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壁上的艺术,色彩中的历史——中国古代彩绘

日期: 2024-06-04 01:08:35|浏览: 91|编号: 7153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墙壁上的艺术,色彩中的历史——中国古代彩绘

彩画()是在不同底材上绘制的彩色图画,古时称丹青。彩画的早期形式是原始人用木炭或有机颜料在石头上作画。大约在14、15世纪,随着宗教事业的发展,各种代表宗教意义的图案被生动地绘在建筑物和墙壁上。此后,彩画被广泛地绘制在各种底材上,也使彩画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风格和明显的地域特色。彩画的主要形式有建筑画、洞穴画、墓葬画、陶器画等,大多分布在宫殿、民居、寺庙、祠堂、石窟寺和墓道等处。彩画的题材也很广泛,从山川河流、神话传说、人物肖像、历史故事,到宗教经文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所不包。这些画作是研究古代历史的珍贵资料,也是研究绘画史的实物例证。

古代绘画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形式各异,风格独特。无论何种绘画形式,绘画都是由颜料()和黏合剂()构成的。颜料多为无机矿物(如朱砂、赭石、红丹、孔雀石、蓝铜矿、青金石等)和天然有机染料(如靛蓝、茜草、紫草、红花、黄栀子、紫苏等),黏合剂通常为能成膜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如干性油、动物胶、蛋白质、蜡、天然树脂等)。黏合剂对绘画的稳定保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是颜料颗粒相互黏合的介质,也是画层附着在承印物表面的载体。黏合剂和颜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当将粘合剂和颜料的混合物涂在土墙、木头、砖块、泥土、岩石、陶器等支撑物上,或涂在亚麻帆布、金属和玻璃等表面上时,就会形成色彩鲜艳的画作。有时,在涂漆表面涂上一层保护涂层,以产生饱和的色彩,并防止环境影响。

涂漆层结构

由于绘画通常绘制在土墙、木、砖、泥、石、陶等支撑物上,因此绘画支撑物墙面需要特殊处理。墙面常以黄泥、石灰、白垩、麦秸、草、麻、棉、纸等为原料,再将颜料与黏合剂混合后涂于墙面上,便成图画。画层厚度约50μm,是古代绘画的精髓。

一幅画的结构通常分为三部分:画的支撑结构(墙体、木材、砖块、泥土)、底层(又称灰泥层或泥层)、颜料层。通过大量的资料研究,一幅画的结构通常可以分为5层,如图1所示。

图1 涂漆层结构示意图

画作的支撑物(或称基底层、基质),中国古代的画作载体主要是土、木、石、砖、泥等墙体。因此,画作的支撑物主要体现在这些材料上。

画作的底层或基层。此层材质因画法不同而有显著差异,主要有黏土或黄土灰泥、石灰灰泥、石膏灰泥等。底层的厚度和质地也各有不同,也因画作的地域和年代而异。画作的损坏与底层息息相关,因此在保护画作之前,应深入了解底层。

背景颜色层就是对背景颜色进行调整,得到想要的画面效果。

颜料层是绘画的精华,厚度约20至25μm。它由无机颜料和有机粘合剂组成。通过以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得到所需的绘画材料。颜料层的厚度因画家的风格而异。

保护层主要是一层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不但可以保护画作,还能使画作具有光泽的效果。但并不是所有的画作都有保护层。

如何制作彩绘

中国古代绘画的制作方法,大致可分为五个步骤:起底、打稿、定稿、设色、贴金。

底层由黄泥、石灰、白垩、麦秸、竹、草、麻、棉、纸等材料构成,加入这些材料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底层干燥开裂。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绘画底层材料也不同。底层做好后,就可以上墙作画了。它按照打稿、修整、上色、贴金箔的步骤完成,也就是古代工匠所说的“一朽、二落、三成”的程序。打稿传统上用所谓的“朽”(柳枝制成的炭条),也有用红粘土、白粘土材料打稿的。这些材料可以随时在底层上作画或描画。打稿也叫勾线,即先用淡墨、淡赭石或淡蓝勾出底稿,再用墨笔勾出轮廓。所谓“落”就是滴墨。 填色是指勾勒完轮廓后再上色。有的还用“贴金箔”技术,使画面具有绚丽的艺术美感。一般用粉笔粉、米汤、熟桐油调成糊状,用细铜管沿画的轮廓线流出,待半干时贴上红金箔,或用胶水调好金箔,用毛笔蘸金液描绘。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墓道画、建筑画、洞穴画的制作方法。

