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涨价引爆动力电池回收产业,渠道成竞争关键

日期: 2024-06-09 22:12:19|浏览: 72|编号: 7295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原材料涨价引爆动力电池回收产业,渠道成竞争关键

一年来,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不断创下新高,原材料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涨价压力之下,“变废为宝”的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价值链被重新评估,商业氛围开始回暖,吸引产业资本参与市场角逐。

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废旧电池回收价格也随之上涨。目前三元材料回收的折价率已从去年年中的70%左右跃升至140%,磷酸铁锂正极废粉价格一个月内涨幅达一倍。虽然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的利润率有所提升,但过高的价格会带来库存、现金流等一系列风险。

行业的长远发展不能单靠原材料涨价的暂时支撑,退潮后,新一轮的行业洗牌必然到来,拥有渠道、技术优势的回收企业将在竞争中胜出。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需要理顺回收链条上的权利与责任,解决无序竞争及其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迎接更大规模的退休潮到来。

回收价格上涨

“涨价太快了!现在整个回收市场的价格体系都失衡了。”湖南顺华锂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维铎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去年1月份,磷酸铁锂正极废粉的价格才4000元/吨,今年1月份就涨到4万元/吨,更夸张的是,2月份又涨了一倍,现在在8万元/吨左右。”

回收价格上涨,得益于以镍、钴、锂为代表的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飙升。近一年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5万元/吨飙升至50多万元/吨,是去年同期的10倍;目前国内电解钴、电解镍价格分别为57万元/吨、22万元/吨,同比分别上涨约60%、80%。“原材料资源的紧缺,加上‘双碳’目标,明显说明产业链对锂电池回收端的重视程度加大。”赵伟多说。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废旧电池分为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两种,三元锂电池一般用于回收,提取废旧电池中有价值金属材料,成品包括硫酸镍、硫酸钴、碳酸锂等;磷酸铁锂电池主要应用于储能电站、低速电动车、电动工具等梯次利用场景。随着碳酸锂价格上涨,越来越多的企业会直接将回收的磷酸铁锂电池用于再生提锂。

据介绍,三元电池的回收价格是以上海有色网的钴、镍价格为基准,在此基础上乘以一定的系数。虽然锂元素在回收过程中不参与定价,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系数;由于磷酸铁锂电池主要是提炼锂元素,其回收价格是以锂分为基础,以金属锂价格为参考,目前的收购系数大概在60%~70%。 “去年8月份,三元锂电池回收整体的折扣系数还在65%~75%,去年年底就达到了100%多,已经倒挂了。现在平均水平已经爬升到120%~130%。如果是三元正极片,因为碳酸锂的含量更高,收购系数甚至可以达到140%。” 天齐股份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采购系数的变化其实反映了整个市场的供需关系,也反映了除钴、镍之外的其他金属价格的变化。

回收企业70%的成本来自于原材料,当前严重的收购系数倒挂显然会加大运营成本。但即便如此,也依然难以阻挡行业“抢电池”的热情。“按照目前市场需求和产能释放情况,我们预计今年碳酸锂价格不会大幅下降,仍将维持高位。”华东地区一位锂电池产业链投资人表示,电池回收企业目前仍然有盈利空间。

天齐股份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回收端毛利率可能因原料采购成本上升而有所下降,但碳酸锂等成品价格也在同步上涨,整体利润率有所提升。

“碳酸锂价格上涨,回收公司一般都是赚钱的,只是赚多少的问题。”赵伟多坦言,但因为市场比较旺,抢货氛围比较浓厚,电池回收价格被哄抬。而专业回收公司由于固定成本较高,反而会面临“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

心态浮躁带来风险

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高景气度从一组数据中可见一斑。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动力电池回收企业3.85万家,其中2020年新增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3321家,同比增长142.94%;而2021年则新增2.44万家,同比增长635.17%。

赵维多介绍,2021年新增的2万多家回收企业中,存在大量中间商,他们不从事加工冶炼,只赚取电池流通过程中的差价利润。

天齐股份在投资者调查中也表示,根据公司采购情况初步统计,原材料约70%来自社会贸易商,30%来自电池厂。

赵维多指出,在预期价格上涨时,一些中间商会大量囤积电池或废料,甚至在某一区域形成价格垄断优势,部分电池厂或材料厂出现囤货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回收市场的恐慌,抬高了电池回收的市场价格和预期。

前述投资者表示,现在电池回收行业整体心态比较浮躁。“有些企业去年低点买进原材料,价格短期内暴涨,就能轻松赚取差价大笔利润,比费劲赚加工费要好得多,无形中蚕食了冶炼加工业的斗志;而一些以前以梯次利用或回收为主的企业,看到废旧电池价格高企,甚至单独成立贸易公司,直接低买高卖,赚取贸易差价利润。”

