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陈绪伟 | 古韵新曲石条街乡

日期: 2024-07-12 04:06:29|浏览: 74|编号: 8022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陕西】陈绪伟 | 古韵新曲石条街乡

2024年第131期(共2559期)

关于作者:

陈旭伟,中国作家网签约作家,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散文学会会员,中华诗歌学会会员。

文学作品在《安康日报》、《西安日报》、《陕西日报》、《延河报》、《湖南文学》、《安徽文学》、《教师日报》、《散文选刊》、《散文天下》、《当代作家》、《文化艺术报》、《首都文学》、《作家文学》、《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中国散文学会》、《中国作家网》、《世界文摘》等省市百余家报刊杂志发表,获省市文学奖50余项。出版散文集《乡下的牛》、《以爱的名义》、《大地生活》等6部专著,诗集《月亮的背影》、《花儿开了想妈妈》,小说集《中医肖先生》。

散文百篇

十条街古韵新歌乡

----——————————

【陕西】陈旭伟

初到十条街,脑海中浮现的便是石条。十条街印象中石条光滑的边缘记录着岁月的历史印记。南北一排排的门板房、重檐飞檐的火墙建筑,仿佛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长者,默默而庄严地注视着。

十条街乡 十条街

走进石条街,街上行人寥寥无几,大人们出去干活,孩子们上学,偶尔传来孩子们的哭声和笑声打破寂静。街中央横铺着一排石条,一直铺到街尾;两边沿长边铺着三五条石条,街檐也铺着石条,整齐又光亮。

抚摸石条,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石条既是进出山间生活的通道,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是历史与现实交汇的见证。街道四周,群山巍峨,云雾缭绕,一条河从街道东侧流向南侧,给老街增添了一抹灵动,犹如一幅流动的画卷。

朴素的石板街,古朴自然,和谐吉祥。街长不足二十米,却有铁匠、木匠、竹匠、杀猪匠,手艺人后继有人。每逢佳节,还有花鼓、灯笼、彩船,一派热闹的民俗风情。每当夜幕缓缓降临,如火烧云般的红霞将整条街道染成红色,深蓝色的石板路,古老的店铺,犹如一幅奇异的彩色沙画。走过石板街,走过石桥,仰望天上的繁星,低头看着河中闪耀的圆月,听着邻里的欢声笑语,别有一番遐思。

传说中的黑龙洞,洞前有黑龙洞庙。黑龙洞位于乡政府西2.2公里处,黑龙洞沟中段。传说很久以前,一条黑龙乘着大雨洪水冲进此沟,趁势煽风点火,在车岩山北崖下旋出一个深洞,并在此洞中栖身;后得观世音菩萨点化,得道护佑当地百姓。此后,每遇旱灾,天降甘霖,人们便将此洞称为黑龙洞,此沟也得名黑龙洞沟。此沟曾是秦楚子午道支线的一个节点,是陕西、湖北、湖南与关中地区交往的重要驿站,周围存有大量栈道遗址。 据当地老者讲,唐朝鼎盛时期,此沟驿站传递南北书信,商贾往来不断,是当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兆。百姓感恩戴德,自愿捐资在洞前建庙祭拜,取名“黑龙洞庙”。庙内植有桂花树,庙前植有樟树。后来庙宇又多次修葺重建,如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民国五年(1916年),庙内碑文记载。

