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瓷粘贴出的美丽

日期: 2024-04-22 06:03:51|浏览: 57|编号: 54681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碎瓷粘贴出的美丽

日期:[2012年4月10日,星期二]--观点--版本:[09]

]。

去过福南、潮汕的人,都对庙宇、祠堂等古建筑屋顶上精雕细琢的人物造型和景观图案印象深刻。殊不知,这么精美的手工艺品,竟然是用破瓷碗做的。近日,笔者走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肇安传统手工艺瓷雕技艺,试图揭开这一民间工艺的传承和发展路径。百

年独一无二的生命代代相传

那天上午,笔者穿过几条老街小巷,找到了沈振泽在昭安县南诏镇老城的家,这里也是他的创作工作室。

今年50岁的沈振泽是全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代表性继承者之一。一进门,就被墙上挂着的一幅名为《梅战年》的艺术品所吸引,这是一件立体的工艺品——翅膀从墙上伸出的鹰的左翼,触摸就能感受到它的活力和力量。

沈振泽说,这是一件瓷雕,是用五颜六色的碎瓷片制成的。看到作者惊讶的表情,沈振泽决定当场给作者做一朵“莲花”。只见他拿起身旁的一个瓷碗,轻轻敲碎,然后熟练地用钳子切开,咔嚓几下,就形成了一个美丽的“莲花瓣”。在制作过程中,他介绍了他家族五代人从事瓷器雕刻100多年的故事。

1882年,沈振泽的曾祖父沈定贤从县城的一位建筑大师学习归来后,14岁就开始用瓷雕建造房屋和庙宇来美化屋顶。他勤奋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制作各种图案,包括花、鸟、树、动物、人等。他制作的瓷雕精湛,无人能比拟。才华横溢的沈定贤逐渐成为当地著名的建筑师和瓷雕大师。

瓷雕代代相传,沈振泽的儿子沈阿斌已经是第五代了。除了“文革”期间,沈家的瓷雕创作从未中断过。目前,沈家拥有8个瓷雕创作团队,相关员工100余人,占肇安县业务量的90%以上,范围也已扩展到广东等周边省份。

沈振泽边说边不停地编辑粘贴,短短10多分钟,一朵碎瓷做的“莲花”就生动地出现在笔者面前。

转机是由于一次相遇

虽然它是一种百年民间工艺,但由于瓷器雕刻在寺庙、祠祠、寺庙的屋顶上,“远离”人们的视线,所以它并没有像书画作品那样广为人知和流行。

“瓷雕真正进入大众视野,直到最近几年才被大家接受,那是因为一次邂逅。沈振泽回忆道。2007年,现任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李玉民带领学生参观肇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看完县文体局关于瓷雕的文字介绍,大家都感兴趣,想看看真品却找不到,只好联系在庙顶上工作的沈振泽,请他带大家爬上屋顶参观。《牡丹凤凰》《双龙夺珠》《牛郎织女》等栩栩如生的瓷雕让参观者惊叹不已。

总不能每次都让想来拜访的人跟你一起爬墙吗?有没有办法将“天”上的瓷雕移到“地”上?

沈峾泽决定试一试。他找来竹篓、筛子、木板等材料作为底座,染色补料,按比例制作基本模型,然后粘贴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瓷砖。很快,一个可移动的瓷雕工艺出现在了他的面前。这一创新为瓷雕进入展厅、进入大众视野奠定了基础。2009年,沈家瓷雕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沈振泽三兄弟也被列为代表传承人。当时,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沈振泽用一个月的时间创作了20多件瓷雕手工艺品供爱好者参观,并拍照发布到网络上,部分作品还被送到其他地方展出。

期待走进一个普通的家

“肇安是书画之乡,也是民俗文化艺术的故乡,文化底蕴深厚,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书画作品。瓷雕虽然为大众所熟知,但全县专业从事瓷雕创作的只有3家,购买瓷雕工艺品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沈振泽认为,政府应给予指导和支持,加大宣传力度,建立稳定有效的投资担保机制,使瓷雕工艺与招安书画形成同规模。

其实早在3年前,肇安县文化体育局就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五年规划,瓷雕工艺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2009年,该局完成了传统民间瓷雕工艺的梳理、备案和归档工作。去年年初以来,全县还制定了民间工艺史文献,建设了闽南瓷雕工艺品展厅、瓷器切割雕刻示范点等设施。今年,将在县城郊区规划建设200亩瓷雕工艺培训基地,让这一艺术瑰宝得到更广泛、更有效的传承,让它走进老百姓的家门。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