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饰”标签 中国千亿宠物粮市场乱象调查
经济观察网记者叶欣然国内宠物食品市场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千亿级市场。股东纷纷涌入,冻干食品、生鲜食品、烘焙食品等新型宠物食品纷纷涌现。然而,行业火爆的同时,也伴随着乱象丛生、坑蒙拐骗的频频发生。
618的到来是宠物食品品牌一年中的两个关键窗口期之一,宠物品牌都在积极应对。然而,4月中旬爆发的鑫源发展宝疑似“毒猫粮”事件,再次加剧了消费者对宠物食品安全的担忧。近日,有消费者反映,部分宠物食品品牌可能存在产品标签、营养成分标签等问题。
沿着这个方向,记者调查整理了目前宠物食品品牌的标签和成分,发现疑点颇多,主要包括同一产品成分不同、营养成分未按照标准明确标注等。要求,且供应商不具备相关产品生产资质。有些原材料的表述令人困惑,似乎改变了概念。
对原材料的描述有替代概念之嫌。
近日,有消费者向本报举报,宠物食品品牌“窝窝窝”的猫粮产品成分表中含有脱水鸡肉和脱水鸭肉,但其两家脱水鸡肉和脱水鸭肉供应商的饲料生产许可证证书上没有登记脱水肉制品。
此外,记者通过电话咨询发现,Ooh旗下两家脱水鱼供应商均表示没有脱水鱼产品。
(wowo天猫店截图)
记者点击店内一款“冻干猫粮蓝耳全价猫粮”产品的详情页发现,脱水鸡肉的供应商为山东鼎王生物,脱水鸭肉的供应商为烟台金润达。
经查,“山东鼎旺生物”为山东鼎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鼎旺生物”)。其饲料生产许可证编号为鲁饲料证(2019)14116,注册产品有鸡肉粉、鸭肉粉、牛肉粉、羊肉粉、牛骨粉等。证书编号为烟台金润达动物营养有限公司。烟台金润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烟台金润达”)为鲁饲证(2019)06070号,注册产品包括鸡骨粉、鸭骨粉、鸡肝粉、鸡肉粉、鸭粉等,许可证上所列的所有产品均为肉粉,未发现脱水肉。
记者致电烟台金润达询问。该公司销售人员表示,目前没有脱水鸭产品。销售人员说:“我们以前做脱水鸡肉,但不做脱水鸭肉。”
鼎王生物销售人员回电称,公司目前有一款用整鸡制成的新产品,采用脱水工艺,在显微镜下呈现纤维状。据介绍,脱水过程是先将鸡肉切碎,然后加油油炸实现脱水,然后通过挤压脱脂。当被问及许可证上为何没有脱水鸡肉时,对方表示,“这是新产品,正在办理流程,一个月左右就会更新。”
另外,上图显示,Ooh脱水鱼肉和脱水三文鱼的供应商分别是安徽安良国际和上海美企进出口。记者分别致电这两家公司。安徽安良国际工作人员表示,没有脱水鱼肉,没有鱼片,而是鱼粉。驻上海美国企业的进出口工作人员也表示,这不是脱水三文鱼,而是鱼粉。
那么,有没有可能Oh Oh实际使用的成分是肉粉,但在标签上却被错误地标注为脱水肉呢?对此,记者联系了窝窝,并发来了采访提纲。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将转发相关部门。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具体回复。
关于脱水肉,记者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发现,不少消费者对脱水肉感到困惑,分不清什么是脱水肉,以及脱水肉、冻干肉、肉粉的区别。
业内曾出现过因使用肉粉代替脱水肉而受到处罚的案例。天眼查信息显示,2021年2月,上海纽维克宠物用品有限公司因使用肉骨粉替代全价无粮普通幼犬,被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罚款3.9万元。食物。脱水干牛肉、鸡肉粉代替脱水干鸡肉、鱼粉代替脱水干鱼肉。
