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镉电池内部 比亚迪,荣耀与争议的崛起之路

日期: 2024-07-06 03:05:33|浏览: 16|编号: 7878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镍镉电池内部 比亚迪,荣耀与争议的崛起之路

作者:

出品/Node

多年来,中国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声音:“为什么中国出不了比尔盖茨这样的人物?”现在看来,这或许是一个有偏见的伪问题。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无论是在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兴的互联网领域,我们都看到太多有着传奇经历的本土企业家。在这一点上,我们没有必要妄自菲薄。

其实,中国确实有自己的“比尔·盖茨”,股神巴菲特说他是中国的“爱迪生+比尔·盖茨”,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称赞他是爱迪生、比尔·盖茨和亨利·福特的结合体,他就是比亚迪的掌舵人——王传福

在大众眼中,一向低调的王传福只是中国数十位车企老板之一。事实上,这个来自安徽无为的农民,从手机电池生意起家,随后进入电子产品代工行业,再跨界汽车制造,进军光伏、动力电池等新能源领域,逐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比亚迪王国。

但不可否认的是,王传福是一个既有荣誉感又饱受争议的人。白手起家的他曾被贴上“草根商人”的标签;屡屡跨界,被认为是最具创新力的商业野心家;大举扩张的他,也被贴上“山寨王”的标签。如今,他打起了民族牌,将中国制造推向了更高的高度。

回顾王传福的过往,有创业的艰辛,有转型的痛苦,也有胜利的辉煌,无论如何,他是一位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民族企业家。

(一)

与很多第一代企业家类似,王传福的前半生也是一部“草根逆袭”的故事,但他的经历比大多数人更“悲惨”。

王传福1966年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现无为市)一个普通的木匠家庭。初中时,本来就十分贫困的家境突遭变故,父母相继去世,大他几岁的哥哥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在哥哥和嫂子的全力支持下,王传福最终考入了中南矿冶大学(现中南大学),他的命运从此发生转折。

大学毕业后,成绩优异的王传福考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并留院工作,26岁便升任该院副院长,成为该院最年轻的正处级干部。不久,该院与宝钢集团合作,在深圳成立公司,主营生产镍氢电池,王传福被派往该院担任总经理。

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王传福发现他所研究的电池领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当时,手机开始频繁出现在“暴发户”的腰间,但一部手机售价高达两三万元,仅镍镉充电电池就价值数千元,而这一市场被日本企业垄断。

此时,日本因环保问题宣布放弃国内镍镉电池生产,全球面临严重的供需缺口。王传福觉得时机已到,决定放弃令人羡慕的铁饭碗,依靠自身的技术研发积累,去捡起日本人曾经“瞧不起”的镍镉电池市场。

1995年2月,已从体制内退出的王传福带领20多人在深圳布吉镇的一栋厂房里成立了比亚迪科技公司(BYD,Build Your Dream的缩写),开始真正的创业。启动资金主要是从几年前下海经商的堂兄卢向阳那里借来的250万元人民币。

王传福创业初期(图片来源:比亚迪官网)

即便到了今天,电池生产依然是一个高科技、资金密集型的行业,并不容易贸然涉足。作为该领域的专家,王传福虽然能够解决技术难题,但他缺钱。当时,投资一条日本镍镉电池生产线就需要几千万,如果配备全自动化车间,则需要数亿元,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王传福意识到如果完全采用日本的生产模式,公司根本就立不起来,更别说将来赚钱了。经过深思熟虑,他找到了一个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办法,那就是利用中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将全自动化生产线改为半自动化、半手工的生产方式。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制造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仅在劳动力成本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比亚迪将电池生产环节拆解,尽量避免用机器代替人工,从而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仅花费100多万元,就建成了一条日产4000只镍镉电池的生产线。

1995年底,成立不到一年的比亚迪击败日本三洋公司,成为台湾最大无绳电话制造商大巴的电池供应商,至此,王传福已成为电池领域不可忽视的人物。

(二)

1997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亚洲各国外贸企业受阻,导致全球电池产品价格暴跌。但对于王传福来说,这并不是坏消息,因为当时日本的竞争对手正苦于亏损,比亚迪的成本优势才得以显现。

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索尼、松下、飞利浦等电子巨头开始调整供应商,向性价比更高的比亚迪伸出了橄榄枝,大额采购订单纷至沓来。这一年,比亚迪的镍镉电池销量达到1.5亿只,占据了全球近40%的市场份额。