十条街乡古剧场

庙前古戏楼演绎着人文历史。据记载,民国五年(1916年)重建黑龙洞庙时,在庙前堤下16米处修建了一座戏楼。戏楼高大,东西朝向庙门。因地处倾斜地形,戏楼分基座和戏楼两部分修建。基座高约32米,宽约35米,用大块石块砌成。基座上的戏楼为双栋竖向连接,分上下两层。戏楼下墙用青石砌成,分前、后室,以石墙隔开,中间有门洞相通;前室用来放置道具,供演员、工作人员休息;后室为过道,演员从北端板梯上台。戏楼建筑上墙为土木结构。 戏台用一寸厚木板铺成,面阔二十三丈,进深二十三丈,戏台高十六丈。戏台正中门楣上有“宋永协”题字;墙上有安康、镇安、西安等地许多戏班的演出寄语。整个戏楼建筑为插梁式混合屋架,由八根梁墙支撑。立柱间有两道门楣连接。角柱与旧角梁间有龙纹斜撑,檐柱与檐间有木狮。檐下有斜角挡风板。精致细致的斜撑、栩栩如生的狮子、龙纹砖雕、飞檐转角,无不展现出精湛的雕刻技艺。

过去,农历二月十九、六、十日为庙会日,每月初一、十五也有庙会。方圆百里的信徒和省内外众多的香客都来到这里,在黑龙洞庙烧香拜佛,然后在山门庙前席地而坐,听古戏,赏美景,尝农家茶饭,热闹非凡。到民国末年,洞口的龙王庙已被土匪破坏,只剩下断壁残垣,而洞前的古戏台、古戏楼也濒临危险,但还算完好。2014年5月,黑龙洞庙、古戏楼被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4月,申报并获批省级文物保护投资项目,对黑龙洞庙、古戏楼进行保护修缮。 当年竣工验收,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

古石条街乡位于县城北27公里,中河上游中段西岸,汉通公路穿乡而过,与街相邻,因乡政府所在地石条街而得名。乡西两公里处有一条黑龙洞沟,为古秦楚子午道的支线,设有驿站。沟中部有黑龙洞庙、古戏楼,为省级保护单位。所谓石条街,是因为中河在此折西形成一个大湾,涉出一片平坦之地。人们长期在这片平坦之地生活,唐宋时期形成小街市;清顺治年间,街上的商人、店铺、富户捐资选用规整的石条铺砌街道,故而得名。 该乡北接铜前乡,南与高坎子水田乡接壤,西与双河口乡为邻,东与安康县(今汉滨区)接壤。辖高峰、龙兴、河义、红岩、西正5个村委会,40个村民小组,778户,3278口人;土地面积59.44平方公里,耕地8840亩,其中水田452亩;山坡地多,水田极少,平均海拔1500~1800米,气温较低。多数田地一年只收割一茬,产土豆、玉米、大豆、红薯,少量小麦、油菜、水稻;属于秦岭南麓高山区。 由于山大人稀,草原宽阔,适宜发展畜牧业,当地群众有养羊的传统习惯。

十条街南口有乡办中心小学一所,村组内有完全小学一所、小学六所,孩子们就近上学。街东侧有乡办卫生院一所,村内配备赤脚医生,方便群众就医防疫;街边有供销社配送门市,街内有各类手工业者店铺,销售日用百货、收购农产品。乡里有综合加工厂一所,主营粮油加工、农具农资购销等。每五、十天举办一次街市,南北产品交流颇为热闹。 于是有句顺口溜说:“石条街石条铺成,四面环山云雾;一沟一河穿乡而过,到处都有洞天庙宇、戏楼、驿站。韩通公路穿境而过,东西人早赶集;山区多间作,畜牧业丰收。”

乡政府所在地河义村位于十条街、韩通公路、中河以东,罗汉洞沟北岸。村子所在的小地方叫总树坪,建村时,三个先进公社合并为一个村,大家对合并很积极,很满意,所以取名“河义”。村北1.5公里的穿心店,位于中河东岸,早年有一家小铺子,过去是铁佛到铜前的人行通道,要经过这家铺子,故名。村子下面东向西流的罗汉洞沟,沟源头有一洞穴,人们曾在洞穴中安放十八罗汉,故而得名;此沟中段有一条支沟,原沟内有白杨树,故名白杨树沟。 村南1.6公里的老罗沟,早年是一片荒地,无人居住,故名,后来有几户人家迁入。村西两公里处有一条庙沟,早年沟源头有齐王庙(供奉韩信),故名。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164户,729人;有耕地1200亩,其中水田86亩;山坡地多,水田极少,属于秦岭南麓高山区。因村子紧邻街道,又是乡政府所在地,不但交通方便,而且小孩上学、村民就医、农产品交流等都很方便。 因此,当时就有了这样一句七字四行的名句:“乡政府驻河义村,路通街校近;坡多田少,副业有益,多种经营惠民”。

