镧负载沸石壳聚糖复合吸附剂高效除磷性能研究

日期: 2024-06-27 00:15:56|浏览: 68|编号: 76631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镧负载沸石壳聚糖复合吸附剂高效除磷性能研究

资助项目:杭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农业与社会发展研究活动设计项目(编号);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种子人才计划)(编号)

作者简介:张懿楠(1998-),女,E-mail:

通讯作者(责任作者):张航军,E-mail:@

摘要:本研究制备合成了一种高效除磷的新型镧负载复合吸附材料(La-MZ/CTS),探究了材料的表面特性以及投加量、初始溶液pH、共存阴离子等因素对除磷效果的影响。SEMBET和EDS分析表明,负载镧后材料表面被La(OH)3均匀覆盖,具有较大的孔径和比表面积,分别为16.681 nm和32.342 m2·g-1。该材料对磷酸盐的最大吸附容量可达27.9 mg·g-1,较负载前材料提高了近10倍。在pH为6时,La-MZ/CTS的吸附性能最好。 溶液中F-和CO32-的共存会抑制材料的除磷效果,材料对磷的吸附容量分别下降8.9%和16.3%。材料的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表明,拟合方程能很好地描述磷酸盐的吸附过程,表明该材料的吸附过程为多分子层化学吸附。此外,整个吸附反应过程中镧的溶出量低于ICP检测限,进一步表明La-MZ/CTS是一种稳定性好的高效除磷吸附剂。

关键词:La-MZ/CTS 除磷 影响因素 动力学拟合

高 - - 对于

张一南

,丁 ,张 ,吕新宇,朱录涵,张

生命和,,

20 2020;来自 18 2020;18 2020

:本研究制备了A - - (La-MZ/CTS)复合材料,其孔径、pH和表面张力分别为 和 。SEM、BET和EDS数据显示,La(OH)3负载于-孔径和面积上,分别为16.681 nm和32.342 m2·g-1, 。

La-MZ/CTS的吸附量为27.9 mg·g-1,是未吸附的10倍。在pH 6时吸附效果最好,在F-或CO32-存在下,吸附量分别提高了8。9%和16。3%。吸附能很好地符合-级模型,吸附量为。高于La-MZ/CTS的吸附量。

在 中, 的低于 ICP 的极限。我们的 La-MZ/CTS 是一种。

: La-MZ/

1 简介()

大量含磷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无序排放,造成受纳水体磷含量超标,破坏了水生生态的稳定性,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影响()。因此,有效降低水体中磷对防治水体富营养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见的除磷方法主要有吸附法()、膜分离法()、化学沉淀法()、生物法(杜丽菲等,2019)、结晶法(张流等,2019)等。不同的除磷方法适用于不同水质的处理。在处理富营养化水体过程中,化学沉淀法和结晶法会消耗大量的化学试剂并生成难以处理的沉淀物。膜分离法和生物法的运行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 吸附法以其操作简单、除磷效果好且稳定、产泥量少、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常用的吸附剂主要有沸石、壳聚糖、硅藻土、活性炭等。其中,沸石是一种具有骨架结构的矿物,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隙结构,其阳离子在离子交换反应时不会改变沸石的基本骨架(张世春等,2014),能与环境中的阳离子发生良好的吸附和离子交换,在水处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基后得到的聚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由于其结构与纤维素相似,且具有乙酰胺基团,这种结构的存在使得壳聚糖具有良好的吸附功能,也非常有利于材料改性(等,2012)。 但传统吸附剂的吸附容量较低,仅使用单一吸附剂难以满足污水处理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除磷效率高的新型吸附剂。

