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报废潮将至,回收将遇到哪些阻碍?
电脑回收、电池回收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一年来,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创新高。 原材料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在涨价压力下,“变废为宝”的动力电池回收产业价值链重估,景气度开始抬头,吸引产业资本。 竞相加入。或许碳中和已深入人心,又或许碳高峰即将到来。 回收电脑和电池的业务逐渐增多,人们真正开始相信回收电脑和服务器等回收业务可以帮助实现碳中和。 并且,是一个真正的绿色产业。
随着原材料行情看涨,废旧电池回收价格也水涨船高。 目前三元材料回收折扣系数已从去年年中的30%左右跃升至140%,磷酸铁锂正极废粉一个月内涨幅较大。 。 虽然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的利润率有所提升,但价格过高会带来库存、现金流等一系列风险。
仅靠原材料价格的暂时上涨无法支撑行业的长期发展。 潮水退去后,新一轮的行业洗牌必将到来,拥有渠道和技术优势的回收企业将在竞争中获胜。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需要理顺回收链条中的权责关系,解决无序竞争及其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从而迎接更大规模退役浪潮的到来。
回收价格不断上涨
“价格涨得太快了!整个回收市场的价格体系已经失灵了。” 湖南舜华锂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维铎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去年1月,磷酸铁锂正极废粉才4000元/吨,但现在涨到了4万元/吨”更夸张的是,今年1月份就翻倍了,目前的价格已经达到了8万元/吨左右。”
回收价格上涨源于以镍、钴、锂为代表的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飙升。 过去一年,电池级碳酸锂从5万元/吨一路飙升,目前报价已突破50万元/吨,是去年同期的10倍; 目前国内电解钴、电解镍报价已达到57万元/吨、22万元/吨。 元/吨,同比分别上涨约60%和80%。 “随着原材料资源的紧缺和双碳目标的实现,很明显产业链对锂电池回收端更加重视。” 赵维斗说道。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废旧电池分为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两种。 三元锂电池一般用于回收利用,从废旧电池中提取有价值的金属材料。 成品包括硫酸镍、硫酸钴、碳酸锂等。磷酸铁锂电池主要应用于储能电站、低速电动汽车、电动工具等二次利用场景。 随着碳酸锂价格的上涨,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回收磷酸铁锂。 该电池直接用于再生和提取锂。
据介绍,三元电池的回收定价以上海有色网钴、镍价格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乘以一定系数。 虽然锂元素在回收过程中不参与定价,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定价。 系数; 由于磷酸铁锂电池主要提取锂元素,因此其回收价格是按照锂分计算的。 以金属锂价格为参考,目前采购系数在60-70%左右。 “去年8月份,三元锂电池回收整体折价系数还在65%到75%,去年年底就达到了100%以上,这是一个倒挂。现在平均水平已经攀升至120%”如果是三元锂电池回收,由于元正极片碳酸锂含量更高,采购系数甚至可以达到140%。”天齐股份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采购系数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整个市场的供需关系,以及除钴、镍以外的其他金属的市场价格变化。
回收企业70%的成本来自原材料。 当前严重倒挂的采购系数将明显增加运营成本。 但即便如此,依然难以阻挡行业“抢电池”的热情。 “根据目前市场需求和产能释放情况,我们预计今年碳酸锂价格不会大幅下跌,仍将维持在高位。” 华东地区锂电池产业链的一位投资人表示,电池回收企业还是盈利的。
天齐股份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原材料采购成本增加,回收端毛利率可能下降。 但碳酸锂等成品价格也在同步上涨,整体利润率有所提升。
“随着碳酸锂价格的上涨,回收企业普遍都是赚钱的,无非就是赚多赚少。” 赵维斗坦言,但由于市场气氛高涨,目前抢货旺盛,电池回收价格被推高,专业回收公司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因为他们的固定成本高。
浮躁的心态为风险和恐慌奠定了基础
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高度景气从一组数据可见一斑。 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企业达3.85万家,其中2020年将新增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3321家,同比增长142.94%; 2021年新增企业2.44万家,同比增长635.17%。
据赵维斗介绍,2021年新增的2万多家回收企业中,有大量的中间贸易商。 他们不加工、不冶炼,只赚取电池流通过程中的差价。
天齐股份还在投资者调查中表示,根据公司采购情况初步统计,约70%的原材料来自社会贸易商,30%来自电池厂。
