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深圳(音频)|追忆民间老作坊③

日期: 2024-04-07 11:02:50|浏览: 91|编号: 43905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发现深圳(音频)|追忆民间老作坊

——深圳7000年,有的是你不知道的故事

【主播】

刘悠扬(读创/深圳商报首席编辑)

【栏目介绍】

《发现深圳》是读创/深圳商报旗下一份有影响力的文化周刊,致力于挖掘深圳不为人知的历史,开设以来深受市民欢迎。现在我们将《发现深圳周刊》的内容声音化,每天5分钟,给你讲讲关于深圳历史、民俗、文化的小知识。

【本期内容】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手工”两个字不仅代表一种逝去的生产方式,更是一种逝去的价值观。中国人过去的生活,离不开民间作坊,磨坊、油坊、染坊、酒坊、豆腐坊、中药坊等等,它们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国手工业的技艺和习俗,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发现深圳”用11档音频节目,和大家一起追忆深圳的民间老作坊,今天要登场的是碾米作坊。

追忆民间老作坊③

◎廖虹雷 彭全民

过去农家收获了稻谷,晒干后放入棚阁,随便收藏一两年不坏。由于稻谷贮藏时间比大米久,所以,每个家庭估计几个月或半年要吃多少米,就取多少稻谷去碾磨。

加工稻谷的作坊叫碾磨坊,碾磨与磨豆腐的石磨不同,碾磨稻谷的过程,宝安人叫“砻谷”。砻谷的磨不是大石雕凿成的,而是先用竹篾做一座比石磨大一倍的竹磨模框,在模框里填上拌匀的黄泥、石灰、草纸筋等,这三样东西一结合,黏性很强,干后很坚硬;在这“三合土”未干之前,在上磨扇和下磨扇的“磨合处”各装上竹片做成的“磨齿”;下磨装上底座、木轴心及出米槽,上磨留有放稻谷的斗口和进谷道,再在磨边外围箍上一个硬木做“扣耳”,便于磨杆的铁钩插锲住推磨。

推磨杆呈“丁”字形,把手的横杆一般用两根绳子吊在房梁上固定。一个人或两个人推动磨杆,上扇的磨盘转动起来,稻谷一小把一小把地由斗口漏进磨盘里,谷壳就被磨盘的“竹篾片齿”碾开,谷壳和大米就流进谷槽,谷槽下由谷箩兜着;谷箩装满了磨出来的谷米,再用风柜把谷壳与大米分开。

砻谷用的磨,不是每个家庭都具备。人口少,食用米少的人家没有磨,就在村里邻居家借。磨一两担谷,够吃一阵日子。风出来的谷壳,再打成谷糠,可以作饲料喂猪喂鸡。

如果用米量大的大户人家,则到墟镇或大的村子碾米坊加工。加工出米率大约七成多,如有经验、磨得好的可有八成,也就是100斤谷子,可磨出80斤左右大米。民国19年(1930),南头墟“生活”米机(碾米厂)正式开业,民国21年(1932)西乡“永丰”米机接着投产,成为宝安稻谷机械加工的开始。

1948年,全县建起了124家“米机”,解决城乡民吃大米的加工问题。广府人叫“米机”,客家人称为“火绞”,就是用炭或谷壳作燃料,通过燃烧锅炉的蒸汽推动机械筛谷(去杂质、沙石)、碾谷、脱壳、碎糠等,全程半机械化。因为燃烧锅炉的烟囱每天冒出团团的白烟,蒸汽推动碾米机械发出“哐哐”的巨响,老百姓不知道这个庞然大物怎样碾米,只凭响声和浓烟,便取名“火绞”。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火绞(粮食加工厂)就被叫开了。

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宝安地区大部分有电,每个镇都购买了碾米机械,机器碾米代替了人力砻谷的作坊。1980年后,碾米作坊彻底关门,砻谷用的磨也慢慢消失了。

(作者廖虹雷为深圳本土文化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民俗学者,彭全民为深圳市古迹保护协会监事长、文物保护专家)

审读:喻方华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