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欲踏入仕途而不得,这位南安人返乡办起书院

日期: 2024-06-18 01:11:26|浏览: 82|编号: 74590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两次欲踏入仕途而不得,这位南安人返乡办起书院

角色:叶迎祥

叶迎祥,字祖瑞,号有成,道光十二年(1832年)金涛镇前山村人,光绪四年(1878年)卒。同治庚午(1870年)中乡举人,甲戌(1874年)进士,任湖南知县,后辞官回乡,调江西时病逝。他平生好文学,家境贫寒,仍教书育人,曾发起兴建凤州书院,筹建原金涛书院。

遗址:金涛书院

金涛书院位于南安市金涛镇金涛村千金寺旁。书院前身是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金涛后裔叶迎祥所建的书房。书房停办后,由金涛士绅改建为振涛书院。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书院扩建,“振涛书院”改名为“金涛书院”。如今的金涛书院为传统闽南建筑,三层双面护房,挑梁、通梁木构架、硬顶、燕尾脊,建筑面积1180平方米。

入仕难,皆因孝道

数次为村落兴办学校

黄瑞超

若不是门廊上方有镀金的“书院”二字,人们都会误以为此处只是清末民初的一户富户。

140年来,从最初无名书房,到后来的“真陶书园”、“金陶书院”,再到如今的文化遗产地,金陶书院在每一个时代都默默地肩负着自己的历史使命。

拨开历史的迷雾,我们仿佛看到了金涛书院前身的创始人叶迎祥在讲学的身影。这位对书院怀有深厚感情的老师,早就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和南安其他古书院的创始人一样,希望从书院里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社会栋梁……

创办学院

秋日微凉,漫步金涛书院,这是一栋具有闽南传统韵味的建筑,静静地坐落在省道边,民居、寺庙密布。

沿着书院前的石阶拾级而上,入口正中是一座八角形的门廊,门廊上方悬挂着一块别具匠心的卷轴形匾额,匾额上的“书院”二字熠熠生辉,瞬间将这栋红砖房屋内烙印的文化气息散发开来。

书院前廊墙体下半部用花岗岩条石砌成,上半部则用闽南红砖铺砌,四角有精美的砖雕,山墙上方绘有祥云、走兽等图案,使整个书院显得更加端庄典雅。

踏进大门,庄严的气氛随脚步向前延伸。书院中间是宽敞的庭院,两边绿植环绕。上下两层均为面阔五间,山墙式屋顶与燕尾脊交相辉映。木柱木墙支撑的书院,古朴典雅,古韵盎然。木柱颜色微微发黑,那是百年岁月的沉淀。

不同于闽南古宅,书院更像是四合院,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只剩下里面的雅致,也是领悟真谛、修身养性的好地方。回首往昔,每一所学校都弥漫着书香、书声,一批批社会栋梁从书院走出,文化从这里传播开来。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可以追溯到146年前的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此时,已中进士的金涛镇前山村人叶迎祥参与了凤州书院的改建。他感慨家乡没有书院,便萌生了创办书院的想法。

古代书院的选址十分讲究,要么依山傍水,要么在风景优美的地方。经过一番考察,叶迎祥最终选择在金桃护楚山脚下的千金寺旁建书房。叶迎祥选择此地的原因不得而知,但从书院的历史作用来看,书院的选址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合,让人不得不感叹古人的眼光之高远。

经过几个月的建设,自习室终于落成。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纷纷来到学校,学校随即招收了第一批近20名本地学生,开课十分成功。后来,又招收了更多的学生,增加了更多的班级。

或许是当时正值动乱,书房不久便关闭了。后来,金涛镇神岩村一位姓叶的乡绅租下书房,创办了真涛书院,招收千金寺一带的学生。民国时期,书院扩建,“真涛书院”改名为“金涛书院”,金涛书院如今的面貌便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两度进入政府

历史上著名的书院大多经过数次修葺重建,文人对书院的偏爱又让它们重新焕发活力,比如朱熹近乎偏执的书院情结,就促成了白鹿洞书院的重建。

和朱熹一样,叶迎祥大概也对书院怀有深厚的感情。为了解叶迎祥创办书院的初衷,我们来到叶迎祥的祖居——前山村进士宅。在流传下来的故事和柱子上镌刻的楹联中,一位文人、一位老师的形象渐渐清晰起来。

沿着曲径小路漫步,会发现一栋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门前挂着一块鲜艳的匾额,表明了主人的身份。1874年,叶迎祥考中科举,成为前山村叶家第一个进士,这让叶家的人十分自豪。

进士馆建于1875年,与金涛书院的前身一模一样。山门是一栋建筑的正门,厅堂是正门。踏进进士馆,便见厅堂内弥漫着文人的雅致。简朴的木质隔断,漆成黑色,没有过多的木雕,但当时名人的书画依然完好无损。不沾泥土的荷花,傲然挺立的梅花,都栩栩如生。

