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从小米生态链看物联网投资机遇

日期: 2024-07-06 08:08:53|浏览: 87|编号: 78835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物联网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从小米生态链看物联网投资机遇

1、哑铃型布局,从供应链、产业链到场景链

“五年投资100家生态企业”,雷军当时的豪言壮语不仅兑现了,还超出了。据小米集团21Q2财报显示,小米目前投资生态链企业超过330家,账面价值579亿元,同比增长57.3%。2021年,小米正式步入第二个十年,从一家用互联网思维做超高性价比手机的终端公司,转身成为物联网航母,并相继构建三大链条布局。

首先是供应链。这也是小米早期所谓的“生态链企业”。2014年,天津金米成立,开始投资手机周边。所投资的公司为小米提供智能家居、生活用品、可穿戴设备、出行等多个领域的产品,通过小米之家、有品商城等渠道进行销售。此时小米主要通过供应链上下游关系构建生态。

第二,产业链。随后,小米不局限于投资生态链产品企业,开始关注供应链上下游的横向产业。比如在半导体方面,小米除了2014年成立松果电子开始自产芯片,还投资了乐鑫等优秀芯片企业,并于2017年成立长江产业基金,投资芯片研发企业,顺应国产化趋势。

第三是场景链,自2021年宣布造车以来,小米在个人物联网、家庭物联网、车联网、卫星互联网四大物联网场景的布局已初具规模。

随着供应链、产业链、场景链的逐步布局,小米物联网生态圈不断扩大。

1.1 小米生态布局概览

通过梳理小米及雷军投资的IoT生态企业,我们筛选出284家ICT(信息与通信技术)企业,绘制出小米IoT生态布局全景图。从端、管、云三个维度,小米生态投资的ICT企业可分为智能硬件、通讯传输、应用服务三类。

与ICT产业链价值分布相对应,小米生态链公司也呈现哑铃型分布。其中,智能硬件公司79家,涵盖芯片、手机及电脑外设、可穿戴、出行等智能终端;应用服务公司196家,涵盖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文化娱乐、商业航天、企业服务、材料及智能制造等;通信传输公司仅有9家,主要涉及通信芯片、模组、小基站、天线等。

1.2 小米如何构建生态系统?

驱动力:手机市场已经是红海市场,需要快速布局IoT智能硬件入口。让小米手机成功的高性价比,也意味着低利润率。雷军意识到手机不能成为小米生存的唯一驱动力,于是提前布局物联网,将小米的“性价比”基因复制到其他智能硬件上,开始成为搅动中国制造业的鲶鱼。独木不成林,布局物联网需要快速占领硬件入口。2014年,小米副总裁刘德带领团队启动小米生态链公司投资行动,先是在5年内投资了100家围绕手机的硬件生态公司。2016年,米家品牌诞生,正式布局智能家居和消费生活领域。2019年,“手机+AIoT”正式定为公司双引擎战略。 至此,小米“1+4+N”格局基本确立。截至21Q2财报,公司IoT连接数达3.75亿个,近四个季度保持39%的增速,5G IoT设备用户数达740万,IoT业务收入五年复合增长率51%,成为公司主营业务中增长最快的业务,构成小米重要的护城河之一。

路径:“三大力量+四大赋能”构建生态。作为生态建设者,小米的三大力量是手机、MIUI生态和云服务。从“手机+AIoT”战略出发,小米以手机为支柱、MIUI为核心、云服务为桥梁,链接多个产品和应用。通过赋能生态链企业的供应链、线上线下营销渠道、资本、IoT开放平台等,构建利益共享的生态共同体。

通过多款智能家居产品及米家APP,通过有品线上商城和米家线下商城触达近4亿用户,并通过小米社区与米粉亲密对话提升用户品牌忠诚度,构建“小米+生态链企业+用户”的小米生态圈。

小米云服务是小米生态链第三长板,从用户需求出发,推动智能产品互联互通,将用户牢牢“粘”在小米生态上。小米云服务是小米集团推出的个人数据存储服务,照片、视频、联系人、短信、笔记等重要个人数据将安全存储在云端并保持实时更新,随时随地在多设备共享。

