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里胡哨”的孔雀鱼

日期: 2024-09-25 18:02:23|浏览: 13|编号: 97896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花里胡哨”的孔雀鱼

最早的时候,孔雀鱼主要集中在美洲,例如但不限于巴西、委内瑞拉、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美属维尔京群岛等,最南端可以到达阿根廷附近。不过从它们现在的生存区域来看,除了南极大陆确实很难生存外,在其他大洲的很多国家都能找到它们的踪影。

孔雀鱼最初被引入到很多地区时,其初衷是为了防治生物害虫。例如早在两个世纪前,一些热带地区就引进了孔雀鱼,通过吃掉当地池塘里的蚊子幼虫来减少或减缓疟疾爆发的可能性。这种相对廉价、易用的生物防治方法确实如人们所愿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后来,人们发现并引进了吞食蚊子幼虫能力更强的霍斯尼食蚊鱼,孔雀鱼的进口就此结束。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由于孔雀鱼繁殖能力极强,这些曾经风靡一时的群体却成了很多地方的头疼事。它们如野火般充斥着当地的水域,给本土鱼类的生存带来了毁灭性的后果。在一些水域,数十种本土鱼类甚至因孔雀鱼的引入而数量锐减,有的措手不及,濒临灭绝。

除了极高的繁殖效率,孔雀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很强,只要温度适宜,它们几乎可以在所有淡水水域生存。研究甚至显示,如果水体的盐度不是太高,孔雀鱼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就能在咸水区安家落户,让它们更容易在全球扩散。

生物进化从来都遵循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对于所有物种来说都是如此。物种的存在必有其原因,种群从“点”向“面”的扩张必有其优势,这在野生孔雀鱼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生活在野外的它们,其实可以成为很多捕食者的食物。为了讨论方便,我们将捕食者数量较多的水域称为高危区,天敌较少的水域称为安全区。

对于生活在高危区域的孔雀鱼来说,雌雄孔雀鱼的性成熟间隔都较短,从而更早成为父母,且雌性孔雀鱼的繁殖能力更强,它们比生活在安全区域的同类在单位时间内受孕繁殖的次数更多,同时每批产下的后代数量也更多。这一特性无疑是成年群体为了在危险环境中更大程度地保证种群规模而潜移默化实现的繁殖能力进化。

另一方面,生活在安全区的群体还拥有高危区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意外死亡的差异。对于野生动物来说,捕食者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存与死亡的偏差。显然,安全区因捕食而导致的死亡率要比高危区低得多。数据显示,高危区群体的死亡率在鱼生长到六个月大时,就会急剧上升,而安全区的死亡率可以延长到十个月后,才因为衰老问题而逐渐上升。

我们知道,在环环相扣的食物链中,除了最底层和最顶层的两个极端,其余参与者几乎都具备捕食者和猎物的双重身份,这也可以看作是影响一个种群发展的两个直接因素。因此,如果野外生存资源有限,孔雀鱼会“有意识地”减少交配繁殖的频率,以应对“缺粮缺衣”的环境;如果食物来源丰富,雌鱼就会增加后代的数量。总之,它们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协调可用资源和种群密度。

其实关于种群密度,问题更可能出现在安全区,毕竟高风险区本身就潜伏着大量的捕食者,外部风险较低的安全区在遇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季节,也难免密度过高。但和很多物种一样,这种不平衡状态最终也会因为内部的调整而恢复正常——鱼群内部对食物来源的竞争会加剧,从而产生两种特殊情况。第一种可以概括为“平均主义”,即大家都能吃到一口,但谁也吃不饱,这必然会限制个体的成长;第二种可以概括为“多吃多占”,即强者能抢到更多的食物,在同类中显得更大,这就会造成下一个影响,那就是吞食体型较小的同类。因此,在食物短缺和同类相食的双重干扰下,一段时间后,种群密度又会下降。

养过孔雀鱼的人都知道,孔雀鱼不是一夫一妻制的拥护者。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是的,我养了很多雌鱼,只养几只雄鱼,这样它们才能生出更多的鱼,所以它们是一夫多妻制。”这种说法既对又错。它是正确的,因为雌鱼越多,生出的鱼就越多,但它不是一夫多妻制。按照自然界的说法,这有点像“随机配对”。在自然界中,孔雀鱼更有可能实行一妻多夫制,即雌鱼与多只雄鱼交配。

