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年人狗“情”:汉晋爱犬成风 唐宋时宠物犬出现

日期: 2024-10-09 15:02:54|浏览: 39|编号: 101225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8000年人狗“情”:汉晋爱犬成风 唐宋时宠物犬出现

《簪女图》(局部)。

人与狗8000年的爱情尚未结束

转眼间,农历狗年到来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特别推出“流浪走进衣裳——汉晋时期的狗与生活新年特展”,邀请市民朋友一起欣赏福狗的历史,了解福狗的人们的乐趣。汉晋时期。喧闹的一天。

这次展览丰富了很多观众的知识:原来,早在汉晋时期,爱狗就已经蔚然成风,养狗成为社会各阶层的普遍现象。

展品中,狗狗们形态各异:有的天真可怜,有的元气满满,有的聪明活泼……走进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你可以看到一系列奇特的动物。展台。有趣的陶狗。这些陶狗的造型、表情、装饰各不相同,分别展现了它们不同的状态——这对陶狗相对而卧在地上,仿佛在门口等待主人;陶狗四肢直立,脸上长着卷曲的胡须;有一只陶狗,头朝上,嘴巴张开如树皮,锋利的牙齿外露。似乎你能听到它的叫声。

故宫博物院藏绿缎绣海棠菊花狗服。

“出外野时,常带狗;回人间,常带樵夫。”狗一直被称为“人类最忠诚的朋友”。狗与人类历史的交集可以追溯到近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狗年说到狗。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古往今来的“人狗之爱”。

先秦:

狗多用于祭祀和丧葬

用狗来埋葬是一件残忍的事情。但在当时,能够与皇帝合葬确实是一种荣幸。

“鹏鹏和他的麦子在野外都能听到。”在遥远的远古时代,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了“狗”这种动物,而狗也是我国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中期。例如,中原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我国北方平原河北武安磁山文化、河姆渡等一系列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中都出土了狗骸骨。厂址在江苏、浙江。它已有八千年的驯化历史。

自从人类创造文字以来,就有了关于狗的文字记载。

也许在人们的普遍印象中,狗这样的动物在古代多是用来玩耍、观赏的,或者是用来进食和狩猎的。但在先秦时期,它们主要被视为吉祥动物,与辟邪和祭祖有关。 《山海经·西山经》记载:“阴山有兽,其形似浣熊,白头,名曰天狗,其声如榴莲,能镇宅”。远离邪恶。”

先秦时期,狗多用于祭祀和丧葬。古代用于祭祀的狗被称为“贤”。 《礼记·曲礼》载:“祭祀宗庙时,羊曰软羽,鸡曰寒阴,狗曰汤祭”。证明当时狗确实被用作祭品,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咸”字写在狗的侧面。

《周礼·秋观》载:“凡祭祀动物,用男器,夫器亦然”。古书还规定,国王出行必须有“巴祭”,即用狗来祭车、祭路。人们相信,这将确保纣王一路平安。 《淮南子·施泽训》还写道:“四门旁,皆打狗羊,以辟四方疫病。”说明当时用狗祭祀的目的是为了祈福吉祥、消灾祛病。

除了用狗祭祀之外,狗葬也是当时的习俗之一。 《周礼》规定,皇家葬礼必须用狗皮遮盖丧车。 “国王的丧车有五节车厢:木车、蒲盖、狗尾、尾尾、稀疏的装饰品。所有小衣服都稀疏。”考古发掘,在郑州商城北城墙东段遗址发现的8个祭祀坑中,共埋葬狗92只,数量最多,1个坑埋有23只。安阳小店西北妇好墓中发现与妇好合葬的狗6只。

洛阳城考古发现的周代“天子驾六”大型车马陪葬坑中,每辆马车上都有一具完整的狗骨架。虽然现在看来,用狗来埋葬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但在当时,能够与皇帝合葬确实是一种荣幸。

值得一提的是,“铲屎官”这个词近年来非常流行,很多养宠物狗的年轻人都拿这个词当笑话。虽然这位官员并不算“官”,但令人惊讶的是,事实证明,早在周朝,就有一位官员“铲屎官”。 《周礼·丘官·狗人》载:“狗人处理狗祭,祭同种狗祭时,用筷子,伏器亦如此。每当用几个瓮时,杀了一个无辜的人,一根筷子就可以了。”这意味着,周朝设立“狗人”一职,是主管狗的专门官职。

另外,春秋之前,为了保证祭祀用的狗的数量,非常重视狗的饲养。 《孔子逸居》云:“官不坐羊,士不坐狗。谓官不许无故杀羊坐皮,士不许杀狗”。毫无理由地坐在他们的皮肤上。”言外之意是,除了必要的祭祀之外,人们不应该随意杀狗。

汉晋犬与生活特展中展出的陶狗。

韩、晋:

爱狗盛行,狗肉比牛羊还便宜

起义前,刘备没有经济实力,却喜爱养狗。他无奈,只好自己编织竹席、草鞋等,拿到街上去卖。

到了汉代,爱狗之风更加盛行,养狗成为社会各阶层的普遍现象。汉族人为什么这么爱狗?

