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品类”集散场正式运营 破解“低价值可回收物”回收难题

日期: 2024-04-20 02:03:46|浏览: 82|编号: 52852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上海“全品类”集散场正式运营 破解“低价值可回收物”回收难题

新华社上海6月16日电(记者杜康)废玻璃、废木材、部分废塑料等低价值可回收物一直面临着回收问题。 15日,上海新建的“全品类”再生资源集散中心——马陆再生资源集散中心揭牌投入运营,将为低值回收物提供“后盾”保障。 骑着三轮车穿梭大街小巷收集垃圾的“垃圾捡拾者”,是城市回收体系的主力军。 长期以来,废玻璃、废木材、部分废塑料等低价值可回收物并没有受到他们的青睐。 “目前一吨废玻璃的终端销售价格只有270元左右,很难覆盖分拣所需的物流成本和人工成本,他们都不愿意收费。” 上海城投环保集团资源利用分公司负责人邱挺表示。 今年2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相关实施意见发布,明确上海要完善全分类体系,打造可回收物“回收点、中转站、配送中心”组成的体系更好地实现回收、分类、储存和转运。 该系统可以为回收公司提供临时存放的场所,降低物流成本。 “每个小区的垃圾箱房都可以作为回收点。原则上每条街道还应设有不少于500平方米的转运站,郊区每个小区应配备至少1个配送场。 ”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废物管理处副处长常耀刚介绍。 “配送中心更定位于为低价值可回收物提供‘掩盖’回收保障。” 姚刚说道。 低价值可回收物在生活垃圾中占比较大,马陆配送中心定位于回收“全品类”可回收物。 邱挺指出,虽然上海在市、区两级都有低值回收物的相关补贴,但要想实现收支平衡,仍需要更加精细化的运营。 “马陆配送中心希望未来通过更精准的分类,提高可回收物的价值。例如,塑料瓶的瓶盖、瓶身和标签是由三种不同的塑料材质制成的,如果能够准确分类,回收价值将大幅提升。” “马陆配送中心已与山鹰纸业、海利环保等多家大中型码头处置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通过与处置企业对接,加强可回收物物流流管理,推动一批符合环保要求、技术含量高的再生资源利用设施落地,提高可回收产品附加值。 马陆配送中心由上海城市投资环境投资运营,占地面积约2600平方米。 目前仅用于嘉定区的可回收物回收。 姚刚介绍,更多市、区级配送中心已纳入建设规划。 (超过)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