小米云服务内置于小米品牌手机、平板、电视、IoT等设备,同时提供Mac版和PC版,跨设备轻松使用​​。相较于小米云和iOS,小米云价格优惠、速度快的优势明显,满足了小米云目标客户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与小米生态链产品的数据互通也提升了用户的便捷性。

为了磨练以上三大优势,并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体验,小米的研发费用逐年增加,自2019年Q1开始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四大赋能要素:供应链、IoT开放平台、渠道、资本

1.3 物联网生态构建正当其时,四类参与者走向竞争与合作

物联网领域的生态系统建设者主要有四类:

第一类:以谷歌、华为为代表的ICT巨头,以操作系统为优势,以Cloud+AI为控制点,打造开放的生态。

第二类:以苹果、小米等主流手机厂商为代表,以手机为强项,构建周边IoT生态。

第三类:以涂鸦智能为代表的新型物联网厂商,以物联网云平台为控制点,构建物联网应用生态。

第四类是垂直行业参与者,以智能终端设备或行业解决方案为优势,通过向云平台延伸,构建行业应用生态。

2、智能硬件:万亿市场,小米重金投入

2.1 十年十倍增长,连接性、云平台、供应链成为行业新控制点

手机下滑,智能硬件市场快速增长。据IDC统计,2018年以来手机出货量处于负增长,而智能硬件市场需求旺盛。以智能可穿戴设备为例,据IDC统计,2016年以来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保持30%以上的增速,剔除20年的影响,19年增速高达89%。据投宝研究院销量统计,2016年至2020年,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市场规模从175.2亿元增长至632.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7.8%,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441.6亿元,复合增长率约17.9%。 从小米生态链涉及的细分市场来看,TWS耳机、智能手表、手环、平衡车、运动相机的出货量,剔除20年疫情影响,均呈现高增长趋势。我们认为,个人用户对生活、医疗、运动、办公等多样化需求推动了智能硬件产品的多元化发展,手机不再是唯一的智能终端。

我们认为AR/VR业务将成为5G时代的杀手级业务,也是继手机、平板之后的下一代通用计算平台。今年Quest 2出货量有望接近或突破1000万台,这将是对行业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事件。此前扎克伯格提出,一个平台上需要有大约1000万人使用和购买VR内容,开发者才能继续开发并盈利;而一旦突破这个门槛,内容和生态将实现跨越式发展。

智能硬件的关键词是智能化,智能化之后,行业的核心控制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认为有三个:连接、云平台、供应链。

云平台。随着硬件的智能化,商业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一次性商品变成了持续运营的产品。产品的迭代升级,以及来自客户的持续洞察和反馈变得尤为重要。一个优秀的物联网云平台可以帮助企业客户降低开发成本,缩短产品GTM时间,加快第三方开发者的开发效率,为最终用户带来跨产品、跨品牌的一致体验。

供应链。智能硬件作为消费电子类产品,产品先行、规模为王,供应链至关重要。2020年以来的“缺芯、缺屏”更凸显了供应链保障的重要性。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上游厂商更愿意将原材料供应给能够持续稳定产生大量订单、品牌实力强、合作更紧密更深入的企业。供应链赋能成为智能硬件领域科技巨头扶持生态链企业构建生态的核心方式。

智能硬件需求增长将带来上游芯片市场数百亿美元的增量。

我们根据智能硬件的出货量,选取了小米生态中几款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对通信芯片、MEMS传感器芯片、MCU等进行了数量和价格方面的分析和测量。

2.2 围绕“手机×AIoT”的全产业链布局

快速增长的手机业务是小米生态建设的核心力量,21年Q2小米手机业务实现营收591亿元,同比增长86.77%。

小米主要通过供应链、云平台、渠道三大控制点赋能智能硬件合作伙伴。

供应链赋能:通过已搭建的强大手机供应链,赋能优秀创业公司,快速打造爆款。例如小米手机重要移动电源供应商紫米,依托在电池领域的专业优势,为小米生态链中的九号平衡车提供电池供应解决方案,并为其他生态企业的硬件产品提供电池服务,使重要配件电池价格平均降低约20%。同时,紫米也从2C移动电源供应商转型为2C和2B业务并举的电池供应商。

