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2123-2015含氰废水处理处置规范.pdf

日期: 2024-06-21 08:10:11|浏览: 56|编号: 75379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GB/T 32123-2015含氰废水处理处置规范.pdf

ICS 13.030.20 Z 05w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2123—2015 含氧废水处理处置规范 2015-10-09 发布 2016-05-01 实施期限 GB/T 32123—2015—1—2009 目的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品废弃物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9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安庆曙光化工有限公司、河北诚信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深圳市危险废物处理站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长斌、沈银山、郭凤新、大明、程尼根、杨阳、王琳。 GB/T 32123—2015 含氧废水处理处置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含氧废水处理处置的术语和定义、处理处置方法和排放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含氧废水的处理处置过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5.1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腐蚀性鉴别 GB 5085.3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HJ 484 水质 氧化物的测定 容量法、分光光度法 HJ 585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含氧废水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无机氧化物(CN)、硫化物(SCN)或含氧金属配合物的废水。 4 含氧废水处理处置方法 4.1 酸化恢复法 4.1.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处理含有无机氧化物(CN)或含氧金属配合物(铁氧配合物除外)的含氧废水。 适用浓度为氧化物(以CN计)含量不小于1g/Lo 4.1.2 原理 氢化氢是弱酸,电离平衡常数Ka=6.,沸点25.7℃,易挥发。在酸性条件下,废水中的无机氧化物容易生成一氧化氢(HCN),通过废水酸化、汽提一氧化氢、吸收一氧化氢气体可回收一氧化氢。 NaCN+H1 =HCN + NaPb(CN)!+4H 1 =4HCN+(CN)!+4H 1 =4HCN+(CN)| +2H+=2HCN+CuCN(灰色)1 GB/T 32123—2015 4.1.3 工艺流程 含一氧化氢废水由储罐用泵送入酸化罐,盐酸由储罐用泵送入计量罐。

开启尾气吸收装置及真空泵,通过真空泵使酸化槽处于负压状态。真空泵进行一级碱溶液吸收,确保真空泵排气达标。开启酸化槽进行搅拌,向酸化槽中加入盐酸,检测pH值合格后停止加酸。开启过氧化氢吸收塔碱溶液循环泵,将酸化废水泵入汽提塔,先开启汽提塔循环泵,再开启汽提塔鼓风机。当废水中氧化物含量达到要求时,依次停止鼓风机、汽提塔循环泵、尾气吸收循环泵,将处理后的废水排入废水储罐。汽提出来的过氧化氢与吸收液生成氧化钠溶液。酸化回收法工艺流程见图1。酸化回收法工艺流程图4.1.4工艺控制条件4.1.4.1酸化pH值:1~3。 4.1.4.2汽提温度:35℃~70℃。 4.1.4.3汽提时间:与硫化物含量成正比,与汽提温度成反比(一般为3h~4h)。 4.1.4.4吸收液: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不小于30%。 4.1.4.5盐酸:质量分数不小于31% 4.1.5主要设备酸化槽、尾气吸收塔、尾气吸收循环泵、计量槽、汽提塔循环泵、汽提塔、过氧化氢吸收塔、鼓风机、真空泵。 4.1.6处理结果处理后的废水中硫化物(以CN计)含量不大于10mg/L,若采用其他方法处理直至达到排放标准。