一位熟悉饲料标签法规的资深宠物食品专家告诉记者,如果一个品牌使用鱼粉,并在原料中注明脱水鱼肉,那么这是违法的。我国《饲料原料目录》规定,“肉”是指“食用动物的鲜肉或者带骨、带皮的肉。可以鲜用,也可以冷藏、冷冻、蒸煮、干制或熏制”。要求注明加工和保存方法,如新鲜鸡肉、冷冻鸡肉、熏鸡肉、脱水鸡肉等。 “肉粉”是指“以食用鲜肉的剩余部分为原料,经高温蒸煮,经蒸煮、灭菌、脱脂、干燥、粉碎而得的产品”。脱水肉更多地代表了一种加工技术。比如脱水是通过干燥技术来实现的,比如熏制、冷冻干燥,这也是加工技术。该公司的说法更多是为了吸引消费者的噱头。
另一位资深宠物营养师指出,脱水肉是“杯”的表达,原料要么是肉,要么是肉粉。
成分含量未按标准标注
另外,在粗灰分的指标标注上,国家标准要求标注干物质的计算结果,但大多数品牌并未遵循这一点。
粗灰是饲料、动物组织等所有有机物在550-600℃的高温炉中氧化后留下的残渣。根据国家GB/-2014全价宠物食品-猫粮标准,粗灰分指标≤10.0%,该指标“以干物质计”。
高级技术总监洪欣荣告诉记者,“以干物质为基础”,需要计算粗灰分在干物质中所占的比例。例如,如果总粗灰分含量为3%,水分含量为78%,干物质=样品-水分,则“以干物质计”的粗灰分含量为3%/(1-78%)≈13.6 %。洪欣荣表示,13.6%的粗灰分不符合GB/-2014标准。
(天猫ziwi旗舰店截图)
记者在淘宝平台搜索,以进口品牌ZIWI鼎丰的一款85克牛肉味猫罐头为例。客服发来的营养表显示,这款牛肉味产品的灰分含量(最高)为4.0%,水分含量(最高)为4.0%。含量78.0%。记者询问客服,“灰分指数是按干物质计算的吗?”客服说:“是水分仪。”
那么,按照上述“以干物质计”的计算方法,灰分含量为4%/(1-78%)≈18.2%。 18.2%显然不符合标准。客服回应:“具体计算这里不清楚。”
搜索淘宝、天猫等网络平台发现,有的品牌会规范“干物质下的计算结果”,但很多品牌并没有标注。
真正的成分“罗生门”
此外,记者还发现,同一品牌不同门店的同一产品的原料标签和成分含量显示出不同的结果。
记者在进口品牌“旗舰店”和“海外旗舰店”看到,“旗舰店”展示的同一款无粮小型狗粮产品的成分是:冷冻去骨火鸡、干土豆、鸡蛋。粉等,同时显示粗蛋白≥27%、粗脂肪≥17%、粗纤维≤4.9%等,而“海外旗舰店”则显示该产品的成分配方为:去骨火鸡、土豆、全蛋干等,同时显示粗蛋白含量≥28.5%、粗脂肪≥17.8%、粗纤维≤3.8%等。
(品牌天猫国际及天猫店铺截图)
记者向“海外旗舰店”客服询问了两家店的关系。对方称,他们是“同一家公司的不同门店”。同时,客服也证实两家店销售的是同一款产品。
当记者询问为什么同一款产品的成分和含量不一样时,客服表示,“你买价格优惠的就可以了”。随后,记者询问哪一张与报关单相符,能否提供报关单。 ,客服没有解释。
记者联系该品牌时,对方表示,原因是天猫旗舰店基于天猫大贸模式,中国产品信息与进口注册证信息一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颁布的《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中进口登记证的要求,营养成分应标注最低保证值。海外旗舰店基于天猫国际跨境电商模式,产品信息为原进口包装上产品介绍内容的英文直译。原进口包装上产品介绍的英文内容必须按照欧盟要求标明平均值。
一般来说,大贸易模式是指进口商参与的B2B模式下的海外大宗贸易进口,而跨境模式则是消费者产生订单的B2C模式。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看到同一种产品的蛋白质含量存在差异,难免会想,网上显示的蛋白质含量是否可以通过手指的动动来改变。该品牌表示,原进口包装上的英文与同一产品进口登记证上的成分翻译和含量值部分不同。这并不是因为产品发生了变化或者公司随意更改了产品信息,而是因为公司提及中国和欧盟对相关产品标签的标准和要求不同所致。
从详情页来看,目前,上述两家店铺的同款商品标签均已更改为一致。
当标签重要“窗口”出现“粉饰”
产品标签是消费者判断宠物食品是否合适、优质的重要方式。
