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溶态外源铁改性生物碳材料去除废水中六价铬的研究

日期: 2024-05-26 18:04:56|浏览: 58|编号: 69631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不溶态外源铁改性生物碳材料去除废水中六价铬的研究

阅读文章前请点“关注”,方便大家讨论转发。作者会不负众望,继续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对生物炭中Cr去除的影响

不同含量的水铁矿和针铁矿附着在MBC上与初始浓度为100mg/L的Cr溶液反应后的数据如图6-1所示,附着在生物炭上的0、1、2、5、10/L的水铁矿对Cr(VI)的去除率分别为35.46%、22.96%、26.10%、27.44%、37.54%、25.74%。

附着针铁矿和Cr的去除率分别为35.46%、28.81%、29.33%、29.87%、42.69%和36.13%。

仅附着水铁矿和针铁矿的组去除率高于原MBC,其余组均低于未附着铁矿的MBC,铁矿的附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物炭的去除能力;从去除率上看,附着针铁矿的MBC始终高于附着水铁矿的MBC。

从还原率来看,附有0-100μL水铁矿和针铁矿的生物炭对Cr的还原率在92.39~96.75%之间,附有100μL水铁矿和针铁矿的生物炭对Cr的还原率分别为71.96%和68.51%,呈现明显的降低趋势。

还原率的降低说明吸附在生物炭表面的生物炭并没有完全被还原为Cr,而是以Cr的形式固定在生物炭表面。从固定率来看,本试验吸附铁矿石的生物炭固定率在92.89%以上,吸附铁矿石后,生物炭的固定率不但没有降低,反而稳定在较高的水平。

水铁矿和针铁矿作为以三价铁为主要成分的铁矿石,在反应过程中倾向于以固态形式作用于生物炭表面。徐建军等认为,固态铁矿石会在生物炭上形成碳铁复合物,覆盖部分吸附位点,从而抑制生物炭与Cr之间的电子转移。

因此在去除速率试验中反应速率大多处于较低的位置,反应后的pH值中,只有附着1/L水铁矿和针铁矿的组pH分别为5.72和5.88。

反应后pH低于对照组=6.27,其余组反应后pH在6.38~7.85之间,均高于无附着铁矿组。除/L组外,各组去除率与pH值有较强的相关性。在无附着高剂量铁矿情况下,pH仍然是控制MBC对Cr去除效果的关键因素。

生物炭对不溶性外源铁的响应

在SEM-EDS结果中可以清楚的观察到铁矿石附着之后生物炭表面Fe元素的比例增加,证明有更多的铁矿石附着在生物炭表面。

与水铁矿相比,附着在针铁矿上的MBC与Cr反应后表面Fe含量增加更明显,附着在针铁矿上的MBC的去除效果始终优于水铁矿,推测附着在针铁矿上的MBC在与Cr的反应中对Cr具有更好的亲和力,能够更好地将Cr吸附在其表面。

与外源溶解铁的加入不同,高浓度铁矿石的附着会逐渐降低还原速率,高浓度铁矿石附着在MBC上可以作为吸附位点吸附Cr,但可能阻碍电子的转移,从而阻碍Cr的还原效率。

FTIR结果中可以看到-1处代表羟基的吸收峰的吸收峰值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而-1处代表羧基中CO伸缩振动的吸收峰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吸收峰增强​​,而与Cr发生反应后,此吸收峰的吸收值减弱,取而代之的是-1处代表络合羧基的吸收峰的增强。

FTIR结果的变化可以推断,当MBC负载在两种铁矿石上时,生物炭表面的-COOH与Fe发生络合,形成活性更高的络合物-COOFe,其中-CO伸缩活性增强;与Cr发生反应后,部分Cr被固定在生物炭表面,取代了原来的Fe位置,使得吸收峰的尖锐度降低。

EPR结果中,水铁矿和针铁矿附着于MBC表面后,二者的PFRs含量相较于MBC本身均呈现下降趋势,且附着于针铁矿的基团下降趋势更明显;与Cr发生反应后,附着于水铁矿的基团的PFRs含量略有增加,而附着于针铁矿的基团的PFRs含量则明显增加。

与外源溶解铁不同,不溶性铁矿的加入对MBC表面PFRs的贡献并不大;与水铁矿组相比,附生针铁矿组的PFRs的降低与升高更为显著,说明其体系中电子的转移比水铁矿组更高效,附生针铁矿的MBC组的去除率高于附生水铁矿组。

高浓度废水处理条件优化

不同剂量生物炭与Fe2+组合对实际废水稀释100倍后的Cr浓度去除率约为220mg/L;随着Fe2+浓度的增加,各剂量组去除率也随之增加;与未添加生物炭的组相比,添加生物炭的组去除率更高。

在添加2mmol/L Fe的反应体系中,与仅添加Fet组相比,添加2.5~12.5g/L生物炭可使去除率由17.43%提高至35.14~44.69%,添加5mmol/LFe2+可使去除率由40.70%提高至58.34~79.63%,去除率均有明显提高。

