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被引专利”就没有价值吗?——“零被引专利”在科学论文中的应用分析

日期: 2024-05-11 07:05:43|浏览: 137|编号: 6592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零被引专利”就没有价值吗?——“零被引专利”在科学论文中的应用分析

在专利计量经济学中,专利的被引用次数直接反映了该专利的经济价值和技术水平。 那么,“零引用专利”真的意味着被引用次数为零吗? 难道真的一文不值吗?

目前,国内外对“零引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零引用论文”的分析,包括“零引用论文”的主题、期刊、学科、作者、机构、国家、引用结构等。 。 其中,“零被引论文”的定义是指某个国家、机构、期刊或个人在某个国家、地区发表的论文集中,发表后在一定的被引时间窗口内未被引用的论文。某时段。 。 本研究的分析对象是“零被引专利”。 您可以参考上述“零被引论文”的概念,将“零被引专利”定义为:在分析的数据库中,某个国家、机构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申请的专利集合中,具有以下特征的专利:发表后在一定的引用时间范围内未被引用。

这里所说的数据库一般是同类文献的数据库,即“零被引论文”的分析数据库就是论文数据库,反映该论文被论文引用的次数为零; “零被引专利”分析数据库是反映某项专利被引用次数为零的专利数据库。 在科学计量学中,一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可以直观地反映论文的价值和质量。 同样,在专利计量经济学中,专利的被引用次数直接反映了该专利的经济价值和技术水平。

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可以初步推断:如果同类数据库中的文献被引用次数为零,则表明其价值或质量较差或意义不大。 那么,零引用真的意味着引用次数为零吗? 与引用计数的重要性结合起来,它真的毫无价值吗?

论文的引用次数是指该论文发表后一段时间内被后续其他论文引用的总次数。 其中,被引次数是指该论文在后续其他论文的参考文献中出现的次数。 根据《-2015后文参考文献格式》的标注,参考文献可以是普通图书、会议论文、报告、学位论文、专利文献、标准文献、电子资源等多种类型。检索2009年至2012年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and and,)发现,论文引用的参考文献除期刊文章外,还引用了大量书籍、专利等,其中占专利总引用量的比例基本占总引用量的0.33%。

这样的专利出现在论文的参考文献列表中,即该专利被论文引用。 那么是否存在论文引用但专利数据库中引用次数为零的专利呢? 如果存在这样的专利,它的价值或质量是否较低,或者意义不大?

研究数据

分析2009-2012年时发现,高被引专利(论文引用次数较多的专利)数量较多,甚至每年平均被引用次数均高于5次。 例如,发明人Hough的US、GB 92/02203、EP、高智治CN、US等。同时,也有一些专利是“零引用”的(即专利在专利中被引用为零)数据库),但它们在专利数据库中的引用率更高。

表1中,第一个专利“”在论文数据库和DII专利数据库中的引用次数较高,这反映出王家旭等人申请的专利具有较高的论文数量和专利数量。 影响。

表1 和DII中部分专利的引用次数

注:德温特专利数据库(Index,DII)引用次数,检索时间为2015年12月31日。

除第一项专利外,其他五项专利在同类专利数据库中被引用次数较低(专利2和专利3)或为零(专利4、专利5和专利6)。 根据以往的研究结论,上述五项专利意味着价值或质量较差,甚至可能一文不值。 但真的是这样吗?

下面以专利6“一种加氢催化剂的预硫化方法”的引用为例,尝试从引用内容的角度探讨“零引用专利”的价值。

“零被引专利”的价值分析——以“一种加氢催化剂的预硫化方法”专利为例

“零引用专利”技术内容解读

该专利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研究院于2001年10月30日由受志、高晓东、陈若雷共同申请的中国专利。

本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预硫化加氢催化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用含有硫化烯烃的溶液浸渍加氢催化剂,然后在惰性气氛下加热催化剂。 含有硫化烯烃的溶液的温度为100℃。它是在室温至220℃下溶解有元素硫的含有硫化烯烃的溶液。 采用该方法对加氢催化剂进行预硫化,与以往的技术发明(如类似结果 CN. 硫保留.

