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新能源汽车电池面临“退役”:回收利用不简单

日期: 2024-06-18 20:13:29|浏览: 62|编号: 7478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首批新能源汽车电池面临“退役”:回收利用不简单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近10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但不容忽视的是,首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已然老化,一轮动力电池“退役潮”即将到来。

按照一般车厂8年电池衰减20%的质保,我国自2017年起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数量快速增加,预计2025年退役电池数量将达到93亿瓦时,每年退役电池新增数量超过100万只,这为梯次利用带来巨大的潜在市场价值,若退役电池按照先梯次再再生的方式回收,预计到2025年总市场规模将达到379亿元。

众所周知,电池中含有多种重金属元素,处理不当会造成环境破坏。巨大的废旧动力电池潜在市场规模,遇上亟待完善的回收市场体系,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又需要扫清哪些“堵点”?

1、动力电池“退役”的价值与风险

按照国家新能源汽车标准,动力电池在剩余电量达到80%时即可“退役”,这意味着动力电池从汽车上“退役”后仍有巨大价值,这创造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但也意味着一定的环境风险。

“一般来说,动力电池5至8年的使用寿命结束后,我们鼓励对‘退役’电池进行梯次利用,虽然电池续航里程减少,不能满足车辆需求,但可以回收利用,用于其他储能需求,还能继续‘服役’一段时间,后期可以选择回收利用。”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贾景春介绍。

湖南工程学院材料化学副教授刘万民告诉记者:“‘退役’动力电池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储能、通信基站备用电源、低速电动汽车及小型分布式家庭储能、风光互补、电动叉车等领域。一般可利用电池初始容量的60%左右,使用寿命根据使用场景不同,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

它们还有数年的使用价值,使“先二次利用,再回收”成为“退役”动力电池首选的回收解决方案。二次利用意味着“退役”动力电池可以用于其他领域。回收则是将“退役”电池拆解、破碎、筛选,利用浸出湿法冶金或火法冶金等工艺从电池中提取锂、钴、镍等金属元素,用于二次电池的生产。

记者了解到,动力电池中含有锂、钴、锰、镍等金属元素,原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50%~70%。动力电池所消耗的锂盐、钴盐已成为所有锂、钴应用领域中占比最大的部分。随着一次资源的快速消耗,二次资源的回收也应达到相应的水平。自《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发布以来,我国已将稀土金属矿产作为战略资源进行储备。因此回收动力电池中的金属元素,不仅可以更好地发展循环经济,还可以有效缓解我国对此类资源的长期依赖。

不过贾景春同时指出,锂电池组件中含有锂等重金属,且部分电池采用有机电解液、有机隔膜,不同于传统铅酸电池简单的回收方式,锂离子电池的金属回收流程相对复杂,一旦操作不当,这些重金属和有机电解液将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电池拆解后,我们一般采用湿法冶金或者火法冶金的方法回收锂、镍、钴等金属元素。拆解不当会带来安全、环境、资源等诸多问题。从安全角度看,有触电、短路爆炸、氢氟酸腐蚀等隐患;从环保角度看,有钴、镍等重金属污染、氟污染,以及电池隔膜带来的白色污染;从资源角度看,有锂、镍、钴等高价资源的浪费。”刘万民说。

2.电池回收企业面临三大挑战

尽管回收潜力巨大,但目前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还没有形成龙头企业,甚至还有些混乱。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不少整车厂都成立了电池回收业务。但部分动力电池并未流入正规渠道,而是被无资质、污染严重的小厂高价收购、不当处理,造成二次环境污染的隐患。为何会这样?

“第一,目前新能源汽车用户对于动力电池回收认知度不够;第二,一些小作坊的回收价格远高于正规回收公司;第三,电池回收公司资质要求高,导致正规回收公司数量有限;第四,再利用技术不成熟,再利用商业模式缺乏创新。”刘万民分析道。

其中,梯次利用和回收难度最大。尽管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最好的国家,但动力电池仍是一项新技术。在业内人士看来,企业在电池回收方面仍面临三大挑战:电池拆解不便、电池健康残值不明、经济效益较低。

“退役”电池复杂程度极高,不同动力电池的内外结构设计、模块连接方式、工艺技术均有差异,仅外观就有方形、圆柱、软包等多种形状,这直接导致后期拆解工作无法规模化,增加了拆解难度和人工成本。若操作不当,短路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漏液可能污染周边环境,威胁员工健康,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目前,部分“退役”动力电池的使用情况没有任何数据记录,只有出厂时的原始数据,使用过程、当前状态均不得而知。动力电池回收前必须对每个模组进行检测,这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同时,基于有限的数据,对剩余寿命的预测不够准确,这无疑会增加回收产品的质量风险。