比亚迪凭借日本人淘汰的镍镉电池打败了日本人,第一桶金来的非常顺利。但王传福也清醒地认识到,镍镉电池不是长久之计,必须加快锂电池的研发和生产。于是1997年,比亚迪正式进军锂电池领域。

相对而言,锂电池的技术要求比镍镉电池更高,资金投入也更大。建设一个全自动化设备的锂电池车间,成本高达百亿以上,这对于一般企业来说根本无法承受。王传福借助比亚迪的优势,再次采用“人海战术”,以最低的投资,建成了一条半自动化锂电池生产线。

据说,比亚迪最初的锂电池车间“相当简陋”,通过在电池封装环节加入吸湿剂,避免了建造大型烘干室的巨额投资;用小玻璃箱制作微型除尘设备,工人们把手伸进去组装电池,取代了昂贵的无尘车间;因为买不起日本高端的分切机,所以用普通的带挡板的切纸机……

比亚迪的“微型烘干房”(图片来源:比亚迪官网)

就这样,王传福靠着小米加步枪的“作坊式”商业模式,把锂电池的生产成本压到了最低。当时日本厂商生产的每个锂电池售价在10美元左右,而比亚迪通过省去购买大型机器的成本,直接把每个锂电池的价格压低到3美元左右,品质和全自动化设备生产出来的电池相差无几。

2000年11月,在对比亚迪工厂进行了半年的考察后,摩托罗拉最终决定与这​​家刚刚崛起的电池公司签约,王传福也拿下了摩托罗拉首笔20万块电池的订单。当时摩托罗拉正处于巅峰时期,有了这个大客户,比亚迪很快就拿下了诺基亚、TCL、波导、爱立信等中外手机厂商。

2002年7月31日,成立7年的比亚迪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代码:1211.HK),募资16.5亿港元,10.95港元的发行价创下了当时54只H股的最高价格纪录。王传福本人则以27.83%的持股比例进入福布斯内地富豪榜前50名,成为名副其实的亿万富翁。

但与此同时,比亚迪却面临巨大的危​​机,就在公司上市前夕,三洋在美国对比亚迪提起诉讼,指控后者侵犯其电池专利技术,要求赔偿1亿美元;随后,索尼也向日本东京地方法院递交诉状,指控比亚迪侵权。

两家公司选择在此时出击,明显是意图阻挠比亚迪的上市进程。要知道,当时比亚迪的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已经占据了世界市场份额的第一和第二位,锂电池虽然面市时间不长,却已经冲进了全球第三,严重威胁着三洋、索尼的全球霸主地位。

此前,王传福对专利技术显得有些“漠然”。他曾说:“其实一个新产品的开发,60%来自文献,30%来自样品,另外5%来自原材料等因素,而自主研发其实只占5%左右。”这样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为比亚迪在前期扫清了技术障碍,但也为自己埋下了侵权的隐患。

幸好,在比亚迪团队进行了大量的文献检索和分析后,索尼最终败诉,三洋被迫主动向比亚迪要求和解。此战过后,比亚迪在国际市场上名声大噪,并很快超越三洋成为全球第一大电池生产商。

(三)

就连王传福自己或许也没有想到,比亚迪自主开发产品、自主打造生产设备的“半自动化半手工”产研模式,会成为其日后跨界、迅速开辟新格局的制胜法宝。

2002年11月,台湾代工巨头富士康与比亚迪达成合作协议,成为其电池塑壳供应商。鉴于双方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富士康集团总裁郭台铭邀请王传福到深圳总部参观公司生产线。

富士康生产车间(图片来源:富士康官网)

会面中,郭台铭满怀诚意,不仅向王传福展示了富士康很少向他人展示的生产模式,还叫来各部门经理解答他的疑问。但郭台铭万万没有想到,这会是一场令他后悔终生的“狼来了”。在参观富士康后不久,比亚迪也上线了电子产品代工业务,险些抄袭对方的生产链条。

而且,在随后的几年里,比亚迪掀起“人才争夺战”,从富士康挖走了大批优秀员工。王传福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行业机密,公司很快进军手机零部件行业,包括屏幕、镜头模组、外壳、模具等业务。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松下等手机公司的订单源源不断。到2006年,比亚迪手机制造营收已突破50亿,成为仅次于富士康的第二大手机代工厂。

郭台铭再也坐不住了。2006年6月,富士康旗下两家子公司富士康泰鸿和富士康鸿富锦分别向香港高等法院和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刘向军、司少清等前员工跳槽到比亚迪后泄露商业机密,要求赔偿500万元。2007年,富士康在香港起诉比亚迪侵犯商业机密,索赔650万元。