赵维斗指出,当价格上涨时,一些中间贸易商会大量囤积电池或废品,甚至在一定区域形成价格垄断优势。 还有电池厂或材料厂卖不出去货。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回收市场的恐慌,抬高了市场价格和对电池回收的预期。
根据前述投资者观察,目前电池回收行业整体心态较为浮躁。 “一些企业在去年低位时购买原材料,短期内价格飙升,可以轻松赚取较大差价,这比辛苦赚来的加工费要好得多,这无形中侵蚀了士气“也有一些公司主要从事二次利用或回收。 看到废旧电池价格不断上涨,他们甚至会单独成立贸易公司,直接低价收购,从贸易差价中获利。”
“目前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足够大、足够深,大部分进入者都能赚钱,但一旦材料、电池价格下降,肯定会有一批企业不够扎实,正在尝试赚快钱然后被清洗。” 高点(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亮坦言,回收企业需要固定资产和团队来维持稳定的生产经营,这些都是固定费用。此外,还需要维持最低限度的费用。镍、钴、锂均属于小金属,一旦价格开始下行,回收企业手中的库存就会迅速下降,但生产线不得不停产。更多的生产可能意味着更多的损失,而如果没有生产,库存折旧的风险就会更高。
“一般来说,回收公司在回收电池或废旧材料时需要现金。在销售成品时,他们通常有一定的账期,因为他们在大型材料厂或电池厂没有很强的话语权。对于规模,对于小型回收“对于公司来说,再生电池价格的上涨意味着更大的资金占用。”赵维铎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从收购废旧或退役电池到生成硫酸镍、硫酸钴、成品的运输周期比如碳酸锂,一旦碳酸锂价格下跌,就会给回收企业带来巨大的现金流风险。
“目前原材料价格处于高位,正规回收企业最稳妥的做法是快进快出,以销定产,根据手头订单采购上游原材料。虽然他们不一定能做到。”赚取库存差价,他们可以将风险降低到最低。” 上述投资人表示。
科技为本
电池回收领域吸引了各路玩家,几乎贯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涉及整车厂、电池厂、材料厂、第三方回收公司等不同背景。 其中,整车厂和电池厂控制着资源,是材料厂和回收企业竞相捆绑的对象。
材料厂最有动力从事回收业务,因为提取的金属可以直接用作原料,从而带来成本优势。 一个比较的案例是,主要从事回收业务的格林美利用硫酸镍、硫酸钴等资源生产正极材料。 2021年中报显示,其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毛利率分别达到25.63%、20.66%。 而同期,正极制造商中威股份有限公司两款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12.45%和12.01%。
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背景下,保障供应的紧迫性进一步促使材料工厂停止回收。 一种方法是建立自己的回收生产线。 例如,三元材料厂华友钴业旗下有两家回收公司:回收技术和再生资源。 目前拥有年产废旧电池材料6.5万吨的生产能力; 另一种是通过投资或战略合作等方式绑定第三方回收企业的资源。 例如,容百科技近期与格林美达成协议,投资格林美旗下电池回收公司的动力再生,并在未来五年内向后者采购不少于30万元的前驱体。 吨。
电池厂的介入方式与材料厂类似,龙头企业都在斥巨资培育自己的回收产业。 宁德时代旗下广东邦普负责电池回收业务。 宜昌邦普一体化新能源产业项目于去年底开工建设,总投资320亿元。 国轩高科还在合肥启动了120亿元项目,包括动力锂电池上游原材料生产基地和电池回收项目。 此外,孚能科技、蜂巢能源等电池厂也通过投资合作等方式进入回收产业链。
第三方回收公司有着不同的背景。 除了上述专注于资源回收的创业板外,还有专注于PCB等化学品的光华科技、汽车智能装备提供商天齐股份,以及环保公司高能环境和旺能环境, ETC。
不同行业的企业与回收链的紧密程度不同。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光华科技本身就有三元正极材料业务,近期与敖东新能源、松下、力神电池等公司建立了合作; 天汽股份依托主营业务与车企联系密切,长期覆盖汽车拆解、再制造等后市场业务; 环保企业多通过收购进入电池回收,进入市场相对较晚。
“第三方回收公司虽然有专业能力,但缺乏回收渠道,需要与电池厂、整车厂洽谈合作,还需要为回收资源或重复利用的电池寻找出路。目前存在很多问题。”要做的工作。” 该研究创始人真锂莫克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如果供应渠道和下游销售渠道都在一边,回收业务的发展前景会更好。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电池厂产生的废旧材料、边角料等回收资源更受市场欢迎,因为这些材料的质量和一致性都比较高,为回收公司节省了拆解成本,产生了更高的产量。 。
在技术方面,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关键在于降低成本、提高回收率。 一位锂电池行业分析师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目前镍钴回收率较高,难点在于锂的提取。
赵维铎介绍,目前主流的湿法熔炼工艺中,三元材料提锂的顺序一般在钴、镍之后。 锂的平均回收率为70~75%。 有的技术较好的可以超过80%,但纯度只有80~85%。 如果生产电池级碳酸锂,还需要经过加工过程; 而如果采用湿法先提锂,三元材料中锂的回收率可以达到95%,磷酸铁锂材料的回收率也可以达到92%,纯度更高,生产的锂碳酸锂和磷酸铁可直接返回电池生产系统。 “当原材料成本接近时,回收率越高,成品附加值越高,意味着利润空间越大。”
