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回收赛道投资提速 恒创睿能一个月融资两轮

日期: 2024-04-30 13:11:40|浏览: 75|编号: 61396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动力电池回收赛道投资提速 恒创睿能一个月融资两轮

《科创板报》9月20日报道(记者田晓)9月19日,新能源退役锂电池综合利用解决方案提供商“恒创瑞能”宣布完成超百元B+轮融资万元,由普洛斯隐山资本领投。

此前,恒创瑞能刚刚于8月份完成超3亿元融资,由君联资本、恒信华业、瀚晖资本以及“广发资本”广发信德、广发干禾、广发证券等传奇机构共同投资。 。 其中君联资本早在2021年11月就已领投A轮融资。自2017年成立以来,恒创瑞能已累计完成3轮融资,2021年后融资频率将明显加快。

电池、车企、锂矿纷纷入局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市场份额达到13.4%。 %。 巨鲸平台专家、方融科技高级工程师周迪向科创板报提供了一些数据。 截至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总量已达20万吨,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近80万吨。

创道咨询合伙人卜日新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电池回收有两大确定性。 一方面,电动新能源汽车趋势日益明朗,渗透率逐年提高。 未来,动力电池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报废回收的问题; 另一方面,报废动力电池的回收再利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池成本,缓解锂等核心资源的短缺。 彩联社创投显示,今年以来,动力电池回收已完成十余笔融资,特别是7月份以来,融资明显加速。 其中,融通高科也在一年内完成了两轮融资。 7月19日宣布的D轮融资高达50亿元人民币。 投资方共有19家,其中包括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中国保险投资基金、广汽资本、东风资产、上汽旗下上汽资本、蔚来汽车等车企资本等国有及保险基金,以及小米私募基金、国投创投、金石投资等领先机构。

此外,金石投资、复星瑞正资本、国投创投等投资机构年内在动力电池回收赛道上进行了多项投资。

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领域投融资情况

不仅第三方电池回收厂商受到投资者追捧,新能源产业链的“老手”更是跃跃欲试。 无论是电池厂商、车企,还是锂矿,近年来都密集布局动力电池回收业务。

2015年,宁德时代收购邦普循环,并于2021年12月上旬投资320亿元建设一体化新能源产业项目,主攻动力电池回收产业。 今年3月,国轩高科宣布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主要负责锂电池的回收再利用。

车企方面,2020年8月,蔚来汽车、宁德时代、国泰君安与湖北科投集团共同成立电池资产公司武汉威能; 今年4月,比亚迪在浙江台州成立电池回收公司。

此外,锂矿企业中,华友钴业、中威股份、赣锋锂业、厦钨控股旗下赣州浩鹏等锂电池材料供应商也在积极参与。

谁能脱颖而出?

今年8月,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高调表示,“通过旗下子公司,我们的镍钴回收率已达到99%。到2035年,通过回收获得的电池材料可以满足大部分市场需求。” 不过,天齐锂业投资管理部相关负责人随后公开表示,理论上,锂电池中的锂是可以回收的,但在商业应用层面无法实现大规模回收。

两者之争暴露了动力电池回收赛道的一大困境。 由于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行业内竞争者众多,动力电池回收在实际应用中仍难以大规模实施。 周迪向科创板日报指出,退役电池综合利用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还不够普及,还没有比较大规模的供需对接平台。 技术标准的总体要求、回收服务网点等环节仍需加强。

与此同时,鲸鱼平台专家、深创投研究员林伟也对科创板报记者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碳酸锂、氢氧化锂的价格秋季,回收的经济效益可能会下降。 其次,如果直接采用火法冶金或湿法冶金提取有效元素,可能会造成较大的污染,应注意物理拆解等前工序。 第三,如果行业监管不严格、标准不明确,退役锂电池可能流入灰色市场,造成安全隐患,损害行业发展。 ”

对于电池厂商、车企和第三方回收厂商之间的竞争,市场充满了各种判断和期待。

卜日新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业内有一种说法,谁掌握了电池源头,谁就在电池回收方面拥有发言权。从这个角度来看,车企的竞争优势可能更大。”一些。”

周迪认为,在电池制造商、车企和第三方制造商中,我国目前重点加强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也就是说,未来电池制造商仍将扮演主要角色。

林伟表达了对车企和动力电池企业的看好。 “车企的介入,有利于锁定客户的替换需求;动力电池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电池材料和性能,形成Pack梯次利用、再制造、回收后元件再利用等不同的归宿。第三方厂商的介入可能面临一定挑战 牌照门槛需要在拆解冶炼技术、成本和回收渠道等方面有更多优势。”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