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湿热性细小病毒中医治疗

日期: 2024-09-20 09:19:41|浏览: 9|编号: 9666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犬湿热性细小病毒中医治疗

犬湿热细小病毒的中医药治疗

小知识

犬细小病毒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有的还可出现呼吸道感染。

中医临床上主要将细小病毒分为寒湿型、湿阻型、水饮型、湿热型,本文主要介绍湿热型细小病毒的中医治疗,湿热型又分为湿重热重、湿热并重、热重湿重(治疗较容易)型。

以湿为主症,大便粘稠,呕吐黏稠,唾液多而粘稠,小便黄,舌苔白腻,或苔油腻,伴有四肢倦怠,微热(触及患处,皮肤表面会慢慢感到热),脉滑,不渴或渴而不饮水;以湿热并存为主症,大便粘臭,其他症状与湿相似或稍轻;以热为主症而非湿,舌红,口渴,脉数或滑,大便恶臭,小便黄。

不论何种表现形式,均可能伴有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需通过四项检查、辨证论治,因此部分宣传的特效药功效不明。

下面这些方子都是临床上针对湿热型比较常用的,我列了出来,方便大家一起学习。

葛根芩连汤

【方剂名】葛根芩连汤,出自《伤寒论》

【组成成分】葛根(15g)、炙甘草(6g)、黄芩(9g)、黄连(9g)。

【用法】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量二升,加余药,煮至剩二升,去渣,分次温服。现代用法:水煎。

【功效】解表通里。

【主治】热病泄泻。身热泻痢,胸腹热气,口干口渴,喘息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短(脉数:指脉搏跳动过快,一口气约5次以上)。

【方剂说明】本方证候为《伤寒论》所称太阳阳明合热泻证。其起因是太阳表邪未解,下法不当,致表邪侵犯阳明。表邪侵犯阳明大肠,致阳明大肠热盛,肠导失调,故有发热腹泻,恶臭粘稠之症。肺与大肠为表里,大肠热盛,肺蒸表邪,伤津液,则见胸腹热,口渴,喘息汗出。治则应外化表邪,内清肠胃热。方中葛根舒筋退热,健脾和胃,清阳止泻。葛根先煮,使其“力大解肌,中气清利”,为主药。黄芩、黄连清热燥湿,善于清胃肠湿热、止泻,共为臣。甘草味甘、性平,与诸药相和,为引药。四药合用,解表清里,表里同治,可解表和里,治热泻。本方虽能解表清里,但从药物配伍上看,应以清里为主。故热泻、热痢,不论有无表症,皆可用。

【临床应用】

1.辨证治疗要点本方为治疗热泻痢的常用方剂,简称葛根芩连汤,临床上以发热、腹泻、舌苔黄、脉数为辨证要点。

2.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伤寒、胃肠感冒等外症未解、内热重症。

大柴胡汤

【组成】柴胡15g、枳实9g(炙)、生姜15g(切)、黄芩9g、白芍9g、半夏9g(洗净)、大枣12枚(剖开)、大黄6g

【指示】

以上七味药以一公升水煎服,取药量六百毫升,去渣再煎服,温服,每日三次,每次二百毫升。

【功能信息】和解少阳,解热。

【主要症状】

少阳阳明并病,寒热往来,胸胁胀痛,呕吐,郁微烦躁,心下坚胀痛,便秘或腹泻发热,舌苔黄,脉弦强。此方现加减用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结石等有上述症状者。

【公式】

方中柴胡、黄芩和解少阳;枳实、大黄清热解毒;白芍辅助柴胡、黄芩清肝胆热,枳实、大黄配伍治腹痛;半夏和胃降浊止呕;生姜、大枣不仅辅助半夏和胃止呕,还能调理营卫,和解诸药。诸药配伍,可和解少阳,清热解毒。胆系急性感染、胆结石、胆道蛔虫、急性胰腺炎、腮腺炎等,均为少阳、阳明相合之病证。

