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实、观点、立场和信仰

日期: 2024-03-27 23:00:45|浏览: 99|编号: 3994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1 事实、观点、立场和信仰

1 事实、观点、立场和信仰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表述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事实和观点。事实有真假,观点无对错。但是细究起来,还可以再细分,至少可以分为四种:事实(Fact)、观点()、立场(Stand)和信仰()。

1.1 事实

举个例子,“今天很热”是不是事实?这不是事实。“今天30摄氏度”才是事实。热,是你的观点。

事实,是独立于人的判断的客观存在。现实世界有时复杂到你无法判断事实。比如,一个竖立的圆柱体,你从上面看,看到的是一个圆形,你从侧面看,看到的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再比如,你看一座山,会觉得“横看成岭侧成峰”。鱼在鱼缸里看到的事实是这个世界是球面的,但你看到的事实却不是这样的。

总体来说,事实是最不容易产生争议的客观存在。我们只能说,我们对事实的了解,还不够全面。

1.2 观点

观点,是你对一个事实的看法。观点和你的关系,比它和事实的关系更加密切。

你觉得30摄氏度热,是因为你冷。你觉得30摄氏度冷,是因为你热。你的知识结构、你掌握的信息,以及你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你的观点。

有人说,互联网世界为什么有那么多争论?这是因为人们掌握的信息不同,有着不同的思维模式。只是他们各自扎堆,交集很少,比如,信中医的和信中医的“玩”,不信中医的和不信中医的“玩”,所以这个世界相安无事。但是,互联网把这些人全都汇聚在一起,于是彼此视为异类,吵得不可开交,所有人都觉得自己代表的是“事实”。

1.3 立场

什么是立场?立场就是被位置和利益影响的观点。有人问你热不热,你觉得挺热的。但如果你在物业公司工作,你一旦承认热,别人就会要求你给大厦开空调。于是,你一边冒着汗,一边说:“我不热,我就是不热。” 在这种情况下,除非你能和问你的人有相同的位置和利益,否则,你们是不可能达成共识的。

在辩论场上,这叫“持方”。当你持有正方观点时,你能面红耳赤地说服对方,甚至说得自己都相信这个持方观点了。这时,主持人突然说“交换立场”。双方都会愣一下,但几秒钟后,持有反方观点的你还是能面红耳赤地去说服对方,甚至说得好像自己转而相信这个持方观点了。

这就是立场——“我们不争对错,只争输赢”。所以,不要和有立场的人争对错。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小孩子才谈对错,成年人只谈利益”。为什么?因为小孩子没有位置和利益。

1.4 信仰

信仰,是一套完全自洽的逻辑体系。

你信基督教,我信佛学,他信科学。信仰比立场更厉害。为什么?因为大家都觉得自己没有立场,都觉得自己信的是“对”的东西。

没错。信仰都是对的,因为你无法证明它是错的。这就是“逻辑自洽”。

一个有判断力的人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大量逻辑自洽却互相矛盾的信仰。信仰内逻辑自洽,信仰间互相矛盾。

这时,你只有选择。一旦选择,就无法被击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不要攻击别人的信仰。因为,第一,你不

可能获胜;第二,你会失去这个朋友。

小提示:

当一个人持有的不是观点而是立场时,当一个人“屁股决定脑袋”时,你应该做的事情,是对他说“

It’s good for you”(这对你有益)。

反过来,我们也要时刻反省自己:我说的话、我的表述,是事实,是观点,是立场,还是信仰?

2 如何防止“注射式洗脑”

我们常常被问到一个问题:“我的产品是业内最好的,为什么消费者就是不买?”类似的问题还有“为什么现在市场上优秀的员工那么少”,或者“为什么只有坑蒙拐骗的公司才能赚钱,踏踏实实做生意就那么辛苦呢?”。

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回答这些问题?

回答说:

“你的营销策略有问题。”

“优秀员工少,是因为这一代年轻人都是没有饥饿感的一代。”

“坑蒙拐骗虽然能赚钱,但是不道德。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最重要。”

别急。先别急着回答。因为他们并不是真的想提问。这些问题背后,都藏着“注射器”。他们只是想把一个刚刚注射入自己大脑的观点,再注射入你的大脑。

“为什么”背后的注射器

“为什么”,是“黄金三问”(Why、What、How)里最有力量、最有可能触及灵魂的问题,但也是最危险的问题。

举个例子,如果我问你“为什么地球是圆形的”,你会怎么回答?