原因之一是汉代狗肉的价格比牛、羊、马低很多,所以汉人很喜欢吃狗肉。 《居延汉简》提到,一匹马的价格为10000钱或5300钱,一头牛的价格为2500钱,一只羊的价格为900钱,一只野狗的价格只有600钱。不仅如此,汉代还有一道以狗肉为原料的菜肴被选入古书《食经》,称为“狗盘”。

除了喜欢吃狗肉的原因外,汉族养狗的习惯还与当时统治阶级中几位著名的“爱狗人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包括汉武帝刘彻、还有东汉皇帝刘陵。宏观。俗话说:“凡事往上走,最终都会落到谷底”。两位皇帝都酷爱狗,大臣们纷纷效仿,就连普通农民家家户户都养狗。

“这块肖像砖描绘了一幅狗训练的画面。”武侯祠博物馆讲解员介绍说,“本次展览展出的南阳汉代陶狗,有的是手工雕塑,有的是模压为主,有的是雕塑为主,有的是两者结合。专门的陶作坊烧制的,有的为灰陶,有的为红釉,有的为红绿釉,汉代的雕塑大师们通过仔细观察,把狗塑造得栩栩如生。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

自汉朝建立以来,中央朝廷就有“犬监”的职位,管理皇帝的猎犬。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都曾担任过这个职位。文学家司马相如之所以受到汉武帝的赏识,也多亏了当时担任狗囚的同乡杨德义。司马相如因狗监的推荐而名声大噪,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作为“爱狗”的代表之一,汉武帝为文武官员修建了“狗台宫”,供文武官员观赏“斗狗”作为娱乐项目。 《三府黄图》云:“五台宫在长安西二十八里上林园内。” “五台宫”外建有“走狗庙”。

除了汉武帝之外,东汉时期的汉灵帝更是嗜狗如命。 “狗官”一词,就出自这位沉迷于享乐的皇帝。 《后汉书·孝陵帝年谱》记载:“亦戏狗于西园,头戴冠绶,以入良行”。这是指汉灵帝在西园遛狗时,戴上金仙冠和绶带。不过,到了东汉时期,进贤冠是文官专用的。另一位太监颇有创意,给狗打扮得漂漂亮亮,戴上贤冠,穿上朝服,系上绶带,摇摇晃晃地把它带到了宫廷上。当刘宏认出这是一只狗时,不禁拍手大笑,赞叹道:“真是个狗官啊。”此外,汉灵帝还称狗为“艾青”。满朝文武官员虽然感到无比屈辱,但“敢怒不敢言”。

上述两位皇帝虽然都爱狗,但他们是一国之王,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来支持他们的爱好。然而,三国时期的刘备就没那么幸运了。陈寿在《三国·先夫》中对刘备性格特点的概括是:“先夫不甚喜读书,而喜狗、马、音乐、美服。”然而,刘备在起义之前却非常贫穷。他没有经济实力,却喜欢养狗。他无奈,只好自己编了竹席、草鞋等物品到街上卖,换了一些铜钱,买了一些食物喂自己和狗。 。

宋代《秋葵狗蝴蝶图》。

唐宋时期:

“可爱”的宠物狗出现了

南宋诗人周密所著的《归心杂学》中,也有关于梳理宠物狗的趣事。

唐朝是中国古代一个繁荣、辉煌的时期。当时的贵族阶层过着富裕奢侈的生活,狗在这个时期开始更多地扮演“可爱”的角色,被有钱有势的人当作宠物饲养。

唐朝皇帝修建了一座宏伟的“五房”,其中之一就是狗房,专门饲养狗供皇帝玩耍。也是在唐朝的后宫,女子才开始养宠物。

说起唐代著名的宠物狗,就不得不提杨贵妃的“康果子”。这只雪白的小狗是康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地区)进贡的,深受杨贵妃的喜爱。 《酉阳杂祖》载:“夏日,试与太子下棋,何怀之一人弹琵琶,贵妃站在棋前观看,最后几子即将失落。”于是贵妃将康国公子安置在席边,皇上公子来了比赛,局势一片混乱,快去大岳吧。杨贵妃怕唐玄宗与太子下棋输了,就把“康国子”放在一边,让它在桌上下棋,扰乱棋盘。看得出来,这只小小狗也是聪明机灵,真是把棋局搞乱了,不负杨贵妃的调教。