依托开放IoT平台及小米云平台:加入小米生态链的智能硬件可与小米手机、小爱同学等产品实现无缝连接,并可将数据上传至小米云平台。

营销渠道赋能:小米生态内所有智能硬件产品都可通过小米有品、线下小米之家等渠道销售,销售成本低至零,实现生态企业产销一体化。

根据我们的分类,小米生态中与个人智能硬件相关的公司共有79家,主要从事半导体芯片研发、生产及测试、智能终端研发制造等。从分布来看,小米非常注重上游芯片的布局,除涉及手机及电脑周边的15家公司、涉及智能穿戴的7家公司、涉及智能出行的7家公司、涉及其他智能终端领域的10家公司外,还有40家公司处于基础芯片制造及设计研发方向。

2.3 智能硬件领域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势必提升

小米全球手机出货量超越苹果,位居全球第二。华为手机业务受供应链中断影响,竞争格局发生变化,小米份额大幅提升。据统计,21Q2小米出货量占比16.7%,苹果出货量占比14.5%,小米出货量首次超过苹果。

智能硬件领域竞争激烈,中尾端市场一片红海。当前智能硬件市场缺乏统一标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价格从几十到几千不等。以TWS耳机为例,2020年全球市场CR5不足30%,白标厂商占据近60%的市场份额,市场仍处于激烈竞争状态。非白标品牌中,苹果凭借强大的品牌效应和用户粘性占据16%的市场份额,远超后者,小米、三星、QCY紧随其后。

VR市场成为热销产品,高通是目前最大的赢家。根据Steam公布的VR设备占比可以看出,一经推出便迅速抢占游戏设备市场份额,短短7个月就已达到31%。通过对目前市场上在售的VR一体机设备芯片分析,目前主流方案采用高通骁龙XR2芯片,而中低端VR一体机则采用三星8895以及高通骁龙、全志VR9等系列芯片。VR AP SoC芯片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芯片、模组、小基站布局

3.1 物联网时代边缘通信进入快速发展期

过去移动与固定场景的通信网络价值比是8:2,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数据和智能不断下沉到边缘和端,固定场景网络的价值将会越来越大。

小基站作为宏站的补充,重点解决室内信号覆盖问题,有望成为继5G宏站之后的重要投资机会。由于5G采用较高频段,网络覆盖和穿透能力较弱,5G网络建设需要引入小基站进行深度网络密集覆盖,以补充5G宏站的网络信号覆盖,主要应用于室外话务密集区域及宏站覆盖较少的区域。小基站有望取代传统DAS成为主要的室内覆盖系统,解决DAS难以支持的规格:3.5GHz及以上高频或MIMO要求,并通过在较小范围内实现频率复用,增加容量帮助宏基站分流流量。我们预计2030年将建设1200万个5G宏站。按照小基站覆盖半径的技术预测,其数量将是宏站的两倍以上,2030年建设的小基站数量将为2400万个。

随着无线通信连接技术的升级,不同类型的模组可以覆盖不同的场景。物联网时代,万物互联的场景非常多,对速率、功耗的要求也各有不同。随着通信协议和技术的升级,现有的无线通信模组已经可以满足物联网PAN(个域)、LAN(局域)、WAN(广域)等不同场景的网络连接需求以及不同功耗、速率等场景的需求。

模组类型方面,运营商更愿意开发2G/3G、LTE、5G、NB-IoT等授权标准的蜂窝模组。NB-IoT及4G模组占主导地位,价格下降有望快速提升渗透率。据ABI预测,到2023年,全球2G/3G出货份额将萎缩至8.5%/6.3%,4G及NB-IoT出货占比将达到30%/55%,主导蜂窝通信模组市场。据预测,由于LPWAN相较2G在覆盖广、低功耗、低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将在低速率场景下逐渐形成对2G的全面替代,价格下降趋势明显。 5G模组方面,根据华为的数据,预计23年5G模组价格将降至20美元以下,我们认为无线通信模组价格的下降有望快速提升模组渗透率,为物联网的联网奠定基础。