(1)因为万有引力,它让所有物质尽量保持最短距离。

(2)是为了让走散的人再相聚。

(3)因为经历的时间太长,被岁月磨平了棱角。

这三个答案,你会把票投给哪一个?你可能会投给(1),但是对(2)和(3)的幽默和智慧表示赞赏。但是,如果我这么问你:“为什么地球是梯形的?”你会怎么回答?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什么?你不是开玩笑吧?地球怎么可能是梯形的?这是脑筋急转弯吗?”

你看,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地球是圆形的”,你的注意力在前半部分,在回答这个“为什么”上,而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地球是梯形的”,你的注意力在后半部分,在质疑“地球是梯形”这个观点上。

为什么?因为地球显然不是梯形的啊!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为什么”这三个字后面跟着的观点,就没那么“显然”了。

比如:

为什么胖的人相对比较懒?

为什么电子产品越来越便宜,衣服鞋子却越来越贵?

为什么书上说的激励手段都没用?

为什么懂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爱因斯坦晚年改信上帝了?

…………

胖的人,真的都比较懒吗?

爱因斯坦,真的是到晚年改信上帝了吗?

其实你并不确定。

但是,“为什么”这三个字的强大之处,就在于会强行把你的注意力吸引到为这个观点找原因上。

当你开始为它找原因的时候,这个观点就已经悄悄地被“注射”进你的大脑了。

你会想:“是啊,为什么呢?是因为胖子动起来太耗能量吗?是因为爱因斯坦看到了科学的致命缺陷吗?”

你不会质疑:“谁说胖子就比较懒的?谁说爱因斯坦信上帝的?”

“为什么+观点”这个句式,就是一只“注射器”。

狡猾的人,用这个句式注射别人对“为什么+观点”这个句式的非理性反应,是人的思维模式中的重大Bug(漏洞)。这个Bug,常常被狡猾的人利用。在茶水间,王熙凤遇到了杜拉拉。

王熙凤对杜拉拉说:“拉拉,为什么最近老板总是故意针对你啊?”

杜拉拉心里一沉,心想:我怎么没感觉到?天啊,我太醉心工作了吧。最近发生了什么?是老板要重用那个新人,开始做铺垫了吗?

虽然心里翻江倒海,但是杜拉拉只是淡淡地回应了一句:“哪里,估计是最近业绩压力大吧。能理解。”

你看,她自然而然、不自觉地开始回答这个“为什么”。

“估计是业绩压力大吧”,她为这个“为什么”找到了一个答案,却完全不去质疑“老板总是故意针对我”这个观点是不是真的。

狡猾的王熙凤,只不过问了一个有陷阱的问题,就把“老板总是故意针对我”这个想法注射进了杜拉拉的大脑里。

你想把什么想法注射到别人脑中,把它放在“为什么”这三个字后面,就可以了。

比如,“为什么爱因斯坦晚年改信上帝了?”你可能说:“那是受家庭的影响吧?那是时代的局限性使然吧?也许爱因斯坦有别的考量吧?”

不管你怎么回答,“爱因斯坦晚年改信了上帝”,这个观点已经被注射到你的脑海中了。

但事实是,爱因斯坦并没有改信上帝。

把谣言放在“为什么”后面,是传播谣言的最佳方法。

“为什么吃韭菜可以治癌症?”

“为什么吸烟的人更不容易得新冠肺炎?”

大多数人听到后,都会好奇地问:“是啊,为什么呢?”

当你这样问时,谣言已经被“注射”入你的大脑了。当你在问朋友“你说,你说,到底是为什么呢”时,你就开始传谣了。

愚蠢的人,用这个句式注射自己狡猾的人,用这个句式注射别人。愚蠢的人,却用这个句式注射自己。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我的产品是业内最好的,为什么消费者就是不买?”

我们用“为什么+观点”的标准格式,拆解一下这个句式,即“为什么+我的产品是业内最好的,但消费者就是不买”。

你会发现,提问者在问你“为什么”的时候,藏了一个他觉得不需要讨论的观点:“我的产品是业内最好的”。

这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暗示问题一定出在外部,因为“我的产品已经是最好的了”。

他用“为什么”这个句式,给自己注射了一剂止痛药。“我的产品是最好的”,这一针的止痛效果非常好。

但止痛针无法根治消费者不买的真正症结。比如,事实可能是你的产品根本就不好,至少不是你以为的“最好的”。 理解了“为什么+观点”句式的注射器作用,第二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为什么现在市场上优秀的员工那么少?”

