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圣徒的软弱》||(九)辨识真恩典的标记之压伤的芦苇和高大的橡树拥有同质生命
约翰·普雷斯顿的第二次布道(第 4 部分)
讲道经文:马太福音 12:18-20
第18节:看哪,我的仆人,我所拣选、所亲爱、心里所喜悦的,我要将我的灵赐给他,他必将公理传给外邦。
第19节:他不争竞,不喧嚷,街上也不听见他的声音。
第 20 节: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等他施行公理,叫正义得胜。
上次我们谈到了如何知道一个人身上真正的恩典(哪怕是一点点)的保证。
我们从经文中列出了五个可以辨别的标志。
首先,从“他施行公义,使公义得胜”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基督所作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公义在信徒心里扎根,正如使徒保罗为腓立比人祷告的那样:“愿你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的见识上多而又多”(腓立比书1:9)。
第二,压伤的芦苇和雄伟的橡树有同样的生命。
第三,将要熄灭的灯火和熊熊的篝火都是火。
第四,有一场战斗。
五、结局就是胜利。
上次我们介绍了第一个迹象——基督在真正的信徒心中建立正义。
现在让我们继续看第二个标记:压伤的芦苇和参天大树的生命是一样的。这是一条赋予生命的公理。如果你想知道生命是对是错,那就寻找“火”。如果你想知道生命是对是错,那就寻找斗争和胜利。虽然你很软弱,可能被比作压伤的芦苇,但你仍然有一些生命和力量。“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促使我们考虑三点。
1. 即使是最虚弱的人仍然具有一些力量和生命。
第二,生存的力量是一种受伤的力量——“受伤的芦苇”。
3. 基督将医治一切伤口。他不会折断受伤的芦苇,而是会执行正义,使之获得胜利。
关于第一点:芦苇也有生命。哲学家说,生命是生物在原位的一种功能。无生命的物体即使移动,也不在原位,就像一块下落的石头离开其固有位置,一团火焰从其原处升起。除了生物之外,没有任何东西能在原位移动。根据这一定律的应用,可以说,凡是按神真正的道路而行的人,必定有生命在里面。有许多因素推动人向神靠拢,例如良好的教育、强大的服侍、好的朋友(如约阿施和亚玛谢,他们有好朋友时,就是好国王);但这些都不能证明真生命的存在,而只是外在的、非本质的力量,就像一块无生命的石头被人用手举起来一样。但当一个人被耶稣基督大大地启发、改变和塑造,能够正确地判断神的道路并被其塑造,并驱使自己行善时,这个人才可以称为有生命的活人。 当基督在人心中建立起公义,使人看见罪道之恶,神道之善,人自然而然就会心甘情愿地走向正道,人里面就会有真正的生命。住在教会里,或有好导师、好师父、好父母的指导,或被好朋友包围——这些事情可能大有益处,但不一定能创造真正的生命。真正的生命不是由外在因素造成的,而是来自内心的确信,你走的路是好的、美好的。
信心有两种,一种是确信神的道是好的,但这种信心只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不能感动人按真理而行,只是死的知识;一种是根植在心里,使人重新顺服的信心:“所以你们要脱去一切的污秽和盈余的邪恶,存温柔领受那所栽种的道,就是能救你们灵魂的道。只是要行道,不要单单听道,自己欺哄自己。”(雅各书1:21-22)我们发现光也有两种,一种几乎不给人显明善恶,一种给人生命:“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约翰福音8:12)“生命之光”是希伯来语的一个表达,字面意思是“活的光”。 正如圣经里所说:“你这睡着的人,醒过来,从死里复活,基督就要光照你了。”(以弗所书5:14)