小溪潺潺的流水声

高峰村为乡最南端村,距乡政府四公里,汉通公路与中河西岸,位于安沟与中河交汇处的西北岸。高峰村建村时,因境内有一座高高的石峰而得名,相传清嘉庆年间,在此沟内建有供奉弥罗佛的安南寺,故名。村南与水田乡接壤,恰好是一道高岭;高岭之上为吴家山,因早年有一户吴姓人家在此山岭上居住而得名;村东高石峰下,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柴山沟,沟内山上长满了杂木,过去只能作为柴薪供日常生活,故而得名; 村北1.5公里处的石灰沟,因早年沟内烧石灰而得名;此沟口有一吴家大院,因早年有一户吴姓人家所建而得名。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209户,938人;耕地面积2000亩,其中水田103亩;山坡地多,水田极少;属于秦岭南麓高山区。盛产洋芋、玉米、大豆、红薯,少量小麦、水稻,家畜家禽多。因此给人以“高北石峰高峰村,山中三沟一河;一季五谷丰收,牛羊家禽饲养”的印象。

黑龙洞沟中段龙兴村位于乡政府西两公里处,黑龙洞沟东岸,驻地在黑龙洞沟对岸的杉树坎。建村时,因地处黑龙洞,将原五星合作社合并为一村,取“龙兴”二字命名。村对面有黑龙洞、黑龙洞庙,还有著名的古戏楼、古驿站。到村里要从黑龙洞沟口进入,这里是沟(西)与中河(东)交汇的路口;沿(西)沟向北走,经过险峻的手板岩,路边两块岩石形似手掌,故名;沿沟上行一公里多路程,即可到达村里。 该村东邻河义村,南连高峰村,西、北与双河口乡接壤。村沟北有四条支沟相连,东有一条长约两公里的东沟。沟西侧有三条沟,分别是小西沟、大西沟、燕屋沟。所谓燕屋沟,因沟内有早年有人居住的洞穴而得名。全村9个村民小组,181户,776人。耕地面积2400亩,其中水田126亩,山坡地多,水田少,属于秦岭南麓高山区。 记得那里有这样朴素的文字“陇洞、陇寺、陇兴寨,古道古楼古驿道;八沟九梁千亩地,十里百户万亩粮食”。

西正村,位于西沟西岸,在乡政府东北三公里处,距汉通公路半公里。此处西沟属中河,村落位于西沟梁属下的杉树坪。建村时,因境内有两条河流,故取名为梁河村。后因与其他村同名,因位于两沟西岸,1983年改名为“西正村”。所谓西沟,因位于中河淖西侧而得名,村西与红岩村相邻;所谓中河淖,因是中河的源头(脑)而得名;此河源头为黄竹落,其竹林因全是黄竹而得名。位于苏竹岭南麓,村北与铜前乡相连; 村南与河义村相连。村东南两条支流汇入中河,南边的叫南沟,东南相距半公里的叫金家沟,因原金家住此沟而得名,与安康县(今汉滨区)接壤。全村5个村民小组,118户,497人;耕地面积1700亩,其中水田74亩,山坡地多,水田少。海拔在1100米以上,是典型的秦岭南麓高山区。记得村里的黑板上写着“西沟山坪西正村,中河源头黄竹林;海拔虽高,但大家齐心协力增产,捕捉畜禽。”