【笔记】

(1)单纯少阳证患者禁用。

(2)单有阳明证者禁用。

(3)少阳、阳明有病,但阳明尚未形成热实。

黄芩汤

【组成】黄芩9克;白芍9克;甘草3克;红枣4粒。

【功效】清热止泻,和胃止痛。热泻痢。发热口苦,腹痛腹泻,舌淡脉数。

只要是内虚内热的情况,都有很好的效果。

白头汤

【组成成分】白头翁15g;黄柏12g;黄连6g;香根12g;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用于热毒痢疾。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脓血痢,大便臭,便秘多红少白,口渴欲饮,舌红苔黄,脉弦数。(此方常用于热毒实重的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患者。)

猪苓汤

【配料】茯苓9g(去皮);茯苓9g;泽泻9g;阿胶9g;滑石9g(捣碎)

[功效]滋阴清热,利水。用于水热同病引起的发热,热邪伤阴,口渴欲饮,或腹泻,咳嗽,呕吐,口渴,心烦失眠等症。

本方以茯苓、茯苓为主药,具有利水渗湿之功效;以滑石、泽泻为辅药,具有利尿通淋、下热解毒之功效。主辅配伍,既能散去水气,又能泻热邪,使水热不相合;以阿胶为辅药,具有滋阴养血,滋补体内所亏虚的阴液之功效。此药合用,具有利水渗而不伤阴,滋阴不附邪,祛除水气,清邪热,复阴液,诸症皆除之功效。

半夏泻心汤

【配料】半夏9g,黄芩6g,干姜6g,人参6g,炙甘草6g,黄连3g,大枣4枚

调和寒热,散结消结;寒热夹杂之症。心包块,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腹泻,舌苔腻微黄。(胃中气滞,此方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属中气虚寒所致。)

三仁汤

【配料】杏仁15克、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豆蔻6克、竹叶6克、厚朴6克、生薏仁18克、半夏15克

【功效】清热利湿,适用于湿热初起,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润,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阴虚不易速愈之症。

本方以杏仁疏通肺气上行,使气化利于祛湿;白菥蓂开通中焦湿滞,清浊利中;薏苡仁健脾渗湿,使湿热从下而下;此三味药为主,故称“三仁”。辅以半夏、厚朴,祛湿散结,行气消痞;通草、滑石、竹叶清湿热。此三味药配伍在一起,形成清上、清中、渗下的方剂,具有清热利湿、清浊之功。

甘露消毒饮品

【配料】滑石45g、黄芩30g、茵陈30g、菖蒲18g、贝母15g、木通15g、广藿香12g、连翘12g、白豆蔻12g、薄荷12g、射干12g

【功效】祛湿化浊,清热解毒。用于湿热疫病,邪在气中,湿热同病。发热乏力,胸闷腹胀,四肢酸痛,咽喉肿痛,身目黄赤,颏肿口渴,小便短赤,泄泻淋浊,舌苔白或厚腻或干黄,脉柔强或滑有力。

本方主要用于湿热、疫病、邪闭气滞、湿热证。湿热同蒸,则发热、肢体酸痛、乏力;湿热阻中,则胸闷、腹胀;湿热熏蒸肝胆,则身目发黄;热毒阻滞,则口渴、咽颏肿痛;湿热下注,则小便短赤,甚则腹泻、淋浊;舌苔白厚腻,或干黄,为湿热气滞之象。治以祛湿化浊,清热解毒为主。方中用量较多的是滑石、茵陈、黄芩。其中滑石善于利尿祛湿,清热解暑,二者皆擅;茵陈善于清湿热退黄;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三药配伍,符合湿热证病机,均为君药。湿热凝滞,易阻气机,故臣用菖蒲、广藿香、白豆蔻行气祛湿,疏脾和中,使气畅而湿行;木通清热祛湿通淋,引导湿热通过小便而出,增强其清热祛湿能力。热毒上攻,致颏部肿胀,咽喉疼痛,故用连翘、射干、贝母、薄荷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咽喉肿痛。

