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播式广告中的心理效应.docx

日期: 2024-06-19 23:07:13|浏览: 72|编号: 7504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插播式广告中的心理效应.docx

插页广告的心理效应 3.1什么是插页广告 3.1.1插页广告的表现形式 所谓插页广告,就是广告主事先准备好的,以动画图片的形式,利用网站把这些广告投放到网页上,当网民打开网站时,就会自动弹出来。还有一种广告,是在网络视频正式开始前播放的,这种广告也叫插页广告。与横幅广告相比,插页广告往往比横幅广告有更好的效果。对于一些新成立的网站来说,由于是新网站,浏览量和点击量都不多,但为了维持网站的运营,就需要这样的广告来为网站提供资金来源。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网络广告的点击率一直在下降,无法提供有效的资金来源,为此,广告主又发展出了一种更有效的广告方式。那就是插页广告,也叫弹出式广告。 这类广告是根据用户行为的两种模式设计的:一方面,插页广告必须是网页最前面的窗口,所以不管用户想不想看,都必须手动关闭它;另一方面,我们天生就会被移动的物体所吸引,所以插页广告能有效地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基于这两个原因,插页广告比其他传统广告更有效,因为它们不容易被忽视。调查结果显示,插页广告的点击率确实比横幅广告高。3.1.2 插页广告在网络广告中的占比如图2.1所示,插页广告占网络广告的39%,仅次于横幅广告。

虽然插页广告比横幅广告成本更高,但插页广告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和经济效益却是横幅广告无法比拟的。但根据一项关于公众接受度的调查显示,95%的公众对插页广告“厌恶”,但公众还是被广告中呈现的更多积极的东西所吸引。3.1.3插页广告的特点插页广告中有一种被称为“捕鼠器”(),它用一整个网页广告覆盖整个屏幕,网民找不到任何按钮来关闭它。这种广告的内容多是宣传一些游戏等。还有一种插页广告常见于一些视频网站,当你点击视频时,视频开始前会有广告。这种广告宣传的东西多种多样,类似电视广告。一些官方网站也采用这种广告模式播放公益广告。 3.2 插页广告中的心理效应 3.2.1 网民对不同插页广告的态度 说到广告,大家都会有一种反感,当然网络广告也不例外。然而插页诗网络广告却“臭名昭著”,因为有些插页广告是在网民被动的时候自动打开的,网民被动接受。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厌倦这种广告。首先我们来看图3.1: 图3.1 对于插页广告,我们可以看到,公众对公益广告的接受度更高。产品促销广告并不是很受欢迎,但由于插页广告的特殊性,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

很多商家都急于利用插页广告来推销自己的产品,销售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3.2.2 网民会被插页广告吸引吗? 网民,或者说潜在的消费者,会被这样的广告吸引吗? 比如,当你点击一个视频或者网页的时候,你可能会“满怀喜悦”地期待着自己想要看到的东西,然而此时的你却毫无准备地被插页广告“入侵”到你的视觉神经中,无法在第一时间关掉它。 是的,答案是肯定的,你会非常厌烦,甚至会讨厌这些广告。然而,即使你不愿意,即使你抵制这些广告,它还是会给你视觉上的冲击,并植入到你的潜意识中。我在做问卷调查的时候,对于本期的相关问卷问题,无一例外,所有人都选择了对这个广告感到厌烦的选项,只有少数人会对公益广告保持良好的心态。 但每次打开网页或者视频,同样的公益内容出现,公众或多或少都会感到厌烦。我们来看表3.1网民对不同类型插页广告的厌烦率网页弹窗视频弹窗促销型99%70%公益型20%表3.1的数据是对公众对于插页广告厌烦程度的反向调查,可以看出,公众对此类广告是非常厌烦的。3.2.3插页广告的生存模式如果要研究插页广告对消费者的心理效果,我们必须知道,既然插页广告这么“烦人”,为什么商家会选择这类广告作为促销手段。

商家不怕适得其反吗?我们来看看插页广告的优势: 相比传统横幅广告,弹窗广告的点击率为2%,是横幅广告的4倍。目前,插页广告在具体表现形式上会变得更加温和,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只有在浏览器关闭的情况下才会弹出广告,广告出现的频率降低了,一些大型官网可能没有插页广告,或者很少出现。 我们来看一个充分证明插页广告优势的例子。 美国一家旅游公司的咨询网站和一家广告公司合作,他们把发布的插页广告变成了类似谜语或者小游戏的形式。比如有这样一个游戏型的插页广告:屏幕上先出现一只母鸡,你点击它的羽毛,母鸡就会下蛋,你再点击鸡蛋,就会进入旅游公司的网站。 目前该网站已发布类似游戏型插页广告20余条,网站访问量明显提升。根据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只要内容新颖,即使是一直令人厌烦的广告也会引起大众的注意。3.2.4插页广告的心理效应对于那些令人厌烦的插页广告,大家可能认为这种广告没有任何销售价值,根本不会吸引大众,甚至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当然,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广告,几乎每个人都会对这种广告感到厌烦。