利用稀土元素镧(La)负载天然矿物是除磷吸附剂研发的重要方向()。镧系元素在环境保护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谢杰等(2014)研究了氢氧化镧对磷酸盐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在含5 mg·L-1磷的废水中,氢氧化镧对磷酸根离子的理论吸附量可达25.56 mg·g-1,说明氢氧化镧本身对磷酸盐有特殊的亲和力。此外,将镧元素固定在多孔天然矿物颗粒材料表面或孔隙中,可兼具吸附材料和镧的吸磷优势()。岳勤燕等(2014) (2010)研究了载镧赤泥对磷的吸附效果,发现复合材料在初始磷浓度为3 mg·L-1条件下对磷的吸附容量为9.5 mg·g-1。可见镧在除磷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中有着很好的前景。对于载镧载体材料,可以在保证吸附剂中镧不释放的情况下提高磷的吸附效率。这对于除磷剂在水处理中的广泛应用具有现实意义。

本研究以沸石/壳聚糖复合材料为氢氧化镧载体,合成了一种新型载镧复合吸附材料(La-MZ/CTS)。通过表征方法测定了载镧前后沸石壳聚糖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了材料用量、初始溶液pH、共存阴离子等因素对氢氧化镧负载沸石壳聚糖材料磷酸盐吸附性能的影响。模拟了吸附动力学过程,计算了吸附等温线,探讨了材料的吸附机理。此外,采用ICP检测了吸附过程中材料中溶解的镧量,证实了镧在新型除磷材料中的稳定性。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天然沸石(MZ,粉末)、壳聚糖(CTS,粉末)购自北京华威瑞科化工有限公司(北京),使用前经洗涤、干燥,除去杂质、净化,研磨至200目备用;无水磷酸二氢钾、三水氯化镧、无水乙醇、冰醋酸、氢氧化钠、盐酸、抗坏血酸、钼酸铵等试剂均为分析纯,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上海);实验所用试剂水为去离子水(电阻率18.2 MΩ·cm)。

2.2 实验方法 2.2.1 载镧沸石-壳聚糖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

称取3g沸石和3g壳聚糖,混合均匀后加入到盛有220mL乙酸溶液(1.2%)的锥形瓶中,充分搅拌,形成吸附前驱体;然后将其逐滴滴入500mL碱性固定液(含有40%NaOH溶液与无水乙醇,体积比为1:20)中,结晶、干燥得到吸附剂颗粒,将吸附剂颗粒在400℃下煅烧1.5h,得到对比材料(MZ/CTS)。 称取1g干燥后的吸附剂颗粒加入到10mL氯化镧溶液中(固液比为0.1g·mL-1),用1.5%NaOH溶液调节pH至11,使溶液中形成氢氧化镧(通过调节氯化镧的浓度可得到不同量的氢氧化镧),密封后置于60℃的振荡器中,以200r·min-1的速度均匀振荡24h,完成材料的复合;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烘干后放入400℃的马弗炉中烘干1.5h,自然冷却,即得镧负载沸石壳聚糖复合吸附材料(La-MZ/CTS)。

2.2.2 材料表征

本研究针对材料表面特性的观察方法进行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德国;加速电压:0.02~30 kV)观察负载前后吸附材料表面的形貌,利用N2吸附-脱附等温线(77 K;3H-;,中国)和BET法测定负载前后吸附材料的比表面积,利用BJH法分析材料的孔分布。

2.2.3 吸附试验

在25 ℃下配制30 mg·L-1溶液作为初始磷溶液,称取0.1 g吸附材料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100 mL磷溶液,用1.5%NaOH溶液和1.5%HCl溶液调节pH,将锥形瓶置于恒温振荡摇床中,转速为150 r·min-1进行吸附,将溶液以8000 r·min-1的速度离心5 min,最后取上清液测定磷酸盐含量。水样中磷含量采用钼锑分光光度法(GB 11893-1989)测定(实验及结论中的磷浓度均以磷酸盐计)。 最后利用公式(1)和公式(2)计算得到平衡时刻和任意时刻吸附剂对水中磷酸盐的去除率和不含镧及含镧的单位吸附量。

