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氢电池中的电解液 动力电池电解液行业市场供需分析(附行业市场规模、产业链全景分析、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预测)智研咨询

日期: 2024-08-30 07:05:19|浏览: 73|编号: 9174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镍氢电池中的电解液 动力电池电解液行业市场供需分析(附行业市场规模、产业链全景分析、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预测)智研咨询

定义和分类

动力电池的电解液是电池中离子传输的载体,在动力电池的正负极之间起着导电离子的作用,是动力离子电池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产业分类》(GB/T4754-2017),动力蓄电池电解液属于“C26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制造业”中的“C266 特种化工产品制造”。根据溶剂的物理性质不同,电解质可分为液体电解质和固体电解质。液体电解质主要用于圆柱形和方形动力电池,固体电解质主要用于软包电池。目前,液体电解质是应用最广泛的电解质。

商业模式

1. 采购模式

行业企业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企业会综合考虑供应商的业务规模、产品质量、供应能力、成本优势等因素,通过供应商调查、样品评价、现场审核、风险评估等程序,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和筛选。原材料通常具有初级供应商、次级供应商和替代供应商。原材料的采购价格通常是根据采购时的市场价格,结合上述因素,并与供应商的价格进行比较来确定的。

2. 研发模式

行业企业的研发模式包括自主研发、合作开发、外包研发等,其中自主研发是企业的主要研发模式,研发团队根据市场技术需求和内部研发需求,发起研究课题和项目项目,依托研发团队丰富的开发经验, 通过正向和逆向研发,对材料分子进行理论计算、设计、合成、评价和配方优化,完成项目开发,形成添加剂或电解液等产品成果,经过小规模和中试试验。

3. 生产模式

行业内企业主要采用先销售、先生产的方式,以客户订单和中长期需求估计为指导,制定并实施生产计划。企业销售部根据近期销售情况、交货单、客户需求预测和市场开发进度,估算下一阶段产品的销量,形成销售计划;生产部门根据销售计划、成品实际库存、安全库存、出货量和车间生产能力制定生产计划。

4. 销售模式

该行业企业主要采用直销模式。首先,经过客户的调查评估、工厂检查、样品检测等认证程序后,进入主要客户的合格供应商体系,达成合作意向。在合作过程中,公司的销售、业务、研发和质量人员不断跟踪客户需求和客户产品体系中电解液产品的表现,不断优化和调整电解液方案和产品质量,共同完成产品体系的定型和升级,从而达成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

产业政策

1. 主管部门和监管制度

行业管理体系是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下,遵循市场导向的发展模式,采取政府宏控与行业自律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的市场调节管理体系。该行业的主要主管部门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行业发展规划的研究、产业政策的制定,指导行业结构调整、体制改革、技术进步和改造。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行业规划、规划和产业政策,提出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的政策建议,起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规则,制定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质量管理。

行业自律组织主要为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和中国化学和物理电源协会,其主要职责是行业协调、自律管理、开展行业统计和分析、协助政府组织编制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并代表政府部门向政府部门提出行业发展建议和意见。成员单位。

2. 中央层面的相关政策

电解液作为动力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相关部委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推动动力电池电解液行业的发展。2023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能源电子行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电解液用高纯碳酸盐溶剂和高纯六氟磷酸锂溶质的产业化应用。2024 年 1 月,《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提出加大动力蓄电池关键技术攻关力度,在不显著增加成本的基础上,将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提高到 3000 次及以上。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电解液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3. 区域层面的相关政策

电池材料已成为多地重点支撑产业之一,各地加大对电解液等动力电池原材料的扶持力度,加速向电池行业涌入。2024年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河南省重大技术装备攻关计划(2023-2025年)》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支持宁德市发展三都澳建设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核心区的意见》,均提到了电解液产业。未来,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的电解液生产技术将不断提高。

行业壁垒

1. 技术壁垒

一方面,动力电池电解液制造商需要掌握根据电解液的不同性能要求设计配方和工艺的能力,通过多年的研发和积累,快速输出产品解决方案,以满足下游电池企业对技术升级的协同要求;同时,电解液制造商需要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帮助客户不断推进降本增效的商业目标。另一方面,电解液制造商需要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形成快速量产新产品的工艺能力和质量控制手段,以确保及时稳定的供应。

2. 客户资源壁垒

现有的动力电池电解液厂商凭借成熟的工艺技术和稳定的质量优势,得到了下游客户的广泛认可,在电解液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国内主流电池厂商通过签订长期协议或直接参股的方式,与现有主要电解液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电解液企业与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而准确了解客户的技术要求,从而提供更有效的产品、技术支持和整体解决方案,容易形成先发优势和客户粘性。相应地,由于产品质量控制、新产品技术开发及配套能力、出货量和交货时效等各种因素,客户一般不会轻易更换合作多年的上游供应商。

3. 成本障碍

动力电池电解液一般是由高纯度电解液溶质、有机溶剂和必要的添加剂等主要材料在一定条件下,按特定比例制备而成。目前,各大电解液厂商都在积极布局溶质、溶剂、添加剂等原材料,通过垂直整合降低原材料综合成本,保证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为新进入者形成成本优势和供应链优势。

历史

与日本和韩国相比,中国电解液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解液行业经历了依赖进口、国产替代的阶段,但现在是一个国际舞台。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解液生产国,中国企业生产的电解液产品业绩不断提升,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正在加快向海外地区出口。

