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基还原专题,搅拌溅起的泡泡颜色指示反应终点!
硝基还原是有机合成中高频反应之一,一般来说,选择好方法是实验成功的一半,如果方法选择不正确,得到的各种副产物会让人很失望。
图 1. 硝基还原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中间体和副产物
从机理上看,无论是催化加氢还是转移加氢(一大类,也是目前方法发展的主要方向),硝基还原都必须满足两点,一是还原剂,二是氢源。即使满足了这两点,反应也不一定会发生,可能需要加入一些催化剂。下面对常见的方法进行总结。
1. 催化还原法,如Pd/C、Rh/C、雷尼镍
一般溶剂为酒精或者四氢呋喃;常用的金属除了钯、铑、镍以外,还有Pt等贵金属,使用的量即为催化量(注意:有的同学计算当量是没有意义的,以市售的5%湿法钯碳为例,通常1g底物,0.05g这个含量的钯碳差不多,不管含量多少);一般反应在室温下进行,不需要很高的氢气压力就能使反应完全;另外额外加入活性炭也会提高反应效率,可能是因为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很大,增加了接触面积。
一般实验室用Pd/C和Pd(OH)2进行催化加氢,后者活性更高,工厂为了控制成本用雷尼镍,而雷尼镍在使用时总会发生加热反应,相当危险!
该方法的缺点:对含有双键、三键的化合物不友好,而且还容易产生脱卤杂质,有时甚至会把呋喃环打开,如下:
图为前期团队成员的研究
2、负氢还原剂,如氢化铝锂、硼氢化钠+路易斯酸等。
氢化铝锂具有极强的还原性,一般可还原除双键和三键以外的所有键,适用于结构相对简单的底物。氢化铝锂通常在低温下加入,室温下反应,常用四氢呋喃、乙醚等作为溶剂。
例子:
将 (15.0 g,0.395 摩尔)和乙醚(500 mL)放入装有 的 5 升 3- 烧瓶中,加入 (20.0 g,0.084 摩尔) ,在 2 的乙醚溶液中反应约 4 小时,而 。当 为 时,反应 1 至 2 小时。在冰浴中,将 (20 g)和水(70 mL) 混合,用新鲜乙醚 反应 1 至 2 小时。将 (20 g)和水(70 mL) 混合,用新鲜乙醚 反应 2 至 3 小时。在冰浴中,反应 1 至 3 小时,得到 15.91 g(90% 收率) 固体,熔点 45°C。高温反应 。
虽然硼氢化钠的还原性要弱很多,但也有类似的尴尬。
在冰水浴下将硼(17.7 g)加入到(3.94 g,0.104 mol)的(150 mL)中。室温下,将(5.78 g,0.208 mol)加入到(80 mL)中。将(5.78 g,0.208 mol)加入到(80 mL)中。将(5M 酸和)加入到冰水中,并搅拌两小时。将层用乙醚和胺溶解,然后将(5M 酸和)加入到(80 mL)中。将层用水洗涤,干燥,得到纯油状物。
3.金属Zn或Fe加NH4Cl/CaCl2等还原体系
最常用的溶剂也是醇类或者四氢呋喃,有时也会加入一些水,但一般金属用量较大。金属元素还原硝基的机理是单电子转移过程,理论上该反应需要转移6个电子,所以理论上至少需要3eq的金属元素。
由于该体系中的反应接近中性体系,容易生成偶氮化合物,甚至全部变成偶氮化合物,影响后处理纯化,所以产率一般会降低。不过2010年有报道在过量铁粉作用下偶氮化合物可以重新转化为胺(DOI: 10.1055/s-0030-)。根据我在其他方法中的亲身实践,这个可能比较可靠,大家可以试一试。
4. 铁氧体还原系统
最古老最传统的反应体系,最经典也最累,通常是醇加水的反应体系,需要回流,有时也会加入醋酸,底物需要耐酸。
坏处也很明显,铁粉和盐酸的用量很大,所以在逐步淘汰,很多地方政府也不允许企业使用。2016年左右,油菜籽在工厂技改的时候,就碰到了很多这样的工序,后处理出来的铁泥味道很恶心,离心工序实在让人绝望。
然而,它在今天的实验室中仍然经常见到,例如下面显示的一锅还原和环化。
将这 3.5 克固体加入 23 毫升的 和 12 毫升的酸中,然后加入 3.32 克铁。加热 6 小时。使用助剂将固体加热,并在 下进行。将 60 毫升的乙基和 50 毫升的酸加入 中。将 50 克的 层加入 中,然后两次加入 50 克水,并在 下进行。比例为 4:1 至 1:1),得到 0.94 克 1-(2,4-)-6--2-
5. 锌粉,AcOH/H2O体系。
乙酸是代替三价铁酸还原体系而存在的,这里乙酸既是溶剂,又是氢源,如果溶解性实在差,可以加点乙醇或者四氢呋喃,反应完成后直接萃取浓缩,调节pH,再萃取浓缩,结晶即可。