4.2 氯氧化法 4.2.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处理含无机氯(CN)或硫化物(SCN)的废水。 4.2.2 原理 利用次氯酸盐的氧化性,将氧化物氧化成低毒的氯氧化物,氯氧化物进一步氧化成无毒的碳酸盐和氮气。 2GB/T 32123-2015 主要反应方程式为: CN+C1O—CNO+3C1O+2OH—N2+2C(+)5+3C1+H2O 关联反应方程式为: CN(+)_+2H2(+)—HCOs+NH,t 4.2.3 工艺流程 含氧废水由储罐用泵送入pH调节罐,将氢氧化钠溶液泵入计量罐,开启pH调节罐搅拌,向pH调节罐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废水pH为10~11,继续搅拌5min~ 将调节好pH值的溶液用泵输送至氧化反应器,开启反应器搅拌。打开次氯酸钠计量泵前后阀门,开启计量泵将次氯酸钠加入氧化反应器,反应一定时间。 打开硫酸计量泵前后阀门,启动硫酸计量泵,设定流量,向氧化反应器中加入硫酸,调节pH为8~9。待废水中氨含量(以CN计)降至合格水平后,置于沉淀器上进行固液分离,处理后的废水排入合格废水储罐。氯氧化法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农2 VXBt水图2 氯氧化工艺流程图4.2.4 工艺控制条件4.2.4.1 反应pH:第一段10~11,第二段8~9。4.2.4.2 反应时间:取决于所处理废水中氯含量(一般为1h~1.5h)。4.2.4.3 反应后残余游离氯含量:10mg/L~50mg/L,按HJ 585规定的方法测定。4.2.5 有效氯量(以C1计)与消耗氯量(以CN计)之比:6~10。4.2.6 主要设备碱溶液储罐、氯氧化剂储罐、pH调节罐、硫酸储罐、氧化反应器、砂浆泵、输送泵、计量泵、风机。 4.2.7 处理结果 处理后的废水中氧化物含量(以CN计)不大于0.5mg/Lo 4.3 电解法 4.3.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处理含有无机氧化物(以CN计)或含氧金属基配合物的电镀含氧废水,适用浓度为氧化物0.5g/L~40g/L(以CN计),铜含量不大于20g/Lo 4.3.2 原理 电解法利用电化学氧化反应,破坏废水中的氧化物,在电解电压下,废水中的氧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被氧化成二氧化碳、氮气或氨气。 阳极反应: CN~ 4-2OH - -2e一CNCT +H2()2CN +8OH- -10c― 2CO2f +N2f +4H2O 4.3.3 工艺流程:用输送泵将氢氧化钠溶液泵入碱液位罐,将废水储罐中的曝气废水泵入电解槽,开启吸收塔引风机、吸收液循环泵。

启动搅拌器,将氢氧化钠溶液通过电解槽上端料口滴入电解槽内,调节槽内溶液pH大于10。直流电开始电解。根据含铵废水中氧化物浓度确定电解时间,一般电解时间控制在2h~25h左右。电解完成后,溶液利用重力引入pH调节槽,加入硫酸调节pH,沉降后进行固液分离。 电解工艺流程见图 3。 H [检测电乂艮化尔父矗立 图 3 电解工艺流程图 4.3.4 工艺控制条件 4.3.4.1 电解 pH:不小于 10o 4.3.4.2 电解电压:不小于 3.5V 4.3.4.3 电解时间:根据氧化剂浓度而定(一般为 2h~25h) 4.3.5 能耗 4.3.5.1 电耗:1kg 氧化剂(以 CN 计)耗电 10kW•h~12kW•h 4.3.5.2 水耗:0.02m3/m3~0.05m3/m3 4.3.6 主要设备 电解槽(阴极材料为不锈钢,阳极材料为石墨)、循环液槽、循环泵、整流器、pH 调节槽、引风机、吸收塔、吸收液循环泵、输送泵。 4.3.7 处理结果 处理后的废水中氧化物(以CN计)含量不大于50mg/L,再采用其他方法处理直至达到排放标准。4GB/T 32123—2015 4.4 加热水解法 4.4.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处理含有无机化合物(以CN计)的含氧废水。

