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Al2O3催化剂上CH4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积碳的原因.pdf
卷号 年月!! %!$ 2 LR+!!?R%S;+!$=75*H*SR;Q0+RO=0N0+H5H88 文章编号: ( )!,。 #'-。 2!$%#。 22#(催化剂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积碳原因分析!#$()% '*$!!李春义,余长春,沈世空(石油大学(华东)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东营;$!,2($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催化重点实验室,北京)!$!!摘要:采用程序升温在线质谱法研究了常压下催化剂上分解生成的碳物种。研究发现,分解生成的碳物种首先会转化为不与2B ?5@+A%!反应但能与2B 反应的碳;然后该碳会转化为能与2B 反应的石墨碳?5@+A==!在低温条件下转化为石墨碳的速度较慢,而在高温条件下转化速度大大加快。低温下合成气在催化剂上部分氧化形成的积碳主要为石墨碳,是由2B ?5@+A==!分解形成的。在催化剂中加入适当的添加剂,可以提高与氧气的反应活性,抑制其转化为石墨碳,是提高催化剂抗积碳性能的有效途径。关键词:镍,氧化铝,负载型催化剂,程序升温氧化,甲烷,部分氧化,积碳。文献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结果表明,水蒸气重整反应在负载型镍催化剂上生成的积碳有两种类型,一种叫夹杂碳,一种叫丝状碳;前者会造成催化剂失活,后者则不会。部分氧化反应生产合成气的实验部分与此相同,也有夹杂碳和丝状碳的生成。实验装置及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参见文献。[][]丝状碳有两种类型,夹杂碳也会导致催化剂失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参见文献。 [][] [ ] 丝状碳不会改变反应速率(-另外,实验中金属镍的最大贡献为[ ],催化剂用量为,其粒径为$(.4D,左右两侧为小颗粒,表面/原子比为。催化剂置于石英反应器中间,$4= ?5-$EE%,44[, ]是形成丝状碳'$的必要条件;反应其余部分金属镍颗粒间以石英砂填充E%,E'44[],并在常压条件下进行;所有实验总气体流速较小,则不能生成丝状碳,易形成包容性碳。从积碳来源来看,低于时,催化剂上出现差异/程序升温速率约为/产物与(B =A.4+45!,B 45化学反应生成的积碳远远超过分解;@F3)采用3G公司生产的四极杆质谱仪进行在线检测分析,高于%时情况正好相反,得到分解产生的分析,样品的进样率为2B=。
K65*N5O56%[ ] 积碳是主要因素$$ 在常压和条件下,虽然歧化反应可以在催化剂上进行,但是由于热力学平衡的限制,转化率很低;且歧化生成的碳在实验条件下易与反应因子发生反应 %=A?5@+A,而催化剂在2B下还原后则切换为=,因此歧化不是实验条件下催化剂上积碳的原因 %=A?5@+A! 。积碳的主要来源是碳的分解,研究结果还表明,分解形成的初始碳物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转变,随着表面金属镍中心的减少,碳转化的量逐渐减少,生成的量也减少(图())。积碳主要来源于碳的分解。积碳主要来源于碳的分解。碳的分解立即开始,生成生成和表面碳物种。结果表明,分解形成的初始碳物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转化。在释放金属镍的同时,碳转化率逐渐降低,生成量也减少(图())。碳沉积主要来自于碳的分解。碳沉积主要来自于碳的分解。碳沉积主要来自于碳的分解。碳的分解立即开始,生成和表面碳物种。结果表明,分解形成的初始碳物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转化。在释放金属镍的同时,碳转化率逐渐降低,生成量也减少(图())。碳沉积主要来自于碳的分解。碳的分解立即开始,生成和表面碳物种。碳的分解立即开始,生成和表面碳物种。碳的分解立即开始,生成了生成物和表面碳物种。 碳的分解立即开始,生成了生成物和表面碳物种。 碳的分解立即开始,生成了生成物和表面碳物种。 碳的分解立即开始,生成了表面碳物种。
%!研究了气体反应中积碳形成的主要原因,为了探究温度氧化反应,结果如图所示!收讫日期:第一作者:李春义,男,1980年出生,博士,副教授!#$#!%$'('联系人:李春义:();:();:)*+,%(-。'(。/01,%(-!!%.2%3#405+67+5!405+79;*9;68: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催化学报卷:@D根据以前的实验结果,分解后生成的碳EHG/C在分解后会转化成物种,那么在分解之后,如果不是C。%/则采用快速冷却反应器的方法,不是停止加热,让反应器自然冷却,而是要降低催化剂上第一和第二个碳的比例,实验结果和预期完全一致,CC图()的结果显示生成的峰仍然出现,峰:。 9 温度与图中基本一致,但第一个碳少,第二个碳多,二者的比例比图中低很多,可以看出AHG/EHG/C的第二个碳都是由第一个碳转化而来的,而且在不同温度下分解生成的变化曲线较慢,有利于这种转化!##C$%! $ % '()*+,(-')(* 。% 012(* (4,(-(51)#/ 3/789 +,0''1)1-,,1* 1)+,;)146 :3 图 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分解后程序升温氧化反应)#$!: =92;)514(',12+,+84,+',1).