缺点是锌粉用量也很大,且易爆炸,且受管制,因此对规模化生产的要求相对严格。
6.还原金属氯化物及盐酸还原体系
常见的有二氯化锡、三氯化钛等,有时不需要另外加入盐酸,此方法不会还原双键,也不会去除卤素。
例子:
向 2-(6-乙基)-4-酮 (4.2 g, 20.3 mmol) 的 (20 ml, 2 HCl) 溶液中加入锡 (II) (22.9 g, 101 mmol)。在 0°C 下反应约 4 小时,然后升至室温。加入水 (aq) 直至 pH=7,然后用乙基 (3*) 溶解。用 MgSO4 干燥该层,并在 0°C 下反应 2h,得到 (3.4 g, 94%)。
此反应条件下的反应时间一般较长,后处理稍显麻烦,一般需加碱水洗涤(最好直接过滤产物),因此工业上报道较多,实验室研究中应用较少。
7. 亚硫酸盐还原
连二亚硫酸钠又称连二亚硫酸钠,是一种工业上易大量获得的无机盐,是硝基化合物还原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易于被工业界接受。
一般是将底物溶解于溶剂中,再将保险粉溶解于水中并加入,然后加碱加热反应。后处理一般会产生大量絮状物,应先经硅藻土过滤,再加溶剂和水,对液体进行提取分离。
将 3-(p-)-7- (2.5 mmol) 和 (1.74 g, 10 mmol) 溶于 EtOH (100 mL) 中,加入 0.2 N 水性 NaH (100 mL, 20 mmol)。在 40°C 下反应 24 小时。室温下反应 70 mL。加入 、水 (2X25 mL) 后在 100°C 下真空干燥,产率为 65%。将 7- 溶于水/EtOH 中。
8. 水合肼还原系统
水合肼还原体系是我最喜欢的硝基还原方法。铁三角组合一般为2~3eq水合肼,催化量的三氯化铁(我一般用0.1%,也见过用钯等过渡金属做催化的报道,个人觉得太浪费),适量活性炭,溶剂如醇类、四氢呋喃、乙酸乙酯、甲苯等均适宜。一般加热2小时即可反应完成,过滤浓缩即可得到纯品。
缺点是试剂控制,另外后处理过滤所用的滤饼中的活性炭,其性质类似钯炭,如果抽得太干会着火。
此部分内容可在以下位置找到:
9.三氯氢硅加叔胺还原体系
这种方法以前无聊试过一次,效果还行。2015 年米兰大学团队报道过。它适用性广,通用性强,能容忍很多官能团,尊重立体中心的立体化学完整性,不会脱卤。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需要超干溶剂、低温、长时间,后处理繁琐。
参考文献:Org. Lett. 2015, 17, 16, 3941–3943
在圆底烧瓶中,将硝基-(0.7 mmol)和胺(3.5 mmol)在 下干燥(5 mL) 。将 (2.5 mmol) 2 mL 干燥 分开,在 0 °C 下滴加到前 10 中。18 小时后,将 5 mL 滴加到 下,搅拌 30 分钟。用乙基 干燥粗品,在 下干燥,然后在 下干燥至。
10. 硼化合物的开发与还原的几个实例
它主要是利用硼作为缺电子中心,标准的脱氧剂,方法也差不多,由于小编没用过,这里就不评论了,分享一下就好。
参考文献:J. Org. Chem. 2022, 87, 2, 910–919
参考文献:Org. Chem. Front., 2021, 8, 4554-4559
参考文献:Org. Lett. 2019, 21, 24, 9812–9817
参考文献:Org. Lett. 2016, 18, 11, 2774–2776
11. 其他
硝基的还原方法实在太多了,其中近些年发展起来的还原方法有9,10-二氢蒽还原(参考Chem. Eur. J.1995, 1, 564);1,4-二氢吡啶还原(参考Chem. Compd. 2002, 38, 560);硫醇还原(参考Org. Lett.2010, 12, 2430);骆驼蓬碱还原(参考J. Org. Chem.2014, 79, 9433);2-吡啶苄醇还原(参考J. Org. Chem.2014, 67, 167)等等。虽然它们用的不多,而且当我们真正遇到硝基还原案例的时候,我们的脑子里也不会立刻想到它们,但它们却推动了这个领域的发展。
方法的分享就到此结束,这么多方法也告诉我们,真正遇到硝基还原问题的时候,选择也是很关键的,一定要思考,而不是想的简单就盲目应对,还要注意观察现象。
此外,一直注意到一个现象:
“如果硝基还原搅拌中心冒出的气泡在反应开始时是有颜色的,往往等到颜色消失(无色或白色)时,就表示反应已经完成!”
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