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海:从“收买佬”到“金属大王”|沥商传奇

日期: 2024-07-14 16:06:13|浏览: 115|编号: 8082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陈亚海:从“收买佬”到“金属大王”|沥商传奇

陈亚海:从“买手”到“金属大亨”|沥青商人的传奇

在佛山,陈亚海是一个有些陌生却又充满传奇的名字。

作为价值千亿的广东星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星海集团”)的董事长兼创始人,“金属王”的标签隐约揭开了这位低调而神秘的商业巨头的面纱。

37年前,陈亚海怀揣着1000多元钱来到佛山,在广佛路南海大沥落脚,做一名普通的“采购员”。几十年来,他目睹上千家企业倒闭,而星海却是少数几家能够继续成长、生存下来的企业之一。

2023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星海集团旗下佛山市星海铜铝有限公司位列第243位;2023年佛山企业100强榜单中,星海集团有2家企业入选。

这些标签和数字背后隐藏着什么?

“在大理可以赚很多钱”

1986年夏天,一名年轻人背着一袋麻绳,坐上了从湛江开往广州的长途汽车,他就是25岁的陈亚海。

陈亚海的家乡位于吴川漳浦山区,当时十分落后,村里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两亩。高中毕业后,陈亚海到全国各地谋生,曾到四川、湖南收购废旧塑料鞋底,到云南采玉,在海南开办废品回收站。后来,他的父亲和二哥承包了村里集体的麻绳厂,他一边在外做小生意,一边帮厂里找销路。这次去广州,主要是给麻绳厂找销路,同时也看看有没有生意可做。

改革开放之初,广州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商业中心。本来应该去广州的,为什么最后却到了大理?巧合,也是巧合。

其实,陈亚海最先选择的是距离广州较近、尚未划入大理的黄岐。车子经过广佛交界处时,车上的人都在感叹广州的繁华,但他敏锐地发现,珠江大桥附近的黄岐却店铺林立、人头攒动。在广州骑了一个多星期的自行车后,他终于找到两个麻绳客户,便搭车踏上回程,打算路过黄岐时下车视察。

“阿生,阿生,过了黄岐了,你要下车吗?”陈亚海没想到,连日的奔波,自己一上车就睡着了,隐约听到司机喊了一声,他恍然大悟:“这是哪里?”

“大力!”

在那个商机遍地的年代,机会总是眷顾那些有商业嗅觉、敢于先试的人。“完了,我还想去看看。”陈亚海第一次来到大理就是这样,他发现,这里到处都是卖摩托车、卖香烟的专业市场,商业氛围丝毫不比黄岐差,还能听到不少吴川口音。

陈亚海四处走走,回到下车的地方后面,发现一个大型铝厂的宿舍,估计住着上千人,看上去很赚钱。路口正好有一块地段不错的空地,他打听了一下,这块地是好美村的,可以出租。“在这里做废品回收,应该很赚钱。”打定主意后,陈亚海立即回家准备。

当时珠三角商品经济发达,物资逐渐丰富,很多城市都有“收购商”走上街头,但包括大理在内,大多数人只是骑着自行车零星收购废品,然后卖给供销社或私人废品回收站。但陈亚海没打算这么做,“如果自己收废品,就是一人生意,如果开个废品回收站,几千人都可以把废品寄给我。”

一个多月后,陈亚海带着妹夫和老乡帮手回到大理,从家里借了1000多元启动资金,在原本看中的地方租下了100多平米,用一些废木料、竹子搭建了一个商住两用简易棚子,陈家废品回收站就开张了。同村十几个年轻人也来投奔他。“家里连饭都吃不饱,听说来大理能赚大钱,都争先恐后地来了。”

陈氏回收站的出现,立刻改变了大理的废品回收行业。除了公司自己的人出去收购,单独工作的“买家”也可以把东西卖给陈亚海。因为地点固定、服务周到、价格公道、付款及时,很多单位、工厂也愿意批量出售废品。与众不同的经营理念和日夜操劳的努力,让陈氏回收站迅速站稳了脚跟,成为周边地区废品回收的聚集地。

总是领先一步,做好事后打算,尽自己所能,做到最好。这也是星海集团在之后几十年的写照。

在立交桥下成为百万富翁

大人物的传奇故事总是在细节中充满戏剧性。就像偶然来到大理一样,陈亚海的“第一桶金”同样来自意外。

陈亚海还记得,“回收站才开了两三个月,一辆往隔壁摊位运米的货车不小心撞倒了我的棚子,司机赔偿了200多元。因为是简易棚子,修起来很容易。这笔钱比我以前收废品赚的还多!”

相比于这些小插曲,对陈亚海事业发展最关键的助力,来自于他背后的产业环境。

上世纪80年代,大理是全国最早发展大规模民营有色金属产业的地方,冶炼厂随处可见。相比于普通“收购商”做的纸板、玻璃瓶等生活废品生意,金属废品生意更加稀缺,附加值更高。想赚大钱,就得做金属生意。

但当时政策还在逐步放开,有些领域民营经济还不能直接参与,该怎么办?