在家庭区域及低价值场景中,由于蜂窝模组成本较高,低功耗产品如LPWAN的LoRa,以及Wi-Fi、蓝牙、UWB等自组网模组产品一般更受青睐。在非蜂窝模组连接协议中,UWB技术基于其超大带宽(上图)和低发射功率,可以在保持低功耗水平的同时实现快速数据传输。同时,由于UWB脉冲的时间宽度极短,相比其他室内定位技术可以实现更高精度定位(厘米级)的测距。从UWB的C端市场规模来看,根据&data,2020年全球UWB市场规模约为11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27亿美元,CAGR为19.6%。

3.2 小米主攻通信芯片、天线、模组、小基站

目前,小米在通讯渠道端已投资9家优秀公司,涵盖通讯芯片、天线、模组、小基站等领域。

在小基站及相关产业链方面,小米投资了国润无线、百彩邦、睿翔讯通等。其中,百彩邦是一家专注于5G/4G无线宽带接入解决方案的公司,提供包括室内外小基站、家庭网关、云核心网、网管及计费系统、天线等全系列产品,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5G芯片技术,5G专利超过500项,服务全球50多个国家600多家运营商客户,是小米早期参与投资的5G小基站公司。国润无线是一家成立于1999年的老牌通信设备制造商,是三大运营商无线网络覆盖设备及解决方案主要供应商之一,提供移动通信网络覆盖产品、无线宽带接入产品、基站射频产品、天线产品、广电网络产品、物联网产品等全系列产品。

通讯芯片方面,小米主要投资标的是乐鑫科技。乐鑫科技是一家专注于物联网Wi-Fi MCU通讯芯片及模组研发、设计和销售的公司,产品可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照明、智能支付终端、智能穿戴设备、传感设备、工业控制等物联网领域。芯片和模组合计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99%以上。乐鑫科技营收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1%,毛利率和净利率均保持较高水平。

3.3 通信传输竞争:小基站产业变局,模块产业东升西落

5G的云化架构将颠覆整个产业链,技术变革将为新技术公司带来爆发式增长机会。目前小基站行业集中度较高,主设备商占有绝对优势,全球市场爱立信、华为、诺基亚三家占据80%以上。借助运营商推动的ORAN等组织、接口标准化、白盒化等,中小厂商可以更容易获得相关技术支持,进入门槛降低;运营商需求存在差异,大型设备商产品功能更齐全,竞争力强。虽然产品单价较高,但运营商还是愿意在高价值区域投入。5G需要全网更换室内覆盖系统,大量部署区域并非高价值区域,因此从性价比角度考虑,中小厂商的产品将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全球物联网模组市场集中度较高,中国厂商占据优势。从全球蜂窝模组出货市场份额来看,前六大企业移远通信、广和通、尚德、泰雷兹、泰利特、 占据了整个蜂窝模组市场的71%。其中,前三名移远通信、广和通、尚德均为中国企业,占据了全球55%的市场份额。中国企业占据绝对优势,可见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格局。eSIM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模组的制造成本和难度,提升模组厂商“低成本、规模化”出货的能力,一方面强化模组行业的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另一方面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物联网在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工厂等场景的应用和拓展。

4、云应用服务布局:布局延伸至家庭、车机、天端场景,娱乐迎来新增长

4.1 智能家居:从智能单品到全屋智能,小米具有先发优势

智能家居概念最早于1995年提出,概念和产品不断丰富,可分为智能单品、智能互联和主动智能阶段,目前主要处于2.0智能互联阶段。我们认为智能家居领域如何快速走向全屋智能化,关键在于通讯协议的统一、能耗控制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变革。我们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家居的增量空间将达到32805亿元,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9609亿元。其中,智能家电价值量最高,占比超过90%。

4.1.1 智能家居从碎片化走向互联互通,连接协议、能耗管理和商业模式成为关键

目前大家电联网率较低,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020年全球联网大家电出货量预估为5460万台,到2025年将增至约1.75亿台。全球所有大家电联网率为8%。2020年中国领先所有国家,占全球联网大家电出货量的48%。美国位居第二,其次是印度和日本。从家庭普及率来看,预估2020年美国将有12%的家庭(约1/10)拥有联网大家电,预计到2025年全球大家电联网率将达到18%。