6月6日,拍都宠物大数据发布的《2022年中国宠物食品消费报告》显示,宠物健康已成为宠物主人选择主食的最大决策因素。 55.1%的宠物主人关注营养配比,46.5%关注成分。
归根结底,宠物食品的服务对象是不会说话的宠物。 “毛孩子”在产品的口感、口感等食用体验上无法用脚投票,这就需要宠物主人对产品的原材料、成分、营养成分等做出决定。尽管他们做足了功课,但作为重要观察窗口和决策依据的“标签”,商家却出现标签模糊、同一产品营养成分不同、成分含量标注不明确等问题。消费者总是被信息不透明所包围。
葛秉干、李军等人今年3月在北京大学核心期刊《中国饲料》上发表的论文《基于营养成分分析评价猫粮质量安全状况》显示,29种流行低档猫粮的营养成分-参与研究的电商公司标价猫粮成分含量不符合饲料标签上营养成分的分析保证值,全龄猫粮中97%的营养成分达不到营养成分成年猫的需求,这对猫的健康可能有害。
上海爱心宠物医院院长、上海市宠物行业协会会长杨启庆表示,疾病是从口入的。现在宠物的很多疾病,如肥胖、糖尿病、胰腺炎、泌尿系统综合症等,都与宠物的进入有关。食物密切相关。如何选择合适的宠物食品对于宠物主人以及动物的健康都非常重要。
上述熟悉饲料标签法规的资深宠物食品专家告诉记者,据他观察,目前行业内存在盲目追求标签上的鲜肉、高蛋白、声称卖点而无支撑材料、原料不足等问题。不遵循公式原始形式的组合物。乱象有很多方面,如按降序排列、使用医学术语非法宣传、使用大英文字体强调进口产品等。
消费者需求导向
宠物主人对宠物食品的需求与品牌对市场趋势的教育密切相关。然而,一些需求被品牌宣传并推动变形。
目前,行业内正在掀起一股推广鲜肉的热潮。
据京东超市发布的《2022京东宠物消费趋势报告》显示,烘焙食品、生肉带骨、冻干口粮成为最受欢迎的宠物食品品类。其中,1-5月生肉、生骨采购量同比增长184倍以上。
基于消费者对新鲜肉类的偏爱,品牌也喜欢在膨化谷物中将成分标记为“新鲜”成分。以的宠物食品为例,标签上写着“新鲜鸡肉”、“新鲜火鸡”、“新鲜整条太平洋沙丁鱼”、“新鲜整条太平洋鲱鱼”等。以 's 猫粮为例。其原料显示,其中含有高达70%的新鲜鸡肉。
根据饲料原料目录,鲜肉是指未经冷冻的肉类。据多位业内人士透露,在膨化谷物中,以现有技术,鲜肉的比例可以达到50%。此外,新鲜肉类的成本和定价也明显更高。据悉,鲜肉产品的出品率很低。一般一斤鲜肉只能生产2两成品。
杨奇庆表示,生鲜肉在规模化的饲料工业市场中仍面临诸多挑战。鲜肉在冷链运输和加工过程中容易受到污染和变质,食物中毒的风险较大。因此,对于市场上含有鲜肉的产品,应特别注意原产地和保质期,尤其是那些强调来自海洋的新鲜鱼但在中国加工和生产的品牌。
杨奇庆指出,鲜肉、鲜粮的概念流行起来后,鲜肉从被宰杀到饲料加工厂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才能称为新鲜,需要什么样的温度储存条件、如何储存等。防止腐烂涉及很多问题。虽然我国已于2013年制定了相关标准NY/T 2534-2013《生鲜畜禽肉冷链物流技术规范》,但能够完全按照该标准运营的企业还有待研究。 。生鲜肉和之前的无粮、天然粮一样,只是市场上的一种营销工具和营销噱头。
除了鲜肉,整个市场也充斥着对高蛋白质的追求,品牌陷入蛋白质含量不断上升的竞争之中。搜索淘宝、京东等网络平台,随处可见贴有“高蛋白”标签的宠物食品品牌介绍。
发布的《2021宠物食品行业消费洞察报告》也显示,74%的受访消费者看重营养成分和配料,其中蛋白质是宠物主人最关心的营养素。
然而,消费者的追求让品牌的行为逐渐变形。
上述资深宠物食品专家表示,当前市场陷入追求高蛋白的“内卷化”。事实上,高蛋白对宠物、宠物主人以及行业发展都是有害的。一方面,长期食用超出宠物营养需求的高蛋白产品,会增加宠物患肾脏疾病的风险。另一方面,总是消费者为价格更高的高蛋白产品买单。另外,畜牧业本身就是一个耗能行业,高蛋白与节能减排的倡导相悖。再者,本质上,我国是一个蛋白质缺乏的国家,高蛋白质实际上增加了进口依赖。