我国“零被引专利”的被引分析

“零被引专利”CN.3自2005年至2012年被中国科技期刊论文引用10次,其中2009年被引用4次。

该技术发明主要影响大庆石油学院、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北京化工大学、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中石油锦西等高校和企业石化公司、天津大学等。该所研究员丁伯强、季永刚、葛辉、任志鹏等人研究。

从施引期刊来看,“一种加氢催化剂的预硫化方法”技术发明影响了《石油化工技术与应用》、《化学与粘附》、《催化学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燃料化学》、《中国安全科技》、《石油炼制与化学工业》、《化学反应工程与技术》、《石油化工技术与应用》、《石油化工》等内容。

结合施引期刊的学科分类(其中,一本期刊可以属于多个学科分类),该技术发明主要影响精细化工、应用化学工程、能源科学综合、安全科学与技术、油气工程等领域,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工程影响最大(5 次),其次是化学(3 次)。

进一步检索这10篇施引文献并下载这些文献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表2)。 从引用文献的内容角度,探讨这项技术发明的影响。

表2 10篇“零被引专利”施引文献信息3

1)分析过程

从图1可以看出,接下来的分析有五个步骤,包括数据、数据清洗、中文自然语言处理、内容分析和数据可视化。

图1 基于内容分析的“零被引专利”影响力衡量3

“数据”部分,主要输入“零被引专利”CN.3和10篇施引论文的信息; 然后,对提取的数据进行数据清洗,主要提取“零被引专利”CN.3标题、摘要、标题等代表技术发明思想的描述项的信息。 同时,从10篇施引论文中提取了表达期刊文章主题的标题、摘要、关键词等描述项。 然后,对之前提取的专利和施引论文进行停用词去除、同义词合并等预处理。

在“中文自然语言处理”部分,对前面提取的内容进行分词处理,挖掘代表主题内容的特征词,并使用tf*idf算法计算不同特征词的权重。 识别度与出现的次数成正比,但与出现的次数成正比。 论文的频率与重要的研究主题成反比。

随后,利用词云图对这些引用文献的研究主题进行直观展示和分析。 这里的词云图类似于标签云。 图中的标签反映了图1中步骤(4)中挖掘的重要研究关键词,标签的重要性(权重)由关键词决定。 反映大小、颜色、位置等。这种词云图可以通过颜色直观地展示“零被引专利”CN.3影响的主要研究主题以及不同研究主题影响的研究主题。主题、主题词的大小、主题在地图中的位置等。程度等。

2)“零被引专利”的引文主题分析

如图2所示,受“零被引专利”影响的研究主题包括硫化、催化剂、加氢、脱硫、柴油、硫代硫酸铵、硫化剂、甲烷、丁烯、硫含量、氧化钼以及噻吩、硫化氢等。

图2 基于词云图的“零被引专利”影响力研究主题分布

在原油深加工中,加氢催化剂可以提高轻质油的收率,脱除油中的硫、氮、氧和金属杂质,提高石油产品的质量,减少大气污染。 同时镍、钴、钼、钨等也是加氢催化剂中常用的元素。 另外,还可以含有氟、磷、硼等助催化剂成分。

加氢催化剂中的活性金属成分在使用前会以氧化物的形式分散在载体上。 前期研究表明负载型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活性低、稳定性差。 只有通过预硫化处理将金属氧化物转化为金属硫化物,才能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虽然原料油中的硫化物在加氢过程中可以将催化剂被氧化的活性组分转化为硫化物状态,但原料油中的硫化物浓度较低,不能使催化剂完全硫化,导致部分金属氧化物被还原而导致催化剂失效。失去催化活性,因此必须对加氢催化剂进行预硫化,以提高催化剂的性能。