关键连接协议和标准成为行业痛点。1)各品牌通讯协议不统一,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一套通讯协议标准,独立性很强,导致用户无法同时拥有协调统一的全屋智能,无法自由选择智能家居产品;2)缺乏行业和产品标准。智能家居行业作为新兴行业,由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缺乏统一的行业和产品标准,不规范行为和不合格产品无法得到有效识别。3)智能技术发展尚不完善,目前大部分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仍依赖于手机APP,不仅操作复杂,而且连接速度慢,用户体验不佳。

但智能家居发展势头充足。1)智能家居连接标准进一步统一有望解决品牌壁垒问题。5月,由多家物联网龙头企业(谷歌、苹果、亚马逊等)联合开发、由连接标准联盟(原连接标准联盟)发起并主导的首个正式版协议(原CHIP)正式发布。作为全新的智能家居连接标准,该连接协议相较原有协议连接,打破了品牌壁垒,全屋仅需一个网关即可完成连接,家中所有设备都处于同一个、统一管理的“设备池”中,各智能家居平台可通过智能音箱等“中枢”获取访问权限,解决现有物联网连接协议碎片化问题。2)物联网操作系统有望推动底层互联互通。谷歌、华为推出的鸿蒙2.0有望改变物联网生态格局。

Nest 开创了智能家居数据应用的商业模式。Nest 温控器可以通过记录用户室内温度数据,自动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将室温调节到最舒适的状态。相比之下,Nest 整体上可以节省 10%-12% 的供暖费用和 15% 的制冷费用。美国环保署和其他温控器制造商推测的信息也显示,这类方案产品可以节省 20% 的能源成本。Nest 还联合两家研究机构对 1500 名用户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Nest 每年可以帮助用户节省 130-145 美元。

能源消费控制将成为全部智能的下一个关键,这意味着需要在家庭中消耗能量的设备呈指数增长。设备如何使许多智能设备易于收费,这是创建全部智能的关键,当前的答案是无线充电。

4.1.2小米智能家庭布局:全面的覆盖范围,发展为全室情报

小米早在2013年就部署了其IoT平台策略,现在已成为2016年世界领先的智能家居制造商。在智能小型家用电器的领域,例如 和Power ,在智能安全领域,例如 和 ,在家庭自动化领域,例如和 ,以及在家庭互连的领域,例如 和Lumi 。

根据IDC关于智能家居制造商的货物份额的统计数据,前三名是小米,Midea和Haier。

智能家园主要涉及以下四种情况:家庭自动化,智能设备,智能安全性和家庭互连。

家庭自动化涵盖了各种各样的产品,并具有广泛的设备自动化空间。 OOTH网关实现了Xiao AI的语音控制和Mijia应用程序的智能控制,该设备也支持Apple的协议,Apple用户还可以通过Siri控制它。

根据研究所的统计数据,小米电灯的受欢迎程度超过了大多数传统的照明制造商,但排名第二。

智能家用电器的渗透率增加了,在过去的十年中,全球电视台的运行状况仍然超过了2亿个单位,但电视智能的水平迅速增加。网络,小米在中国大陆的智能电视发货连续九个季度排名第一。

小米已经阐述了智能安全性,智能安全性是互联网技术,集成技术和安全设备,以实现摄像机,门锁,视频门铃,警报的智能控制和操作。钟声以智能门锁为例,在2020年,小米的市场份额绝对是销量和销售收入。

家庭互连生态系统是关键,预计技术突破将促进整个房屋的智能。在同一场景中,所有智能设备围绕同一终端或多个终端旋转,实现智能功能并互相互动,并涉及多个技术的互联网。通过大量的计算为用户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相关的技术还不是完全成熟的,并且相关的互连场景仍然需要更多的兼容性,并且相关协议需要统一。通过低成本和开关的低成本转换,结合小米路由器,小米家用电器和其他设备进行转换。

小米已经成立了两家全部智能公司。 OT平台在2020年, Home从Yilai Smart获得了一轮融资,它开始布置智能家庭服务系统,并在智能家庭行业建立了离线4S体验商店。 它目前在全国拥有500家服务提供商和400家体验商店,因为它是苹果公司的品牌,并且在国内访问公司中最完整的经验方案。