(1)

(2)

式中,r为磷去除率;Ct为吸附平衡磷浓度(mg·L-1);C0为初始磷浓度(mg·L-1);q为磷吸附容量(mg·g-1);m为吸附剂投加量(g);V为水样体积(L)。

2.2.4 镧溶解试验

于吸附试验的0、10、20、40、80、120、240、360 min取样时间点,取10 mL上清液,加入20 mL去离子水和5 mL 2% HNO3,冷却后定量转移至5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过滤,作为试验溶液;同时配制标准溶液。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 EXPEC 6000,中国)测定吸附材料中La的溶解量。

3 结果与讨论 3.1 La-MZ/CTS 材料的制备 3.1.1 镧负载溶液最佳浓度的确定

本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复合吸附材料,负载镧溶液的浓度是影响La-MZ/CTS对PO43-吸附效率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La-MZ/CTS对PO43-的吸附容量。通过改变负载溶液中镧离子的负载浓度(La3+=0.1、0.5、1、5、10 mg·L-1),研究负载溶液中镧离子对La-MZ/CTS对PO43-吸附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当负载浓度小于5 mg·L-1时,La-MZ/CTS的吸附容量随着镧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当La3+浓度为5mg·L-1时,La-MZ/CTS对磷的去除率可达93.5%,吸附容量为27.9mg·g-1。当La3+浓度超过一定值后,材料表面可负载的活性位点数量达到饱和,另外镧在形成氢氧化物的过程中,氢氧化物更容易团聚,导致其以较大​​的体积附着在材料表面,在振荡负载过程中容易脱落,导致La3+浓度超过5mg·L-1后磷去除效率几乎没有提高(等,2014),材料的吸附容量也没有明显增加。因此本研究选择了5mg·L-1镧溶液浓度来制备最终的吸附剂材料La-MZ/CTS。

图。1

图1 镧溶液浓度对材料吸附容量的影响

3.1.2 材料表面特征分析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MZ/CTS和La-MZ/CTS吸附剂表面形貌特征,如图所示。负载镧之前的MZ/CTS材料为颗粒状,表面较为光滑()。当MZ/CTS通过负载镧制备成La-MZ/CTS时,材料表面覆盖了一层明显的颗粒状物质(),表面形成了凹凸不平的皱纹。此时吸附剂材料的表面性能更好,表面物质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团聚的现象。推测该物质为氢氧化镧,本身具有较好的除磷能力,可以明显提高负载型吸附剂对磷的吸附能力。石成浩等。 (2019) 观察了稻壳基生物炭负载的氢氧化镧颗粒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发现吸附剂颗粒表面粗糙,存在条带状皱纹,与本实验电子显微镜图像所呈现的形貌相似。

图 2

图2 沸石-壳聚糖复合材料载镧前后的SEM像(a.MZ/CTS,b.La-MZ/CTS)图2 MZ/CTS(a)和La-MZ/CTS(b)的SEM像

选择“谱图”点对La-MZ/CTS表面元素组成进行EDS谱图分析,结果如图所示。La-MZ/CTS表面含有Cl、Ca、O、La、Na等元素,根据元素的重量百分比和原子百分比可以确认La-MZ/CTS表面附着有一定量的La。对MZ/CTS和La-MZ/CTS进行XRD分析,结果如图所示。可以看出,负载镧前后MZ/CTS材料的晶体结构差别较大。在La-MZ/CTS材料中,56.8°处的衍射峰反映的是La(OH)3的晶相结构,而在MZ/CTS材料中则没有。因此可以判断,负载后镧会以La(OH)3的形式负载在MZ/CTS材料上。

图 3

图 3 La-MZ/CTS 的 EDS

图 4

图4 La-MZ/CTS和MZ/CTS的XRD(Jin et al.,2007)