“目前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底子够深,大部分玩家都能赚钱,但一旦材料和电池价格下降,肯定会有一批不够扎实、想赚快钱的企业被洗牌。”高电(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亮坦言,回收公司需要固定资产和团队来维持稳定的生产经营,这些都是固定费用,还需要维持最低限度的库存才能持续生产。镍、钴、锂都属于小金属,行情波动较大,一旦价格开始向下掉头,回收公司手里的库存就会迅速下降,但生产线不能停,生产越多可能意味着损失越大,不生产的话,库存贬值的风险就越大。

“一般来说,回收公司在回收电池或者废旧材料时,都要求货到付款,但在销售成品时,由于话语权不强,面对大型材料厂或者电池厂时,通常会有一定的付款周期。对于规模不是很大的回收公司来说,回收电池价格上涨意味着更大的资金占用。”赵伟多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从收购废旧或退役电池到生成硫酸镍、硫酸钴、碳酸锂等成品,交货周期为一至两周。一旦碳酸锂价格下跌,这将给回收公司带来巨大的现金流风险。

“目前原材料价格高企,正规回收公司最稳妥的做法就是快速进出,以销定产,以手订单采购上游原材料。虽然这样不一定能赚到库存差价利润,但能将风险降到最低。”上述投资者说。

基于技术

电池回收领域玩家众多,几乎覆盖了新能源汽车的整个产业链,涉及整车厂、电池厂、材料厂、第三方回收公司等不同背景。其中,整车厂和电池厂拥有资源优势,是材料厂和回收公司竞相绑定的对象。

材料厂做回收业务的积极性最高,因为提取出来的金属可以直接作为原料,带来成本优势。一个对比案例是,主营回收业务的格林美,利用硫酸镍、硫酸钴等资源生产正极材料。2021年半年报显示,其三元前驱体和四氧化三钴的毛利率分别达到25.63%和20.66%,而同期正极厂家中威股份两种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12.45%和12.01%。

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背景下,保障供应的紧迫性进一步促使材料厂纷纷投身回收。一种方式是自建回收生产线,如三元材料厂商华友钴业旗下有回收科技、再生资源两家回收公司,目前年处理废旧电池材料能力达6.5万吨。另一种方式是通过投资或战略合作的方式,绑定第三方回收公司资源。如荣科科技近期与格林美达成协议,将入股格林美旗下电池回收公司Power ,未来5年向后者采购不少于30万吨前驱体。

电池厂的布局与材料厂类似,龙头企业都在投入巨资培育自己的回收板块。宁德时代的控股子公司广东邦普负责电池回收业务,位于宜昌的邦普一体化新能源产业项目去年底开工,总投资320亿元。国轩高科也在合肥落地120亿元项目,包括动力锂电池上游原材料生产基地和电池回收基地。此外,孚能科技、蜂巢能源等电池厂也通过投资合作等方式切入回收产业链。

第三方回收公司背景多样,除了上述主营资源回收的创业板,还有主营PCB(印刷电路板)材料等化学品的光华科技、汽车智能装备提供商天齐股份,以及环保公司高能环境、旺能环境等。

不同行业的公司与回收链条的紧密程度不同。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光华科技自身有三元正极材料业务,近期与奥尔顿新能源、松下、力神电池等公司建立合作;天齐股份依托主业与车企联系紧密,长期覆盖汽车拆解、再制造等汽车后市场业务;环保公司多通过收购进入电池回收领域,进入市场相对较晚。

“第三方回收公司虽然有专业能力,但缺乏回收渠道,需要跟电池厂、整车厂洽谈合作,还要想办法处理回收资源或者梯次回收的电池,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真力研究创始人莫柯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一方面把握好供给渠道,另一方面把握好下游销售,回收业务的发展前景才会更好。

值得一提的是,电池厂产生的废旧边角料等回收资源更受市场欢迎,因为这些材料品质相对较高,一致性较高,为回收企业节省了拆解成本,能够产生更高的收益。

在技​​术方面,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关键在于降低成本和提高回收率。一位锂电池行业分析师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目前镍、钴的回收率都比较高,难点在于锂的提取。

赵伟铎介绍,目前主流的湿法冶炼工艺中,三元材料中锂的提取顺序一般在钴、镍之后,平均锂回收率为70%~75%,工艺较好的可以超过80%,但纯度也只有80%~85%。 如果生产电池级碳酸锂,还需要经过一个加工步骤;如果先采用湿法提锂,三元材料中锂的回收率可以达到95%,磷酸铁锂材料中锂的回收率也能达到92%,而且纯度更高。 生产出来的碳酸锂、磷酸铁可以直接返回电池生产体系。 “在原料成本差不多的情况下,回收率越高,成品的附加值越高,利润空间就越大。”

