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面积最大、最平的县级市,与上海关系老密切了

日期: 2024-08-30 15:09:10|浏览: 110|编号: 91835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江苏面积最大、最平的县级市,与上海关系老密切了

所以

东台人为何如此看重这条高铁?

因为它直达上海!

问题又来了

东台人为何如此喜爱上海?

东台——江苏省最大、最平坦的县级市;

上海——中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

这两个城市重叠吗?

是的,而且很紧!

东台简介

东台市位于江苏省中部,东濒黄海,南与南通市海安市接壤,西与泰州市兴化市接壤,北与盐城市大丰区接壤。全市总面积3175.67平方公里,是江苏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海岸线长85.4公里,连陆滩涂面积10.4万公顷,其中潮上带2.6万公顷,潮间带7.8万公顷。此外,还有东沙、条子泥等离岸辐射沙洲6.7万公顷,占江苏省滩涂面积的22%。

东台市境内地势平坦,地面高程1.4~5.1米,大部分地区在2.6~4.6米之间。范公堤(旧204国道)贯穿南北,把市区分为堤西、堤西两大自然区块。堤西属苏北里下河盘状洼地东部盘缘平原,东北高平、西南部低洼,即著名的石琴洼地;堤东为黄河克淮后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东距海岸线约50公里的东沙岛位于零线以上,是受江、淮两大水系回流冲击形成的沉积岛。

上海有两个超经典的地名和金东台息息相关:

东台路与东台村

起源

东台路古玩市场最早建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正是出国经商风潮的高峰,不少人拿出祖传的古董集资。再加上早期投资古玩市场的致富故事,东台路的古玩生意迅速从崇德路与东台路交汇处向南延伸到自忠路,再向东西方向延伸到留河口路,成为上海著名的古玩市场,上海民间文化和旅游的一张名片,名气堪比豫园、玉佛寺。渐渐地,明清瓷器、钟表相机、文房四宝等各类工艺品数量呈井喷式增长,淘宝上可以看到不少名人。渐渐地,通过《上海出国游指南》杂志,成群结队坐大巴来的海外游客也一波又一波地涌来。

据作家沈嘉璐回忆:“我亲眼看到香港、台湾的人在这里买东西,影视明星尤其嚣张。比如刘德华、罗大佑等人被上海来的“导游”带领,冲进一家古董店,让老板拿出一百多块老手表,看了一眼后,在柜台上分成四堆,每人拿一堆。罗大佑得意地说:老货真不错!他们还用同样的方式,买下明清时期的喂鸟器,把最底层的东西都拿走,当场把“赃物”分了。”有历史文化保护专家评论说:其实,对于上海来说,像东台路这样的市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原来,那些在历史上慢慢形成的有风水、有人气、有人际关系的文化遗产,现在越来越少了。东台路古玩市场,这种商业形态和售卖古玩的行为,并不是建立在具体的建筑之上,而是基于一定的人际关系,其实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历史文化传承。

那么,上海东台路和我们的东台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上海东台路与家乡东台市

彭江华

上海有一条东台路,是一条著名的古玩街,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古玩收藏家、社会名流、商人来来往往。2007年我在英国工作的时候,为了配合中英友好旅游年,中国国际旅行社给了我们一些推介中国旅游城市的宣传册,介绍了北京、上海、西安、厦门等著名城市。因为我经常去上海,对上海比较熟悉,所以我主动要求负责推介上海。说起上海,不能不提东台路,因为上海有四条著名的旅游商业街,其中就包括东台路,它是一条古玩街,是推介的重点。外国人尤其喜欢中国的古玩,那些色彩斑斓、带有古老东方色彩的器皿,引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

如今,生活在上海的东台人或许已经说不清东台路究竟发源于何时。

旧社会,在家乡过不下去的东台贫民因灾荒、欠债、得罪恶人等原因,纷纷离开家乡,远赴上海。早期的东台路其实只是无家可归的东台人居住的地方,他们在这里搭建窝棚、板房,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一条街道。早期的东台人多从事清洁、修鞋、拉黄包车、摆摊、工厂做苦力等工作。这条街上开设了杂货店、粮店、餐厅、澡堂等商业店铺,同时还出现了摆地摊、流动服务业:卖香烟、卖火柴的小贩,当街吹糖人、磨剪刀、补锅、剃光头的工匠……早期的东台路因东台人聚集而得名。

时光荏苒,百年来,东台路变化很大,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古玩、紫砂陶瓷、旅游工艺饰品五彩缤纷,焕然一新。东台人融入上海人流,从事各行各业,老东台路后裔中有学者、教师、医生、工人等,为上海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的家乡东台,是苏北里下河地区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长江之水不断滋润着这片沃土,这里春天碧绿,夏秋金黄,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勤劳的东台人民自古以来就在这里垦海煮盐、植桑纺纱,一代代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改革开放30年来,东台经济飞速发展,东台的特色鱼汤面、陈皮酒、文蛤、海鳗、花凤蛋、特色小凤凰西瓜、发绣等都是东台人引以为傲的产品。新建的海滨生态园、风力发电网、沿海滩涂开发区、快速发展的交通运输,都预示着东台已逐渐成为黄海之滨一颗璀璨的明珠。