这种交配方式的直接受益者是雄鱼。首先,这是种群赋予它们的“穿上裤子不认人”的特权。除了交配时的“劳作”外,交配后无需“操心”,因为雄鱼不需要一直待在雌鱼身边为她提供食物等物质保障,也不需要作为父亲为未来的后代提供照料。其次,可以说雄鱼继承自身基因的成功率与交配次数有直接关系,毕竟它们不能保证“一枪打中目标”,而这种“一枪换个地点”的交配方式无疑增加了雄鱼当爸爸的几率。

既然雄鱼获益,那么对岸的雌鱼必然会吃些亏。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随着肚子一天天变大,雌鱼的行动能力会受到影响。如果是年轻妈妈,还不算什么,因为至少正值壮年。如果雌鱼年纪稍大,因为体力减弱,会大大影响它的觅食效率。如果恰好生活在高危区域,躲避天敌又成了难题。在这场生死战中,它在同伴中会处于劣势。

但对于整个种群来说,也并非​​没有好处。与多条雄鱼结合,可使雌鱼在一个繁殖周期内产出更多后代,而且由于基因的多样性,其后代往往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包括寻找食物、躲避天敌的能力,将推动种群一代又一代“绿胜蓝”。

而且在交配过程中,雌鱼也有选择理想伴侣的过程,并不是“强行交往”就能怀孕的。如果雌鱼对下一个配偶的感觉比上一个配偶好,她就会控制并延长腹中宝宝的发育。这对于雌鱼来说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它们有储存精液的能力,一次交配就能连续产下好几窝宝宝。因此,雄鱼本身的魅力就变得至关重要。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和人类社会对配偶的要求很相似,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正是自己心中想要的。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雌鱼对雄鱼的偏好会因高风险区域和安全区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按理说,颜色鲜艳的雄鱼在交配时更有优势,能吸引更多异性的注意。这一点在野外的安全区域,或是饲养者的鱼缸中非常明显。而雌鱼之所以有这种偏好,并不单单是因为被“颜色”吸引,更可以用生存的竞争力来解释——在野外,雄鱼身上的颜色,尤其是橙色或红色等鲜艳的颜色,并不是自己合成的,而是通过不断摄入类胡萝卜素积累起来的。这些鲜艳的颜色体现了它们身体健康,觅食能力强。因此,雄鱼强健的体格是吸引​​雌鱼注意的关键。

这一点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印证。首先,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这样的雄鱼在急流中游动的时间更长,求偶时它们围绕雌鱼表演的爱之舞也更有力。其次,正如前面所说,孔雀鱼实行一妻多夫制,而这种“一妻多夫制”必然要与其他雌鱼共同承担。因此,雌鱼的配偶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其他雌鱼选择的影响。为了让自己的后代身体素质更好,抓住更多的生存机会,雌鱼不会选择“剩女”雄鱼与自己交配,而是更喜欢那些整天围着雌鱼转的“花花公子”。那些“走过花海,却不沾一片叶子”的往往都是实力雄厚的雄鱼。

不过,我们也不能太肯定。在自然状态下,鲜艳的颜色确实是雄性“泡妞”的法宝,但容易被捕食者发现的坏处也不言而喻。这显然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如果孔雀鱼群处于高风险环境中,“聪明”的雄性为了保护自己,会逐渐进化出颜色更深、斑点更少的体型。这种以退为进的做法取得了惊人的效果。生活在高风险地区的雌性对颜色鲜艳的雄性的喜爱程度远低于安全地区的雌性,相反更喜欢那些“相貌平平”的家伙。

如今,人工繁育的孔雀鱼与野生的长相差异巨大,以至于人们将其视为两种完全不同的鱼类也是可以理解的。孔雀鱼对生活环境不挑剔,繁殖周期短,非常适合作为观赏鱼。但人们已不满足于雄鱼身上的红色花纹,这种完整的遗传让它们显得单调,因此各种人工繁育作品越来越多。商家或铁杆爱好者试图通过繁育来改变雄鱼鳍片的颜色、花纹和大小,使它们看起来更加舒展、雄伟。事实上,人们已经按要求繁育出了大量珍贵品种,如草尾系列、单色系列、马赛克系列、蛇王系列、礼服系列等众多系列。

