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回收,“废”电池的“新”生意

日期: 2024-07-27 11:06:17|浏览: 47|编号: 8377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动力电池回收,“废”电池的“新”生意

图片来自Canva

近年来,各大巨头纷纷抢滩造车,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火爆,同时受到绿色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油价上涨的影响,新能源汽车销量也一路走高,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625.3万辆和606.7万辆,同比均增长100%,市场占有率为25%。

然而,虽然新能源汽车销量在上涨,但其核心部件之一的动力电池的容量却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因此当动力电池不足以继续为新能源汽车提供电力,失去电力时,就会面临报废退役的境地。这意味着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退役的动力电池数量也会逐渐增多,在此背景下,动力电池回收逐渐成为各路玩家热议的“新业务”。

车企业纷纷入局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已经有不少车企进入动力电池回收领域,比如早在2018年,比亚迪就与铁塔公司建立合作,利用回收电池用于基站储能备用;吉利也成立了江西亿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业务范围就涉及动力电池回收。而车企涉足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并非没有道理。

首先,整车厂布局动力电池回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成本,据了解,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成本中占比最高,约占成本的40%-60%。而动力电池价格上涨,新能源汽车成本也会上升,处于产业链下游的车企利润空间将受到挤压,这也是新能源汽车多轮涨价的原因之一。但新能源汽车价格上涨或多或少都会影响潜在车主的购车意愿,如果整车厂布局动力电池回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成本压力。

其次,车企可以快速搭建动力电池回收渠道。与其他类型企业不同,车企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这些车主未来都可能成为其动力电池回收业务的潜在客户。多数车企拥有完善的分销网络,可以以此为基础,通过汽车4S店、汽车经销商等提供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缩短回收网点的设置时间,从而以更快的速度开展动力电池回收业务。

第三,车厂可以通过布局动力电池回收,优化用户体验,提升用户粘性。前面提到,动力电池的容量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衰减,也就是说动力电池总会有退役、报废的一天,电池终有更换、维修的那一天,车厂用户未来也有可能面临动力电池更换、维修等问题。车厂可以通过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帮助车主解决动力电池维修、更换等问题,为车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提升车主对品牌的认可度。

电池制造商是“自然的结果”

除了整车厂,电池厂商也在积极布局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其中,宁德时代于2015年收购废旧电池回收公司邦普回收,进入动力电池回收赛道;国轩高科也在合肥肥东、庐江设立电池回收生产基地;中芯航与厦门金源合资成立中芯航科技(福建)有限公司,布局电池回收等业务,电池厂商竞相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原因不言而喻。

一方面,电池生产企业可以通过布局动力电池回收来缓解原材料短缺问题,避免陷入困境。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动力电池需求量不断增加,相应的动力电池原材料消耗量也不断增加。但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动力电池原材料项目停产、减产,导致动力电池原材料短缺。

电池厂商进入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后,可以对回收的动力电池进行拆解回收,从废旧动力电池中提取锂、镍、钴、锰等金属物质,用于生产新的动力电池。此举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动力电池原材料短缺的问题,还可以减少电池厂商对国外原材料厂商的依赖。

另一方面,电池厂商也可以通过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应对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受供需错配等因素影响,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以碳酸锂为例,2021年初,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在5万元/吨左右,2022年初,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在30万元/吨左右,今年11月份,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更是一度突破60万元/吨大关,可见涨势有多么凶猛。

显然,随着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电池厂商的电池生产成本也被一再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电池厂商不仅要应对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的波动,还要降低动力电池的生产成本。

此外,电池厂商通过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可完成闭环,提升竞争力。电池厂商进入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后,可完成“动力电池生产-动力电池消耗-动力电池回收-资源再生-资源回收”的流程,这不仅缓解了金属资源短缺问题,避免受制于人,也为环境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

第三方公司正在利用这一形势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车厂、电池厂竞相进入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同时,第三方回收公司也摩拳擦掌,格林美、光华科技就是其中的代表企业,这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首先,动力电池需求持续增长,动力电池回收潜力巨大,第三方回收公司可将其发展成新的增长点;由于动力电池中含有多种金属元素,若处理不当,废弃的动力电池也会给环境带来沉重的浪费负担,因此动力电池回收势在必行;另外,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增加,动力电池需求量也将持续增长,加上新能源汽车的逐步普及,预计未来将产生大量的退役动力电池,这也意味着动力电池回收有着长远发展的可能。

如今,动力电池回收格局仍不明朗,第三方回收公司也可顺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回收业务,拓展新的增长点。以格林美为例,据了解,2022年前三季度,格林美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快速增长,1-9月累计回收动力电池超过1.2万吨(超过1.50GWh),同比增长超过130%,实现销售收入46270.14万元,同比增长297.73%,进入全面盈利阶段。

第二,第三方回收公司拥有专业的回收处理技术,能够更好地利用回收后的电池。与整车企业和电池厂商不同,第三方回收公司往往掌握关键的回收技术,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回收解决方案。例如,光华科技从2011年开始研发退役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相关技术,掌握了锂离子电池状态估计、主动均衡、拆解回收、修复再生等核心技术。

采金并不容易

据预测,2021年我国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提升至约143亿元,而到2025年,我国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或将突破400亿元,随着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的逐步扩大,动力电池回收机会也将随之增加。不过,不得不提的是,虽然动力电池回收受到各路玩家的青睐,迎来了不少人的布局,但动力电池回收蛋糕却不是那么容易切的。

一是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无组织”多,回收生意难做。众所周知,在动力电池回收市场,除了“白名单”动力电池回收企业,还有大量不正规企业。“作坊式”企业合规性和回收拆解技术无法保证,但由于成本低廉,往往开出比合规企业更高的动力电池回收价格,因此相当一部分退役动力电池流向了这些不正规企业。

高工锂电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白名单”企业回收的退役动力电池不足20%,其余动力电池大部分流入非正规回收公司、小作坊。对于正规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来说,在电池回收环节,动力电池回收生意已经相当艰难。

其次,动力电池种类繁多也增加了动力电池回收的难度。事实上,目前市场上动力电池的种类和类别非常多,这些动力电池在设计思路、电池材料、内部结构等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对废旧动力电池进行电池健康状态评估、拆解回收的难度。

就目前情况来看,动力电池回收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短缺问题,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但电池评估等技术难点仍需攻克,环保风险等问题也依然存在,这些都需要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参与者们去一一攻克。总之,动力电池回收这项变废为宝的新业务并不容易做,行业参与者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文/刘匡微信公众号,ID: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