富士康指控称,自2003年起,已有400余名原员工跳槽至比亚迪,其中包括公司斥巨资培养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这些人利用职务之便,窃取了富士康内部工艺流程文件、资料等大量商业机密。

“山寨货最多也就是抄袭或者模仿一下样子,有人查就躲了。比亚迪不但抄袭,还派商业间谍来窃取我们的资料,然后毁灭证据”,郭台铭掩饰不住愤怒,厉声说:“我有生之年要跟比亚迪打一场官司,打到底。”

最终,刘向军等人因个人行为被逮捕入狱,而比亚迪却几乎毫发无损。而且,王传福事后还反客为主,发布通报,称负责对双方证据进行司法鉴定的负责人涉嫌毁灭、伪造证据、受贿罪;比亚迪前员工张朝政涉嫌非法收受富士康贿赂,为其非法窃取机密文件。

郭、王之争持续数年,最终不了了之。这场被当时媒体称为“中国高科技知识产权第一案”的商业事件,导致比亚迪以“搅局者”的身份强势进入OEM行业,最终形成了富士康、伟创力、比亚迪“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比亚迪电子模具核心(图片来源:比亚迪电子)

2007年,王传福将比亚迪的手机部件及模组、印刷电路板组装等业务分拆,成立比亚迪电子(国际)有限公司,并于12月20日在香港主板上市,股票代码为。比亚迪股份间接持有比亚迪电子约65%的股份。代工业务成为王传福手中的另一张王牌。

(四)

当比亚迪开始进军手机代工业务的时候,王传福还做出了一个更加深远的决定,那就是在2003年初以2.7亿元收购秦川汽车,进入更为复杂的汽车行业。

事件的背景,是2003年前后中国的民营企业造车热潮。当时,国内最大的摩托车生产企业力帆集团刚刚收购了重庆专用汽车制造厂80%的股份,正式进军汽车领域;不久,同样处于摩托车第一梯队的宗申集团也出资1500万元收购了安徽芜湖通宝公司80%的股份,成立了宗申通宝汽车公司;此外,在行业利润整体下滑的情况下,新飞、美的、奥克斯、厦新、波导等一批家电企业也纷纷加入造车大军。

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来源:比亚迪人士)

对于比亚迪来说,此时“搭上车”难免只是跟风而已。但作为现代工业文明金字塔顶端的产业,汽车制造技术的复杂性、产业链的繁琐性显然要比电池更甚。尤其对于刚刚加入WTO的中国来说,在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核心零部件上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当王传福收购秦川汽车的消息传出后,无论是比亚迪内部高层还是外部投资者都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这种不满首先影响到了资本市场,公司很快遭遇了基金抛售,收购计划完成当天,比亚迪股价暴跌21%;第二天,股价从18港元/股暴跌至14.45港元/股,短短两天时间,比亚迪市值缩水近27亿港元。

但在王传福看来,当时全球电池市场已日趋饱和,已成为全球第一的比亚迪很难再有进一步的增长空间。另一方面,汽车行业是万亿级的市场,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必然会出现爆发式增长。

对于造车的技术门槛,王传福称,“它是一只纸老虎,让后来者感到恐惧,迫使你放弃。”他甚至表示,“说白了,汽车就是一堆钢铁”,与吉利李书福“汽车就是四个轮子和两个沙发”的霸气说法十分相似。

很快,比亚迪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抢地盘运动”,在西安设立了汽车生产线,在上海设立了测试中心,在深圳设立了销售公司。显然,王传福错误估计了汽车制造的复杂性。当他满怀信心地把耗资2亿打造的“316”带到上海举行的全国经销商大会上时,却发现,这款“超级丑”的车型吓跑了所有的经销商。

王传福舍不得毁掉自己好不容易研发出来的原型车,决定直接仿制市面上的热门车型。为了真正懂车,他买了几十辆二手车拆解研究。此外,他还斥巨资购买市面上最新款车型供工人们研究,其中不乏奔驰、宝马、保时捷等顶级豪车。

2005年9月,比亚迪推出了第一款真正受到市场认可的车型——F3。很多同行发现,这款配备了自动空调、真皮座椅、天窗、导航的三厢轿车,简直就是当时市面上大火车造型的丰田卡罗拉(即卡罗拉)的翻版。不同的是,F3的起售价仅为7.98万元,几乎是卡罗拉的一半。

比亚迪F3(来源:汽车之家)