墓道画

一般先将墙面凿平,上抹细泥、麻筋,或铺上含有棉花、驼绒的细泥,再刷上混合石灰胶,再用沙泥抹平,晾干抹平后,刷2~3遍胶矾水。典型的墓道画有陕西的唐墓和汉墓,如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的墓道画。在这些墓道画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墙面涂抹细泥和白粉层的痕迹。陕西乾陵永泰公主墓唐墓墓道画地面层,最底层为0.8~1厘米厚的草泥层,上面抹有厚约0.2~0.5厘米的白石灰层(图2)。 在陕西靖边县东汉墓葬壁画中,可以明显看到墙体上涂抹细泥与白粉的痕迹(图3a、b),或者墙体上没有白石灰层(图4),或者在砖上涂抹细泥与白粉作为底层后直接上色的痕迹(图5)。

图二 永泰公主墓彩绘,墓壁有细粒纹和白粉痕迹

图3:东汉龙车升天图(a)和孔子会见老子图(b),陕西省靖边县汉墓出土,表面有细白石灰层

图4 陕西西安理工大学西汉墓出土西汉骑马狩猎器,无白石灰层

图5:陕西旬邑县东汉牛耕马图,砖​​托地层或直接在砖上作画

当然也有地面处理方法比较粗糙的,如辽宁北票莲花山辽代宝山墓彩绘墓道壁,由岩石构成,在岩石上抹一层厚约0.5~1.2厘米的白石灰进行彩绘(图6a、b)。墓室用青砖砌筑,以青砖为底壁,先在其上抹一层厚约0.3~0.7厘米的草泥,再抹一层厚约0.3~1厘米的白石灰,然后彩绘完毕。

图6 宝山一号的奴仆牵马图(a)和墓室东壁的鞍马图(b)

甚至有直接在墙上作画,或用其他方法作画的。如陕西咸阳秦代彩绘残片,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实物彩绘。彩绘墙为土坯墙,地层为厚约0.5厘米的细泥层,掺以草灰,再在上面抹上一层极薄的白石灰,彩绘就在这层白石灰上进行。山东梁山汉墓彩绘,是先在墙上抹一层黄泥,再抹上一层薄薄的白石灰。河北望都汉墓彩绘,是只在墙上抹一层厚1至2厘米的白石灰就完成了。河北安平汉墓彩绘,只在墙上抹一层厚0.1至0.8厘米的白石灰,在泥层和石灰层中不添加其他材料。 辽宁辽阳魏晋墓彩绘是直接在石质墓壁上绘制的,不抹灰,不打底色;甘肃嘉峪关汉墓彩绘,仅在砖墙上抹一层白石灰作为底色。

建筑涂装

建筑彩绘主要分布在宫殿、民居、寺庙、祠堂等建筑中。木质建筑上的彩绘以油画为主,即黏合剂主要由油性物质组成。中国古代建筑彩绘主要画在梁、椽、柱头、窗棂、门扇、斗拱、拱门、墙体、天棚、瓜管、角梁、椽、栏杆等木质构件上。主要画在梁椽上,“雕梁画栋”这一成语由此而来。绘画在隋唐时期得到广泛应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后来又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被两国广泛使用并被赋予民族色彩。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建筑彩绘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美观,还具有一定的防水性,可以增加建筑的寿命。 古建筑彩绘的典型代表是故宫,它是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宫,是中国古建筑的精华,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古建筑之一。图7为故宫外观及其典型的木构件彩绘纹饰,图8为圆明园、天坛等宫殿建筑走廊上的彩绘纹饰。类似的宫殿、园林彩绘在全国各地广泛分布。

图7:故宫外观,交错的屋顶,吉祥的龙凤,以及龙纹彩绘

图8 圆明园的走廊和天坛的彩绘

古建筑油画底层是用不同颗粒大小的砖或瓦灰、猪血、石灰、桐油、面粉、纤维等材料调配而成的腻子,一层层地涂抹在木材上,起到保护木质基材的作用。这层底层不仅是油画的底层,还能使木质构件防火、防潮。

清初以前,地面涂装比较简单,一般只用腻子将木构件表面明显的缺陷处填平抹平,再刷生油(即在地面涂装中渗入生桐油,以增强地面涂装的强度、韧性和耐腐蚀性)。清初以后,地面涂装日趋厚重,出现了不带麻、布的“单层灰”,有一层半灰、二层灰、三层灰,甚至四层灰,较为精巧的有“一布四灰”、“一麻五灰”、“一麻一布六灰”,甚至还有“二麻六灰”、“二麻二布七灰”等。建筑重点构件地面涂装应为一麻五灰,其余构件多为单层灰。宫殿建筑地面涂装可厚于一麻五灰。 明清建筑彩绘地面涂层的泥层结构讲究分层、添加物,因此裂纹较少。有的建筑彩绘地面涂层还用到棉布,如现保存彩绘60余平方米的云南丽江明代建筑大宝积宫,其地面涂层结构独特。先用竹编墙体作为地面层的支撑载体,用掺有山草的黄泥做成厚约1.5厘米的底层,边缘铺上3.5厘米厚的棕纤维。再用棉布拌制的沙泥抹平,四周钉上竹钉,增加牢固度。最后再抹上一层厚约1.5毫米的深红色细沙泥,然后在上面刷漆。