% 012(* (4,(-#?/ 3+,0''1)1-,,1* 1)+,;)143图% ''(下#催化剂分解后程序升温氧化反应$!=92;)514(',12+,+84,+',1).% 缓慢的降温速度有利于第一个碳向第二个碳的转化,由此可见这种转化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温度条件,如果分解基本完成,那么在程序升温氧化过程中只检测到9,如果不是立即降温,而是在反应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说明分解生成的碳物种基本不含有氢。% 9.% 再次降温之后,催化剂上两种碳量的比值也应该高于@AAB。当催化剂上的碳主要来源于%9.%变化图的结果显示,前峰与图C/@AAB.9[]$$解;在/和/+9 789 69 789!::虽然催化剂得到维持,但在催化C@AAB$上发生部分氧化反应后,催化剂表面的碳物种%$A/剂始终处于大气中,并转化为第二个碳%6./![]氧化反应首先进行。
%分解生成%及表面碳物种/[ ] $E从催化剂上生成的碳物种基本不含氢来看,在上述温度条件下,催化剂@AAB. %/上的分解非常彻底,图C中结果显示分解后反应中生成的峰. %=9/可分解为两个峰,且有两个消耗. 99个峰与其相对应。由此说明实验条件下生成的碳可分为两种,第一次与9的碳反应的温度为/AA!@AAB,第二次为GAA!@AAB。两个峰的最大值分别为$''( #!*和$''( #!*),但这两个碳均可参与$EEA G@AB C@AAB程序升温氧化反应[ , ]部分氧化反应,第一个碳可归结为$/$E. %C6.C!/ =92;)514(',12+,+84,,)1+,10I,. % /!#?/根据峰面积计算,第一和第二个碳量之比为+,@AAB '()$李春义等第1期:催化剂上合成气部分氧化反应积碳的原因%!F9. #$+/Q* +%金属中心释放出来后会立刻分解形成碳,转化为石墨碳的速度较慢!#$%根据峰面积计算,图中显示了第一和第二个碳量/ 催化剂是,/ !#P!F9。
/,,- +,A9 !* +的比例为,与图1的结果基本一致,但在图1中/经过部分氧化反应后,在'(')*+AK*#$B.P=%*处多了一个峰,说明催化剂上还有第三种碳,这种碳需要在高于/',-的温度下进行程序升温氧化反应,直到温度升至约/',-,/%,-时,它才与反应生成,这表明是部分氧化过程。#.#$**%[]B)催化剂上的积碳是第三种碳,即石墨碳。石墨碳等对转化为苯I:J=E;:K234 #$@%的转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发现催化剂上有三种类型的碳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和积累,会堵塞催化剂L7$M4LN'[ ]*的孔隙,形成:金属碳化物()、贫氢碳()、通道,或者形成包容性碳,会覆盖住催化剂的金属活性中心*)*(/:O*)+(*:O![]和石墨碳()也会覆盖他们所用的反应温度',从而影响催化剂活性或导致催化剂失活*)%(P:O/,,,与我们是一样的;而芳构化过程也发现当反应在/催化剂上进行至-#$#$!F9./,,-%%*+[ ]BQ时,转化率仍然可以达到。当它进行到转化时,首先在金属活性中心上脱氢,与镍催化剂上P= #$Q,RB,=#$%%[ ]*B类似,在催化剂上的分解也类似,这也是季亚英等报道的部分氧化生产合成气化,气化率下降到部分氧化#$)PR#$%%反应的水平/碳在催化剂上的归属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反应在催化剂上进行时,由于!F9,催化剂活性会发生变化。