优秀的员工并不少,否则,华为几万人的研发团队从何而来?问题在于,你的公司支付不起那些优秀员工的报酬。

更可怕的是第三个问题:“为什么只有坑蒙拐骗的公司才能赚钱,踏踏实实做生意就那么辛苦呢?”

这个问题里面,有两个“为什么+观点”的句式。第一个是“为什么+踏踏实实做生意就那么辛苦”。当他把“踏踏实实做生意就那么辛苦”这个观点注射到自己的大脑中后,紧接着给出了“为什么”的答案:只有坑蒙拐骗的公司才能赚钱。

为了说服自己,他再次借用“为什么+观点”句式,又给自己打了一针:“为什么+只有坑蒙拐骗的公司才能赚钱”。

给自己注射完两针后,他以后的策略也就呼之欲出了:我也要坑蒙拐骗。

因为,这是他认为的这个世界的赚钱逻辑。

但实际上,他之所以很辛苦还不赚钱,可能是因为他在做一件对用户而言价值感很小的事情。

小提示:

“为什么+观点”,是一只危险的“注射器”。

我犹豫了很久要不要写这篇文章,因为有人会恍然大悟,用这个“注射器”去操纵别人。但是,最终我还是写下来了。因为有人会恍然大悟,知道如何避免被这只“注射器”注射——避免被别人注射,避免被自己注射。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注射器”,是无数电视剧里演过的那一幕——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主人公跪在瓢泼大雨里,对着苍天怒吼:“为什么上天你要这样捉弄我?”

等一等。

可能上天并没有捉弄你。你只是单纯地输了。

今天,很多人对着电脑“奋笔疾书”:“为什么,我做对了所有事情还是输了?”

等一等。可能你误解了“所有事情”这个概念。只是你做错的事情,太多了。

3 如何赢得一场辩论

1993年,复旦大学代表中国赢得了在新加坡举办的首届国际大专辩论赛冠军,蒋昌建获得最佳辩手。一时间,举国沸腾。

这之后几年,全国各地的大学都非常流行举办辩论赛,对辩论,我有些自己的理解。

3.1 辩论的目的

首先,辩论的目的是什么?

辩论的目的,不是说服对方,而是说服观众。

从规则设定上来说,对方就是不可被说服的。他可以输,但是不可被说服。所以,不要试图说服对方。

对方的表达,只是你的素材,而不是你的打击对象。你的目的,是利用这些素材说服观众。就算说服不了观众,也要影响他们。就算影响不了全部,也要影响一部分。就算影响不了他们的观点,也要影响他们对你的态度。

辩论的目的,甚至不是改变观众的观点,而是改变观众的态度。态度改变了,他们会自己改变观点。没有人会接受你塞给他的观点。就算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因为是塞的,他也不愿意要。人们只会在安全、舒适、信任的氛围下,自己取走喜欢的观点。你要给观众营造一个让他们愿意取走你的观点的氛围。

3.2 辩论的关键

其次,辩论的关键是什么?

一场表演性质的辩论,有一个“暗黑的秘密”,就是辩论双方几乎从不会真正地正面辩论,他们只是在不断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怎么做到?

你需要掌握一个技巧:偷换概念。如果觉得很难听,那就换一种说法:重新定义概念。如果还是觉得难听,那就再换一种说法:纠正对方的概念。

什么意思?当对方说“人性本善”时,他可能会举一个例子,某人无私地救助一个陌生人,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这不是经过训练的,不是经过算计的,而是发自本能的,所以人性本善。

你怎么回应?如果你顺着他的思路说下去,这场辩论你就输了。你应该“纠正对方的概念”。

这时,你可以快速思考:对方是怎么“定义”善的——发自内心、本能地帮助个体。但这真的是善吗?这个人可能正在指挥一场关乎10万人生命的战争。他救了一个人,却牺牲了10万人。正如《三体》里那个心软的面壁人,因为所谓的“善”,害死了全人类几十亿人。这不是善,而是披着“善”的外衣的恶。

你会发现,对方其实没有和你“辩论”,他只是巧妙地重新定义了“善”,然后表述了在这个定义下为什么你是错的。

那么,你应该怎么办?继续重新定义。

你看,一场你来我往的辩论赛,其实双方从来没有真正地辩论过,他们只是通过不断地重新定义一个概念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影响着观众。