适用浓度为硫化物含量(以CN计)不大于4g/L。4.4.2 原理硫化物水溶液易水解,使硫化物水溶液在140℃以上条件下水解生成甲酸钠和氨,消除了硫化物的毒性。其反应方程式为:NaCN+2H2()-HCO()Na+NHs t4.4.3 工艺流程打开待处理的废水储罐泵进水阀门,微开加热分解罐上的排气阀门,启动待处理的废水储罐泵,待压力达到正常值时,缓慢打开热交换器、加热分解罐管道阀门,将废水经热交换器送入加热分解罐。打开加热分解罐蒸汽进口调节阀前后阀门,对加热分解罐内的废水进行加热。 加热分解罐内空气排完后,关闭排气阀门。当加热分解罐温度升到规定值时,打开加热分解罐液位调节阀门,将水排至脱氨塔。开启脱氨塔风机、脱氨塔循环泵,将废水经脱氨塔循环泵送入废水储罐。除去的氨经循环泵循环洗涤吸收形成氨水,尾气经烟囱排入空气。加热水解工艺流程图见图4。图4 加热水解工艺流程图4.4.4 工艺控制条件4.4.4.1 分解pH:不小于9。4.4.4.2 水解温度:150℃(根据含氧废水含量选择合适温度,一般为140℃~165℃)。 4.4.4.3 反应压力:0.7MPao 4.4.4.4 水解时间:根据氧化物浓度而定(一般为2h~4h)。

4.4.5 耗电量:处理1吨含胺废水2.5kW•ho 4.4.6 主要设备 废水储罐、螺旋板换热器、加热分解罐、脱氨塔、脱氨塔循环泵、输送泵、风机。 5 GB/T 32123—2015 4.4.7 处理结果 处理后废水中氧化物(以CN计)含量不大于20mg/L,若需采用其他方法处理,直至达到排放标准。 4.5 过氧化氢氧化法 4.5.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处理含有无机氧化物(以CN计)或含氧金属基配合物(铁氧配合物除外)的含胺废水。 4.5.2 原理在pH大于7的反应条件下,以双氧水为氧化剂,将废水中的氧化物氧化为含氧酸盐,含氧酸盐再水解为碳酸盐和氨,其反应方程式为:CN+H2O2—CNO++2H2()—HCOs+NH:M 4.5.3 工艺流程开启尾气吸收装置,将曝气废水从储罐泵入氧化处理池,双氧水从储罐泵入计量罐;开启循环泵或搅拌。根据需要处理的废水量及曝气物质含量计算需加入双氧水量,将双氧水加入处理池中。反应一段时间后(约1h),检测曝气物质含量,合格则泵入达标废水储罐。 过氧化氢氧化法工艺流程如图5所示。 图5 过氧化氢氧化法工艺流程图 4.5.4 工艺控制条件 4.5.4.1 氧化反应pH:大于70 4.5.4.2 投料比:过氧化氢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以CN计)为2:10 4.5.4.3 反应时间:取决于过氧化氢浓度和氧化温度(约1h)。

4.5.4.4 吸收液:硫酸溶液,质量分数不小于70%。 4.5.5 主要设备 氧化处理池、离心泵、计量罐、尾气吸收塔、尾气循环泵。 4.5.6 处理结果 处理后的废水中氧化剂含量(以CN计)不大于0.5mg/L 6GB/T 32123—2015 4.6 微生物法 4.6.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处理含无机氧化物(CN)、氟化金属络合物或亚砜(SCN-)的含氧废水。 适用浓度为氧化剂含量(以CN计)不大于20mg/L0 4.6.2 原理通过细菌生物作用,氧化物被厌氧菌分解为碳酸盐和氨,再被好氧菌分解为氨,最后氧化物分解为无毒物质。 4.6.3 工艺流程 充氧废水排入调节池,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为8.5~9.5,废水通过泵连续从调节池排入厌氧折板反应器,然后流入序批式污泥法(SBR)好氧池进行曝气氧化,最后沉淀水进入中间水箱外排。 微生物法工艺流程见图6。 图6 微生物法工艺流程图 4.6.4 工艺控制条件 4.6.4.1 调节池pH:8.5~9.5。 4.6.4.2 调节池中氯化物浓度(以CN计):不大于20mg/L 4.6.4.3 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不小于30%。

4.6.5 主要设备: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池、中间水池、罗茨风机。 4.6.6 处理结果:处理后的废水中氧化物含量(以CN计)不超过0.5mg/Lo 5 排放要求 5.1 处理后的废水中总氧化物含量应达到GB 8978要求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含氧废水中氧化剂含量按HJ 484规定的方法测定。 5.2 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应按照GB 5085.1和GB 5085.3的规定进行鉴别,并统一收集、贮存。具有危险废物特性的污泥应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