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大史简】搬迁:从首都北京到四川三汇坝

日期: 2024-03-31 23:02:49|浏览: 103|编号: 40971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矿大史简】搬迁:从首都北京到四川三汇坝

正当北京矿业学院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时候,极“左”的思潮风暴骤然而至。在那段动荡的岁月里,校党委和校行政组织系统难以正常开展工作,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受到冲击。从1966年起,学校不得不停止招生。1970年5月,北京矿业学院开始整体搬迁至四川三汇坝,并更名为四川矿业学院。对事业的热爱和为国家培养人才的责任感,让教职工投入到异常艰苦的建校劳动中,并积极恢复办学。

形势严峻 响应号召千里搬迁

在“文化大革命”中“左”倾错误思想泛滥的背景下,北京矿业学院确定外迁,驻校“工宣队”、“军宣队”曾经到峰峰矿区等地联系,准备把学校迁到距离北京不远的地方,受到煤炭工业部军代表反对。考虑到战备的需要和煤炭分布情况,适逢四川重庆以北的华鉴山地区发现大煤田,中央决定将华蓥山矿区合川县三汇坝作为矿业学院的校址。

三汇坝距重庆约90公里,有一条土石公路向东北通往华蓥工农区和广安县城,这条公路在当时虽是主要通道,但不少路段悬挂山腰,一侧是悬崖峭壁,另一侧是万丈深壑,特别是从北碚到三汇坝,路面凹凸不平,一路上颠簸不堪,车行如龟爬。

搬迁时的三汇坝尚未通火车,学校只好组成一个小组驻守重庆,作为由北京到三汇坝的中转站。紧张的临时住宿安排、繁重的物资运输、庞大的人员流动,每一样都需要这个不足十人的团队来完成。

除留守在北京的一部分人员外,其余人员一律搬迁四川,集体转户口,统一上火车。在设备物资搬迁方面,实行“急用先搬,缓用迟搬,不用不搬”。在贯彻勤俭节约的同时,提倡发扬毛主席一贯倡导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彻底革命精神,提出能用一根草绳捆好的东西,绝不用两根草绳。包装、运送、装卸等一切工作坚持自力更生,能够自己完成的绝不伸手。

从1970年5月10日至下旬,全院几千名教职工和家属告别首都北京,扶老携幼地陆续迁往四川。搬迁途中教职工一律按军队编制管理,列车经过三天三夜的运行,终于到达重庆沙坪坝区梨树车站。随后教务连、基础课部分人员出发,印刷厂物资搬迁。至此,北京矿业学院几千名教职工和家属以及急用物资,在一个月之内,全部从北京转移到千里之外的四川。

从北京到四川,从北方到南方,许多人难以适应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有的教职工留守北京或去往外地治病,还有的则离开了学校,据统计,搬迁期间离开学校的教师有100多人,其中大部分是骨干教师,眼看着一所设施完备的大学在很短时间失去了基本的办学条件,大家普遍心情沉重。然而面对千里搬迁的种种艰辛,以及新校址三汇坝所处的艰苦环境,广大教职工表现出顽强的毅力和勇气,不畏困难,在各安置点上因陋就简,自己动手制作炊具、教具,修缮房屋,开山辟地,改善生活条件。

艰苦奋斗 同甘共苦共筑校园

北京矿业学院搬到四川合川后,校址最终确定在位于三汇坝镇的东面、华蓥山余脉的白岩山以下赖子包以上的山坡上,地势以斜坡为主,仅校内高度差便120多米。就如何对学校进行规划设计,学院面临着严重的问题,是全部朝南、排列整齐,还是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关于建设材料的选择,是砖木结构、坚不可摧,还是就地取材、以石为用。

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面对荒山乱石,是用石头还是用砖盖房,这不是简单的使用什么建筑材料盖房子的问题,是举什么旗、抓什么纲、走什么道路的重大原则问题。为了加快三线建设工作,教职工自己动手,以石取材,把满山石变成建设上的财富,校舍建筑就地取材全部采用“干打垒”方式建楼房。

学院近千名教职工从各安置点初到建校工地时,建筑材料特别紧张,各系发挥专业特色,各展其长,机电系老师负责供电,化学系老师研制炸药,教职工中有开山的、凿石的、建楼房的……从建筑草图、设计框架构建技术落实到搬运、架梁等几乎都是矿院教职工自己干。尽管不少教职工仍背负着“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沉重精神枷锁,但出于对事业的热爱和自我改造的决心,以及尽快建成学校培养人才的责任感,大家还是积极投入到异常艰苦的建校劳动中。

为解决供应不足的困难,研制炸药的老师们用两口大锅和两台石磨在简陋的席棚里办起炸药厂;盖石头房子需要大量灰砂浆石灰,老师们就自己动手制造石粉机,用石粉代替河沙和白灰,并抓紧时间建成石灰厂自己烧石灰。水泥厂、白石灰厂、采石场、水泥预制构件厂……仅一个月时间,老师们就在乱石坡上平出近6000平方米的场地,满足了基本建房需要。