凭借丰富的配置、靓丽的外观、诱人的价格,F3自上市以来便备受追捧,2006年F3实现销售6万多辆,比亚迪实现销售收入近50亿元;2007年F3销量突破15万辆,创下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最高纪录。

在F3的带动下,比亚迪汽车驶入了快车道。

(五)

20世纪30年代,日本丰田公司从自动化纺织厂转型为汽车制造企业,并通过模仿雪佛兰、克莱斯勒、沃尔沃等欧美汽车系列逐渐发展,创造了后来风靡全球的“丰田模式”。但丰田公司怎么也不会想到,70年后,一家名为比亚迪的中国企业,竟敢以相反的方式进行自我革命。

王传福的秘密武器,是他久经考验的“半自动化、半手工”生产模式。与丰田、大众等头部车企自动化程度较高不同,他将电池制造车间的“人海战术”带到了汽车生产线,将装配工序细化拆分,尽可能采用手工方式完成。此外,很多生产设备也是从进口设备复制而来。

在产业链方面,比亚迪也与行业主流的全球采购模式格格不入。王传福试图掌控汽车制造的整个流程,包括各个零部件的制造,从发动机到五金件、电子件、安全气囊、塑料件、行李箱、货架等。自己做的好处是,比亚迪可以根据市场快速调整产品线,从而抢占更多先机。

2007年,比亚迪推出中型轿车F6,这是继F3之后的第二款全新车型。有趣的是,F6的整体车身和底盘悬挂“反向”衍生自第七代本田雅阁,前脸设计借鉴了雷克萨斯LS460的造型特点,车尾设计则与当时新款奔驰S级500颇为相似。F6一经推出,王传福便豪言:“比亚迪2015年要做中国第一汽车公司,2025年要做世界第一!”

此时,王传福已感受到“反向研发”带来的巨大好处。随后的时间里,比亚迪密集推出了多款车型,包括首款A级两厢车比亚迪F3R、小排量轿车比亚迪F0、高配车型比亚迪G3、紧凑级轿车比亚迪L3、MPV车型比亚迪M6,甚至还有硬顶敞篷跑车比亚迪S8……王传福说:“我们造汽车就像造玩具一样,一辆接一辆,速度非常快。”

2008年,巴菲特以每股约1美元(8港元)的价格认购了2.25亿股比亚迪股票。“股神效应”和比亚迪在汽车市场的出色表现,使得公司股价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上涨了10倍以上。2009年10月23日,比亚迪股价创下88.4港元的历史新高。那一年,王传福以350亿元的身家成为胡润富豪榜上的中国首富。这是比亚迪的高光时刻,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深渊。

王传福与巴菲特(图片来源:比亚迪官网)

2010年对于王传福来说是噩梦,先是汽车销量不及预期,仅完成全年目标的85%,高速增长戛然而止,随后汽车质量问题频发、经销商撤离等事件频发,比亚迪声誉一落千丈,在资本市场上股价更是一落千丈,从2009年的88.4港元/股缩水至26港元/股,这都是比亚迪疯狂扩张的恶果。

2011年比亚迪重返A股市场,根据当时的财报数据,比亚迪2009年至201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1.14亿元、484.48亿元、488.27亿元,增长极其缓慢;净利润则大幅下滑,三年分别达到37.94亿元、25.23亿元、13.85亿元,2010年、2011年同比降幅更高达33.48%、45.13%。

从巅峰跌入谷底,比亚迪销售总经理夏志兵辞职,数千名员工被裁员,王传福也不得不在媒体上公开承认错误。他表示:比亚迪片面追求数量和规模的扩张,忽视了品牌品质的提升,在分销网络、媒体关系和质量问题上犯了严重错误。

比亚迪已进入长期调整期。

(六)

起初,巴菲特重金投资比亚迪时,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们一头雾水,但“股神”给出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新能源汽车是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而当时的比亚迪早已成为电池行业第一,同时成功转型汽车领域,率先推出量产电动车,这似乎很符合巴菲特所倡导的价值投资逻辑。

其实,早在1997年,比亚迪就开始研究电动助力自行车电池、电动汽车电池等课题。2004年,刚刚跨界造车行业的王传福就推出了纯电动出租车EF3、电动概念车ET以及混合动力轿车-S,比特斯拉首款车型发布早了四年。2008年,DM混合动力系统轿车F3DM上市,正式开启中国量产新能源汽车的先河。

F3DM搭载的是1.0升发动机和电动机组成的DM混合动力系统,当时售价约15万元,一经推出便在业界引起巨大轰动。但由于当时电池技术尚未成熟,汽油价格尚低,行业对环保的关注度也不如今天,王传福的新能源汽车并未获得消费者的强烈反响。