走进红岩村,只见一道数丈高的红岩瀑布,悬挂在与中河汇合的沟口,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该村位于乡政府北4.5公里,汉通公路北3.5公里处,地处红岩沟上游,位于红岩沟与长沟交汇处的西岸。建村时,因当地有红岩沟而得名。所谓红岩沟,因村沟南一公里处东岸有一块巨大的红色岩石而得名。此沟西侧有三条支沟相连,由南向北,分别是古潭沟(人们曾在沟内烧炭)、糯米沟(早年人们曾在沟内种植九谷(糯米))和长沟(源头处的支沟比较长)。 该村北连铜前乡,东连西正村,南连河一村,西连双河口乡、龙兴村。全村5个村民小组,106户,651口人;耕地面积1500亩,其中水田68亩,山坡地多,水田少,典型的秦岭南麓高山区。记得村长说过:“红岩沟红岩村,记住四沟五组;山坡地多,田地少,讲究技术,间作粮食增收粮油。”

进乡后,我清晰地了解到石条街乡的历史进程和不断发展变化。民国前,此地属“桥芦沟铺”(今铁佛)管辖。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县设区保(铺)制,属北区中河保管辖;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县实行乡保制,此地属中桐乡管辖;直至中华民国成立的1949年12月,县设区村建制,属铁佛区石条村,石条从此得名;1951年5月,县设区镇建制,改称石条乡;1956年6月,改称铁佛区双溪乡; 1958年9月,废除区乡建制,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改称双溪人民公社;1983年7月,全县改公社体制为区乡建制,定名十条街乡、铁佛区,十条街正式开始得名;1996年,撤销区,乡合并设镇,2000年县乡机构改革,十条街乡保持不变;直至2011年第三次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十条街乡与铜前乡撤销,合并为铁佛寺镇。至今,十条街乡已成为历史记忆,但十条街乡的土地却继续快速发展,乡村面貌更是发生了变化。

改革犹如一阵和煦的春风,吹走了历史的尘埃;欢聚带来秋日的气息,呈现着欢快美好的田园风光和村谣。

我曾在石条街乡进行过研究,记录了这里的河流和数十条沟渠,翻越了这里的数十座山岭。还了解了龙洞龙寺古剧场和隐约可见的古栈道,知道了这里的文化历史既悠久又深厚。尤其是一条条石铺成的街道,让我喜欢上它的自然宁静、古朴和谐、平和纯朴,给人以美丽的遐想。

十条街乡由建村到建乡,再到撤销建制,历经62年的建制,真是不断发展变化很大,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进乡道路过去是翻山越岭的窄道,现已修成标准化三级柏油路;村到组、户道路过去是狭窄崎岖的茅草路,现已变成人车通行的硬化水泥路。生产用地过去是高山区广种低产,现已改为科学种田、产业化。不但粮油亩产大幅度提高,多种经营收入也很高;人民生活由过去的寒酸、温饱发展到现在的脱贫致富。

走在石板街上,给人一种踏实、稳重、灵动、轻松的感觉。街上商品交换的声音,朴实、幽默、悦耳;沿街漫步,可以看到屋檐下、中河边、大树旁的老人,安详地抽着烟,面带微笑,享受着温暖的阳光。还有几个调皮的孩子,爱在中河浅水里钓鱼、捉螃蟹,在田野里追逐蜻蜓、学鸟叫。那些唱着山歌、哼着小调、在田野里悠闲劳作的年轻人,正在“汗流浃背地耕耘”,期盼着丰收。

远远望去石条街村,这里山连岭,满目山野郁郁葱葱。看不到岭的尽头,植被一望无际。这里的河道连沟,一条中河贯通整个乡镇,连接着无数条不绝于耳的溪流。只要来到这里,你就会领略到日夜吹拂的风,一年四季清新的空气流动。真切地感受这里,山川、河流、田野,无一不是纯净而美丽的,让人感动,让人荡气回肠。

来到石条街乡,喝一口溪水,它是天然纯净的矿泉水,还含有罕见的富硒元素。吸一口空气,它是天然洁净的氧气,充满着草木野花的清香。听一曲山歌,它是自然纯朴的乡村腔调,也蕴含着时代的韵律。

2024 年 6 月 30 日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