我们不会对这几则广告去留意,更不会去理解它们所表达的内容。基于以上问题,我调查了现在经常见到的网页游戏《龙武》。你或许没有听过这个名字,或者对这个名字不熟悉,但你一定听过下面这几句话:“单挑boss,狂刷装备,屠龙剑,点击发送……”是的,对于这款游戏的宣传广告,我们可以说和《脑白金》的广告一样熟悉。然而,针对这款网页游戏,我做了如下调查: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访问量(单位:万次)0.用户(单位:万人)0..5表3.2如上表所示,访问量从第一个月的0.05千增长到第二个月的25万,第三个月更是飙升到50万,这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 这已经不能用“质的飞跃”来形容了,这几乎是一个奇迹。虽然和那些大型网站每月动辄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点击量无法相比,但是可以说,这款网络页游《龙武》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它为何取得如此成功。相信看过这则广告的人,很难形容它讲的是什么,只隐约觉得是打打杀杀的,看上去很热闹。但是看过这则广告的人,一定记得这句广告词“单挑BOSS,获得装备……屠龙剑,点击即得……”这句广告词朗朗上口,相信没人会刻意去记住,但是这句俗气的广告词,却或多或少被我们记住了,从而达到了推广的效果。

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睡眠者效应”( )。所谓睡眠者效应,是指由于时间间隔的原因,人们往往会忘记沟通的来源,只保留对内容的模糊记忆。态度心理学上,我们把说话者由于威严等因素对听者的影响,而听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相反效果的现象,称为睡眠者效应。同时,我们可能不知道这款网页游戏的名字,但它却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几乎每次打开相应的游戏视频,就会出现这个广告。即使我们讨厌它,我们也会慢慢关注它,即使你不承认。罗伯特·梅因茨曾提出一个“重复暴露效应”的理论,意思是即使没有任何意义的符号被反复暴露,符号印记一次又一次地加深,即使它令人讨厌,也会让看到这些符号的人感到熟悉和愉快。 从形式上来说,重复又可分为外表简单粗暴的重复和精神分散、形式集中的内核重复。这也是网页游戏《龙武》在点击量和访问量上取得成功的原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种“重复曝光理论”,比如我们记英文单词时,会反复背诵,以强化记忆;有的明星为了自身知名度,会反复出现在屏幕上,让人们关注;还有一些商品型的插播广告,这种广告没有那么令人反感,利用明星或者社会知名人士来代言自己的产品。插播广告这种推广方式,确实取得了一些效果。《思念食品》实例分析:图3.2 根据上图可以看出,思念食品的销售额从1999年的0.8亿元增长到0.9亿元,可以说是势头迅猛。

长期稳坐速冻食品市场前三名的位置。我们说“思年食品”的成功,得益于它的品质,当然还有它的销售手段。这里我着重说一下思年食品插页广告的心理效应。我们打开视频,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广告:利用故宫的场景,加上明星成龙,来宣传公司的新产品“思年金牌水饺”。广告不长,但是花哨,视觉冲击力强。成龙作为功夫明星被大众所熟知,再由他来代言公司的产品。从销量上我们可以看出,这种不仅在电视上播出,还以插页广告的形式出现在网络上的广告,确实对销量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品牌的影响力,也让消费者为之买单。我们知道很多商家都会邀请一些明星作为自己产品的形象代言人,都获得了相当可观的利润。 大众之所以会为明星“买单”,是因为我们都有一种跟风心理。这种心理效应在心理学上叫做光环效应,同时还伴随着从众心理效应。所谓光环效应,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会对另外一个人产生特别好的印象,或者说是晕轮效应,就像太阳周围的云朵,会放射出太阳的光辉。但这种印象往往与人的自身气质不符。也就是说,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第一印象决定了这个人对他或她的整体看法,人无法准确看到对方的真实性格,形成偏见,这种偏见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

因此光环效应也可以称为“泛化效应”,是主观推断的泛化和刻板印象的结果。简单地解释光环效应,当一个人非常喜欢某样东西时,他会告诉身边的人,我们称之为“唤醒”。然后其他人就会产生增强的优越反应,这将导致两个结果:第一,它促进了简单的行为;第二,它削弱了复杂的行为。说得再简单一点:连明星都在用这个产品,明星都在夸赞这个产品,那么,对于消费者来说,我会强化购买这个产品的观念,而弱化对这个产品的客观认识。为什么说它还伴随着从众效应呢?举个例子:你一定经历过这样的场景,一场音乐会表演结束后,一部分观众起立鼓掌。紧随其后的,有同样感受的人也起立鼓掌。现在,起立鼓掌的浪潮已经蔓延到那些没有受到鼓励的人,但他们也从舒适的椅子上站起来,礼貌地鼓掌。 不过你还是很想坐下来,因为你没有被这场演唱会感染。但是当起立鼓掌过去之后,你肯定就不会再坐在那里了,做少数派不容易。同样,如果你周围的人都买这个牌子的商品,这个牌子的商品在你周围的人中成为一种潮流,那么你或多或少也会买这个牌子的商品。 3.3 插播广告中的催眠 3.3.1 潜意识广告的出现 潜意识广告可能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那么什么是潜意识呢?简单来说,潜意识利用暗示效应,作用于大脑中的“祖脑”,也就是最原始的脑细胞,以非常细微的、不可察觉的刺激,使之能直接影响人的行为和动机。

1957年7月,潜意识广告首次出现。当时的广告语是“请喝可口可乐”、“请吃爆米花”。心理学家迈克尔在电影院放映电影时,用投影装置每五秒投射千分之一秒的广告,重复播放这样的广告七十多次。根据六周实验的平均结果,爆米花的销量增加了18.1%;可口可乐的销量增加了57.7%。五十分之一秒的曝光时间,人们都很难察觉,更别说千分之一秒的曝光时间了。这就是“隐形广告”。虽然观众无法察觉到广告的存在,但销量的大幅增加,证明它对观众具有暗示作用。可以说是把心理学的暗示作用运用到商业促销中的一大成就。不过,就现在的我们而言,也会觉得非常恐怖。 这种无意识的植入会影响人们的潜意识,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人们的思维。如果用这种方法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