采用氮气吸附/解吸法研究了制备材料的比表面积,由图可知负载氢氧化镧之后材料的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和总孔容均有明显提高:MZ/CTS材料的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和总孔容分别为15.527 m2·g-1、1.410 nm和0.053 cm3·g-1,而La-MZ/CTS材料的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和总孔容分别增大至32.342 m2·g-1、16.681 nm和0.200 cm3·g-1。 La-MZ/CTS负载后比表面积的增加可能是由于La(OH)3在沸石壳聚糖复合材料表面均匀析出,进一步扩大了负载型镧复合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史成浩等,2019)。根据前期研究,镧的水化半径为0.452 nm(),负载后La-MZ/CTS的平均孔径大于16 nm,表明氢氧化镧可以固定在材料的外表面,增加了材料的孔容和孔径。

表格1

表1 La-MZ/CTS和MZ/CTS的面积、孔隙和总孔隙

表1 La-MZ/CTS和MZ/CTS的面积、孔隙和总孔隙

样本

比表面积/

(平方米每克)

平均洞

直径/纳米

总孔体积/

(立方厘米·克-1)

甲基安替比林/

15.527

1.410

0.053

镧-MZ/CTS

32.342

16.681

0.200

3.1.3 新型吸附剂除磷能力比较

根据相关文献,目前通过镧负载或改性天然吸附剂得到的吸附材料,因负载材料和反应条件不同,其除磷能力存在一定差异。例如镧负载膨润土/壳聚糖(Xu et al.,2020)在低浓度含磷废水中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能有效将磷酸盐浓度从0.30 mg·L-1降低至0.07 mg·L-1,但对于磷含量为50 mg·L-1的高磷废水去除能力有待提高;镧改性凹凸棒石()在5 mg·L-1含磷废水中反应2 h后达到吸附平衡,对磷的吸附容量可达22.00 mg·g-1,但对体系的pH要求较为严格,不适用于一般标准下的实际水体。 总结了一些镧基吸附剂除磷的相关数据,从中可以看出,本实验制备的吸附剂对磷的吸附性能优于其他相关文献中的吸附剂,在相同的温度或pH条件下,对磷的最大吸附容量远高于其他吸附剂的除磷容量。

表 2

表2 不同吸附材料对磷的最大吸附容量比较

表2 不同吸附材料对磷的最大吸附容量比较

吸附材料

初始磷浓度/

(毫克·L-1)

温度/℃

pH

吸附容量qe/

(毫克·克-1)

参考

载镧膨润土/壳聚糖

2~50

23.52

载镧活性碳纤维

二十五

6.5~7

15.42

Liu 等人,2018 年

载镧生物炭

3~9

16.37

镧(III)改性膨润土

0.5~0.8

14.00

等,2014 年

载镧天然沸石

二十五

4.25

镧改性凹凸棒石

三十

22.00

镧改性多孔硅

10~15

三十

11.99

载镧膨胀石墨

10

14.40

FeCl3改性八面沸石

二十五

5.21

铈改性沸石

0.5

二十五

0.33

镧-MZ/CTS

三十

二十五

27.90

本研究

3.2 影响La-MZ/CTS除磷效果的因素 3.2.1投加量的影响

由图可知,负载镧前材料(MZ/CTS)对PO43-的吸附容量为4.80 mg·g-1。负载镧之后,La-MZ/CTS对PO43-的吸附容量明显提高,且吸附容量随着材料投加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随后保持不变。当La-MZ/CTS的投加量从0.1 g·L-1增加到1.0 g·L-1时,La-MZ/CTS的吸附容量逐渐增加,在投加量为1.0 g·L-1时,吸附容量达到最大值27.90 mg·g-1,约为负载前吸附材料吸附容量的10倍。当La-MZ/CTS的投加量从1.0 g·L-1增加到2.0 g·L-1时,吸附容量增加并不明显。 初始吸附容量的提高可能是因为当总投加量较小时,随着La-MZ/CTS投加量的增加,吸附PO43-的活性吸附位点增多,但由于溶液中PO43-的量一定,加入过量的La-MZ/CTS会导致材料表面PO43-的活性吸附位点过剩,最终导致吸附容量并不能明显提高()。