在当地同行中,陈亚海再次开创了先例。他先找到大理供销社下属的收购站,签订合同,委托收购废钢。陈亚海把自己收集的废钢卖给他们,赚取利润。他偶尔也做一些铜、铝的生意。有一次,他在给一家造纸厂卖废纸时,无意中发现厂里有一大堆废料,里面夹杂着很多旧机器、旧金属等。陈亚海立刻意识到可以“变废为宝”,于是以相对便宜的价格买下,赚了数千元的利润。

星海集团仓库内的铜材。图片由受访企业提供

生意做大了,越需要靠谱的帮手。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企业家,很多都是举家出动,创业一年不到,陈亚海的大哥也来到了大理,一年后,他又带着妻子来了。

在那个资本快速积累的年代,很多人在刚开始创业时都无法想象自己能赚多少钱。陈亚海也没有想到,短短三四年时间,就赚了一两百万人民币。对于80年代末的陈亚海及其家人来说,这堪称“财富自由”,但他们并没有止步。

当时大理已成为中国有色金属产业中心,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企业到大理做生意,不少外商企业,特别是江浙一带的企业也纷纷前来购买陈亚海的货物。陈亚海的接货范围也扩大到珠三角各城市,甚至海外进口。旅港大理人、亚洲铝业集团创始人匡惠珍早年就做过废旧有色金属进口生意,陈亚海与之打交道多年,一柜废旧物资的利润有时可达数万元至几十万元不等。

1989年8月,广东第一条高速公路——广佛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穿过大沥镇,给很多人带来了便利。但陈亚海却从中看到了另一个机会:这里地势开阔,上面下面都是水泥,不用担心下雨。随后,他在大发市场附近的高速公路桥下租下了五六百平方米,把回收站搬到了这里,并正式租了一张有色金属经营牌照,彻底放开手脚做生意。有时他一天的经营流水就几百万元,一年的利润也在几百万。

几年后,陈氏兄弟的生意做大了,不得不再次扩大规模。1993年前后,他们在潘村路口附近的一个军营里租下了一块五六千平方米的新地皮。这是他们到大理后第一次住进真正的房子,此前的7年,他们一直在露天居住。陈亚海的二哥也决定放弃麻绳厂的生意,一起来大理创业。大学毕业后,四哥也加入进来。后来,大哥负责物流、客户沟通,二哥负责财务管理,四哥负责周边市场收购。

2014年,陈氏四兄弟共同出资兴建的龙辉大厦封顶。图片由受访企业提供

兄弟齐心,干一番大事业。陈氏兄弟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史上的篇章已经拉开。

“我能预见风险”

二十多年过去了,陈亚海仍然清晰地记得那个星光灿烂的夜晚。

2005年国庆节期间,香港举行了盛大的酒会,祖籍在南海​​的香港特首特意邀请南海商会代表出席,陈亚海也在其中。酒会上,陈亚海结识了不少香港商界名流,深受鼓舞,他几乎一夜未眠,“我以后要怎样努力,才能让自己的生意达到他们的千分之一呢?”

正如李嘉诚、李兆基等企业家的崛起与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历史紧密相连一样,陈氏兄弟在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也与中国的改革开放、产业转型升级,乃至渡过一次又一次危机的过程同步。

参加这次酒会的几年前,随着行业政策的放宽,陈氏四兄弟决定将公司一分为四,成为中国第一批获得回收牌照的公司。分拆前,他们的公司已经是行业佼佼者。分拆后,他们平均分配资产和资源,但各自的规模仍然远远超过该地区的其他同行。

陈亚海的每一步都展现出惊人的判断力和风险控制力。新星海集团成立后,他加速业务多元化、全球化转型,1999年,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夕,星海国际成立,次年在澳大利亚成立首家海外贸易公司,全球业务网络逐步拓展。

星海集团总部所在地大理龙辉大厦。图片由受访企业提供

随着业务扩大、行业演变,陈亚海感到废旧有色金属回收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风险和经营难度越来越大,难以继续作为长期主营业务,于是他逐渐与大型有色金属制造企业合作,进军铝锭、电解铜等半成品贸易业务。2003年,星海集团收购了清远一家线材厂,业务延伸到有色金属制造领域。

经济有周期,行业有起有落,这些年,陈亚海打交道的企业大多被残酷的市场淘汰,星海自身也遭遇过几次危机,最惊心动魄的一次发生在2008年。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暴跌,铜价在半年内从每吨六七万元跌到两三万元,跌幅超过50%。星海前期向上游订购了大量铜,但至今未发货,如果收货,损失将超过已付的定金。但如果收不到货,又会影响其长期信誉,该怎么办?