地面的制作方法一般根据建筑所在位置和工程重要性而定,其中以一麻五灰地面最为典型,一般工序分为接缝灌浆-通灌浆-包麻-压麻灌浆-中灌浆-细灌浆-打磨钻孔。从下往上,灌浆颗粒越来越细,各层所占比例也不同。此地面工艺多用于柱子、垫块、梁柱,而单灌浆多用于门窗装饰,一麻一布六灌浆多用于英联匾额。

自清代以来,木结构地面抹灰有加厚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清代建筑多为明代所传,由于长年屡修,原有构件多半已不甚平直圆润,棱角残缺,只有通过加厚地面抹灰、用麻浆糊、打门线等方法,才能重现昔日的辉煌。二是实践使人们认识到,很薄的地面抹灰无法长期抵抗各种自然侵蚀,因此增加地面抹灰厚度、加强地面抹灰的拉力(浆糊或用麻浆糊)成为必然。

捕灰是古建筑彩绘地面工艺的第一道灰,颗粒粗糙,附着力强,干燥速度快,所以主要用于弥补不平整的地方,填补缝隙。捕灰一般分三步完成:第一步,用刮灰刀将配好的灰抹在缝隙处。此时,所抹的灰只是浮在缝隙表面,还没有渗入缝隙深处;第二步,将浮灰拉入缝隙深处。这一步很重要,如果没有填满并拉入深处,捕灰干后容易脱落,这种缺陷叫“盖头灰”;第三步,完成后刮净表面。第一道捕灰工序完成后,开始第二道扫灰。扫灰也叫透灰,是在第一道灰干后打磨,使每个要涂漆的构件都充分覆盖上灰,扫灰厚度为2~3毫米。 整套工序都要经过叉灰、传板、捡灰等过程。

腻子干了之后就开始打磨,打磨好的部件要求有协调、平整、光滑、边角整齐等,为下一步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古建筑彩绘地面工序中,贴麻非常重要,是第二层和第三层灰之间的一道工序,是为了加固整体灰层,增强灰层的整体拉力,是地面中非常重要的一道具有明显传统特色的工序,其重要性犹如混凝土中的钢筋。贴麻分为打浆、粘麻、捣打干滚、打浆、水滚、收尾六个步骤,前三步为主,后三步为辅。开始贴麻前,先将前一层表面打磨,除掉灰尘,然后再进行贴麻的六个步骤。

石窟绘画

中国古代石窟的典型代表是四大石窟(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其中保存着精美绝伦的石窟壁画。其中最著名的代表当属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保存有魏晋南北朝、隋唐至宋代、西夏时期的精美壁画4万多平方米,若将壁画展开,以5米高的长度可达25公里。此外,一些集中在西北地区的石窟壁画也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如新疆克孜尔石窟、土木库拉千佛洞等。

南北朝时期石窟的彩绘地面层主要为泥灰层结构,并增加了防止开裂的技术措施,如在土层中添加细砂或草等。但地面层的细腻程度不一,如宁夏固原北周墓葬的彩绘地面层是在土层上抹一层白石灰作为打底,然后在其上进行彩绘。而敦煌莫高窟北魏彩绘地面层则由两层草泥组成,在石窟壁上涂抹草泥,底层草泥层厚1.1~1.7厘米,掺有粗草和细砂;上层草泥层厚1~1.4厘米,掺有草,待草泥层干燥后在其上进行彩绘,如图9所示。彩绘石窟中也有涂抹细腻的白石灰层。 隋唐五代时期,画地泥层结构较以前更为精巧,增加了地层的牢固度。由于一次成型易产生裂纹,因此采用分层和加入一些添加剂的方法。这一时期敦煌莫高窟画地由三层泥组成:最底层为2~6厘米厚的草泥层,掺有稻草和10%左右的沙子;第二层为1~2厘米厚的草泥层,掺有稻草和5%左右的沙子; 第三层为厚0.2~0.3厘米的麻泥层,掺有大麻、稻草和不到1%的沙子,表面涂以白色粉末进行绘画,如图10所示。另一个典型例子是麦积山石窟,其泥层更厚,如图11、图12所示。更早的龟兹石窟彩绘地面,有更厚的麦秸秆细泥层(图13),白石灰层(图14)和米草细泥层(图15)。

图9 敦煌莫高窟彩绘

图10:敦煌莫高窟《维摩诘经》,细白石灰层

图11 麦积山石窟彩绘中的厚层泥质

图12 麦积山石窟彩绘泥塑

图13 龟兹石窟第123窟较厚的草泥层

图14 龟兹石窟内较厚的石灰层

图15 龟兹石窟较厚的草泥

中国古画分析与鉴定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