图 5

图5 (a)、pH(b)和阴离子(c)对La-MZ/CTS吸附容量的影响

3.2.2 溶液初始pH值的影响

初始pH值是影响La-MZ/CTS对PO43-吸附效率的重要因素,初始pH值既影响溶液中PO43-的形态,也影响La-MZ/CTS的表面电荷。通过改变溶液初始pH值(pH=5~10),研究了pH对La-MZ/CTS对PO43-吸附的影响。由图可以看出,随着溶液初始pH值的增加,La-MZ/CTS的吸附容量先增大后随溶液pH的增加而减小;当初始pH等于6时,吸附剂的吸附容量达到最大值27.90 mg·g-1。已知在微酸性条件下,水中磷酸盐主要以H3PO4的形式存在(等,2016),磷酸盐很难被La-MZ/CTS吸附。 当pH逐渐升高时,水中羟基离子逐渐增多,会和磷酸根离子竞争吸附,从而抑制La-MZ/CTS对磷酸根的吸附()。另外,有学者研究发现,当溶液pH值低于吸附剂的等电点时,吸附剂表面带正电荷,而pH高于等电点时,吸附剂带负电荷。一般镧系吸附剂的等电点在6左右()。通过酸碱电位滴定法测定La-MZ/CTS的等电点为6.8。因此,当溶液pH等于5时,由于大部分磷酸根离子以H3PO4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因此,La-MZ/CTS的吸附效果较pH为6时的吸附效果有所降低; 当pH高于7时,由于吸附剂表面带负电荷,与磷酸根离子之间会产生一定的静电排斥力,导致La-MZ/CTS对磷酸根的吸附能力受到抑制。

3.2.3 共存阴离子的影响

实际废水中含有可溶性离子,需要研究可能共存的阴离子对La-MZ/CTS吸附PO43-的影响。在PO43-浓度为30 mg·L-1的磷溶液中,加入与PO43-浓度相同的NO3-、SO42-、F-、CO32-和Cl-,加入1.0 g·L-1吸附剂,进行静态吸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阴离子的存在对La-MZ/CTS吸附PO43-的能力有一定影响,有阴离子存在下PO43-的去除能力按如下顺序降低:Cl-、NO3-、SO42-、F-、CO32-。​​NO3-、SO42-、Cl-对PO43-的吸附无明显干扰作用。 可能是La-MZ/CTS表面活性物质氢氧化镧通过与磷酸盐结合形成内球络合物实现磷的去除。由于氢氧化镧与NO3-、SO42-形成的物质一般为外球络合物(),Cl-的离子强度一般对以内球络合物形式为主的吸附过程没有影响(),所以NO3-、SO42-、Cl-对材料吸附磷酸盐的过程相对没有影响。F-和CO32-对PO43-的吸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CO32-水解为HCO3-,HCO3-与氢氧化镧形成内球络合物与磷酸盐竞争活性位点(Le Van et al.,2018)。另外,CO32-和F-水解后会使溶液呈碱性()。 已知La-MZ/CTS吸附PO43-的能力会随着pH的升高而下降,因此CO32-和F-的共存会降低La-MZ/CTS对PO43-的吸附。

3.3 La-MZ/CTS 中镧溶解的检测

为了科学评价新型吸附剂重要改性剂镧在吸附过程中的溶出情况,采用ICP对吸附过程中不同振荡时间下上清液中的镧元素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在实验设计中最长检测时间360 min的条件下,新型材料在磷酸盐吸附过程中的镧溶出量仍低于ICP检测限0.0028 mg·L-1,说明吸附剂中的镧比较稳定,不易溶出。杨蕾等(2009)研究发现,载镧粉煤灰吸附剂在吸附反应后溶液中的镧溶出量为0.0065 mg·L-1,说明载镧时需要加强粉煤灰材料的稳定性。 因此对于载镧载体材料,在关注其是否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的同时,还需要确认镧在其上是否能稳定存在。本研究选取沸石与壳聚糖复合材料作为镧的载体,制备出La-MZ/CTS,其在吸附过程中对镧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表3