这两种光的区别首先在于:前者虽然也是显明神的道,但是并不能改变人的喜好,也没有催促人行的能力;后者显明神的道,让人看见真理的优越性,使原来沉醉在虚荣中的人们也被圣洁的道所吸引,真心愿意按圣洁的道去行。
想想你曾经如何徒然警醒,贪图金钱、享乐、和一切世俗荣华富贵。从今以后,如果你真诚地走在神的道上,你就会有一种内在的确信,神已经赐给你生命的光;你也会拥有我们所说的真正的生命,也就是圣经所说的信心。
圣经讲到死的信心。我们怎么知道信心死了呢?当我们没有被信心所激励去做善事的时候。我们怎么知道信心是活的呢?当信心激励我们心甘情愿地、毫不犹豫地履行我们的职责的时候。基督因着人的信心住在人的心里,正如保罗所说:“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加拉太书 2:20)。可以说有两种人看基督。一种人看基督,相信一切的应许、预兆和祂的一切话语,敞开心扉让基督进来掌权,并按祂的旨意在他们里面成就各种工作。
另一类人,如果被问到,会说他们相信基督的一切应许、预兆和话语。这不是真的。因为他们所相信的并不带来顺服。生命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生命越弱,力量就越小。据说费城教会的力量不大(启示录 3:8)。如果你想知道你是否有真正的力量,你必须首先区分力量和生命:最小的力量可以支持一个人做每件事,但还达不到应有的程度。它使你能够爱上帝、相信上帝、祈祷等等,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做每件事。“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立比书 4:13)。
真正的力量即使还未到达巅峰,也依然在瞄准巅峰、向往巅峰。保罗表示自己还不完美,但正在努力追求完美,忘记背后,努力追求眼前。他接着说,所有完美的人,都应该有这样的心:微小的火花也能像巨大的火焰一样升起,哪里有真正的力量,哪里就有将力量推上去的努力。
这种努力不是空洞的目标,而是实实在在的推动,这绝不是平凡的力量所能比拟的。钢铁可以经受住重击,岩石可以经受住巨浪,但它们都不是维持生命的力量。决心本身也许是一种力量,但它不能自我驱动,最多是徒劳地持续下去,没有逐渐增强的趋势。维持生命的力量则不同,它瞄准一个目标,不断发展,不达目标绝不罢休。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还是人,都有发展阶段,直到达到巅峰。对于基督徒来说,他们成长的目标是完全的圣洁,即使他们这一生无法获得,但他们也会日复一日地为之奋斗。通过识别上述迹象,你可以知道自己是否有真正的力量。如果你有真正的力量,你一定有真正的生命。这是我们指出和解释的第一点:压伤的芦苇有生命,将残的灯火有力量。
接下来是第二点:剩下的力量是深深受伤的力量。“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力量是在软弱的信徒身上,就像小孩没有大人强壮,草没有树强壮,他们遭受伤害和残疾:力量越弱,受伤越多,与草和木头无异。
压垮有两种——都来自罪孽。一种来自人们认为不可饶恕的罪孽:你越害怕不被饶恕,你就越有可能被罪孽压垮。另一种来自人们认为无法根除的罪孽:当一个人看到他以为已经割除的罪孽再次出现时,他很容易被罪孽压垮。前者与称义恩典相反,后者与圣化恩典不相容。
而基督已应许医治伤口,这是我们要考虑的第三点。如果一个人如此软弱,他应该考虑到上帝的应许:基督将医治一切伤口,即因怀疑自己是否正义而造成的伤口。为了这个伤口,基督来到世上,向软弱的人传福音,医治伤心的人,向俘虏宣告自由,向囚犯宣告释放(以赛亚书 61:1-4)。因此,如果一个悲惨的灵魂来到基督面前说:“主啊,我被罪恶的锁链束缚着,请来释放我”,基督愿意为你做到这一点,因为他就是为此目的而被膏立的。
