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战善成保进度 矢志创新铸精品——西安碑林博物馆改扩建工程项目管理团队侧记

日期: 2024-06-28 10:16:42|浏览: 61|编号: 76971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善战善成保进度 矢志创新铸精品——西安碑林博物馆改扩建工程项目管理团队侧记

善于斗争善于取胜确保进步

致力于创新和优质产品

西安碑林博物馆改扩建工程

管理团队简介

项目效果图

有这样一支项目管理团队,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使命,在施工一线迸发出劳动生机。从烈日炎炎到寒风刺骨,管理人员每天平均工作时间13个小时,每日生产会议、每周生产会议、各阶段进度分析会议……

我们拼搏奋进,争当第一。自8月18日劳动竞赛启动以来,经过三个多月的日夜奋战,11月30日计划的第一标段±0.000劳动竞赛目标圆满完成。12月8日,西安碑林博物馆改扩建工程项目召开劳动竞赛阶段通报表彰大会,对竞赛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继续营造“学先进、学同行、干事创业”的浓厚劳动氛围,以榜样的力量锤炼项目管理团队。

可以说,这座融古今于一体、造型典雅、工艺复杂的大型文化博物馆场馆的建设“神话”,将在陕建三建七公司项目管理团队的手中创造出来并华丽绽放。

面对挑战的勇士

项目开工以来,进展并不像现在看起来那么顺利,生产、技术、安全等团队都遭遇过“拦路虎”。自古华山一条路,无限风光在险峰之上。项目伊始,项目管理团队不断给全体施工人员打气,三建集团企业文化宣传队也深入施工一线,将陕建文化的力量传递给项目建设,让建向善的企业理念永远在一线飞扬。

该项目位于西安文昌门内,紧邻钟楼、城墙等历史遗迹,自开工以来就是备受社会关注的“明星项目”。博物馆项目在受到政府、媒体、市民关注的同时,也有着不小的“明星负担”。项目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所有建筑均在规划红线内,没有充裕的施工场地,对项目前期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部综合考虑运输、浇筑混凝土等方面,将项目合理划分为A、B、C等8个施工标段,方便施工生产和管理。

进场匝道的设计是首要问题,项目管理团队集思广益,每晚开研讨会,装卸、塔吊、商品混凝土等因素都需要仔细考虑。为了让进场匝道更加科学合理,项目利用BIM技术,对土方开挖进行分层分段、划分开挖顺序,不断优化调整匝道位置,协助编制施工方案,对土方开挖进行立体交底。经过十几次调整修改,最终确定方案,将进场匝道设计在项目东门,一条施工“快车道”由此诞生。

作为深基坑工程,开挖深度达到-18m,开挖至坑底时,施工人员发现锚固孔不断冒水,排水孔不断流出,侧壁流出水量大,降低水位难度大。项目组织三次专家论证,分析认为基坑紧邻护城河,地下水丰富,有暗流涌动。在基坑最低处放置水泵抽水。AF施工段共有30多个集水坑,每个基坑放置一台水泵。仅用三天时间就见效,降低了水位,使垫层防水得以正常施工。

由于项目位于西安老城核心区域,材料运输只能在晚上10点到早上6点进行。为了方便材料运输和装卸,2万平方米的场地上架起了4台塔吊,还增加了2台起重机进行协调。晚上卸料时,各管理班子化身“夜鼠”,施工现场仿佛每晚都在上演“速度与激情”。项目副经理王俊强看到北区区长黄伟、钢筋工头张超等人经常坚守岗位到深夜,感叹:三建人都是硬汉,追星追月的脚步永远不会停下。

在筏板混凝土浇筑作业中,由于前期分段施工,混凝土浇筑采用跳桩方式,将8个施工段AF进一步划分为18个小段。同时,技术团队优化工艺,取消后浇带。与传统施工工艺相比,此举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保证了质量。截至12月中旬,混凝土外区A、B、C、F1段已封顶,内核隔振区A段已浇筑完毕,共计35538​​.6m³,用钢筋量5800吨。

