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秋田犬电影 《宠爱》为什么不受宠爱?
近年来,宠物电影逐渐成为电影市场的新宠。今年元旦期间,一部宠物题材的电影《宠儿》上映。《宠儿》讲述了六个围绕宠物展开的故事,环环相扣。上映前,凭借无敌萌宠、强大明星阵容,引来一波关注。
可惜的是,《宠儿》并没有收获好的口碑,也不算一部优秀的宠物电影。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饲养可爱宠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却又无法实现这个“卑微而迫切”的愿望,不少类似《宠儿》的宠物电影应运而生,满足了不少年轻人“在线看猫猫狗狗”的愿望。
虽然宠物电影随着宠物市场而兴起,但爆款的却寥寥无几,而影迷心中最经典的宠物电影应该就是《忠犬八公》。这部改编自日本真实故事的电影,讲述了一只秋田犬的人生故事,在家庭般的温馨中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真诚与爱。
回到《宠儿》,它同样尽力展现这个主题。对于很多观众,尤其是养过或者正在养宠物的观众来说,《宠儿》确实精心设置了很多催泪点,达到了催泪效果。在空姐方欣和她爱犬的故事中,聪明的罗威纳犬名叫郝琪,一生守护着主人,却在主人病逝前未曾见过他一面;《惊奇队长》中著名的“元素吞噬者”见证了这部电影中父女之间的深厚爱情。这样的情节还有很多,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需要明确——温情不是煽情,过于刻意的情感刻画无法表达深厚的感情。
《忠犬八公的故事》中,一条狗一生等待主人,催人泪下,成为影史经典。然而,它的中心元素并非“动物+等待”,这两者不可能是久经考验的组合。因此,在《宠儿》中,阿德和巴顿之间的剧情线显得太过牵强。巴顿的主人死后,一直在小区里等待主人回来,他知道去往每个单位的路,能看穿人类抓捕他的计划。但阿德穿上邮递员制服后,他心甘情愿地成为阿德的宠物。僵硬的剧情和牵强的结果,只会带来十足的抄袭感。人类视角的宠物电影什么时候也开始想象动物的内心世界了?
动物被赋予了一定的人类情感和功能,这是大多数宠物电影触动观众的一点。《爱》中,盲童陈乐云的故事中,一只金毛猎犬担负起男孩与女孩友谊的重任,被训练成导盲犬陪伴盲童;罗华的爱情故事中,一只年轻的美国短毛犬成为他追女孩的手段;而在李想与曲菲菲的故事中,一只聪明的成年猪凭借智慧吓跑了想要入室抢劫的坏人,赢得了女主人的欢心。
毫无疑问,这些动物是聪明的,它们的聪明和友善也是一大看点,但也让剧情在无形中“扭曲”。试想一下,一只合格的导盲犬的训练过程长达18个月,综合成本高达2.5万至3万美元,一个初中女生在功课重担下,如何能在短短两个月内训练出一只导盲犬?而且聪明的成年猪,能看监控、爬楼梯、警告主人,邮递员的狗能听懂全套想抓它的人,罗华的猫会帮忙追女生,治愈洁癖,高明的猫能听懂主人的暗示……要知道,动物的聪明,不应该像精灵一样“聪明”,动物更多的调皮和任性,更贴近当下众多“铲屎官”的处境。俗套不是日常,创意不是好奇。
剧情的“扭曲”也导致《恋恋》整个故事非常浮躁、牵强,支线剧情太多,整体性太弱。电影中每个故事单元环环相扣,甚至发生在同一个社区,与同一个宠物店有关。导演想把所有故事串联起来的想法完全可以理解,但如果故事之间没有内在逻辑,是否有必要让人感受到一种“联系的普遍性”?答案值得商榷。有时候基于主题的强行联想是没有意义的。
用细胞式的方式讲故事有一个通病,就是故事可能缺乏完整性和情感表达。毕竟一部电影的众多支线剧情是为了让思路更清晰,而不是为了罗列更多的明星。尤其是在一部一个半小时的电影里,整合了六个小故事,每个小故事都想输出一种情感,很难达标。
再来看《挚爱》,它的每一个单元故事都将观众的情绪往前推,但又止步于某一点。电影上映前,其官方微博为每个故事发布了一分钟的预告片,试图起到吸引更多关注的作用,但没想到,这六支预告片已经是这六个故事的精华了。一部电影要想真正被观众“挚爱”,光有阵容和噱头是远远不够的,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需要考虑。(胡步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