!B,=* +[ ]*,积碳明显减少。因此在部分氧化制合成气中,除上述几点外,等均进行了研究#$M=?K!4.#$%1*%在制氢反应中发现,催化剂上丝状碳由于含有镍,端点处易与水蒸气发生反应;丝状碳内壁能与水蒸气发生反应,但速度较慢;丝状碳外壁为石墨碳,基本不与水蒸气发生反应。试验结果表明,与还原的234催化剂(图())相比,脱稳定后图()中‘B’之间有两个峰**)*!,该峰可归属于,在*)Q:O*)%:O!#!处的峰应该含有石墨碳。可以认为催化剂上分解出的三类碳为第一类,第三类为石墨碳,为了描述方便,可以将第二类称为过渡碳。过渡碳与石墨碳之间的结合能差别较小,按照过渡碳、石墨碳的顺序很难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将这三类碳分离。图/经过部分氧化反应后,碳在催化剂中的转化比较容易,转化速度快;过渡温度程序氧化反应/0P S3.E6T:78=:??9;?8:6*#$B.
分解生成碳与碳-′(′+/)的反应图可见,当温度升至′,随着#.的消耗,开始生成;升至时峰达最大值;#.P+,-#.此后逐渐减少,至/,,-左右时基本无明显生成。继续升温至时,仍无生成。在气体F6保护下,用空气再次吹扫催化剂,使温度迅速降至以下,然后在/B,,-B.*气氛下进行程序升温氧化反应。由图可见,只有一个峰,峰温为#。 '',*图中催化剂的谱图,最大峰温约为P',-0' 234 6789:;78=:??9;;?A 9:;15@ 5图1和5的结果表明,分解后很快降至BC:DE:D!F9. * C:DE:D!F9. 6:?:D* +* +,()/ /低温下催化剂上存在两种碳物种,其中一种可以与G=#$ ?/,,- 876B= + C:DE:D!H?F9. %* + 6:?:DG=#$ ?/,,- 876B=%反应,而另一种则不能从图中温度#生成。
** of Vol. G?=''%峰,根据它们生成的温度范围,可以分别归类为过渡碳、石墨碳等。在/AH:66D@H%;'%重整反应中,还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应后,催化剂上会有两种形态的碳,一种碳不稳定,在较低温度下才能被氧化;另一种碳比较稳定,只能在较高温度下才能被氧化。可见,本文实验结果与其完全一致。AA综上所述,在催化剂上,G分解可以通过过渡碳形成石墨碳,在此温度下可以与@%和过渡碳发生反应,而%只能与!'反应图2 催化剂分解后程序升温反应! #%'$反应石墨碳部分氧化生成合成气反应@%A%;!!$%()*+,-。/,。06409#'8积碳,及/重整合成气反应积碳%;%:45%;64$=='无论是过渡碳还是石墨碳,在同样的条件下,前者催化剂上的积碳量均低于后者。从图中可以看出温度对碳物种分解生成的影响,在E==下分解时间最长,接近;在ID$==ID?==下,持续时间最短,小于ID$==ID?==。从峰面积可以比较三种温度条件下的分解量,结果表明,在AE==下的分解量是$==下的CJ?倍,在$==下是CJ?倍。可以看出,虽然催化剂用量和预处理方式相同,但是不同温度下分解量差别非常大,图10为催化剂进行程序升温反应后的程序升温氧化反应,低温下分解量大,持续时间长。
/,.%()*+#8'持续时间较长;温度较高时,分解量较少。从持续时间上看,与图中第二种碳物种基本一致,应归于时间较短的过渡碳。从分解的峰形看,温度较高时,峰宽;温度较低时,峰低而宽。可以看出,温度较高时,分解速度快;温度较低时,分解速度小!据此可以推断,重整合成气反应中分解速度相对较慢。在此过程中,催化剂上的积碳应为过渡碳和石墨碳两种类型。从图中可以看出,程序升温反应中生成的碳在$==.AC%以下; C% $==E5 @' F7催化剂的程序升温氧化实验结果证实了此反应在%;下生成%AE==。分解后的催化剂'G'',从图中可以推断出前后都有一个较强的峰,我们认为峰对应的碳仍然属于第一类碳。这是@%A!。因为在E==下分解的%;量大,催化剂上@%!的量也大,这种碳在%;下与A?==之间表现出极强的反应性。在KG=!K$=下几乎没有样品分解,只有过渡碳和石墨碳,且以石墨碳为主@%A!我们通过质谱法计算了催化剂表面碳的量。具体计算方法为:每次程序升温氧化反应后,在流量为/的G=I7ID/气氛下进行3次常压脉冲,脉冲量为C';0%''图/部分氧化后催化剂的程序升温氧化反应)*#*%$然后采用中的多峰分解。