表3 取样时间点镧溶出检测结果

表3 取样时间点镧溶出检测结果

取样时间/分钟

镧测试结果/(mg·L-1)

低于检测限

10

20

40

80

120

注:*ICP EXPEC 6000 镧检测限:0.0028 mg·L-1。

3.4 吸附动力学

吸附速率是吸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为了进一步揭示La-MZ/CTS对PO43-的吸附机理及确定吸附速率的限制步骤,利用2018对La-MZ/CTS对PO43-的吸附拟合了拟一级动力学方程(3)和拟二级动力学方程(4)。

(3)

(4)

式中Qe、Qt分别为平衡吸附量和任意时刻吸附量(mg·g-1),ka为拟一级动力学方程速率常数(min-1),kb为拟二级动力学方程速率常数(min-1)。

拟一级动力学模型认为吸附主要通过物理作用实现( et al., 2014 ), 若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 则说明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 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则对应于化学吸附, 若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 则说明吸附主要通过共价键和离子交换实现( )。

由图可知,该材料对磷酸根离子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呈现出“前期吸附快、后期缓慢平稳”的特点。在前60 min内,由于La-MZ/CTS表面有足够的吸附位点,PO43-的吸附量随吸附时间的延长迅速增加,La-MZ/CTS的吸附量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迅速增加。在40 min后吸附量增加速度逐渐减缓,在240 min后吸附量几乎停止增加,呈现水平直线,达到吸附饱和状态。因此认为反应在240 min后已达到平衡,平衡吸附量为27.9 mg·g-1。此平衡时间小于林海等(2016)研究中氯化镧改性沸石吸附达到吸附平衡所需的270 min。

图 6

图6 反应时间对La-MZ/CTS除磷效果的影响

由图可见,实验数据与拟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38)拟合度较好,说明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吸附过程。对于拟二级动力学模型,模型拟合效果越好,即R2值越大,表示吸附过程主要受化学吸附控制。本研究中La-MZ/CTS的吸附是通过共价键和离子交换实现的(Li等,2009),由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得到的理论最大吸附容量为29.70 mg·g-1,与实际最大吸附容量27.9 mg·g-1比较接近。

表4

表4 La-MZ/CTS除磷动力学参数

表4 La-MZ/CTS除磷动力学参数

拟一级动力学方程

拟二级动力学方程

质量浓度/(毫克·克-1)

千卡/分-1

R2

质量浓度/(毫克·克-1)

千字节/分钟

R2

19.1886

1.0000

0.4812

29.6996

30.2356

0.9938

3.5 吸附等温线

吸附等温线是一个数学模型,它描述了在特定条件下的吸附和吸附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使用了详细信息。 。

在LA-MZ/CTS的制备过程中,通过在溶液中加载一定浓度的氢氧化物,某些金属氧化物,一些金属氧化物,交联的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在这些金属氧化物的表面上逐渐产生,它们在溶液的表面上逐渐构成了溶液,它们的表面均构成了水,并逐渐产生。在溶液中质子可以在溶液中迁移,当沸石壳聚糖的表面及其相应的电荷都被羟基壳体覆盖常数大于2,这意味着反应很难发生(Huan等,2020)。 在该实验中,LA-MZ/CT的恒定值低于1,这表明PO43在吸附剂的表面上被化学吸附同时,从R2对两个模型的拟合作用进行比较,表面上的灯笼氢氧化物将与磷酸盐产生磷酸盐的降水。