不仅建校过程艰苦,教师们的生活方面也难以得到保障,当时,施工和生活用水十分困难,为了寻找水源,几个工人和教师披荆斩棘,攀悬崖,登峭壁,三探水溶。教师们教学很专业,但对盖楼房一窍不通,砌墙时面对乱石无从下手,学校及时请重庆建工局的几位工人师傅到各系部,教老师们学技术。夏天的四川气候酷热,迎着四十度的高温,全院教职工不畏艰难,任劳任怨。

建校过程中,矿院人将勤俭节约精神发扬到了极致。为做到点滴节约,在工地上设立节约筐,一根短铁丝、一根木条、一颗钉子大家都捡起来,甚至把掉在地上的灰浆也一铲一铲地捡起来用,“我们捡起来的不仅是一铲灰浆,而更重要的是捡起了我们对人民财产负责的革命精神。”

四川矿业学院共建校舍11万多平方米,在建校的机构和队伍中,上有建校办公室,统领规划设计、材料供应和队伍协调;下有以系部为单位,民工混编的各建筑连队,各负其责,协同作战。在建校劳动中,广大教职工同民工相处十分融洽,工作之余,老师帮民工识字、学珠算、或摆龙门阵叙家常。对于有困难的民工,矿院的教职工总是尽力帮助解决。

不久,四川矿业学院广大教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校的情况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四川省多方报道组联合报导学院的建校情况,《四川日报》亦登载报道,很快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为了更好地宣传矿院经验,省委组织各单位前来参观学习,并将矿院搬迁建校的经验介绍给各地院校以供参考,矿院被树立为四川省大专院校的先进典型。

如今,矿业学院由北京搬迁四川,并在三汇坝建校已被历史证明是个错误的决定,但在那个特定历史年代,全院广大教职工为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干劲和事业心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学院历届领导以身作则、与教职工同甘共苦的优良传统和历代矿院人用坚强的意志形成的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优良作风仍然需不断发扬光大。

情系事业 克服困难恢复办学

自1971年在三汇坝办短训班,恢复办学的部分办学功能,经过1976年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到1978年6月30日煤炭工业部同意恢复原中国矿业大学校名,四川矿业学院在华蓥山上边建校、边办班、边招生、边搞政治运动、边进行教学和科研,前后经历了8个年头。

在因条件限制无法进行正常招生的情况下,四川矿业学院出于对社会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开办“工人大学”和短期培训班,在培训计划中明确提出“通过培训班的实践,积累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材改革、建立教师队伍、促进教师思想革命化等方面的经验,为恢复招生做准备、为创办社会主义新矿院而奋斗”。学院开办“采煤机械工人大学试点班”、“南桐工人大学试点班”等,在校内为金刚煤矿等15个单位举办了两期11个专业的短训班,共281名学员接受培训,为地方和煤炭行业经济的发展培养专业人员。

教师们对办短训班积极性很高,想方设法克服困难,确保培训质量。没有课堂,就在露天上课;没有桌椅,就坐在床铺上备课;没有教具,就自己动手制作;没有教材,就去厂矿调查研究,向有实践经验的工人、技术人员学习,边写边教,边教边改。

在华蓥山办学的整个过程中,学院始终坚持“两条腿走路”办学模式,一方面招收普通班学员,培养正规大学生;另一方面举办各种类型的短训班,为行业和地方培养专门技术人员。据不完全统计,仅经济系就为燃化部、四川省等地开办各种培训班50多个,培训学员2945人次。

虽身处对办学条件颇有限制的偏僻地区,但学院的科研工作并未停滞不前,教师们顶着沉重的压力,坚持结合煤矿生产实际开展科学研究、进行学术思考,利用周围矿区比较充足的优势,经常到当地矿区了解情况,科研事业硕果不断。学院还积极参加全国煤田预测工作和国际合作交流项目,令国内生产面貌焕然一新的同时,也圆满地完成了阿尔巴尼亚的援外任务。

1972年虽然恢复了高校招生,却没有恢复高考,应届高中毕业生因为没有实践经验,还没有上大学的资格。首批工农兵学员文化基础普遍较低,且文化程度高低不齐,悬念很大。为了做好招生工作,保证第一批工农学员入学后教学、生活秩序正常,学院进行了积极的准备工作。

高考招生工作恢复后,学院教学革命方向转变成为四川及西南地区煤矿事业服务,在建校的同时,学院积极进行教改实践,向华蓥山煤田南、中、北三段派出三个煤田会战小分队,在南桐、永荣矿区开办两个矿工大学试点班,为教育革命积累经验。在各系分别建立党总支,在各专业连队建立党支部,加强对教学和建校工作的统一领导,全面规划,统筹安排。

从1971年开办短训班到恢复办学,四川矿业学院在华蓥山经历了一段十分艰难的办学历程,共招收四个年级的2067名工农兵学员,培养短训班学员5000多人,取得一大批科研成果,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在极其特殊的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为国家贡献力量。

在经历“文化大革命”的磨难,特别是在四川华蓥山办学的艰苦岁月之后,学院再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体现了国家对学校在长期积累、努力奋斗中形成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认可。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学校在中国煤炭高等教育领域中的领军地位,也良好地促进和带动了其他煤炭高等学校的发展。

往期精彩回顾

明德至善

好学力行

组 稿/布乃文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