DK=L6-11!B )*,-。 /,。 ##8/法计算程序升温产生的峰面积与脉冲#的峰面积C%;C%。06,42D32.E5%%''' 李春义等第1期:合成气在催化剂6?@A9#=+5)$+6上部分氧化积碳的原因计算程序升温过程中产生的总峰面积。因此,在催化剂中添加适当的添加剂,改善氧的积碳!#?@$)产物用!表示,脉冲#的峰面积用!!表示,可以抑制反应活性,避免其转化为石墨碳。是避免催化剂因积碳失活的有效方法。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计算出脉冲#中碳原子数:$+( ) 楚彦来等报道称在/体系中添加#?@A9#B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性能,张兆斌开发了一种含% ' $!B的催化剂。( )()# $)# $'((该添加剂/催化剂不仅具有很高的部分?@A9#=$ +6其中为压力,取;为脉冲)*)+$,-。( )#%#分为氧化活性和选择性,并且运行后其活性' $$)**C23+体积,取;为普适气体常数,取和选择性均无明显下降。我们对反应后生成的催化剂样品进行了程序升温氧化反应研究*/+01)* 4 '!)**C/(·);为室温( ),结果为5/+)67 489: (: !#($摩尔数与催化剂上积碳的摩尔数相一致,如果用它来表示催化剂上积碳的量很少,约占催化剂的,则:,而我们制备的/催化剂经过部分)/*D!?@A9#=$ +6!,经过部分氧化反应(见图)后,催化剂上积碳占%3C3 ( ) ()#$,$! ' $'可以看出,在/催化剂中添加添加剂,其阻$/3D!?@A9#$ +根据公式()和(),计算得出,及下)$3**;** 5** =积碳效果也很显著6!分解生成的碳总量为,及$56 ))5 ;3/; 489我们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催化体!?@A9#$+(见图)3种情况下的碳的比例为,图中=部分氧化反应生成合成气+ !+/;)/,) )体系按如下直接6分解量的比例考虑为[ ] ==6/3)/5)!$,6$氧化机理:考虑到计算中的误差,可以认为3种温度下=分解量6= E)?@ !6=E?@6)与生成碳量基本一致!$?@E# ! $?@#$温度较高时,分解量少,生成的碳也少;反之,分解量大,生成的碳也多;可以认为,在较低温度下,分解速度慢,向过渡碳的转化速度也慢。表面上的碳有充足的时间转移到镍体相中;另外,由于?@向过渡碳的转化速度较慢,而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始终存在可以参与反应的碳物种,催化剂表面?@浓度较高,也有利于反应中的碳物种,这意味着表面与镍体相之间的碳向镍体相转移,不断释放出金属镍中心,使得?6[ ]反应很可能成为控速步骤。纪亚英等也持类似观点,认为分解可以持续较长时间。图()样品中!!+),+*若不能及时参与反应,在高温条之间出现尖锐的峰,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温度升高,另一方面可能是在温度条件下,镍相中的碳会逐渐通过过渡碳转变为石墨碳,从而降低催化剂的活性!催化剂与氧的反应活性较高,若能抑制催化剂与氧的反应速度,过渡碳向石墨碳的转化速度将大大加快,可与图()和图()进行比较,虽然两个样品是在同样的条件下制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