表 5

表5用于LA-MZ/CTS吸附等温线回归参数

表5用于LA-MZ/CTS吸附等温线回归参数

方程

方程

qmax/(mg·g-1)

kl /(l·mg-1)

R2

ff/(l·mg-1)

R2

16.354

0.869

0.2997

6.069

0.392

0.8943

4。结论()

1)在这项研究中,制备了具有统一的LA(OH)3降水量的灯笼的沸石 - 壳聚糖复合材料LA-MZ/CT。负载和吸附效果优于先前艺术中报道的基于灯笼的吸附剂的效果。

2)在pH值为6的溶液环境中,La-mz/cts的吸附性能是最好的。分别为.3%。

3)在这项研究中制备的沸石 - 吉他式复合材料吸附剂上的灯笼在吸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且在磷酸盐吸附期间溶解在材料中的灯笼量低于仪器0.0028 mg·L-1的检测极限。

4)伪二阶动力学表明,涉及离子交换和化学键的化学吸附过程是控制PO43-对LA-MZ/CT的吸附的限制步骤,最大值的吸附能力是27.9 mg·G-1。材料主要是多分子层化学吸附。

参考

a a,A AM等人,2014年。

SM,Jiang J Q.,2014年。

Liu BH,Nan J,Zu XH等。

Yr,Vaurs L P.2019。

Chen L,Zhao X,Pan B等人。

Jin DF,Zhu B,Hou Zy等人2007年。

Cui ,AI ,Zhang Hao等。

Fu Min,Xu ,Wu SI。

de Luna MDG,SC。2018年。

Genz A,KornmüllerA,Jekel M. 2004年。从氧化物和[J],38(16):3523-3530

He Siqi,Gao ,Zhou Yayi等人。

YH,Lin H,Dong YB等。

Tang H,Zhang Sy,Huang TL等。

Huang Wy,Li D,Liu ZQ等。

Lu JB,Liu DF,Hao J等人。

Gao JQ,Zhao J,Zhang JS等。

Le Van K,Thi TT L.,2014年。

Li H,Ru J,Yin W等。

Li Lu,Cheng Tao,Li Ping等。

Liao TW,Li T,Su XD等。 2018年。洛杉矶(OH)3-作为[J]的小说。 ,263:207-213。 doi:10.1016/j..2018.04.108

Lin JW,Wang H,Zhan YH等人2016年。氢氧化物氢氧化氢酶在水中的吸附在水中。

Lin H,Jia XY,Guo LL。

Ling Xiao,Hu ,Ma Ji等。2016年。铝盐化学的增强和生物学协同磷在充气生物学过滤器中[J]。

Liu 。

Liu ZG。

Miao ,Mao ,Tao 等。

SS,Wu KH,Joyce MN等。

Su Yang,Jin Suwan,Zhang Ling。

Wang Yu,Chen ,Li 等。

Wang D,Chen N,Yu Y等。

Wang Z,Shen D,Shen F等。

Wang ,Hu ,Liu 等人,2019年。通过凝结和增强的凝结量从印刷和染色的废水中的去除特征[J]。

Wu 。2019年。关于自然矿物吸附剂的复合修饰和磷酸化的研究[D]。

Xie J,Wang Z,Lu Sy等。

Xin ,Wang Jin,Jing 等。

Xu R,Shi C,Tang Q等人,2019年。磷酸盐的磷除去了氢氧化物的生物炭[J]。

XU XH,Cheng Y,Wu X等。

Yuan MM,Zou J,Guan JF等。

Yue Q,Zhao Y,Li Q等。

Zhai ,Deng ,Li 。

Zhang G,Liu H,Liu R等。

Zhang L,Zhou Q,Liu JY等。 2012年。载纤维[J]。 ,185-186:160-167。 doi:10.1016/j.cej.2012.01.066

Zhen Haobo,Hu ,Cheng 。

智小子,太阳,2016年。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