3)“零被引专利”的被引内容分析

本发明生产预硫化剂RS的方法不仅在论文的引言和研究方法中引用,而且在研究成果和研究讨论中也有引用。 也就是说,该专利不仅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方法参考和参考,而且结合该专利在论文中的引用位置和引用内容分析,发现该专利技术已成为国内预硫化剂RS商业化是化工生产的参考方法,也是其他技术方案的实验比较方法。

第一台工业化生产的预硫化剂RS-1(S)于2003年6月在长连500kt/a低压组合床重整装置预加氢部分得到应用。结果表明,在原料较差、操作条件相对温和的情况下, (反应温度为280℃,比使用RS-1催化剂时低10℃),使用RS-1(S)催化剂可以生产出满足重整原料要求的产品。 需要精炼石脑油。

2004年4月,预硫化剂RN-10B(S)在石家庄炼油厂年产1吨柴油加氢装置上成功应用,催化剂活化过程耗时12小时。 结果表明,RN-10B(S)催化剂在生产低硫柴油乃至超低硫柴油方面具有良好的灵活性。 其各方面性能均优于装置设计值,完全能够满足生产和产品市场要求。

2004年5月,预硫化剂RSS-1A(S)、RGO-1(S)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800kt/a航煤加氢工业装置上成功使用。 整个激活时间为14小时左右。 产品各项指标均符合3#航空燃油标准,产品一次试车成功。

讨论

通过《论文零被引的时间演变、影响因素及应用研究》发现,零被引的定义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仅考察同​​类数据库中的引用情况。 将基于某类数据库的零引文文献视为价值较低的文献,就像因为一个人在某一方面表现不佳而否定他的整体表现一样不合理。

本研究中讨论的“零引用专利”在专利数据库中被引用为零,但在科学论文中引用率很高,因此可以被认为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结合2009年至2012年的科技论文及其被引数据,发现了一些高被引专利。 此外,通过对“零被引专利”CN.3的技术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取其10篇施引文献,用词云图从以下角度对“零被引专利”进行论证:研究内容。 学术影响力体现在硫化、催化剂、加氢、脱硫等研究课题上。

最后结合文献研究发现,“零被引专利”CN.3所涉及的技术成果不仅具有科学影响力,而且在商业应用上也具有影响力,并已在石家庄炼油厂和中国使用石油化工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已在多家企业实现产业化应用。

在钱学森的技术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体系思想中,“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抽象性和普遍性逐渐减弱,而实用性和应用性逐渐增强,并且前者是后者的理论基础,而后者则是前者的具体应用(图3)。 另外,在科学计量学中,论文代表基础科学,专利代表工程科学。 那么如何寻找“技术科学”的表征呢?

图3“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及其可能的表示

通过本研究的分析,初步认为,以“零被引专利”为代表的工程科学的价值或质量较差,但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相对较高的“零被引专利”可能反映了其技术水平。科学影响,或者他们可能会使用此类专利来表征技术科学。 以此类推,专利引用量较高的“零被引论文”也可以用来体现技术科学性。 与此同时,科学计量学家范·拉恩(van Raan)的研究发现,睡美人论文(指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被注意到(睡觉)然后几乎突然受到大量关注(被王子唤醒)的论文)被引用“普通”论文被专利引用的频率更高。

这进一步支持了斯托克斯所说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动态互动模型,即纯基础研究和纯应用研究各自沿着各自的轨道发展,而以应用为目的的基础研究是连接两者的枢纽上面提到的曲目。 同时,本研究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补充“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互动模式,即纯基础研究和纯应用研究各自沿着各自的轨道发展,而具有基础科学特征的应用研究也是有效连接上述两条轨道的枢纽。 尤其是那些技术应用特征不明显但具有较强基础研究属性的应用研究(即本文研究的“零被引专利”),或者那些科研属性不明显但具有较强应用研究价值的基础研究(即本文提到的“零被引论文”),我们将这两类研究统称为“蒙面英雄()”(类比零被引研究中的“睡美人”现象),这更多的是值得广大研究人员关注这一点,这可能是“颠覆性技术”的标志。 (陈广仁主编)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参考文献(略)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