3.3 辩论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辩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辩论的核心竞争力,是“基于逻辑的急智”。

有一次,罗胖(罗振宇)对我说,他发现虽然自己非常擅长演讲,但参加《奇葩说》坐在马东旁边的时候,竟然根本插不上话。

我理解。演讲高手,大多数都不擅长辩论。因为演讲的核心竞争力,是在两小时里谋篇布局的能力:这里先埋下一个“梗”,那里呼应前面某句话,然后用幽默烘托气氛,最后用排比句升华感情。擅长演讲的人,适合做导演,他们善于把握两小时内的节奏。但是,辩论不同。辩论是10秒内的完整回合,当你还在谋篇布局的时候,几个回合已经结束了,你当然插不上话。10秒一个来回,你无法关注对方的论点,你只能关注对方的逻辑体系。一个人的论点往往由论据和论证构成,即“论据+论证=论点”。一个优秀的辩手,总是能轻易“噎死”一个普通人,因为他根本不关心对方的论据,只关心对方的论证。

举个例子。你说:“我昨天吃了一顿大餐,所以今天心情好。”对方可以立刻接过去:“李四,听说你昨天也吃了大餐,怎么这么愁眉苦脸呢?”李四插科打诨接话说:“我的餐可能不够大吧,张三,你那餐有多大?”这时,你可能就愣在那里,不知道怎么接了。

从“吃大餐”到“心情好”,这个论证并不严谨,只是一般人不在意而已。遇到真正的辩手,三句话就能“噎死”你。

所以,一个真正的辩手,他需要的是瞬间反应的智慧,是“基于逻辑的急智”。

当然,让辩手去演讲,他通常也讲不好。因为他拥有的是10秒内的谋划能力,反而不具备两小时内的谋划能力。这也是为什么相声演员拍电影大都显得比较笨拙。因为他们的“包袱”,在时间更长的电影里,不是显得可笑,而是显得滑稽。

小提示:

有很多人,一直习惯于“表达”,但是没有与人“交锋”过。所以,一旦辩论,就显得笨拙。这不代表你的学识不够,只代表你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语言冲突不够,缺乏训练。

如果你希望训练自己的辩论技能,我建议你了解以上三点。

辩与不辩,真理都一直在那里。辩论,能让我们看真理的眼睛更加明亮。

普通和优秀的差距,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

在你的成长道路上,无论是在事业还是生活中,你一定会遇到一场又一场遭遇战,不打招呼,没有彩排,突然发生。可能是业绩突然大幅下滑,可能是产品次品率大幅上升,也可能是投诉突然变多,等等。

当你遇到这些突然而来的遭遇战时,会如何面对?

普通和优秀的差距,就体现在应对方式上。一个人优秀不优秀,要看他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普通人只能看到事物的现象,而优秀的人总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4 经验不靠谱

如何才能像优秀的人一样解决问题呢?凭经验吗?二战期间,盟军的轰炸机损失很大,少部分返回来的飞机机翼上也布满弹孔。盟军决定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增加飞机部分位置的钢甲,保护飞行员的生命,提高战斗力。可是加在哪里呢?凭经验,既然机翼上满是弹孔,那最需要加强的部分应该是机翼。于是,司令决定,用钢甲加强机翼。

这时,一位担任盟军顾问的统计学家说:“司令,你看到机翼中弹还能飞回来,也许正是因为它很坚固。机头和机尾没有中弹,也许正是因为这些部分一旦中弹,飞机就飞不回来了。”

司令大惊,赶紧派军队去战地检查飞机残骸。果然,被击落的飞机,都是机头、机尾中弹。飞回来的飞机,可能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被击落,只有被击落的飞机才知道。但是,被击落的飞机,已经永远无法开口了。

普通人凭借飞回来的飞机的“经验”,决定加强机翼钢甲。但是优秀的人会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知道那些被击落的飞机应该是由于机头或者机尾中弹。

凭“经验”,有时真的不靠谱。有人会说,这是“幸存者偏见”,是因为统计的样本不全,只要在分析问题时、寻找成功经验时考虑再全面些,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

真的是这样吗?“成功经验”真的都靠谱吗?