在改造雄鱼的过程中,养殖者们把目光转向了雌鱼。为什么不换掉那些颜色不够艳丽的雌鱼呢?雌雄搭配不是更美观吗?经过一番尝试,原本颜色较为单一甚至有些“土气”的雌鱼在激素的作用下,也长出了与雄鱼相似的彩色花纹。不过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美丽终究是要付出代价的。被激素华丽改造的雌鱼,几乎已经丧失了当母亲的能力。在我个人的理解中,这或许是一种雄性激素,通过注射或者喂养的方式,促使雌鱼体内逐渐产生雄性特征。如果真是这样,我个人认为就没有必要继续实验了,因为新品种的诞生,应该建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而不应该成为买卖的噱头。

养孔雀鱼并不难,对于没有养过的新手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水环境。野生孔雀鱼喜欢栖息在水温较高的热带地区,所以鱼缸里的水温最好常年保持在26℃左右。冬季由于我国部分地区供暖,具体是否放加热棒可以参考孔雀鱼的活动程度。当水温下降时,孔雀鱼游动起来就会变得“懒散”,饲养者可以简单理解为“冻僵了”,这时候就应该放加热棒了。如果孔雀鱼的游动看上去很正常,那么就没有必要这么做了。又因为它们能耐受一定的盐分,所以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热带鱼专用鱼盐,但切记要按照说明来添加,因为盐虽然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但是如果量太多,也会导致鱼生病甚至死亡。同时,一定不能想当然地用食盐代替专用盐。不同的盐度可能会把鱼活活“窒息”。

第二,群养,公母成对。相较于斗鱼的激烈打斗,孔雀鱼一般都很温顺,偶尔几条公鱼打架,也不会持续太久,可能只是雄性激素分泌过多的“年轻活力”。但如果只有几条公鱼生活在一起,打架很可能成为常态,它们会咬对方伸长的鱼鳍,所以尽量在鱼缸里养不同性别的鱼。再说一句,有些饲养者喜欢把多种热带鱼混养,这种做法对孔雀鱼来说问题不大,但混养其他鱼类时,要注意不要让不同种类的体型或脾气相差太大。比如神仙鱼(也叫燕子鱼)就不要和孔雀鱼一起养,它们可能会仗着体型优势把孔雀鱼欺负到“皮毛不齐”的地步。

孔雀鱼是群居动物,它们更喜欢成群觅食,无论是在野外还是在水箱中。因为相比于单打独斗,孔雀鱼更依赖群体的力量——会有更多的眼睛来寻找食物,在对付捕食者时也能减少更多的能量消耗。还有一点就是,孔雀鱼的竞争意识确实不强,它们在逃跑或捕猎时没有敏捷的手和锋利的牙齿,也缺乏庞大的身躯。所以作为弱势一方,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一起取暖。

第三,忌近亲繁殖。常识知道,物种近亲繁殖一般都会给后代的健康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孔雀鱼也不例外。它们在选择交配对象时,没有“伦理原则”,如果不加以控制,后代群体的质量必然会越来越低。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个体体型逐渐萎缩,颜色无法与亲鱼相比。无论祖先的颜色多么美丽,经过几代的繁殖,也只能是“群雄莫辨”,有的鱼苗甚至天生就有残疾。

四、避免随意杂交,保持血统纯正。如果饲养者希望幼鱼能继承父母鱼鳍上的鲜艳颜色或条纹,也就是保持最理想的观赏形态,那么就必须为希望交配成功的成鱼配备专门的“爱巢”,让它们的交配不受外界干扰,保证产出如期而至的外形优良的后代。如果只是为了外观而把不同颜色的孔雀鱼混在一起,一开始的鲜艳颜色确实很漂亮,但放任不管的最后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它们会相互杂交。说到这里,饲养者不要抱有“花纹漂亮的成鱼通过杂交就能繁育出一群更加耀眼的后代”的幻想,事实上,这种杂交只会让鱼苗的色彩显得杂乱,并不像想象中的“混血”那样继承双方的优点。同时,不只是颜色会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鳍的形状也会变得奇怪。