产业链

1. 产业链分析

我国动力电池电解液已形成成熟完善的产业链,产品由电解液锂盐、溶剂和添加剂组成,从质量上看,溶剂占85%,电解液锂盐占12%,添加剂仅占3%;从成本构成来看,电解液锂盐占 50%,溶剂占 30%,添加剂仅占 20%。目前,电解液溶剂、电解液锂盐及添加剂行业已全面国产化,国内厂商占据世界主要市场份额,生产和研发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动力电池电解液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电解液的主要下游应用领域是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动力电池的需求。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中国持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随着 2023 年 7 月中国 2000 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产业化、市场化的基础上,进入规模化、全球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未来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将对动力电池电解液行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 行业龙头企业分析

(1) 广州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广州市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6月,主营锂离子电池材料、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公司生产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主要包括电解液、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等。2022年,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大江生医持续加大锂盐LiFSI和正极材料新产量,锂电材料对国内外主要客户的供应份额持续增加,电解液和正极业务全球市场份额加速,引领效应进一步显现, 锂离子电池材料营业收入大幅增长。2023年上半年,受锂离子电池材料价格下跌影响,天赐材料业务收入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23.37%至73.77亿元,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14.20个百分点至30.04%。

2) Co., Ltd 深圳市凯普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凯普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6 年,是全球领先的电子化学品和功能材料公司,专注于锂电池化学品、电容器化学品、有机氟化学品和半导体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电池化学品的主要产品包括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新型锂盐、碳酸盐溶剂、超级电容器化学品等。在电解液领域,公司已初步完成在溶剂和助剂领域的产业链布局,在保证原材料稳定供应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成本。2023 年上半年,凯普世明的电池化学品产能为 136,700 吨,产量为 84,100 吨。

行业现状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动力电池的需求越来越大,已成为电解液的主要应用领域。2022 年,中国电解液出货量为 84 万吨,同比增长近 70%,占全球总出货量的 80% 以上。其中,68% 用于动力电池领域,较 2020 年增加 16 个百分点。2023 年,中国电解液材料出货量进一步扩大至 111 万吨,同比增长 30% 以上。目前,动力电池行业发展迅速,产品更新迭代加速,电解液将与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等其他电池材料协同作用,进一步提升电池性能。

发展因素

1. 有利因素

(1)电解液行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与气候变暖的日益突出,为应对资源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减碳已成为全球共识,世界各国持续深化对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产业的关注。

(2)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技术不断成熟、产品性能不断提升等有利因素下,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中国是全球领导者,2023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 958.7 万辆和 949.5 万辆,同比增长 35.8% 和 37.9%,市场份额为 31.6%。未来,新能源汽车逐步替代燃油车已成为大势所趋,发展前景广阔。在此背景下,动力电池电解液仍有广阔的改进空间。

(3)产业链对技术创新迭代有强烈需求

近年来,在行业从产能扩张向技术迭代发展的趋势下,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在各个研发场景都产生了强烈的技术创新需求,带动了电解液研发创新的需求。因此,专注于行业研发的企业有望在未来迎来新的发展空间,打破行业目前的竞争格局。

2. 不利因素

(1)新能源汽车发展放缓

2021-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后,市场占有量快速增长,2023年销量增速明显放缓,2023年销量增速为37.9%,较2022年的93.4%下降55.5个百分点,导致动力电池电解液需求同比放缓,价格下跌。以磷酸铁锂电解液为例,自2022年3月以来,价格从创纪录的11万元/吨不断下跌,跌至2022年12月的6万元/吨,到2023年6月30日已跌至仅3.2万元/吨。

(2)电池材料技术路径迭代较快

电池行业一直在持续快速的发展中,从最初的铅酸电池到镍氢电池,再到锂离子电池,其技术路径和性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迭代,氢燃料电池、固态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的技术路径可能会对现有的液态锂离子电池产生影响。同时,动力电池技术的不断升级,对电解液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国外专利壁垒对中国电解液的全球发展构成挑战

日韩等国家在电解液行业起步较早,掌握了许多核心专利技术,特别是在添加剂领域,专利壁垒将制约中国电解液行业的技术升级。电解液生产企业需要持续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材料来应对目前的困境,如果企业不能继续研发新材料和专利布局,将难以突破专利的封锁,电解液产品也很难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

竞争格局

国内电解液行业市场竞争激烈,行业格局相对集中。从市场竞争来看,一线厂商的地位相对稳定,广州天赐在2023年上半年仍占据全国36%的市场份额,比亚迪的市场份额大幅提升,约占16.6%的市场份额。整体来看,2023年上半年,二线厂商的市场份额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珠海赛威、香河昆仑等企业表现较好。第二梯队厂商的市场竞争极其激烈,市场份额差距相对较小。未来,随着动力电池对电解液技术创新要求的不断提高,在技术和产品创新方面积累较多、实力较强的企业有望扩大市场份额;行业龙头企业将通过技术创新、扩大产能和延伸产业链,不断提高市场份额。

趋势

随着高镍三元、磷酸锰铁锂、高压锂镍锰氧化物等材料的应用,电池对电解液产品的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行业将从产能竞争演变为研发创新竞争。同时,为减少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保证原材料的稳定供应,电解液企业将持续推进产业链一体化布局,通过配备锂盐等原材料生产装置,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和自身的盈利能力。 溶剂和添加剂。随着企业的持续深入布局,电解液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在成本控制、规模经济、研发技术方面表现优异的企业竞争力将不断提升。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