如何应对不同的市场需求,进行柔性生产,也是回收企业重要的技术能力。天齐股份相关负责人举例称,电池行业景气时,可以生产电池材料所用的硫酸钴,电池行业景气时,可以转换为磁性材料行业、陶瓷色釉料行业、橡胶或合金粘结剂行业等不同行业使用的产品。另外,电池回收的原材料都是混杂在各类电池中的非标准产品,如何生产出与新材料品质相同的标准产品,也是回收行业重要的技术壁垒。

“工厂的技术能力和渠道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整体业务运营价值的最大化。现阶段我们觉得工厂的技术能力是基础,在回收渠道的市场竞争中,只有技术水平足够成熟,才能确保在渠道中获得足够多的合作伙伴。”天齐股份相关负责人说。

“从投资角度看,正极材料厂商不会受到太多关注,因为回收业务只是其原料来源的补充。第三方回收公司中,一些公司原本主营业务利润就比较低,回收作为单独的板块,能够贡献的业绩弹性较大,会受到资金热炒。但总体来看,回收行业现在被炒作成半周期股,对金属价格走势的依赖性很强。”上述锂电池行业分析师表示。

渠道为王

虽然金属价格上涨引发动力电池回收热潮,但整个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回收网络的完善或退役电池数量的增加仍需更多时间。

渠道之争成为回收企业竞争的关键,而这恰恰反映出当前渠道建设尚不完善。去年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观察到,大部分报废电池其实都流入了不正规的小作坊,这种乱象至今仍未得到根本扭转。

“如何回收电池是个大问题。”莫科坦言,小作坊通常会把可重复利用的电池挑出来,加工成农药喷雾器、渔具等小众领域的电池,不能重复利用的大多是随意丢弃,即使卖掉,正规回收公司也不敢从不明渠道回收电池。

从资源再利用角度来看,目前回收行业对于原材料的支持微乎其微。前述投资者称,以碳酸锂为例,目前通过回收渠道回收的碳酸锂仅占整个市场的4%至5%左右。

不知道更多废旧电池从何而来,回收企业只能多渠道布局,确保安全。在李亮看来,回收企业基本都是单打独斗,尤其是在材料价格好的时候,每家企业都有自己赚钱的“秘密武器”,但并没有形成行业协同,无序竞争十分严重,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

由于距离资源最近且掌握着技术,电池厂在链条中的作用未来会凸显。李亮表示,随着换电模式、终身质保等服务的推出和演进,电池会逐渐从零散的角落集中到整车厂和电池厂。由于整车厂一般会把电池的售后交给电池厂,因此电池厂将成为梯次利用的主体。首先,电池厂有技术优势,可以轻松解决很多拆解难题;其次,电池厂可以准确评估电池的残值,实现价值最大化。回收产业链上的企业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与电池厂合作。

那么渠道该由谁来建?按照生产延伸责任制,责任方应该是整车厂。虽然车企依托4S店、维修站等建立了上万家回收网点,但据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调查,回收网点基本处于无所作为的状态,整车厂也缺乏动力。

问题的关键在于回收环节权责错位。莫克表示,虽然车企是回收主体,但售出的汽车所有权在消费者手中,电池去向由消费者决定。这就给非正规企业提供了可乘之机,因为它们的生产合规成本低,可以开出更高的收购价格。

“车企的专长在于整车制造和系统匹配,电池生产供应、二次利用和回收是电池企业的专长,但被排除在回收体系之外。第三方回收再生公司技术特点强,但没有资源优势,无法承担回收主体的责任。”赵维铎说。

事实上,监管部门早已着手规范电池回收行业。截至目前,工信部已公布三份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标准》的企业名单,俗称行业“白名单”,正规军已扩充至47家企业。业内人士透露,比亚迪、北汽、上汽、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代表性电池厂和整车厂,以及深圳、扬州、合肥等公交集团,在竞标退役电池及废旧电池回收时,均明确要求投标人必须是“白名单”上的企业。

“目前国家出台的文件大多是指导性或建议性的指导文件,多为行业自律,对经营规范的重点企业起到参考作用,但对多数小作坊式经营,起不到约束作用。”对此,赵维多建议升级废旧动力电池回收、运输、存储等相关法规和标准,加大对行业的规范,对无序竞争起到震慑作用。

行业规范形成后,市场仍需等待更大规模退市潮的到来。据东吴证券研报,2022年锂电池回收需求预计为83GWh,到2035年可达成。若以2022年2月9日金属价格计算,2035年行业市场空间将达2946亿元,2020年至2035年复合增长率达18%。

上述锂电池分析师表示,目前回收渠道中的动力电池品质还比较低,多用于早期的电动大巴、运营车,金属含量不高。当3至5年后退役电池数量增多,正规企业就能基于规模经济享受到合理利润,行业格局自然也会更加清晰。

(原标题

原材料价格上涨引发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竞争,渠道成为竞争的关键。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