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齐锂业投资成立公司涉足废旧电池回收

日期: 2024-08-19 03:07:39|浏览: 73|编号: 89220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天齐锂业投资成立公司涉足废旧电池回收

8月19日,天齐锂业(09696)发布公告,根据战略发展需要,公司全资子公司天齐创力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齐创力”或“甲方”)与北京威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威蓝”或“乙方”)于2022年5月20日签署完成《合作协议》,双方拟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天齐威蓝固锂新材料(深圳)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邹伟,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0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特种电子材料的销售、研发;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研发;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联合从事预锂化负极材料及回收利用、金属锂负极及锂基合金(复合材料)负极材料、预锂化试剂(原料)及预锂化制造设备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天齐创利与北京微蓝已根据协议约定,于近日完成了合资公司的登记注册。

在工商登记申请阶段,甲、乙方各代持员工持股平台7.5%的股份,该股份分别计入双方原有股份。即在工商登记结构中,天齐创力持股58.5%,北京微蓝持股41.5%。但合资公司的实际股权结构仍以原《协议》为准。

两大上市公司的“远程攻击”让电池回收成为舆论焦点。

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称“锂的回收率已经达到90%以上”,导致锂矿股股价大幅下跌。天齐锂业随后回应称,锂回收在理论上是可以的,但目前还不具备商业化大规模回收再利用的能力,锂的回收率“在实验室里应该可以实现,但还没有看到商业化”。对此,宁德时代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欢迎大家来广东邦普参观先进的量产技术。

7月28日,天齐股份董事会秘书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天齐股份已从六大渠道进行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建设和回收渠道布局,构建废旧锂电池回收生态圈。两天前的7月26日,LG 宣布将与华友钴业在中国成立电池回收合资公司,合资公司将利用华友钴业的基础设施,从废旧电池中提取锂、镍和钴。7月24日,格林美称已与瑞普蓝骏能源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建立废旧动力电池回收、资源利用及再制造体系。

愈发火热的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市场潜力到底有多大?行业面临哪些瓶颈?随着行业规模扩大,能否缓解锂资源焦虑?

产业链企业竞相在电池回收领域捞钱,而白名单企业仍受“黑市”困扰

宁德时代与天齐锂业“对峙”的背后原因是,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动力电池退役及回收利用问题刻不容缓,市场“蛋糕”巨大。

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首批电动汽车正式上市,同年电池回收相关注册公司数量首次突破200家。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业内认为动力电池即将迎来真正的退役潮。2021年,电池回收相关注册公司数量直接飙升至2.4万家。

汽车行业分析师田永秋表示,“2021年电池回收相关公司注册数量爆发式增长,主要原因是市场上首批电动汽车电池进入退役期,市场前景看好。另外,动力电池回收相关的配套产业也在逐步落地。”

受益于行业广阔前景,各类资本纷纷涌入该赛道。今年5月,赣锋锂业、天齐锂业宣布布局动力电池回收;6月底,赣锋锂业与蜂巢能源达成合作,双方将在锂资源布局、电池回收等方面展开合作。车企方面,5月,宝马集团宣布与浙江华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实现动力电池原材料闭环回收,利用分解后的原材料生产新的动力电池。截至7月,动力电池回收公司格林美已相继与山河智能、瑞普兰骏达成合作,布局动力电池回收。

尽管赛道火爆,但当前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仍面临不少问题。截至目前,工信部白名单上的企业仅有45家,大部分退役电池仍流向“黑市”。目前,有资质的锂电池回收企业实际能回收的废旧电池数量,只占整个市场的10%到20%。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技术部主任王耀表示,“‘黑作坊’的运营成本比正规企业低,往往能利用价格优势更容易拿到电池。但由于加工工序不规范、技术水平不高,‘黑作坊’在加工过程中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和污染问题,对行业对电池的追溯管理也十分不利。对于回收行业来说,‘黑作坊’的存在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正规企业拿不到电池,很难形成生产规模,回收行业的快速发展就无从谈起。”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凤春表示,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问题也相继暴露,如资源配置不合理、回收网点重复建设、建设和回收成本高、正规企业回收率低等。此外,动力电池回收各环节涉及企业较多,信息流难以保障。退役电池保有企业与后端回收企业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凸显,导致小企业囤货、正规企业无货源等乱象。

利润还不如“卖废铁”?千亿市场前景仍有盈利和技术难题待解

中国动力电池回收联盟初步预测,未来5年平均每年将有20万至3万GWH/16万吨动力电池退役,到2026年累计退役量有望超过142.2GWH/92.6万吨。广发证券认为,动力电池市场空间快速扩大,中性预测下2030年锂电池回收规模可达1089亿元。

但实际上,从目前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一方面要防止“黑作坊”扰乱市场秩序,另一方面也要解决盈利问题。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曾表示,普通回收公司从一吨磷酸铁锂废旧电池中提取出来的材料价值为8110元,但回收成本高达8540元。这类公司往往需要政府补贴,最终的利润甚至还不如“卖废铁”那么高。