但王传福认为,新能源取代燃油车只是时间问题,因此一直对该领域保持“高压”技术和资金投入。比亚迪制定了以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站、储能电站为主的新能源规划,通过收购和成立客车公司、能源公司、模具厂、零部件厂等,基本覆盖了整个新能源产业链。

一切已经准备好,王传福只需要一个机会。

2012年,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黄金时代正式到来;2013年,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一系列促进政策,中央财政直接向相关车企发放补贴资金,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迎来春天。

数据显示,2013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2000辆;受到补贴、免税政策刺激,2014年销量大幅增长至1.9万辆;2015年达到5.8万辆,销售收入193亿元,占公司汽车业务收入的48%;2016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至9.6万辆,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比亚迪汽车产品矩阵(来源:比亚迪官网)

除了家用轿车,比亚迪还拥有纯电动客车、纯电动卡车、纯电动叉车等产品线,以及纯电动牵引车、环卫车、渣土车、混凝土搅拌车、矿用专用车等车型。以电动客车为例,该类型产品市场已遍布美国、日本、韩国等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继2012年搭载第二代DM混合动力总成的插电式混动车型“秦”上市后,2015年比亚迪唐、宋上市,2016年比亚迪元上市,由此衍生出宋Pro、宋MAX、秦Pro等,“王朝系列”囊括燃油车、插电式混动车、纯电动车三大品类,成为比亚迪重要战略品牌。

2018年,王传福挖走了奥迪集团设计总监沃尔夫冈·艾格,王朝系列在外观上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此外,在此期间,比亚迪在BNA架构、DM技术、智能网联系统等核心技术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王朝系列以全新的姿态开始引爆新能源汽车市场。

除了主打“极致性能体验”的王朝系列,比亚迪还在2019年初针对5-15万元纯电动车市场推出了“e系列”。e系列基于比亚迪BNA架构的e平台打造,推出的纯电动车型包括e1、e2、e3、s2等。目前这些车型表现平平,很可能会被市场淹没,但e平台不断迭代,正在掀起一场新的电动车革命。如今,e平台全新海洋系列的浮出水面,也让人们有了更多的期待。

总体来看,比亚迪正朝着王传福所说的“2035年汽车产业将全面进入智能化时代”迈进。

(七)

2020年7月,比亚迪旗舰车型“汉”在万众瞩目下正式上市,这款配备教练模式、巴斯夫定制黑、搭载HiCar的中大型新能源车,斩获了12项“世界第一”、9项“中国最好”。

更大的意义在于,比亚迪汉作为一款20多万元的中高端轿车,打破了中国汽车企业“只擅长性价比”的原有格局,上市仅一年便销量突破10万辆,位居中高端新能源汽车榜首。某种程度上,比亚迪汉的成功让王传福有了与BBA等一线豪华品牌竞争的资本。

此外,比亚迪汉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在续航能力、生产成本、充电效率、散热性能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突破,尤其是“刀片电池”通过了极端针刺测试,在安全性能上已经超越目前最流行的三元锂电池,成为王传福的绝活。

“刀片电池”(来源:BYD官方网站)

今年年初的财务报告显示,从BYD HAN的有利条件,“刀片电池”和其他部门,Byd在2020年获得了1565.9亿元人民币的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22.59%的净利润;每股超过40元到每股近200元,四次。

进入2021年,BYD Auto继续销售良好,新能量车的累积销售额超过150,000,在八月份,同比增长了154.76%。

凭借电池制造,电子产品OEM和新能源车辆的几张王牌卡,Byd已成为目前最有前途的公司之一,但Wang 几乎没有说这很容易。

如今,大量的球员聚集在新的能量车桌子上。在高端市场中最麻烦的敌人。

此外,在Byd不断越过边界的10年中,的CATL从一家未知的初创公司跳到了2017年的最大的黑马,CATL仅在6年前就超越了,并以的速度超越了全球范围。电池市场和对BYD电池行业的最大威胁。

更重要的是,在新的能源产业中最努力的王楚富(Wang )面临着近年来的补贴,逐渐收紧了其新的能源车辆的补贴政策,而在2022年的补贴中,BYD的盈利能力将不受影响。公司的净利润。

经过这么多年的经验,我们将不得不拭目以待,看看“中国的比尔·盖茨”是否可以写下一个光荣的十年。

节点财务声明:本文的内容仅供参考。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