/LFe+添加组中,废水中较高的Fe2+离子浓度本身就占了废水中Cr去除的很大一部分,添加不同剂量的生物炭后,吸附率均达到了100%左右。

同一生物炭投加量下,随着Fe2+浓度的变化,固定率会有较大差异,未加生物炭的组固定率由0%上升至22.82~27.60%,这是由于Fe受到硫酸根离子的干扰,生成钝化沉淀,部分CrAq及CrAq吸附在Fe沉淀表面所致。

生物炭添加量较少的组固定率表现较差,当添加2.5、5 g/L生物炭时,随着Fe2+浓度的增加,固定率由接近100%降至45.05~49.38%,这与前面讨论的随着Fe2+浓度的增加固定率提高的结论一致。

反应结束后pH上升趋势减缓,吸附还原量增加,自固定相关物质数量逐渐饱和,固定能力开始下降,产生大量游离态CrA4q。但在较大的生物炭投加量下,

例如在12.5g/L时,添加/LFe2t后Cr的固定率降至85.24%,而其余各组固定率均在96.54%以上,且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Cr还原生成及Fe+投加量变化趋势线,根据推导的Cr与Fe2+化学计量关系,其斜率应约等于17.3,但该工业废水中趋势线斜率约为13.67,明显偏低。

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工业废水中存在大量的硫酸根离子,导致Fe2+与Cr反应时产生沉淀钝化,从而降低了反应效率。

这也是实际废水处理中经常面临的困境,即由于铁药剂浓度过高,反应过程中会出现沉淀或者钝化现象,而单纯通过增加含铁还原剂的投加量并不能达到更高的处理效率。

添加不同剂量的生物炭后,趋势线斜率均有明显增加,生物炭剂量越大、Fe2+浓度越高,可提高Cr的还原率,如添加2.5~12.5g/L生物炭后,与仅添加Fe2+的组相比,每增加1mmol/LFe2+,Cr的还原率可提高约19.1~24.4mg/L。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讨论中获得的pH调节、电子介导等铁碳协同效应,证实了添加少量生物炭可促进铁剂对Cr的处理效率,为废水处理工艺的改进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低浓度废水处理条件优化

将废水稀释200倍后,加入不同剂量的生物炭和Fe2+,从去除率来看,在Fe2+的基础上加入生物炭可带来21.04~24.87%的增幅,总体来看,加入2.5g/L生物炭组带来的去除率增幅高于加入12.5g/L生物炭组。

由于废水稀释100倍后pH值约为2.53,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过高投加量组生物炭的吸附容量已因pH值的影响而大幅降低,而加入不同浓度Fe2+后pH值在6.94~7.62之间,只有加入高浓度Fe2+延缓pH上升趋势,才有相对理想的去除效果。

低剂量生物炭组,由于其pH值仍控制在最佳范围内,因此初始pH的降低并未对生物炭的吸附容量产生明显影响,这与3.2节不同剂量生物炭去除Cr的实验结论一致。

虽然初始pH升高导致整体去除率下降,但添加不同浓度Fe2+时,12.5 g/L生物炭组的固定率均在99.71%以上,这是因为一方面较高的pH对Cr更有利,另一方面Fe2+与Cr反应生成Fet,在较高pH下沉淀,从而产生更多的固定位点。

由于硫酸根离子的干扰,在未添加生物炭的情况下,添加高浓度Fe2+时Cr被固定,其原因是钝化的Fe2+形成沉淀固定了CrAq,该沉淀也是12.5g/L投加量高浓度Fe2+的生物炭固定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仅添加Fe2+时趋势线斜率为13.281,与100倍稀释组相近,由于沉淀、钝化等因素,其去除效率未完全达到理论预期;添加2.5 g/L和12.5 g/L生物炭后趋势线斜率分别上升至17.8和18.7,低于100倍稀释组,这可能与反应体系中的pH环境有关。

由于稀释倍数的增加,原废水的酸度降低,与稀释100倍的高浓度废水的pH值(pH=2.09)相比,稀释200倍的低浓度废水的pH值(pH=2.53)不利于生物炭的吸附和铁/碳对Cr的还原。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去除效率,将低浓度废水的pH调节为2,实验方法同上。去除率方面,由于初始pH的降低,反应后各组pH值也随之降低。加入生物炭带来的去除率提升比未调节pH组更加明显。

当废水中添加1~2mmol/LFe2,反应体系中添加2.5g/L和12.5g/L生物炭时,去除率较未添加生物炭组提高了29.04~31.45%,较未调节pH组的21.04~24.87%有显著提高。

当pH=2时,两个剂量组生物炭的吸附容量与还原容量均高于pH=2.5时,与情况相一致。

按照计量比计算,添加1 mmol/LFe2+带来的Cr还原量为15.6~27.0 mg/L。同时可以观察到,添加生物炭后趋势线斜率的增幅大于未调节pH组,说明降低初始pH后,铁碳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增强,其中高剂量生物炭的添加产生的协同效应最经济。

参考

[1] 环境保护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R].国土资源部2014:1-5.

[2],,,:组学

[J].,2012,41:973-989。

[3]徐哲,徐晓燕,张婷,杨文斌,杨文斌,杨文斌,杨文斌,杨文斌,杨文斌,杨文斌,2020,388:.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