专家指出,这暴露了我们基础研发的短板。目前,不少品牌采用OEM生产模式。品牌商只负责销售,制造公司只负责生产产品。技术和产品配方的研发投入较少,品牌大多在原材料上寻找卖点。
他表示,目前国内宠物食品市场表明,善于营销的企业有更大的生存空间,而发展扎实、有研发基础的老牌企业还不如新品牌。不过,虽然部分新锐品牌销量较高,但并不意味着公司具有持续盈利能力。随着后续资金的撤出,没有研发和技术实力的他们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最重要的是做出好的产品。
好钱的生存探讨
不久前,随着“近百只猫疑似食用某品牌猫粮死亡”、“鑫源发展宝猫粮中毒230只猫被曝光”等话题登上热搜,宠物品牌鑫源发展宝涉案被深深地卷入其中。消费者质疑。
随之而来的是关于国产宠物食品与进口宠物食品之争的又一场大讨论。在精神占领方面,进口品牌一直走在前列。据《2022年中国宠物食品消费报告》显示,使用率最高的十大狗粮品牌中,进口品牌占据前三名,合计占据七席。从猫主粮品牌使用率来看,进口品牌占据第四位。 《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40.5%的猫主只购买国外品牌的猫主粮。
近年来,业内对国内宠物食品的分析和讨论主要集中在,由于与国外市场相比起步较晚,标准和监管的建立也较晚,导致国内市场在2017年被国外品牌占据。早年,国产品牌只能从低端路线起步。开放市场渗透率,让国内宠物食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了低端印象。
然而,从上面关于标签的讨论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市场并不是一分为二,而是即使对于进口品牌来说,也存在着很多质疑和混乱的暗流。在大量的不确定性下,消费者信任就像一只找不到栖息地的小鸟。
与此同时,该行业也在高速发展。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宠物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已达1337亿元,预计2025年宠物食品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417亿元。
然而,这个行业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一方面有千亿的市场,另一方面缺乏细分标准。
2018年,我国农业农村部颁布了首部宠物食品管理专门法规——《宠物食品管理办法》,开启了宠物食品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进程。
此后,业界仍在呼吁制定更细的标准、更严格的监管。艾瑞咨询报告指出,目前国内的狗粮、猫粮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企业不必强制采用。国内外虽然有行业标准和体系认证,但不具有强制性,难以有效打击不良行为。
而且从国外品牌对产品原料的标注来看,部分品牌直接将原料和内容翻译成外文,并没有严格遵循国内宠物食品标准。
杨奇庆说,30年前,国内市场还没有宠物食品的概念。随后,皇家、玛氏等海外品牌进入中国。渐渐地,国内市场需求增加,国内企业纷纷涌入。但总体而言,我国在动物食品营养研究、动物食品加工技术和创新技术方面的人才相对短缺。因此,人才培养将是下一步的重点方向。另外,目前国内宠物市场需要在非常开放、自由的基础上结合更强有力、更严格的监管。
上述宠物食品专家指出,上述总结的各品牌标签、声称的混乱情况,以及宠物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将是未来加强和细化监管的方向。此外,正确养宠理念的市场教育、养宠科普知识的普及也将是未来的重要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