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不学习母慈子孝,一学习鸡飞狗跳?

日期: 2024-03-29 21:02:05|浏览: 132|编号: 4040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为什么孩子不学习母慈子孝,一学习鸡飞狗跳?

说一个大家都容易忽视的本质性问题吧。

因为我们所有人都容易把“知识”和“技能”搞混,会觉得知道了就可以做到。

于是在孩子做练习效果不好时,家长就容易焦虑:“这个问题这么简单,你都知道了,为什么就是做不好呢?你就是态度有问题!”

如果这种认知带来的不满再叠加上一些我们奉为真理的恐怖故事——比如孩子习惯不好今后就毁了。

那不就是又怕又急又气吗?

其实只要存在着“知识”与“技能”概念的混淆,那任何人都不可能在指导别人的时候有足够的耐心。

因为知道一件事是很容易的,就像驾校的教练教学员开车,只要说清楚方向盘、油门、刹车这三个东西的相关知识,就足以让人把车发动了。

但知道这些东西的用法,到真正能熟练操纵汽车,至少还得经过好几个月的刻苦练习吧?

如果只是知道一个知识点,我们在使用的时候会非常不熟练,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思考和理清其中的逻辑,还要预测一下可能出现的后果,这不仅耗费时间,还可能出现记住一个点却忘了另一个点的情况。

就像新手开车往往容易忘记松手刹一样,要回忆方向盘和油门的操作要领已经挤占了新手全部的认知,哪有多余的空间再去想起还有个手刹没松呢?

但具备驾驶技能的老手却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他们已经把运用知识的动作训练成了肌肉记忆,变成了一种习惯。

这种条件反射的反应速度和效率是主观认知没法比的,就像很多老司机,遇到危险时往往是意识还没反应过来那到底是什么,脚就已经先踩向刹车了。

但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往往不会把练习效果不好理解为没有练出习惯来,反而会认为就是自己记性不好,天赋不够——因为确实感觉反应不过来,而且确实忘了很多知识点。

带着这种自我否定,反而就更难以去慢慢练习了,因为既然天赋不够,再怎么努力也没意义,那只会让人觉得更加焦躁和无趣。

孩子的学习也是如此,应试其实就是一门特殊的技能。

当他们对知识点只是知道,却没有掌握的时候,就会出现严重的卡顿,会不知道这个题到底该用哪个知识点去解决,甚至每一步都想要去确认自己到底做正确了没有。

这种卡顿感其实没有人能很好地耐受,因为它的背后是非常强的失控感。

况且孩子也想快点学会,好得到奖励,好去愉快玩耍,这就在失控的不安上又叠加了另一种无法耐受的情绪——焦躁感。

所以我们会看到孩子可能会出现做一会就停下的现象,有时候他们会看看家长的反应,有时候会走神去干点别的事情。

看家长的反应就是在缓解失控感,找家长确认自己是否做错了。

而走神则是在平复焦躁感,因为焦躁感也是无聊的核心感受,于是我们就经常会看到孩子总是在学习时去找乐子。

当家长不能理解这其中的逻辑时,就容易产生极其错误的误解:

孩子不断在看似简单的地方停下来看自己,会被误读为是孩子不愿意做,故意在磨蹭,甚至是在不满自己给他们的学习任务,在故意挑衅。

而找乐子就会被识别为不负责、懒惰。

在家长还有精神的时候,可能还能耐着性子用一些经常听到的育儿常识劝自己:“别气别气,要鼓励,要有耐心,打骂解决不了问题!”

但这些行为其实并没有对孩子的情绪进行回应,在孩子看来,憋着情绪的家长在态度上依然是模棱两可的,这就更加让孩子不安了。

而鼓励孩子,告诉孩子“你行的”,不仅不能回应那种不安,还会更加强化孩子感受到的“来自父母的期待”,这在那个时候反而会让孩子更加感觉到“如果做不好,就没法给父母交代”。

所以当家长耐着性子辅导了一会之后,会发现并没有什么起色,甚至孩子的各种走神和拖沓反而会越来越严重。

那无论脾气再好的家长也会忍不住觉得“孩子就是在跟自己对着干”了吧?

如果这种“对着干”的认知再叠加上“孩子在辜负我的付出,在伤害我”的认知,那家长会做出什么过激举动都不奇怪了。

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要看情况的。

如果家长自己都很忙,完全没时间,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找托管老师或者有经验的亲戚来帮忙辅导。

如果自己有精力辅导的时候,那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把完整的知识拆分成若干步骤,最好是能一两分钟就完成练习的步骤,尽量降低孩子的练习难度。

2、一个知识点掌握后,还需要在后续的学习中多次复习和巩固练习。

3、随时准备接住孩子的不安和焦躁,告诉孩子这很正常,只要多练就一定会突破,而且后续也需要持续练习来不断给技能“保温”。

4、在孩子情绪失控时,给情绪留出空间,先让孩子发泄情绪,不要立即“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而是在事后去跟孩子分析发泄情绪的利弊,让孩子再次有力量跟自己配合去面对困难。

5、每次复盘时,先与孩子一起看到进步的地方在哪,比如同样的地方错误减少、速度变快等,让孩子知道努力是有用的。这样孩子才会被平复掉焦躁感,耐心跟着家长走。

要做到这几点,最难的部分恰好在于家长能否克服自己的恐慌,不要老觉得输在起跑线上就完蛋了,一个心智健全,不对无助和不安感到害怕,能自己处理自己情绪的孩子,会具备真正的自信和持续战斗力,未来的竞争力不会很弱的。

如果无法理解孩子的感受,可以试试陪孩子一起玩他们最擅长的游戏,看看总是拖后腿的自己被孩子骂得狗血淋头的时候,自己是什么感觉,希望得到怎样的对待。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