以企业为例。很多企业管理者在企业遇到问题时,会习惯性地去学习其他企业的经验,尤其是行业内顶尖的企业。这些企业做什么他们都觉得是对的,都值得自己学习。这些企业总结出来的方法论,也总让他们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但是,这些所谓的“成功经验”,有时可能并不靠谱。

10多年前,作为一名微软员工,我有时会被邀请去分享微软开发软件的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一个开发配备两个测试。许多人听完表示醍醐灌顶,说微软这么强大,原来是这样开发软件的啊。

当时有人甚至问我这样的问题:“你们微软的员工都用什么牌子的牙膏?”我愣住了,从没想到在商业分享中会被问这样的问题,但还是礼貌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不知道别人用什么牌子,反正我自己用的是黑人牙膏。”这时,我看到提问者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好像在说“原来微软员工用的是黑人牙膏啊!怪不得这么厉害”。

这不是开玩笑,这是真事儿。

这很可笑,牙膏和成功,有因果关系吗?但很多人就觉得,微软这么厉害,做什么都是对的,每一个员工都值得“哇”地大声尖叫,每一次分享都要细细品味和研究。

大约10年后,我再和别人分享“一个开发配备两个测试”的方法,很多人已经开始鄙夷微软了。那个时候,微软的衰落成为他们脑海中既定的事实、一种不可驳斥的结果。在他们看来,微软已经过时了,说什么都是错的。一个开发配备两个测试?太浪费资源,太不敏捷,太没有效率……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我们遇到问题,找寻办法的时候,经常迷信别人的成功经验。别人的成功经验当然重要,但是他给你分享的方法真的是让他成功的经验吗?适合不适合我们呢?不一定。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假设—验证—结论—调整。

我建议你在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可以采用“假设—验证—结论—调整”的方法。

什么是“假设—验证—结论—调整”?就是在遇到问题时,先大胆假设,然后去验证,得出结论,最后根据结论做出调整。

比如前面举的“二战飞机”的案例。为了解决给哪个部位增加钢甲以避免被击落的问题,我们可以按照这个方法论模拟一遍。

“假设—验证—结论—调整”法

假设:应该给机翼增加钢甲。

验证:去看被击落的飞机是不是机翼上弹痕多。

得出结论:被击落的飞机头部和尾部中弹多,机翼不多,给机翼部分增加钢甲作用不大。

根据结论做出调整:增加飞机头部和尾部的钢甲。

这就是“假设—验证—结论—调整”这个方法论的简单应用。通过这个方法,我们就能找到,到底飞机的哪个部位应该增加钢甲。这套方法论的本质就是,为了印证假设,而不辞辛苦、不嫌麻烦地去验证假设,然后得出结论,最后做出调整。

在使用这套方法论时,我建议你要注意一点:就事论事,不要被立场左右。

我们经常说讨论一件事的时候,要对事不对人。比如,公司的产品卖不出去,于是各部门领导一起开会讨论,到底是什么原因。产品部门说是销售渠道、营销等没做好;销售部门说是广告打得不够响,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产品;市场部门说是公司给的预算不够,而且产品有瑕疵,精力都用在解决投诉等公关问题上了,质量部门没把好关;质量部门说是生产部门没有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这种扯皮、踢皮球的现象在很多公司内部经常出现。

这样的扯皮会,无论开多久都达不成什么共识,找不出什么解决方法。可我们开会讨论,不是为了解决公司产品为什么卖不出去这个问题吗?又不是一场追责大会,必须找出一个部门来承担责任。所以,为了能真正解决问题,所有人都要秉持着对事不对人的态度来分析问题。

假设销售没卖好,那么我们就要去验证,是所有销售人员都卖得不好,还是只有一部分销售人员卖得不好。如果有接近一半的销售人员业绩还不错,那么说明不是新产品的问题,也许是新产品的销售方法、话术等还没有培训到位。

我们可以逐一去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然后做出调整。

使用这套方法论一定要从事实出发,对事不对人,而不要被自己和他人的利益、立场所左右。因为事实更可靠。

小提示:

我们常说“眼见为实”,经验很重要。很多情况下,确实如此。但有时,我们看到的表象或者经验会欺骗、迷惑我们,让我们看不透事情的本质。所以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抛弃经验,放弃想当然,不要轻易下结论,要怀着空杯心态去看问题。

二是运用“假设—验证—结论—调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得出结论,最后做出调整。

三是不要被利益、立场左右,要就事论事。

能做到以上三点,即使是再复杂、烦琐的事,你也能抽丝剥茧、洞察本质。

5 如何快速洞察本质?

