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熊阅读 2024,它们排队退市
2024年很可能是A股退市历史性的一年。
退市大军又有新成员了。 4月25日,深交所上市公司马赛克文化股价继续下跌4.65%,收于0.41元/股。至此,马赛克文化股价已连续20个交易日跌破1元,正式触发强制退市。
美盛文化是一家生产动漫衍生品的公司。 2012年上市时,是A股市场“动漫服饰第一股”。其最大的业务是生产迪士尼“公主裙”。 2015年高点时,马赛克文化市值突破240亿元。马赛克文化IPO募集资金4.74亿元,上市后又进行两次定向增发,募资总额达24.3亿元。按照4月25日收盘价计算,马赛克文化市值仅为3.73亿元。数百亿美元的财富随着退市而消失。
随着马赛克文化正式被锁定退市,有投资者评论称,从未见过像马赛克文化这样基本面还不错却被大股东“自杀”的公司。要知道,马赛克文化曾经是两年内上涨20多倍的大牛股。鼎盛时期被称为A股“并购之王”。但其投资眼光极差。上市后,其30余次投资并购几乎无一成功,这也是其最终退市的原因。
由此可见,2024年很可能是A股历史性的退市年。此前,百宝龙、泛海控股、贵人鸟等9家公司已完成退市,后面还有更多公司“排队”。退市。
制作“公主裙”成功推向市场
从2020年巨亏9亿多元开始,马赛克文化在A股艰难求生四年,最终没能逃脱退市的命运。
曾几何时,墨盛文化也是时代的宠儿。墨盛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创始人赵小强出生于1967年,1988年创业,创办了多家从事纺织、进出口贸易等业务的公司。 2002年,赵小强创办新昌美盛珠宝有限公司,即后来的美盛文化。
马赛克文化后来能够发展成为上市公司,主要靠生产“迪士尼公主裙”。
美盛文化成立之初主要从事饰品、礼品订单的OEM业务。经过几年的发展,美国、英国等全球各大动漫服饰公司已成为马赛克文化的稳定客户。基本商业模式是获得迪士尼的动画形象授权,完成产品设计,然后将设计图纸交给马赛克文化进行生产。
2010年5月,马赛克文化获得迪士尼直接授权,开始自主设计产品并在中国销售。从此,马赛克文化有了出口和内销两种不同的业务。出口销售仍遵循原来的OEM模式,而内销则自行负责产品设计,只需将样品提交迪士尼审核即可。
迪士尼拥有众多动画IP。马赛克文化为米老鼠和唐老鸭等许多动画角色制作服装和道具。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各种“公主裙”,比如白雪公主、美人鱼、睡美人等。等待。这些公主裙很受孩子们的欢迎,用户群体和消费需求非常稳定。
2009年,马赛克文化完成股份制改造,启动上市进程。招股书显示,马赛克文化业绩增长非常迅速。 2008年至2010年,马赛克文化营业收入从9275.69万元增至1.9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3%;净利润从933.87万元增至4678.73万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4%。 。
2011年,墨胜文化共生产动漫服装486万套,平均售价约32元。 2011年,马赛克文化营收2.17亿元,净利润4829.64万元。
2012年9月,马赛克文化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成功挂牌,成为“中国第一股”。 A股动漫服饰第一股。”
A股“并购之王”曾斥资2亿收购自媒体
虽然凭借“公主裙”成功上市,但和那个时代的很多上市公司一样,马赛克文化一上市就开始思考转型。毕竟,说到底,马赛克文化只是一家代工公司,也只是因为动画概念而“凤凰涅槃”。
虽然2010年获得迪士尼直接授权,但马赛克文化的主营业务仍然是OEM。 2012年,其内销业务仅占其收入的1%。而且迪士尼的授权依然是每年签一次。在OEM模式下,每生产出一件公主裙,迪士尼作为IP所有者就吃肉,其他设计公司吃汤。经过上述两次削减,马赛克文化只得到了一点点剩下的东西。
更何况,上市后,马赛克文化的代工业务遇到了瓶颈。年报显示,马赛克文化2012年营业收入2.05亿元,同比下降5.5%。它完全失去了上市前的势头。
马赛克文化自然希望通过上市来追求更大的梦想。提出的战略是专注于IP内容的生产和变现,打造“IP文化生态系统”。墨盛文化原总裁郭锐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早在上市之前,我们就制定了立足动漫服饰产业,向上下游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一战略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并购。
A股市场曾出现过不少因并购而闻名的公司。其中,马赛克文化是非常突出的一种。看起来是娱乐领域的专业VC:网络游戏公司地顺科技、来自荷兰的动漫周边产品销售商、儿童舞台剧公司星梦工场、影视投资公司纯真年代、服装电商平台UWOWO、新媒体运营平台微媒互动、动漫衍生品线下实体店1001夜、二次元文学创作与阅读平台白熊读书、手游直播平台触手TV、儿童动漫视频平台酷米网、网络运营商广州漫画、美国儿童玩具制造商JAKKS...