与很多同行选择放弃定金、不履行合同不同,陈亚海态度很坚决,全部按原价接货。“当时我们贷款很少,损失都是自己的钱,还能承受。”市场并没有让陈亚海损失太大,短短几个月有色金属价格就恢复正常,星海的生意也重回正轨。

风波过后,陈亚海更加谨慎。比如在房地产行业,2011年,星海与保利华南公司展开合作,成功开发了十余个项目,成为保利华南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之一。2018年,他觉得房地产市场太热,不宜盲目投资,于是很快决定不再进入新项目。当时可能有人会觉得他“多虑了”,但现在大家都很佩服他的远见卓识。

“我能看清风险何时到来,了解市场的周期性和风险性,这是我的优点,也是我创业几十年最大的感悟,我宁愿慢慢来,稳扎稳打,有时候慢就是快!”陈亚海说。

如今,星海的主营业务有色金属交易,年交易额超千亿元,成为华南地区有色金属现货价格的风向标。陈氏四兄弟合力打造的龙汇大厦,吸引了数百家产业相关企业入驻,每年贡献税收上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华南有色金属总部。

既要在时代洪流中把握机遇,又要在洪流退却后拥有继续前行的硬实力,这条路很难,但陈亚海一直走在这条路上。

【对话】

陈亚海:不管船大船小,能靠岸就是胜利

南方+:打造千亿美元行业领袖,您最大的秘诀是什么?

陈亚海:就是诚信,这也是我的价值观。李嘉诚曾经说过,“诚信得天下,做生意就如同做人一样,诚信是不可缺少的。”这也是他今天能如此成功的原因。

不管是贸易还是制造,做生意从来都是不食言,只有信守承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集团旗下的兴海铜铝有限公司,2013年之前销售额才几十亿,因为讲信誉、讲原则,得到了市场的认可,现在很多客户都主动找我们做生意,短短十年,销售额增长了几十倍,这些都是坚持诚信经营的结果。

企业管理和人才引进也是如此。我曾经请了一位上海人来做子公司的总经理,约定每年给他一定比例的利润分红。他一开始还不相信,但我告诉他,我是“牙齿当金子”,一定会说到做到。后来,他拿到了全额分红,还引进了更多的人才。

因此,信誉是星海的金字招牌,我们靠信誉赢得客户,赢得人才,赢得可持续发展。

南方+:来大理之前,您去过很多地方,后来也有很多机会去其他地方发展,但您一直留在了这里。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减少投资,而星海却一直在大理投资新项目,这是为什么呢?

陈亚海:我在大理经商几十年,已经深深扎根在大理,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感觉其他地方的市场氛围和投资环境不如大理,各级政府给企业提供了很多支持和帮助,办事效率、服务态度都很好。其他地方可能也有很多机会,但在我心里,大理是最好的。

市场是有周期性的,这几年经济环境也波动很大,但市场最低谷的时候,变化也是最快的,如果这个时候投资,竞争就小了。最近星海集团在大理又投资了星海工业园、海源物流园、南海国际会展中心二期等新项目,因为我看好未来。

南方+:您的子女已成为公司的骨干力量,您对“创业二代”的培养有什么想法?

陈亚海:创业之初,我和妻子在废品回收站的棚子旁边搭了一个三四平米、两米高的小棚子,作为我们的宿舍。我们的三个孩子都是在这里出生的。他们还是襁褓中的孩子时,我忙于干活,就经常把他们放在塑料盆里,陪他们玩一整天。

虽然陪伴他们的时间少了,但我心里对待孩子却是很用心的,言传身教,给他们做好榜样,让他们看到爸爸是多么的辛苦,才能成为一个对家庭有责任感、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比说千言万语更有用。

他们也干劲十足,现在公司日常运转全靠他们了。我经常跟他们说,“哪怕是航空母舰,靠不上岸也没用,哪怕是小木船,能靠上岸就是胜利!”希望下一代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急于求成,不盲目追求规模。要把现有的业务和平台接手,把不好的改进好,再建百年基业。

南方+:作为新大理居民,您觉得大理的商业精神是怎样的?

陈亚海:我在大理几十年,和浩美、新鹏、华昌、建美等本地企业家有过很深的交往,我们接触交流频繁。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务实、低调、肯干、诚信做事、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说实话,这些品质非常值得我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研究笔记】

如何用牙齿当黄金?

如果不认识陈亚海,很难看出他是一位掌管着数十亿资产集团的企业家。他说话总是很谦虚,但提到两个字:诚信。

人无诚信不能立,企业亦然。有色金属行业与国际经济环境息息相关,价格周期性波动是常态,可以说是高风险行业。陈亚海亲眼目睹过上千家企业的倒闭,星海能挺过危机和周期,发展成为千亿市值的龙头企业,全靠诚信。

他信奉“牙齿是金”的道理:信用好的人,短期内可能会吃点亏,但长期来看是值得的。人们觉得这个人靠谱,值得信赖,哪怕价格高一点,也会安心跟他做生意。这样,很多生意就会主动找上门来,这岂不是钱到家了?

正如陈亚海所说,诚信是大理商业精神的精髓,在大理,还有不少坚守实业、“牙齿如金”的企业家,正在迎来又一个春天。

【报道人】熊诚

【摄影】戴嘉欣 廖明灿(除署名外)

【编辑】杨福耀

【海报】闫静薇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