什么是洞察力?

举个例子。我在微软上班的时候,公司提供午餐和晚餐。午餐吃饭的人数一般比晚餐要多,因为不是每个人晚上都要加班。所以,午餐的供应商利润更高,但是有时候,午餐却做得很糟糕。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供应商偷工减料,不好好做吗?那派人盯着他们,要求他们更新菜谱,或者隔一段时间换一次大厨,是否可行?实际上,这些办法都没用。因为改进需要付出成本,而供应商是逐利的,所以会阳奉阴违。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微软制定了一个制度:选两家供应商,一家负责提供午餐,另一家负责提供晚餐。每三个月做一次满意度调查,看看员工们是更喜欢午餐还是晚餐。如果喜欢晚餐的多,那么午餐、晚餐供应商调换。如果连续六个月午餐都胜出的话,更换晚餐供应商。

自从这项制度实施以来,那些表示“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了”“换口味成本就要大幅提高”的供应商很快就提供了比原来好得多的服务,员工的满意度也大大提升。

这就是洞察本质的人想出来的办法。

这个问题的本质,不是供应商有问题、偷工减料,而是微软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有问题。

面对这个问题,普通人的思维模式是要求供应商提高水平,不行就换掉它。但是,当微软只有一家供应商的时候,供应商是没有危机感的,无论微软怎么督促,供应商都肆无忌惮。而引入另外一家供应商之后,因为有了竞争对手,原供应商就有了被淘汰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会驱使它想方设法地改进服务。所以,洞察本质的人,他们的思维模式是引入竞争机制,让竞争代替人工督促,去监督供应商提供更好的服务。

这,就是洞察力。

洞察力,并不是上帝悄悄给某些人的礼物,而是每个人都能通过科学的方法,不断练习、精进的一种能力。

接下来,我就把最核心的洞察方法——“商业洞察力模型”,分享给你。

5.1 透过表象看系统

我们平时观察一件事情的时候,观察到的通常只是表象。

比如,你观察一只机械手表,你会看到表盘,表盘上有时针、分针、秒针,侧面还有一个表冠。当机械手表不走了,你可以拨动表冠,

给它上弦,表就又开始走了。当时间不准了,你可以拔出并转动表冠,分针就会跟着转动,以此来调整时间。这是我们观察到的、关于机械表的规律。

什么是规律?你给某个事物一个刺激,它就会产生相应的行为,这就是规律。比如,你拨动表冠,就是对机械手表的一个刺激。拨动表冠之后,表开始走了,这就是你给它这个刺激之后,它所产生的行为。我们平常研究事物所观察、总结出来的,一般都是这样的规律。但这些规律其实都只是表象。

更深一步去看,这些规律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拨动表冠,表就开始走了,它的动力来自哪里?为什么拔出并转动表冠,分针就会跟着旋转?……这些问题,我们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

每一个表象背后,都有一个“黑盒子”。虽然我们看不见这个“黑盒子”,但它才是所有规律产生的原因。我们把这个“黑盒子”,叫作系统 。

当系统运转正常的时候,我们可以遵循规律做事。可一旦系统出了问题,规律就失效了。如果你无法洞察表象背后的系统,你就不可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更不知道如何解决。

我们锻炼自己的洞察力,就是为了理解表象背后的“黑盒子”——系统,从而真正地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透过表象看系统5.2 系统=要素×连接关系

什么是系统?系统,就是一组相互连接的要素。 这个定义中,有两个关键词:

(1)要素;

(2)连接关系。比如,以机械手表为例,表盘、表冠、表针以及表盘背后的几百个零件、齿轮,就是机械手表这个系统的“要素”。而这几百个零件和齿轮是如何衔接、如何咬合的,就是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

所谓洞察力,就是透过表象,看清系统这个“黑盒子”里各个要素以及它们之间连接关系的能力。

我们通常很容易看到“要素”,但常常忽略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

而问题的解决方案,常常就藏在这些“连接关系”里。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连接关系”很重要了,可是,怎么才能找到它们呢?一个系统里,到底有哪些“要素”和“连接关系”?