犀角地黄汤

【原料】犀牛角(30g)、生地(24g)、牡丹(12g)、牡丹皮(9g)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热入血证。

1.热扰心神,发热谵语,舌红刺痛,脉细数。

2.热伤血脉,出现紫黑色斑点,吐血、便血、尿血等,舌质红,脉细强。

3.血瘀热盛,健忘,漱口不咽水,面色晦暗易溶等。

10

芍药汤

【配料】芍药(临床常用白芍代替赤芍)30g;当归15g;黄连15g;槟榔6g;木香6g;甘草6g(炙);大黄9g;黄芩15g;桂皮5g

【功效】清热利湿,调和气血。用于湿热所致的痢疾。腹痛,便血,大便赤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弦强。(此方常用于湿热所致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过敏性结肠炎、急性肠炎等患者。)

本方证候为湿热阻肠,气血失调所致。湿热下达大肠,气血瘀滞,化为脓血,则赤白泻下;肠气不通,则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弦数,均为内湿热之象。故治以清热利湿,和气血为宜。方中黄芩、黄连性味苦寒,入大肠经,善于清热燥湿解毒,消除病因,故为主药。用芍药养血补身、缓急止痛,与当归配伍,养血活血,体现“活血自愈大便脓”之意,又可兼顾湿热邪毒熏蒸肠络,损伤阴血之忧;木香、槟榔行气去滞,“理气自消背重”,四药配伍,调和气血,为臣药。大黄苦寒,能下沉,与黄芩、黄连配伍,可清热燥湿,与独活、白芍配伍,可活血行气。其通便通便之功,能导引湿热滞滞经大便而出,体现“诸病通用”之法。方中用肉桂少量,性辛热温,既能助独活、白芍活血养血,又能止呕拒药,为佐药、反佐药。炙甘草能和中调药,与芍药配伍,能止痛,亦为佐药。诸药合用,能祛湿清热,和气血,痢疾便可痊愈。本方用药目的不在于止痢,而在于治痢之本。其配伍特点为:气血同治,一切病因通用;寒热同治,以寒治热为重。

11

临床多用处方

如果湿气重,入血,就会出现舌红、便血,但不是很臭,你可以试试这个。

【成分】当归6克,红花6克,桃仁6克,赤芍9克,牡丹皮9克,竹叶9克,苍术6克,通草3克。

【功效】活血祛湿。

12

神喜丹

【成分】处方:犀角尖18g,生地50g(煮膏),香豆24g(煮膏),连翘30g,黄芩18g,板蓝根27g,金银花50g,金汁30g,元参21g,花粉12g,菖蒲18g,紫草12g

【制法】用生地、香豆、金汁捣烂,余药研末,调匀为丸,每丸重9克。

【功能与主治】清营开窍,凉血解毒。用于温热疫病,热毒重症,津液亏损伤营,热入心包,神昏谵语,痘斑,舌质紫绀,口腔糜烂咽腐,目赤心烦等症。

【用法与用量】白开水送服。

注:方中犀角、生土清心凉血;熟地、花粉滋阴生津;金银花、连翘、黄芩清热泻火;紫草、板蓝根、金汁凉血解毒;菖蒲芳香开心;豆豉祛邪。诸药相配,达到清心开心、凉血解毒之功效。

十三

清文百度音

【组成】生石膏60g,生地9g,犀角3g,黄连3g,栀子9g,桔梗4.5g,黄芩9g,知母9g,赤芍9g,玄参9g,连翘9g,甘草4.5g,牡丹皮9g,鲜竹叶6g。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泻火的作用,主要用于一切气血虚热证,高热烦躁,口渴干呕,头痛欲裂,神昏谵语,或出疹呕吐出血,舌红唇焦,脉沉细,或沉数,或浮大。

现代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膜炎、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肺炎、产后发热、登革热、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疾病。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