此外,自动化拆解、破碎分选、智能解离技术也存在瓶颈。宁德时代表示,有价金属高效提取等关键技术装备有待提升,废旧动力电池拆解处理污染防治水平有待提高;同时,动力电池目前属于非标产品,回收拆解成本较高,难以实现全流程机械化。

孙凤春认为,要慎防只回收不回收、只回收不使用、只回收滥用等现象,加强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王耀认为,一方面要推进回收立法,明确各方责任,加大对“黑作坊”的处罚力度;另一方面要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继续推行“白名单”管理制度,鼓励和支持回收加工能力强的企业有序开展回收工作。

动力电池回收能否缓解锂资源焦虑?远水难解近渴

其实,宁德时代与天齐锂业“对峙”的背后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近两年动力电池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2020年初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在4万元/吨左右,2021年初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在7.2万元/吨左右,此后一路上涨至今年7月的48万元/吨左右。中信证券等机构预测今年锂价仍将维持高位。

为了应对原材料涨价,除了开采,动力电池回收拆解理论上也是个好办法。曾毓群称,电池不同于石油,石油用完就没了,而电池里的大部分材料都可以回收利用。以邦普为例,镍、钴、锰的回收率已达99.3%,锂的回收率也达到90%以上。预计到2035年,退役电池材料的回收利用将能满足大部分市场需求。

广东邦普是宁德时代旗下的子公司,专注于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广东邦普此前公开表示,通过“定向回收”技术,废旧电池核心金属材料综合回收率可达99.3%以上。事实上,不仅广东邦普,动力电池回收公司格林美也公开表示,其锂回收率可达90%以上。

有业内人士认为,从技术层面看,大公司拥有相对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废旧电池回收可以实现90%的锂回收率,中小企业则难以做到这一点。其实,根据动力电池的锂用量、回收的废旧电池量、最终回收提炼出的锂量,可以推算出大致的回收率,但由于大部分废旧电池流入“黑市”,行业整体回收率并不高。

欧盟今年3月通过的新电池法提到,欧盟锂回收率将从目前的35%提升至2026年的70%,2030年则将提升至90%;由此可见,目前整个行业锂回收率水平并不算太高。

动力电池回收提炼出的锂能否缓解锂资源短缺的问题?从目前行业整体情况来看,通过回收渠道获得的锂占动力电池锂供给量的比例非常小。另一方面,尽管退役动力电池数量巨大,但真正能够被回收再利用的只有10%-20%。

值得一提的是,曾毓群也提到“2035年以后,退役电池中的材料回收可以满足很大一部分市场需求”;而格林美则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率提高和入市,不仅是锂,镍、钴等原材料也大多可以回收利用。

中国动力电池回收联盟表示,未来电池回收渠道将成为镍、钴、锂等资源供给的主要渠道之一,保守估计2030年后有可能45%的镍、钴、锂等资源来自回收利用。

但这个阶段还没有到来,这也意味着远水不能解近渴。

两大巨头争斗的背景是近两年上游电池原材料价格的暴涨,原材料价格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相应企业的盈利能力。

天齐锂业近日发布的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归母净利润96亿元至116亿元,同比增长11089.14%至13420.21%,归母非经常性净利润预计84.6亿元至103.8亿元,同比增长43625.90%至53549.51%。

今年一季度,受原材料价格等多重因素影响,宁德时代营收增幅不大,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跌23.62%。

电池原材料价格暴涨的影响也直接传导至下游整车厂商。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透露,目前动力电池成本占到整车成本的40%、50%、60%,而且还在不断上升。对此,他笑称:“我现在不是在宁德时代上班吗?”曾庆洪建议,国家层面应加强对电池行业的监管、指导和统筹协调,改善供需失衡状况,协调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回落到合理区间。

对于电池价格上涨,曾毓群表示,这是资本炒作上游原材料导致的产业链短期问题,碳酸锂、聚偏氟乙烯、六氟磷酸锂、电解液原材料、石油胶等原材料价格在一年内暴涨。

除了开采,电池回收也是应对原材料涨价的好办法。以电池回收领域的龙头企业格林美为例,其在互动平台上表示,“我们公司动力电池回收的碳酸锂比购买原矿有优势,目前我们公司的废料成本比原矿成本低10%以上。行业内锂的回收率在85%-90%,但我们公司已经能做到90%以上,因此(动力电池原材料)回收在经济上是可持续的。”

主管部门对电池回收也持明确的支持态度。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完善回收利用体系,加快制定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加强中央与地方工作协同,形成协同监管机制,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体系,支持智能拆解、材料回收等技术研究推广,加快培育一批梯次利用回收相关企业。

按照动力电池5-8年的预计使用寿命,我国最早一批新能源汽车所搭载的动力电池已进入退役期。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约20万吨(约25GWh),预计2025年累计退役量将达到78万吨。国家能源局预计未来10年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规模将达到1648亿元。可见,动力电池回收正逐渐成为新的热门产业。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