在这里,我们介绍构成系统的五种模块:变量、因果链、增强回路、调节回路和滞后效应。其中,变量是“要素”;因果链、增强回路、调节回路和滞后效应,是四种“连接关系”。

任何一个复杂的系统,都是由这五种简单的、像乐高积木一样的基础模块搭建而成的。只要你了解了这一点,再复杂的系统,在你的眼里,都只是这五种“积木”的排列组合而已。

5.3 变量

变量,就是系统中变化的“要素”。变量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比如你的体重,忽高忽低;比如公司财务,忽好忽坏;比如门店顾客,忽多忽少。

一旦加上时间轴,变量就会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状态:存量和流量。

以浴缸为例,在一个浴缸中,“水”这个变量有两种不同的状态。一是存量,就是在一个“静止的时间点”,浴缸中存了多少水;二是流量,就是在一个“动态的时间段”,有多少水流入浴缸(流入量),有多少水流出浴缸(流出量)。

存量与流量

理解存量和流量,有什么用呢?

举个例子。因为一件小事,你的女朋友要和你分手。你很郁闷:为了一件小事就分手,至于吗?可是,女朋友和你分手,真的是因为这件小事吗?当然不是。她之所以和你分手,不是因为任何事情,而是因为一种叫作“不满”的情绪。

“不满”这种情绪,就像“浴缸”里的水一样,是一种“存量”。那件导致你们吵架的小事,就像“浴缸”的水龙头,会产生“不满”的情绪,增加“不满”的“流入量”。越来越多的“不满”流入“浴缸”,就会增加“不满”的存量。

你第一次惹你女朋友生气时,她和你提分手了吗?没有。因为那时这个“浴缸”还很空。你觉得“哦,原来她不介意”,其实她不是不介意,而是“浴缸”没满,她还能忍。一直生气,一直忍,直到最后一瓢“不满”倒入,“浴缸”终于满溢,这时,你再怎么道歉,都没用了。

只看到“流入量”的男孩,会以为女朋友居然因为“一件小事”和自己分手。而能看到“存量”的男孩,就会懂得用“流出量”来减少“不满”的存量。比如,时不时送个礼物,陪女朋友逛街,精心安排纪念日,等等。

这样的男孩,通常被称为“暖男”。

而暖男之所以暖,只是因为他们比直男更懂得如何用“流量”来管理“存量”。

流量,改变存量。存量,改变世界。

5.4 因果链

理解了变量以及变量的两种状态——存量和流量之后,我们来看第一种连接关系:因果链。

因果链非常重要。没有因果链,再多的变量在一起,也只是没有生命力的沙堆,而不是生生不息的系统。

那么,到底什么是因果链?因果链,就是变量之间增强或者减弱的连接关系。

增强的因果链就是“你强,我就强”。比如工作时间和疲劳程度之间的关系。工作时间越长,疲劳程度就会越高,因此我们说工作时间增加是疲劳程度增加的一个原因。这就是增强的因果链。

减弱的因果链就是“你强,我就弱”。比如疲劳程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疲劳程度越高,工作效率就会越低,因此我们说疲劳程度增加是工作效率降低的一个原因。这就是减弱的因果链。

因果链很简单,只有增强(+)和减弱(-)两种情况,没有第三种。

因果链

我们可以用因果链,把系统中所有变量全都连接起来。摆出两个可能有关系的变量,问自己:它们之间,有增强关系吗?有减弱关系吗?

在纸上画出所有你能找到的因果链。看似简单的因果链,一段一段地连接了万千变量,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复杂的系统。

用因果链连接变量,是锻炼洞察力的基本功,你必须认真练习。

5.5 增强回路

变量,是节点。因果链,是线段。但线段有头就有尾,能量从头传到尾,就结束了。如果我们把结尾和开头也用一条因果链连接起来,形成闭环呢?这就形成了一个“回路”。

回路有两种,一种叫作增强回路,另一种叫作调节回路。

什么是增强回路?两条增强或者减弱的因果链,首尾相连,形成一条回路,就是增强回路。其中,“因”增强“果”,“果”又增强“因”的,叫正向增强回路;“因”减弱“果”,“果”又减弱“因”的,叫负向增强回路。

增强回路

比如,你越有知识,积累新知识的能力就越强。积累新知识的能力越强,你就越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就更能理解新知识。如此不断增强,这就是一条正向增强回路。

比如,你越有信用,别人越愿意和你合作。别人越愿意和你合作,你就能积累越多的信用,就越有人和你合作。如此不断增强,这也是一条正向增强回路。再比如,对腾讯的微信来说,用户数量越多,对其他用户就越有价值;越有价值,用户数量就越多。如此不断增强,这就是腾讯社交的正向增强回路。