不过这只“康国一子”到底是什么狗呢?陈寅恪先生曾考证说:“《太真外传》有康国子的记载,就是今天外人所说的‘北京狗’,而中国人则称之为‘哈巴狗’。”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簪仕女图》,出自唐代画家周昉之手,是最著名的美女图之一。画中清晰可见,衣着华丽的妇女正拿着长杆逗弄一只天真的小狗。这只狗就是“紫紫”。不过,这种“秧子”的价格极其昂贵,只有皇宫的贵妇们才能养得起。

如果说在唐代,只有有钱有势的人才能养狗作为宠物,到了宋代,这种行为已经从唐朝的宫廷贵族扩展到了富裕的平民家庭。有趣的是,《猎狗告》在宋代也出现过。 《易鉴志》记载:宋人齐氏“养狗,黑身白足,名曰‘寅虎’,一叫便跪下,甚是可爱。忽失之,他还发布了一份筹集赎回资金的清单。”当狗失踪后,政府贴出了一张告示,悬赏寻找狗。可见当时袁奇对狗的喜爱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狩猎和看守的目的。

不仅如此,宋代还出现了宠物市场,比如开封府的大相国寺。 “每个人每月开放五次交易,正门里都是鸟、猫、狗、珍禽异兽,应有尽有。”市场上也有卖狗粮:“……养狗就提供糠。”南宋诗人周密所著的《归心杂学》中,也有关于梳理宠物狗的趣事。周蜜写道,那时候,女孩子喜欢把凤仙花压碎,用汁液染指甲。定居宋代的阿拉伯妇女甚至用凤仙花汁给猫、狗染色。

在宋代的一些书画作品中,人们也能看到这个时代的宠物狗的形象。无论是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秋葵狗蝴蝶图》,还是上海博物馆收藏的《秋园狗图》。

《道光帝欢乐秋园图》。

明清时期:

为保护数千只狗狗,慈溪设立“狗狗繁育中心”

在众多的狗品种中,慈禧最喜欢的其实是小型犬哈巴狗。这种狗现在已经是普通的“土狗”了。

满族入关后,清朝皇帝为了保持自己的特色,积极推行“官骑射”。康熙、乾隆皇帝甚至还付诸实践,率领八旗官兵出塞,到木兰围场大规模狩猎,以提高满族骑射技艺。训练有素的猎犬成为清代骑马射箭活动的主要伙伴。

到了清朝中后期,宫廷爱犬养狗的风潮深深影响了整个清朝上层社会。

清朝时期,最喜欢养宠物的皇帝非雍正莫属。雍正皇帝有两只宠物狗,一只名叫“白福”,一只名叫“再发”,对它们非常宠爱。据清宫档案记载,狗窝的大小和材料是雍正皇帝亲自下令的。

冬天来了,北京变冷了,雍正就会找裁缝给他的狗做一些冬衣。有趣的是,我想为狗做一些衣服,但这还没有结束。裁缝做好衣服后,雍正还检查了纽扣是否牢固、细节是否精致等。作为一个在位13年、批准过千万字奏折的工作狂,雍正还是抽出时间的。检查狗狗的衣服,可见他有多爱狗狗。

宫苑幽深,争夺嫡系宠幸,太闹心了。如何解除忧虑?只有狗。 “老佛爷”慈禧是一位比雍正还要好的“宠爱者”。清末,慈禧垂帘听政。整个紫禁城,慈禧说了算。当然,养狗也要看慈禧的表情。慈禧曾在宫中养了一千多只狗。

为了照顾好这千余只狗,慈禧还下令设立“养狗处”,由专门的太监为这些狗服务。这些太监被称为“狗监”。这些狗吃的食物比人类吃的要好。都是精致的牛羊肉等,餐后还有水果甜点。狗居住的地方叫“御狗堂”,是一座一层又一层的小楼。

慈禧养的狗不仅有吃有住,还有量身定做的衣服穿。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绿缎绣海棠菊花狗衣和红亮缎狗衣,就是慈禧御犬所穿的狗衣。这些狗衣服是量身定制的,采用华丽的材料制成。

在众多的狗品种中,慈禧最喜欢的就是小型哈巴狗。从她流传下来的巡演照片中可以看到,她身边围绕着一群女性亲戚。前面那只黑色的小狗不是别人,正是北京哈巴狗。北京哈巴狗,又称“宫狮犬”或“哈巴狗”,是中国古老的犬种。它们表情丰富,活泼可爱,深受清朝皇帝和妃嫔的喜爱。京巴现在已经是一只普通的“土狗”了。现代人认为它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不像VIP、哈士奇、小柴那么可爱。但慈禧就是喜欢这种小土狗。

史料记载,慈禧当时最喜欢的有四只哈巴狗,名叫秋野、紫燕、琥珀、双狮。另外,还有一只名叫“海龙”的小狗,也很受慈禧的宠爱。慈禧走到哪里都会抱着它,甚至还检查了它的饭菜才让它吃。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见习记者李宇欣记者陈赫

图片主要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提供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