当未治死的罪压垮你时,要知道基督已承诺永远不会离开你,也不会抛弃你,他会摧毁你身上魔鬼的一切作为。因此,让我们来到基督面前,提醒他他的应许,对他说:“主啊,我也是应许的接受者之一。我就像一根压伤的芦苇和一根将残的灯芯,你曾承诺过不会折断也不会损坏它”——请基督记住他这样的应许,他一定会倾听,伸出援助之手,治愈你的伤口。
这里有一些误解需要澄清。
1、比如有人会说,自己没有受过伤,也没有感到心疼,因为自己没有为罪过而悲痛等等。我的回答是,为罪过而悲痛,可能不像某些剧烈而急躁的悲痛(如大卫为押沙龙的死而悲痛)那样明显。但两者的区别在于,为罪过而悲痛是永久的,而为成功或失败而悲痛,只是暂时的。洪水看似汹涌,但很快就会退去;泉水看似不大,但流个不停,水量甚至可能超过前者。为罪过而悲痛也是如此,就像泉水一样,流个不停。为其他事情而引起的悲痛,就像泛滥的潮水,不会很快退去。而且,两种悲痛的限度不同。一个人把失去朋友的悲痛看作是绝对的、无法挽回的损失,一旦失去朋友,他就会心碎不已。 同样,如果我们眼看着上帝的恩典无可挽回地消失,我们的悲痛也不会比这更大。但由于人类总是只能看到上帝恩惠的一部分,悲痛看起来不那么深刻,但累积起来却更加深刻。
2、有人说“我伤得还不够”。如果有一个“伤残”的等级可以保证你归主,那你就已经达到标准了。但你要注意你的归主是属于哪一种情形:情形一,人从远方来到基督面前,只为得着冠冕、分享神恩典的喜乐,这是不够的;情形二,人因忧伤而跑到基督面前,愿意负基督的轭,凡事顺服基督。这么多的忧伤和伤痕,已经足够保证你归回天家了。
3. 有人可能会说:“虽然我满身伤痕,我愿意负基督的轭,顺服基督的命令,但我不觉得上帝的应许也适用于我;上帝向我掩面,我找不到我心爱的他,我也不觉得我的罪得到赦免。长期以来,我一直在对付那些伤害我的情欲,阻碍我成圣,但我没有看到任何克制的迹象。”我的回答是,基督迟迟不给你安慰,不让你背负重担,正是为了履行他的应许:“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马太福音 11:28)。但有人反对:“我们到你们这里来,却得不到安息。”因此,基督补充说:“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马太福音 11:29)。 基督的轭是指基督的统治,负他的轭就是顺服他的统治。
基督的掌权包括两方面:基督吩咐我们作许多的事;基督让我们忍受许多的事。若要负基督的轭,两方面缺一不可。假设一个人愿意作基督吩咐的许多事,但止于某些事、某些本分,如不祷告、不施舍等。至于受苦,他愿意为基督忍受一些事,但不能忍受一些事,如被人责备、讥笑等。如果不知道神安慰的日子何时来到,人就当省察自己的心,自问自己是否完全愿意负基督的轭。若愿意,神的应许必得应验,人的心灵必得安息;若不愿意,责任就在人自己身上。当以色列人受了大患难,向神呼求的时候,还是不能安息,神迟迟不给他们安慰,说不再拯救他们了。 百姓终于顺服了神,说:“随你便吧。”他们除去了他们中间的外邦神,全心全意地侍奉耶和华。当以色列人悔改到这个地步,消除了偶像崇拜的一切痕迹,用一颗纯洁的心侍奉神时,“耶和华因以色列人所受的苦难心里忧愁”(士师记 10:10-18)。因此,如果有人渴望平安,并且长期寻求却没有成功,他就应该省察自己,看看他心里是否还有神想要从他心里除去的腐败。当腐败被除去,一个人愿意全心全意侍奉神时,他就会得到精神上的安息。这就是神在人心里真正的恩典的第二个标志——无论一个人有多少生命和力量,它都伴随着许多弱点。
清教徒与布道
希望大家自由转发和欣赏
为我们的写作事工祷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