几千年来,人们给增强回路导致的大起大落现象起了无数的名字,

宗教学家叫它“马太效应”,经济学家叫它“赢家通吃”,金融专家叫它“复利效应”,互联网公司叫它“指数型增长”。但是这些如烟花一样绚烂的现象背后,其实都是同一块“积木”——增强回路。

不管是人生还是商业,小成功靠的是聪明才智,大成就靠的是建立正向的增强回路。

5.6 调节回路

什么是调节回路?“因”增强“果”,“果”增强“因”的回路,是增强回路。而“因”增强“果”,“果”减弱“因”的回路,就是调节回路。

调节回路

如果说增强回路的存在,是让这个世界走向极端。那么调节回路的存在,就是让这个世界回归平衡。凡是有增强回路的地方,必然有调节回路。

举个例子,很多人在创业的时候,坚信“没有管理的管理,才是最好的管理”,于是,他们不设层级,没有流程,也不设定KPI(关键绩效指标)。创业初期,公司里就几个人,遇到什么问题,站起来一吼,就解决了。果然,大家工作效率特别高,在“产品为王”的增强回路中获得了指数级成长。很快,公司就发展到了几百人的规模。这时,“没有管理就是最好的管理”再也不起作用了。公司里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产品缺陷越来越多,客户抱怨也与日俱增。公司规模越大,管理复杂度越高。而管理复杂度越高,问题就越多,导致成本增加、人员流失。这样一来,公司规模就越受制约。

这时,“产品为王”这个增强回路,遭遇了“管理复杂度”这个调节回路,导致公司业绩一直徘徊不前,再难突破。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用层级,用流程,用KPI,来提高管理效率。切断“管理复杂度”这个调节回路,释放增长潜力。

这时候,这些创业者才会意识到,为什么大公司的前辈们经常说“向管理要效益”。以前你能做到“没有管理就是最好的管理”,只是因为你的公司还太小,离这个调节回路太远。一旦看到了调节回路,你就会顿悟:很多时候,我们的增长并不需要猛踩油门,只要松开刹车就好。

而一家公司的CEO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踩下业绩的“增强回路”,松开问题的“调节回路”。

增强回路,追求极端;调节回路,回归平衡。

这个世界上,凡有增强回路的地方,必有调节回路。

增强回路和调节回路这对“孪生兄弟”,性格迥然不同,却共同构建了最美妙的世界万物。

5.7 滞后效应

最后一种连接关系,叫作滞后效应。

什么是滞后效应?因果不是瞬间连接的,回路也不是瞬间闭合的,

它们之间都有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就是滞后效应。

比如,你开车堵在路上时,听交通广播说旁边有一条路很通畅,于是赶快开过去。可是等你到了那条路,发现其实也很堵。交通广播骗你了吗?没有。这条路不再通畅,是因为在从你听到广播到抵达那条道路的这段时间里,交通状况发生了改变。而交通广播的信息,恰好加剧了这种改变。这就是滞后效应。

再比如,你高考填志愿的时候,高考咨询机构告诉你“国际金融专业是热门”。于是,你报了国际金融专业。然而大学毕业时你才发现,最热门的是人工智能,而国际金融专业毕业的很多学生找工作很难。是高考咨询机构骗了你吗?不是。是因为在你上大学的这四年里,商业世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滞后效应,让在空间维度上已经很复杂的系统,又增加了时间维度上的复杂性。它会让原因和结果在时空上远离,从而误导你的判断。

所以,我们在试图洞察万物时,心里一定要装着滞后效应,懂得给万事万物加上时间轴。

小提示:

普通的人观察一只手表,优秀的人洞察几百个零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普通的人观察一次合作,优秀的人洞察协议背后利益分配、风险转嫁的连接关系。

普通的人观察一个团队,优秀的人洞察团队里责权利错综复杂的连接关系。

普通的人观察表象,优秀的人洞察系统。

变量、因果链、增强回路、调节回路和滞后效应,这五块“积木”,是搭建所有复杂系统的基础。当你遇到问题时,其实所有的解决方案都藏在这五块“积木”里。

分析问题的时候,记住五个关键步骤:

一是找到核心存量。二是找到关键因果链。

三是找到增强回路。

四是找到调节回路。五是考虑滞后效应。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