可以说,马赛克文化确实说到做到,投资动漫产业上下游,而且其投资触角也突破了国内,远至欧洲和北美。
上面还没有提到马赛克文化最著名的两笔收购。一是2015年以9.3亿元收购轻游戏发行及移动广告推送平台公司真趣网络100%股权。二是马赛克文化2016年以2.16亿元收购同道叔87.5%的股份。同道叔是一家知名自媒体,网络粉丝超过6000万。因星座漫画而走红,并获得红杉、创东方VC投资。这笔交易还引发了当时的自媒体投资热潮。
以上还不是马赛克文化的全部投资版图。 2017年5月,马赛克文化总裁郭锐公开表示,上市不到五年,马赛克文化已投资收购项目30余个。由于交易过多,马赛克文化一度被媒体冠以“并购之王”的称号。
早期,马赛克文化的投资收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2014年,马赛克文化营业收入增长97.4%,达到4.56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37%,达到9811万元。 2015年,马赛克文化营收同比下降10.50%。但由于投资项目估值提升,投资收益猛增597%,带动净利润同比增长30%。
彼时,A股也迎来了并购重组,每一次重大交易总能带动股价暴涨。 2015年6月,在牛市氛围下,马赛克文化达到顶峰,股价创下33.89元的历史新高,市值突破240亿元。
四年巨亏20亿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马赛克文化疯狂并购的后果逐渐开始显现,大部分项目都没有达到预期。
例如,2014年收购的星梦工场,承诺2014年至2016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00万元、300万元、400万元。但实际结果是,2014年至2016年连续三年亏损,亏损额分别为281万元、189万元、355万元。
同样是在2014年收购的纯真时代,承诺2015年净利润不低于2500万元,但实际数字为-282.91万元。
两次并购爆发后,前者获得了原股东支付的业绩补偿,并未给马赛克文化造成太大损失,而后者则转移至上市公司母公司。然而,更多的投资不断涌入市场,马赛克文化很快就无法承受。
2018年,马赛克文化亏损-2.43亿元,这是其上市后的首次亏损。主要是真趣网络、酷米网、马赛克游戏等子公司合计商誉减值2.8亿元。造成的。 2019年,马赛克文化成功扭亏为盈,录得净利润3162万元。然而,马赛克文化在2020年再次陷入亏损,此次巨亏9.42亿元,其并购项目共录得商誉减值8.5亿元。此后,马赛克文化就再也没有走出亏损的泥潭。 2021年亏损2.37亿元,2022年又亏损7.53亿元。
根据业绩预测,预计2023年马赛克文化仍将亏损7500万至9500万元,亏损原因是应收账款计提坏账以及对外投资减值。这意味着,2020年至2023年的四年间,马赛克文化累计亏损超过20亿元。
随着并购的爆发,马赛克文化更多的问题也暴露出来。 2019年11月,马赛克文化收到浙江证监局警告函。原因为控股股东美盛控股及其关联方违规占用资金15.38亿元、未及时公告收购项目、违规使用募集资金18.20亿元、业绩未改正等四大问题时间上的“大改变”。 2022年6月,马赛克文化实际控制人赵小强因涉嫌违反信息披露法律法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2023年5月,马赛克文化被发布退市风险警示。
2018年,赵小强以95亿元身家入选“胡润富豪榜”前400名。此后,他的身家大幅缩水,直至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其持有的马赛克文化股份继续受到司法制裁。拍卖。 2021年10月,赵小强拥有的位于杭州拱墅区的一栋豪华别墅也以1亿元被拍卖。
有多少公司在排队退市?
在退市路上,马赛克文化并不孤单。
截至4月25日收盘,*ST闽控、*ST美尚、*ST信方(.SZ)、*ST泰安、ST世茂、ST中南、宝利信等至少十几家公司股价上涨。在A股市场上市。不到1元。其中,*ST民控已于4月24日正式锁定退市。此外,华谊电气、百宝龙、泛海控股、贵人鸟、新海逸等9家公司已提前完成退市,可以肯定的是,2024年将成为历史性的一年退市年份。
在这些退市或锁定退市的公司中,像马赛克文化这样的疯狂并购屡见不鲜,几乎成为了通用模板。比如比马赛克文化早一天被正式锁定退市的*ST闽控,原本是青岛最大的百货公司青岛国货。上市后,先是收购了褪黑素生产商建特药业,随后尝试进军血液制品、煤炭制品等领域。和其他领域。 3月29日正式退市的贵人鸟曾是中国著名的运动鞋品牌。上市后,其以“全能运动”为口号进行收购。它的兴衰之路几乎就像另一种马赛克文化。
这些企业在上市前都经过了艰苦的努力,花费了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达到了自己行业的领先水平,然后成功上市。但上市的钟声似乎有一种特殊的魔力,可以瞬间改变这些创业者的风险偏好,让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不计成本地进行并购。由于某种未知的原因,这些经验丰富的企业家的投资愿景比最差的风险投资家还要差。他们的失败率接近100%,短短几年的时间,他们就能失去前世的全部积累。
可以预见的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陷入退市危机。据财经杂志统计,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资产为负的上市公司有29家; 14家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发行无法发表意见或负面意见,引发“可能暂停上市风险”的ST股有24家。综合考虑各种风险,A股至少有72家上市公司存在一种或多种退市风险。
每当企业上市时,我们经常会听到企业家的“IPO不是终点,只是阶段性目标”、“上市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等言论,这几乎成了一句标语。但现实是,许多企业家似乎把上市视为自己的舒适区。或许A股进入“退隐”时代后,这些企业家在企业上市后仍能保持原有的“紧张感”,资本市场的生态也会更加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