以上因素使得目前动力电池回收的经济效益较低。一家电池回收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作坊在电池回收中放弃了检测、放电等很多关键环节,操作人员也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因此,他们的运营成本比正规公司低很多,这让他们有了更多的议价空间和电池收购成本,从而与正规公司形成了恶性竞争。

3、动力电池“身份证”维护与追溯尚不顺利

其实,早在2016年,我国就已出台《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建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体系。方案指出,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应负责建立废旧电池回收网络,利用售后服务网络回收废旧电池,收集、发布回收信息,确保废旧电池的规范回收和安全处置。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应实行产品编码,建立全生命周期追溯体系。

2018年7月31日,国家新能源汽车及动力蓄电池回收监控追溯一体化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国家追溯管理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由北京理工大学电动汽车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主要功能是对动力蓄电池生产、销售、使用、报废、回收、利用等全过程进行信息采集和监控,实现动力蓄电池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节点可控。

目前,全国追溯平台已累计采集新能源乘用车、客车、专用车等560多万辆车辆信息数据,共计各类电池890多万包、电池电量280多亿瓦时,涉及290多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180多家电池企业。

全生命周期追溯体系的建立,意味着每辆车的电池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但为何电池还是会流入小作坊呢?业内人士指出,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追溯管理体系,但由于缺乏强制性的政策,企业在填报数据时存在信息严重滞后、不完整、追溯困难等问题。同时,现行政策法规对车主如何处理电池没有约束力,这也给了小作坊采购动力电池的机会。

“2015年,我国科技政策已明确提出建立动力电池编码制度。2018年版《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提出要建立动力电池追溯信息管理体系、编码技术标准及相关信息共享机制。但现实中,涉及的企业类型多、数量多,有电池生产企业、电池修复更换机构、电池租赁公司、梯次利用公司等。电池生命周期长达数年,编码维护难度大。”刘万民说。

贾景春表示:“专业化电池回收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如何进行回收需要各方的协调配合,特别是汽车厂商、电池厂商以及相关延伸产业的合作。整个循环中一旦有一个环节不通,必然会造成回收滞后等衍生问题。”

4. 国家电池回收标准体系仍需完善

截至2020年底,我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已发布5项汽车蓄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基本形成了标准体系框架。此外,动力电池的回收监管政策、相关行业标准、行业监管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发布的标准大多为推荐性标准,实施过程中存在约束力不足、上位​​法缺失等问题。

“目前,大部分新能源车主对于‘退役’电池该如何处理还比较模糊,部分车企推出了电池更换,如按满里程或‘服务’时间进行电池更换和回收。但新能源汽车电池报废尚未大规模到来。”贾景春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能源车主对于如何妥善处理动力电池也会逐渐有经验。“目前应该建立相应的监管和立法,确保废旧电池能够回到厂家或回收公司。同时要形成电池生产和使用的监管,对废旧电池出厂后的去向、使用情况跟踪等都要有一套完整的监管机制。”

多位行业专家指出,为加速推进动力蓄电池回收工作,除了加强落实生产者延伸制外,未来还有三方面工作需要完善:一是要加强宣传,提升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二是要制定政策,对积极参与电池回收的企业进行补贴或奖励,同时严厉打击不合规回收行为;三是要加快企业智能化装备改造,提高电池回收效率,通过规模经济降低回收成本,提高企业的议价能力,为其正常经营提供有效保障,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行业成本高、利润低的问题,引导电池回收进一步规范。

有多少投入运营的电池,就有多少需要“退役”的电池,作为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健康规范发展至关重要。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加快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建设。在国家层面,我国已加快动力电池回收立法进程。此外,记者了解到,2021年3月29日,全国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电池测评交易平台(又称电池之家)在广东省佛山市成立。

该平台将聚合电动汽车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电池追溯监测管理平台、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等资源,致力于电池利用率最大化,并基于区块链技术为新能源车企提供大数据动力电池性能评估、线下实验室检测、动力电池线上交易等多项服务,有望助力解决动力电池回收过程中回收难、销售渠道有限、缺乏快速性能检测技术等行业难题。(记者李玉兰 杜兵)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