如何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实施柔性生产,也是回收企业的重要技术能力。 天齐股份相关负责人举了一个例子。 例如,当电池行业景气度高时,可以生产硫酸钴作为电池材料。 当电池行业景气度下降时,可切换至磁性材料行业、陶瓷釉料行业、橡胶或合金粘合剂行业等不同行业的产品。 另外,电池回收的原材料是各类电池混合的非标产品。 如何生产出与新材料产品同等质量的标准产品,也是回收行业的重要技术壁垒。
“工厂能力和渠道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企业整体运营价值的最大化。现阶段我们觉得工厂能力是基础。在回收渠道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只有工艺水平足够成熟,才能保证我们赢得足够多的渠道合作伙伴。”天齐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投资角度来看,正极材料生产企业不会受到太多关注,因为回收业务只是对其原材料来源的补充。在第三方回收企业中,一些企业原本主营业务利润就比较低,回收业务只是其原材料来源的补充。” “如果能够贡献更大的业绩弹性,将会受到资金的热炒。 但总体来说,回收行业目前被炒作半周期股,相对依赖金属价格走势。”上述锂电池行业分析师表示。
电脑回收、电池回收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渠道为王
虽然金属价格上涨提振动力电池回收,但行业整体仍处于发展初期,完善回收网络、增加报废电池量还需要更多时间。
渠道的争夺成为回收企业竞争的关键,这恰恰反映出目前渠道建设尚未完成。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去年观察发现,大部分退役电池实际上流入了非正规小作坊,这种乱象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如何收集电池是个大问题。”莫柯直言。 小作坊通常会挑选出可以重复使用的电池,加工成农药喷雾器、渔具等小众领域的电池。 它们无法被取代。 大多数废旧电池都被随意丢弃。 即使出售,正规回收公司也不敢收集来历不明的电池。
从资源再利用的角度来看,目前的回收行业对原材料的支持微乎其微。 前述投资者表示,以碳酸锂为例,目前通过回收渠道回收的碳酸锂仅占整个市场的4%~5%左右。
不确定哪里会有更多的废旧电池,回收公司只能通过多种渠道进行部署,以确保不造成任何损失。 在李亮看来,目前回收企业基本都是自力更生,尤其是在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赚钱的“独特秘密武器”,但没有产业协同,无序竞争十分普遍。 严重的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由于距离资源最近、拥有技术,电池厂在产业链中的作用未来将凸显。 李亮表示,随着电池更换模式、终身保修等服务的推出和演变,电池将逐渐从分散的角落集中到主机厂和电池厂,而主机厂一般将电池的售后服务留给电池厂,电池厂将成为梯次利用的主体。 首先,电池厂拥有技术优势,可以轻松解决很多拆解问题; 其次,电池厂可以准确评估电池的残值,实现价值最大化。 回收产业链上的企业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与电池厂联合。
那么谁应该负责渠道建设呢? 根据生产责任延伸制度,整车企业是责任主体。 尽管目前车企依托4S店、维修点建立了1万多个回收网点,但根据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此前的调查,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整车厂缺乏动力。
问题的症结在于回收链条中权利与责任的错位。 莫柯表示,虽然车企是回收主体,但所售汽车的所有权属于消费者,消费者有权处理电池的去向。 这给非正规公司提供了机会,因为它们产生合规成本。 如果价格较低,您可以获得更高的购买价格。
“车企的特殊性在于整车制造与系统的匹配。生产供应、二次利用、回收是电池企业的专长,但被排除在回收体系之外;第三方回收企业技术特点较强,但不掌握资源,就无法承担回收利用的主要责任。”赵维斗说。
事实上,监管部门已经在尝试规范电池回收行业。 截至目前,工信部共公布了三批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标准》的企业名单,俗称行业“白名单” ”,常规企业数量已扩大至47家。业内人士介绍,比亚迪、北汽、上汽、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代表性电池厂和整车企业,以及深圳、扬州等公交集团、合肥等公司在退役电池及报废废品回收招标时均明确提出了要求。 投标人为“白名单”企业。
“目前,国家出台的文件大多是指导性或推荐性指导性文件,多为行业自律,对于规范经营的重点企业有参考和指导作用,但对大多数企业没有约束力。 “对此,赵维斗建议完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运输、储存的法规和标准,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对无序竞争起到震慑作用。
行业规范形成后,市场仍需等待更大的退役浪潮的到来。 东吴证券研报显示,预计2022年锂电池回收需求量为83GWh,到2035年将达到。如果按照2022年2月9日金属价格计算,行业市场空间将达到294.6 2035年将达10亿元,2020-2035年复合增长率为18%。
上述锂电池分析师表示,目前回收渠道的动力电池质量还比较低,大多用于早期电动公交车和运营车辆,金属含量不高。 当退役电池数量在3-5年内增加时,正规企业就能依靠规模经济享受到合理的利润,行业结构自然会逐渐变得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