说到东台,就不得不说东台人。东台名人大家都知道,但说到东台农民等普通百姓,我倒是颇有感触。我在英国的时候,就受不了那些懒惰的英国家伙,中国人一般都叫他们“英国懒人”。我去过国内很多省市,论起勤劳,东台人是一流的。东台农村,没有荒地,也没有人一天闲着。长期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农忙时节,就请假回家收割。没有出去打工的,有的办厂,在当地打工或种地,有的种植经济作物。瓜果、丝绸、优质糯米、棉花、鸡蛋等农副产品远销国内外。正是因为这些最普通的东台人,东台才有了“金东台”的美誉。

作为一名医生,我经常利用和病人聊天的机会,向他们推介上海的旅游景点和风土人情。生活单调、热爱旅游的英国人,对中国的城市充满兴趣。一些英国人以前也来过中国,北京、香港、上海、西安、厦门等大城市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于每一个来中国的外国人来说,上海是他们来中国旅行必去的城市,而东台路也是必看的。繁华的街道、高楼大厦、现代化的交通,他们都连声说:“很好。”一些巴基斯坦移民甚至说:“中国比英国好多了。”

我和英国病人多次谈到上海后,有的病人问我:“你这么了解上海,你是上海人吗?”我回答:“不是,我是东台人。”他们摇头说听不懂。后来,我就干脆地告诉他们:“我家在中国东台,就是上海东台路上那个卖古董的东台。”由于语言上的差异,他们听了我的解释后更加糊涂了。有位病人对我说:“上海有个东台路,你住在东台路上吗?那你肯定是上海人!”后来,为了把他们解释清楚,我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每次我推介上海时,我都会很认真地告诉他们:“东台是离上海很近的一个城市,上海有一条街叫东台,我的家乡是中国东台市。”

探访上海“东台村”

王志良

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建新村,是距离江苏东台约五六百里的大都市一角。这片“飞地”里居住着1060名东台人,占村里现有人口的80%。走进这片“飞地”,随处可见挂着东台牌照的汽车穿梭往来,随处可以听到东台话。

从桶匠到“废品收集者”

“我抱着谋生的想法来到上海,从来没想过做生意赚大钱。”东台市光山镇的周正高是第一代“上海人”。20世纪70年代末,周和几个家乡的制桶匠带着工具来到上海,他们居无定所,食无定所,凭借一手好手艺,挨家挨户敲桶匠,挨家挨户做桶匠。他从一个给几百户人家打工的制桶匠,变成了年收入几十万元的物资回收公司老板。

老周的创业史是东台人第一代进上海创业的缩影。改革开放后,上海人开始更新家具、家电。有一次,周正高花200元“捡”了一台旧彩电,带回老家。乡亲们看见了,都请他带回去。老周抓住了这个商机,一年时间,不仅还清了所有债务,还攒了好几万元,成功转行,成为一名职业“收废品的人”。

一人带十人,十人带百人,在上海从事废品收购业的东台人逐年增多。他们经过多次考察,发现嘉定区江桥镇建新村房租便宜、交通便利、靠近市中心,便定居于此。第二代、第三代废品收购者也纷纷效仿。至今,这里已有1000多名东台人,仅嘉定区每年就有70%的废旧物资通过这个“东台村”变废为宝。

从“游击队”到“正规军”

王岳强夫妇家住嘉定区江桥镇绥德路,两人都是东台市台南人,最开始是骑自行车挨家挨户收垃圾,大多是上门收,数量少,利润低。赚了点钱后,就买了摩托车收垃圾。“现在基本都是开着汽车收垃圾。”

老王开着小车收废品还是两年前的事,速度快,量大。一时间,学车、考驾照、买车成了“东台村”的热门话题。由于上海汽车牌照紧缺,东台市农机部门专门成立了服务队,进驻“东台村”开展对接服务,帮他们选择经济实用的车型。“现在,村里汽车总数已经达到上千辆。”

交通运输的升级,让“东台村”和“收废品部落”的触角伸向了上海的每一个角落。目前,村里有上百家东台人注册的回收公司。随着生意越来越大,他们更加注重“村荣誉”和“村口碑”。 “东台村”村民集体制定村规民约:不偷盗、不诈骗、不短重。十多年来,这里从未发生过因回收物资来源不明而引发的纠纷。

东台村也有一条定规:逢年过节,大家聚在一起过节;谁有困难,大家一起帮忙;生意遇到困难,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有位村民找一家大公司卖旧磁铁,磁铁有好几吨重,他一个人“吃”不完。东台村68位村民齐心协力,共同攻克“难关”,按时完成订单,还赚了钱。

从《上海漂流记》到《凤凰归来》

“东台村”村民虽在上海,心却系家乡,东台市不锈钢产业集群的发展为“东台村”的成长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东台市光山镇的刘银,职业学校毕业后随岳父落户东台村,他从网上从上海钢铁公司购进一批镍含量较高的不锈钢废料,价格不高,运回家乡溱东镇后,却成了“抢手货”,价格翻了好几倍。如今,他们一方面为东台的不锈钢制品、船舶配件、建材等产业提供优质廉价的原料,另一方面,把家乡的产品源源不断地发往上海市场。

在上海扎根后,“东台村”从单一的回收业务逐渐转型为信息中介服务,爆炸瓜、凤凰蛋、冷冻乳猪……一批批东台本土品牌农产品也通过“东台村”流入上海。

东台村村民大多是富人,身家动辄上百万甚至上千万。尽管家财万贯,但在繁华的上海,他们依然保持着勤劳节俭的好习惯。他们当中不少人回到家乡投资创业、办厂,并带动更多同乡加入到上海“淘金”的行列。

点赞+关注↓↓↓

请点击

递送

↓↓

编辑推荐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