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发现一动物遍体雪白,头顶有两只角,常用舌头舔眼睛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是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因其独特的地理地貌和气候特征,被誉为“天然物种基因库”。
这里生长着5000余种植物,金丝猴、云豹、亚洲黑熊等珍稀动物在这里栖息,森林茂密,充满神秘感。
近日,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发布信息:发现一只野生白化动物。它体型娇小,头上长有两只犄角,通体雪白,悠闲地在林间漫步,犹如林中仙子,仙气十足。经管理局科研所核实,确认这只珍稀野生动物为白化麂。
01神农架为何频频出现白化动物?
麂是鹿科、麂属的一种小动物,它的皮毛平时是褐色的,但最近在神农架出现的麂却是通体雪白,其实这是动物界的一种白化现象,是由某种基因缺陷导致的。
野生动物之所以会变成白化病,是因为体内缺少酪氨酸酶,无法合成黑色素。白化麂体色差明显,因此更容易暴露自己,不利于伪装和野外生存。但它的内部结构和各种器官与其他麂并无区别,也具备繁殖能力。
这并非神农架首次发现白化动物。早在上世纪50年代,神农架一位药农就在深山密林中的一个熊窝里发现了一只小白熊。此后,人们陆续在神农架地区发现了许多野生白化动物,包括白竹鼠、白毛鹿、白大鲵、白蛇、白乌鸦等等。
神农架原始森林是野生动物的天堂,也是我国白化动物最多的地方之一。那么,神农架为何会频繁出现白化动物呢?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答案,但科学家们有几种令人信服的推测:
第一个推测是,其中一些动物已经恢复了其祖先的形态;
第二种推测是,随着人类的发展和活动范围的扩大,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逐渐缩小,种群数量减少,动物因近亲繁殖而退化。
第三种推测是,这是神农架独特的地形、气候等因素,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的结果。
02 外形像红麂,泪窝比眼窝大,脸型呈V字形
我们再来说说小麂,它就是今天的主角,没有白化病的小麂长什么样子?
小麂又叫犬麂、角麂、黄麂、黄麂、山麂等,是麂科中体型最小的一种,体高约43-52厘米,体长约70-87厘米,体重约9-18公斤。
毛皮褐色,雄麂头上有两只短角,无犄角;面部狭长,自眶下腺至犄角叉处两边各有一宽黑色横纹,形成V字形花纹,立体感强。
眶下腺较大,裂隙呈月牙形;一双大而圆的眼睛,黑色,灵动活泼;两个泪坑极大,比眼窝还要大,平时泪坑是闭合的,有时也会张开,露出很深的坑。
成年雄麂犬齿发达,从口中伸出形成尖牙,下颌门牙和犬齿集中在颌骨前端,与前臼齿形成齿隙。
从外观上看,小麂与赤麂十分相似,所以人们常常将它们混淆。其实,如果仔细观察,还是能发现它们之间明显的区别。
第一,赤麂体型比小麂大;第二,赤麂的毛皮呈红褐色;赤麂的头比小麂的头窄而长。
03泪腺有4个,泪沟能自由张开和闭合,并分泌物质来标记领地
小麂广泛分布于安徽、陕西、甘肃、四川、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江西、湖北、贵州、云南等地。
主要栖息于小丘陵、山区的谷地或森林边缘的灌丛、杂草丛中,胆小怕事,性孤僻,喜独居或成对生活,很少群居。
它不仅外形类似赤麂,就连生活方式也与赤麂相似,经常在栖息地周围游荡,清晨和傍晚最为活跃,在树林中觅食,但很少远离“故土”。
由于对“家园”的眷恋,麂也会标记自己的领地。麂两眼之间有两颗额腺,两眼前方有两颗泪窝,这四颗额腺可以自由张合。
四种腺体会分泌出有气味的油脂,涂抹在自己的领地周围作为标记,这样它们在寻找食物时就不会离自己的领地太远,也不会迷路,总能找到回自己领地的路。
04 经常用舌头舔眼睛和四肢,偶尔舔石头上的盐
麂是一种谨慎而胆小的食草动物,以各种灌木和草本植物的枝叶、嫩芽、花和果实为食。
它出去觅食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慢慢潜行,即使在享用食物的时候,也会时刻注意周围的情况。
它的舌头十分灵活,经常将舌头伸出,卷向面部,舔舐眼睛,还会扭动头部,伸出舌头舔舐四肢和臀部。
科学家观察到,麂子除了舔自己的眼睛和四肢之外,偶尔还会舔石头。石头很硬,上面又什么都没有,那么麂子为什么要舔石头呢?
原来,麂子体内缺少某种微量元素,所以它到处舔食盐土、岩石,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
05 受到惊吓逃跑时,会扬起尾巴,吠叫以警告同伴
麂生性胆小,稍有动静就会惊动它,哪怕是轻微的异常声响,也足以引起它的注意,一旦察觉到异常动静,就会迅速逃窜,让敌人难以靠近。
雄麂虽然头上有角,嘴上有獠牙,但却没有战斗力,不能防御天敌,只用于同类间争斗,争夺配偶。
但它的身体灵活,听觉器官敏捷,受到惊吓时,会发出短促而响亮的吠叫声,并以最快的速度冲进高高的草丛或茂密的森林中,利用灌木丛隐藏自己。
小麂虽然喜欢独居,但它相当忠诚,当它意识到危险,试图逃跑时,就会奔跑并吠叫,警告同伴:快逃!
麂、赤麂、凤头鹿逃跑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遇到危险,会举起一面小白旗,尾巴扬起,露出尾巴内侧的白毛。
结论
由于麂听觉灵敏,且性情胆小,受惊时会逃窜躲藏,因此在野外很难观察到,神农架发现的白化麂更是罕见。
雪岭谷自然实验室/出品
参考文献:中国林业网、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科学之友、中央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