内。同一年,莱因哈德·帕沙德( )用时五小时,但这是他的on-sight攀登(即对路线状况完全不了解)。2007年和2008年,Ueli Steck连续两年刷新纪录,用时仅2小时47分。当人们深感这样的速度几乎逆天的时候,2011年达尼·阿诺尔德Dani 就以2小时28分的速度改写了该纪录。

瑞士机器乌力·斯塔克。图片来源:

同时,技术和装备的进步使得三大北壁不再具备过去那样的极限挑战性,甚至慢慢蜕变成高强度的训练路线,登山者依然在阿尔卑斯寻找自己的极限。1952年法国的加斯通·雷布法( )率先完成了全部六大北壁。雷布法对很多人来说是个陌生的名字,但每个去过霞慕尼的游客或登山者都曾见过他的画像。雷布法首登南针峰南壁的照片被画在了霞慕尼那幅著名的壁画上,只是在壁画上看到的是他在阳台下的攀爬。曾完成马特洪首次冬攀的奥地利登山者雷奥·施乐默(Leo )在1963年内完成了三大北壁。

飞伞、滑翔伞、极限滑雪和直升机的普及,使得快速下撤以及在不同山峰间转移成为可能,于是登山者充满了遐想,连续攀登这些路线最快需要多少时间呢?以法国登山者为代表,创造了又一新的攀登方式 ,来自法语单词的锁链式攀登。1985年法国的克里斯托弗·普罗费( )以惊人的不到23小时,连续完成三大北壁的solo攀登。

1986年,同样是法国的让-马可·博阿旺(Jean-Marc )在24小时内完成了勃朗峰地区四条北壁路线(绿针峰 Verte,右群峰Les ,库特峰以及大乔拉斯),在这四条路线之间使用滑雪板或者飞伞完成连接而不借助机械动力,最后滑翔15公里回到霞慕尼。

1988年,Bovin在接近珠峰顶的一处40度斜坡上向下跑行18米,跃入空中,12分钟后,到底海拔5900米的珠峰第二营(Camp 2)。如此,他创造了两项世界纪录:1)世界最高处的滑翔;2)世界最高速的滑翔!

1989年,瑞士的埃哈德·洛瑞唐( )在13天里连续攀登了伯尔尼高地地区,包括艾格北壁在内的13条北壁路线。是第三位完成14座的登山家,也是梅斯纳尔之后第二位全部无氧完成者。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快速轻量高难度路线,例如珠峰北壁40小时往返的无氧阿式攀登,漫长的安纳普尔娜东山脊路线等。

长久以来,阿尔卑斯有多少座4000米以上山峰是个不确定的概念,1994年 ,国际登联UIAA根据地形突起度(e)及登山历史等因素确定了82座4000米主峰和46座卫峰。连续攀登这82座山峰变 成了一 个巨型锁链式攀登。2004年 ,法国登山者 在攀登66座山峰后 ,在瑞士的多姆峰(Dom)和泰希洪峰()之间的山脊上因雪檐坍塌遇难。2006年末至2007年春,斯洛文尼亚米哈·瓦利奇Miha Valic首先完成了82座山峰的全部攀登。由于是在冬季,很多高山小屋处于关闭状态,物资运输是个大问题,因此他不得不在山峰之间使用了车辆代步。2008年夏季,意大利的弗兰科·尼克里尼(Frano )和 蒂亚戈·吉奥瓦尼尼(Diego )首先在60天内完成不借助机械动力的82峰连登。2015年,黄金年代150周年,Ueli Steck再次尝试82峰连登并用61天完成,由于他在登山界的人气,使得阿尔卑斯又一次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Ueli Steck,15年61天挑战82峰成功,今年将挑战珠峰-洛子峰横跨攀登(洛子峰,世界第四高峰8516米)。

尾声 登山试验场

登山运动的根在阿尔卑斯。登山运动在这里起源,发芽,直至枝繁叶茂。这里有肥沃的土壤 ,登 山者在阿尔卑斯汲取两个多世纪沉淀下来的登山文化精髓,这份精髓包含了登山技术、登山装备、登山理念和登山创意。成熟的登山培训体制让一个爱好者在这里成长,成熟。前辈们留下的无数条类型多样、难度不一的攀登路线为新一代的登山者提供了一个最好的认识大山,与大山对话的平台。一个在阿尔卑斯游刃有余的登山者,足以远征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哪怕最高只曾到过勃朗峰,也不畏惧8000米的缺氧。从新路线,到solo、冬攀 、冬季solo,无器械的自由攀登、连登、冬季连登,各种各样的攀登方式激发无穷的创意。这里是一片试验场 ,让那些经历考验的灵感,移植到喜马拉雅和世界各地的大山。走进阿尔卑斯,这是一个登山者的寻根之旅。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