第五,“吃”是个大问题。孔雀鱼是大食客,只要是能张着嘴巴吞下去的东西,它们都会上前尝一尝,觉得好吃就一口吞进肚子里。因此,喂食的选择就变得简单了,它们绝对不是挑食的。不过饲养者要知道,孔雀鱼腹部鼓起的部分,一般是肠子,它们的胃容量很小,无法适应一顿饭吃很多东西的欲望,所以,最好的喂食方式就是少食多餐。至于“多”到什么程度,就这么说吧,有些孔雀鱼在喂食时间结束不到一个小时,就会有饥饿感。这也解释了一些饲养者心中的疑惑,“为什么喂食没多久,人靠近鱼缸,它们就游到水面乞食呢?”这样的话,就不用担心喂食量是否太少了。很多时候应该“归功于”孔雀鱼自身超强的消化能力。

如果鱼缸里有水草,孔雀鱼在极度饥饿的时候,就会上前啃几口,如果水草的茎比较细,就可能直接被咬断。随着水流因为鱼的活动而变化,水草也会时涨时落,这让很多饲养者觉得影响了鱼缸的美观效果,浪费了自己辛苦的成果。其实,不用担心这个小事,解决的办法无非是增加喂食次数,如果白天工作忙,没时间照顾,可以花几块钱装一个“喂食圈”。至于水草,有时新长出的枝条也会被吃掉,确实很不爽。不过,孔雀鱼的咬食行为,对水草的成活不会造成实质性的伤害,没必要连根拔起重新种植,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喂一些切碎的生菜,就能帮助改善这种情况。

上文提到,孔雀鱼最初被引进各地,以捕食蚊子幼虫为生。将这种进食习性套用到家庭饲养上,可以总结为:孔雀鱼喜欢吃活食。所以饲养者如果想让鱼苗快点长大,可以选择活虫作为饲料,而红线虫的适口性更高。由于孔雀鱼只吞不嚼,幼年时无法将整条虫子吞下或撕开,所以饲养者需要将红线虫切成小块再喂食。如果饲养者无法直视活体红线虫来回扭动,甚至看到红线虫会有刺痛感,市面上也有一些冷冻的红线虫可供选择。

第六,雌鱼对生育有特殊的要求。说到活食,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雌鱼几乎每个月都会生育,而且得益于体内的储精功能,即使身边没有雄鱼,也不会耽误雌鱼成为母亲的过程。由于孔雀鱼是卵胎生鱼,幼鱼是在雌鱼体腔内发育的,从出生开始就是小鱼苗,但鱼群并没有保护幼鱼的习惯。相反,它们并不认为同类相食是残忍的,就连临产的母鱼也不会有这样的想法,转身吃掉刚从身体里掉出来的孩子是常有的事。因此,如果不提前采取隔离措施,或者不及时将鱼苗取出,那么这些小家伙在成年鱼眼里和活饵没什么区别。所以如果饲养者想要得到更多的小鱼,建议将母鱼隔离在单独的产卵池中产仔,如果不想种群过多,也可以让鱼苗自生自灭。

此外,对于将雌鱼隔离进“产房”的时间也有一些要求。这类似于孕妇入院分娩的情况,并不是说肚子一鼓起来就送去分娩,而是在分娩前几天就送去。孔雀鱼也是如此,雌鱼如果过早进入产卵池,可能会出现抑郁,流产的情况,这可不是开玩笑。产卵池的挡板固然可以保护怀孕的母鱼免受外界伤害,尤其是分娩时雄鱼有时会攻击雌鱼,这会威胁到新生鱼的生命,还可能伤害到雌鱼虚弱的身体。然而,这堵墙也阻挡了母鱼与同类的交流,它能看到眼前的鱼群,却无法融入其中,这对于群居动物来说无疑是残忍的。

以下是三种分娩迹象,可供参考:

第一,最明显的,肚子要大,大到能够支撑身体,就像人类的准妈妈一样,肚子与身体的比例不协调;

第二,腹部靠近尾端的地方开始出现黑点。事实上,如果你把黑点放大,你会发现它们不是别的东西,而是正在发育的鱼苗的眼睛。

三是原本在喂食时间争抢食物的大腹雌鱼,突然间失去了食欲,甚至不进食。

当母鱼出现以上症状,特别是满足前两种情况时,基本就可以单独在产房生活了。不要总想着等着等着,早一点隔离鱼可以更大程度的保证鱼的安全,因为第一次产卵的时间很难精准控制,有时候只要一个晚上的疏忽,就会让之前的准备付诸东流。

最后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饲养孔雀鱼的快乐中来,在它们自由自在的时候欣赏它们在摇曳的水草间畅游的绚丽身姿,在它们平静的时候放松它们快节奏生活的加速器。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