小米最近启动了Vela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旨在创建一个高度的IoT平台,以突破当前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软件和硬件未互连。 Edia应用程序框架和传感器应用程序框架可以通过三层架构更快地访问云的云服务。方案。

在家庭互连方案中,金属的规模是使用低成本的硬件策略来快速部署智能家居,并有望成为促进全房屋智能的规模的领先制造商,根据小米的最新财务报告。保持迅速的增长预计硬件生态学和用户体验将在整个房屋情报竞赛中赢得乐观的市场份额。

4.1.3竞赛:三个主要营地正在争先恐后地获得市场份额,预计小米将获得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

在三个主要的球员营地中,小米领导着国内市场,这三个主要营地的竞争模式逐渐变得清晰,是由Gree和Midea等巨型公司所代表的。他们还积极与互联网制造商合作。智能门锁,智能投影等,并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以创建全房屋智能。

小米和华为在和技术巨头之间处于领先地位。

4.2文化和娱乐:技术改变文化和娱乐,小米的内容布局实现了交通货币化的封闭循环

文化和娱乐是在移动互联网股息的后期。最佳增长潜力,在未来十年中,复合增长率接近12%。

4.2.1娱乐市场处于移动互联网股息的后期,急需新的增长驱动力

事物互联网是从质量的角度来看,娱乐互联网的新驱动力之一。开发将继续出现,此外,物联网的发展从根本上扩展了娱乐业的应用程序,例如云游戏,不再限于传统媒体。

4.2.2小米娱乐:游戏视频的主要布局,互联网流量盈利能力的经济模型

在娱乐方面,小米的布局还保持了其他互联网巨头的速度。

游戏,电影,电视和视频是小米娱乐的重要负责人。

4.2.3竞争模式:老玩家有第一个优势,小米使用场景通过工业链进行集成

阿里巴巴以商业零售为基础市场,是开发多个主要业务的基本市场,例如大型娱乐,金融,云计算和新秀物流。

4.3商业航空航天:迎来了高速开发时期,首席公司受到青睐

商业航空航天包括卫星制造,火箭发射,地面设备制造,卫星应用等,并将在技术,商业和政策驱动器下迎来高速开发期。

4.3.1铁路资源和卫星互联网有9年的爆炸期。

铁路资源是稀缺的,根据ITU,卫星互联网的大规模构造。

4.3.2小米布局商业航空航天头企业,卫星制造,发射和运营综合覆盖范围

商业空间行业具有重型资产,巨额融资和长期回报周期的属性。

小米专注于主企业,并部署了整个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但与我国家的商业航空航天行业的整体投资不同,小米资本专注于投资卫星制造和卫星应用。

在2021年6月,莱伊·詹(Lei Jun)回答了小米的记者进入商业航空航天时说,小米将不参加商业航空航天本身的业务。

4.3.3商业航空航天,卫星制造和火箭发射领域的激烈竞争成为两个主要投资线

卫星星座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计划,卫星制造业企业目前正在积极形成自己的卫星星座。

4.3.4首先制造,然后转向工业链的下游投资

我们认为,互联网卫星星座计划将从卫星制造和启动开始。

4.4智能汽车:智能是当时的最大机会。

汽车行业开始了电气化,智能和网络的“三个时代”。

4.4.1汽车行业的三部曲,智能是下一个指挥高度

电动机连接三步,电力和网络的快速改善以及智能驾驶仍处于最初的阶段,逐渐成为2次,HD地图和车辆道路合作,自行车的智能水平将逐渐逐渐改善。

4.4.2小米密钥布局自动驾驶技术

今年3月,小米在9月份宣布进入智能电动汽车。

4.4.3小米和bah“ Cloud-tube-duan”完整的堆栈基准,每个基准都有优势和缺点

与BAH相比,小米的智能汽车也是如此,它的优势是,它可以同时整合了该行业的资源。截至2019年底,已经有178个工业伙伴。

5.风险提醒

生态圈企业不如预期。

物联网不像预期的那样好。

数据应用程序云平台并不如预期的那样。

v老粉丝说评论: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