堂屋两侧,主人留下了对后人的祝福,可惜许多字迹已褪色,已难辨认。不过叶迎祥的“不敢为此等事,只因识了几行墨宝”这句话,仍对后人有所警示。

金石宅还有一个雅号“植庭”,取自王右植槐树之意,“王右植槐于院前,子孙显赫”,是主人对子孙的期望。

叶迎祥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慧过人,善书法,善写文章,读过的书都能背诵,文学造诣之高,让叶迎祥名声大噪,不仅街坊四邻,就连外地人也纷纷前来聘请他做私塾老师,教书育人的热情由此而生。

自古读书人多贫寒,叶迎祥也是贫寒出身。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叶迎祥还是在叶家祖屋旁修建了会泽堂,开办了学校,教授学生。叶迎祥善于引导,他的学生渐渐增多。

同治庚午年(1870年),叶迎祥中了进士,四年后,他考中进士时,已经四十多岁了。进士之后,叶迎祥被任命为湖南知府。当时,他的母亲已经年迈,叶迎祥请求调到离家较近的地方,以便赡养母亲。

候任期间,时任南安知县的程鹏找到叶迎祥,希望他能联合其他士绅,倡导重建在战乱中被毁的凤州书院。叶迎祥欣然前往,与其他士绅集资重建。翻看叶家谱,对重建书院的记载十分生动:“举为县内第一任重建书院理事。”参与重建凤州书院后,叶迎祥回到家乡,感叹村里没有书院,便创建了书房,这便是金涛书院的前身。书房建成后,叶迎祥多次回到家乡指导学校管理,并聘请村里著名文人来担任讲师,开班办学。

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即将赴江西任任的叶迎祥不幸去世。两次未能步入仕途,或许是叶迎祥一生的遗憾。不过,相比于他为官能留下的历史功绩,叶迎祥为南安文教事业做出的贡献,同样值得后人铭记。

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

或许是因为文明较早,南安民间书院的设立与对教育的重视由来已久。泉州最早的书院是南安石井的杨林书院。据不完全统计,唐代泉州有书院1所,宋代有11所,元代有14所,明代有24所,清代则多达39所。不同规制的书院为当地培养了大批人才。放眼整个科举制时代的泉州地区,进士的多少与书院的兴衰息息相关。

水头、石井一带在古代是比较偏僻的地方,因杨林书院而出了许多著名学者,杨素、陆大圭、季有明、黄华秀兄弟等文人爱国人士至今仍为当地百姓所津津乐道。

始建于唐代的杨林书院,南宋理学家朱熹曾到此参观,吸引了众多文人前来参访、求教。朱熹在南安讲学时,与好友傅子德在九日山东台创建九日山书院,朱熹曾两次到此参观,并在此制定校规。县衙设立的丰州书院,至今已有260余年历史。丰州书院以“立德、苦读、育才”的校旨闻名于乡里,它的出现推动了当地教育的发展,也是丰州文化脉络的具体载体之一。此外还有清末由戴希洙创办的石山书院。 它不仅培养了大批人才,还留下了记载书院的办学宗旨、教学方法以及朱熹、欧阳湛等儒家学者珍贵的教学思想的《狮山书院志》。

初具规模的金涛书院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学术讲座,形式包括“堂上讲座”和“科学社讲座”。书院的校长和堂主除了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外,也十分重视不同学术观点的辩论和交流。除了学术讲座,书院教学的另一重要特点,是重视学生的自学和研究与提问。

继续承担教育使命的金涛书院,成为抗日战争时期泉中中学(后更名为泉州六中)的避难所。泉中中学迁回泉州后,定名为侨光中学……

从书院一侧的石阶上行,侨光学校依山而建,气势磅礴。放眼望去,山上青山绿水,丝毫感觉不到秋天的萧瑟。侨光学校如今也隶属于金涛书院,重新粉刷的侨光学校充满生机,他们用不同的方式传承着文化。

纵观南安书院的历史变迁,曾毁于战火、毁于人事变动,最终被时间的尘埃所覆盖。在信息时代,历史悠久的书院如何回归本源、不断创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金涛书院显然是幸运的。当地镇政府利用改造后的书院院落,举办国学论坛、经典朗诵等活动,还推出了“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功能。金涛书院还将作为地方史展览馆,打造成旅游中心,将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使其成为侨乡人民的精神家园。

书院,这一延续一千多年的古老教育模式虽然已经淡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它留下的建筑以及建筑中蕴含的文化血脉却仍然需要保护和复兴。

图片由本报记者李想拍摄,感谢叶谋之先生对本次采访的支持。

最近评论

“凤舞”是什么?最早见于东晋诗人陶渊明《斜川行》序:“天朗气清,景致闲美。”这里的“凤舞”即为景色。如今,“凤舞”更多的是引申为风俗古迹、民间古艺等。

2020年9月18日,本报推出“风光”专题版,从人文历史、自然山水、民俗风情等方面讲述南安乃至泉州的故事,展现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凸显其包容多元的文化。(点击下图阅读最新三期报道)

山中扬帆的梦想!南安山间隐藏着上百座古宅,有的人把房子建成“船”

这位南安男子发动家人,通过众筹的方式筹资建起了土楼!

乾隆皇帝多次下诏催促能人南安回京复职,但他却选择……

THE END 

记者:黄瑞超、李想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