勇于创新的智者

一流的现代化博物馆必须有高水平的施工技术支撑,本项目的慢粘结竖向预应力外墙在国内尚属罕见,在西北地区尚属首例,目前缺乏相关研究,也没有可靠的施工经验。

目前国内最常见的是梁、板无粘结预应力,但博物馆项目十分特殊,采用墙体竖​​向预应力。这对于项目技术团队来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1996年出生的张岳汉、李海强等人,怀着钻研精神,终于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实验室的一些试验墙体也有类似的设计。大家凭着几张设计图,仔细研究其中的工艺、方法、流程。相比之下,清华大学的现场条件更好,博物馆项目有一定的特殊性和难度,肥料槽空间狭小。

为尽快攻克难关,技术团队先后赴西安市地铁十号线花园中路站项目、未央区团结小学项目等同类技术项目进行调研,并组织行业专家进行会诊,为项目建设出谋划策。项目部结合专家意见,运用BIM技术对外框拉结点进行深化设计,优化筏板支撑体系、预应力加固平台,研究了一次性预埋竖向预应力地下室外墙施工工法,并通过陕建集团、三建集团相关专家的指导和认可,攻克了预应力外墙技术难关。

此次从0到1的突破,对于填补陕西建筑在该领域的空白、提升三建集团在行业内的整体科研水平、推动全省建筑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预应力外墙框架

博物馆项目展厅核心区、风井柱、环廊外墙等均大量采用清水混凝土,该位置游客量大、访问频率高,未做任何外部装饰,利用主体结构混凝土本身的质感和手感以及精心设计、施工的明缝、禅缝、拉力螺栓孔等形成自然的装饰面。

清水纪念塔

为达到外墙设计效果,技术团​​队进行了调整三类裸混凝土基准配合比的大规模试验,共进行了15批次裸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制作大小样板百余块,得到了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一致认可。技术团队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图纸进行深化设计,妥善处理了开缝、蝉缝、拉力螺栓孔等影响成品饰面效果的关键问题,并在模板分工上兼顾了标准化、集成化、模块化、通用化的先进理念。

清洁水诱导缝

项目技术团队践行BIM全流程管理理念,对各专业进行建模,以设计优化+方案优化为抓手,如东西区域微桩、预应力桩等工序,将设计与施工深度融合,为施工提供保障,助力项目提速增效。

此外,这支平均年龄不到28岁的年轻团队定期举行“武术大会”,交流探讨创新成果,为项目部“智者”们成长发展、实现人生价值搭建舞台。未来,项目还将引进履带打磨机器人、四盘地坪打磨机器人、三维检测机器人、倾斜测量机器人等智能施工机器人,不断提升智慧工地建设水平,迈向智能化。

安全守护者

安全无小事,预防为主。这是项目安全总监杨洋常说的一句话。如何正确引导教育施工人员,增强安全责任意识,一直是博物馆项目安全组最关心的问题。对于一个省级重点项目,安全工作必须万无一失。为此,施工现场的安全员们每天要走2万多步,用脚步守护施工安全。

今年以来,安全组与项目部其他班子紧密配合,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项安全教育活动,开展了消防演习、机械伤害演习、防洪演习等,邀请施工单位、管理单位、监理单位参加安全演练。国庆节前组织400余名施工人员观看安全警示教育片,不断加强安全宣传教育,绷紧项目生产安全弦,筑牢安全堤坝。

在现场作业面,安全员检查边坡、基坑防护,检查临时用电,检查施工人员防护设备,将隐患排查治理延伸到施工班组,直接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道工序、每个人身上。久而久之,工人就能严格按照安全规程进行施工。项目安全组创造性地将工作按照工种进行分类,结合工作实际制作安全小卡片,内容包括危险源识别分类、急救措施、职业病防治等,发放到各工种工人手中,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正是因为这样,项目部安全体系建设逐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更加严密,安全宣传教育更加深入,现场安全管理更加规范、科学,项目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

上山不辍,中河奋力划。项目生产、技术、安全、预算、材料等管理团队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毅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啃下了一块又一块“硬骨头”。在接下来的施工中,他们将更加坚定“必胜”的决心,鼓足“必战”的劲头。以“鲁班奖”为目标,充分发挥管理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团队优势,全力以赴,确保每一个施工节点安全、稳定、顺利推进,用辛勤和智慧为项目建设交上一份“丰收答卷”,为西安文化交流、中华文明传承再创一张靓丽名片贡献力量。

文字:刘熙凤、刘祥生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