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级垃圾分类市场背后的隐痛
【能源人正在观看,点击右上角添加‘关注’】
北极星固废网讯:垃圾分类对经济、生活都有好处,短期内无法实现。
虽然有很大的钱可以赚,但这个行业和所有新兴行业一样,在兴起的时候难免也包含过多的“泡沫”和“尘埃”。
如何“消除泡沫”和“减少粉尘”成为了最关键的问题。
先驱者的悲哀
自去年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根据规定,个人不按规定对垃圾进行分类,最高可处200元罚款;单位混装运输垃圾,最高可处5万元罚款。
随着“最严”卫生管理条例的出台,“垃圾分类”的习惯将进一步潜移默化地融入日常生活。
从纯经济角度来看,在政策和经济利益的双重刺激下,垃圾分类行业迎来了“千亿市场”。
但事实上,经过一年多的推广,无疑给涌入这一行业的企业泼了一盆冷水。
回顾《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后的一个月,垃圾分类行业的参与者和资本在政策的推动下开始蠢蠢欲动。相关数据显示,当月共有1004家垃圾分类企业注册成立;数百个垃圾分类应用一夜之间上线。
表面上看,行业一片繁荣,但另一方面,从事垃圾分类的科技公司却深陷困境。
比如,曾被誉为资本与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垃圾分类回收模式的小黄沟,也遭遇了财务危机,大量债务无法正常偿还,部署在北京的许多机器也停止了使用。虽然它克服了困难,并经历了破产重组。
其实,垃圾分类之风早在2012年就已掀起。回顾那些早早布局垃圾分类的企业,有的成为典范,准备上市;有的则破产、停止运营、陷入破产泥潭。
在政策的支持下,机遇再次摆在面前,这个行业该怎么做?
互联网时代的回收问题
巨峰公司的智能垃圾回收箱在社区投放几年后,最终也成为垃圾的一部分,被分解成可回收物品。
在“互联网+”时代,贴上“智能”标签的垃圾回收箱随处可见,通过APP预约回收、上门回收也已屡见不鲜。在不少互联网垃圾回收公司眼中,他们正在掀起回收行业的一场革命:用现代化设备取代上门收垃圾的三轮车,用高科技回收机器取代分散的垃圾收集站。
如果把垃圾回收、细分分类再利用的过程比喻为人体的消化系统,那么居民区垃圾直接回收环节、垃圾集中收集进行细分分类环节、垃圾回收企业再利用环节,可以看作是垃圾回收再利用这个“大身体”的嘴、胃、肠。
实践证明,直接回收居民区垃圾的利润非常微薄,如果回收产业链的这个环节出现问题,再多的高科技手段也无济于事。
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准入门槛标准,自“垃圾分类”热潮兴起之初,不少企业就陷入了一场生存战。比如在天泽社区,几家公司的垃圾分类回收设备、智能回收箱、垃圾回收亭并存。但当你走进去看看,就会发现设备里收获不多。
即使没有竞争,回收行业也充满危险,因为最终进入回收箱的大多数垃圾价值不高。
虽然粮食供应不够,但成本却很高,运输成本、内部运营成本、设备维护成本大幅增加,每年的人工成本更是高得惊人,让很多企业叫苦不迭。
那么问题来了,互联网时代的回收怎么赚钱?“三轮时代”的回收和“三轮车时代”的回收有什么本质区别?真的很难赚大钱。
在一些回收公司看来,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于规模化经营。
“塑料瓶身是PET、瓶盖是HDPE、标签纸是PP,只要能分离、大批量堆积,每种材料每吨价格都在千元以上,并不便宜。”有相关业内人士认为,回收企业要想生存、赚钱,不能只考虑回收环节,至少要将产业链延伸到消化环节。
企业只有自己完成收购、运输、精选等各个环节,形成完整的链条,不依赖外包服务,才能盈利。
但要达到上述理想状况并不容易,首要条件是要有合适的分类场地。一些互联网回收公司资金充足,希望将产业链延伸到精细分类、规模化积累,但在开始选址建设分类中心时,往往会遭到街道、社区的回避和拒绝。
通过对比多家互联网回收企业的发展现状,我们发现大家对行业的发展都有一个共识:在现有条件下,只有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获取大订单,才能摆脱低收入、高支出的恶性循环。
浙江和吉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就是这方面的典型,2016年起和吉合作在余杭区10条街道试点,服务范围最终扩大到全区24.5万户,占全区面积近四分之一,干湿垃圾全部上门收集,每公斤干垃圾收费0.2元。
但政府购买服务未必能救所有人。一位业内人士称,余杭区政府给虎哥支付的垃圾处理费是每户每天1.25元。“阿里巴巴所在的余杭区是浙江省经济第一区,财政收入可观,每年垃圾分类支出近亿元。但不是每个区县都能负担得起这么高的费用,更何况这样的财政支出能否持续,也存在不确定性。”
入驻重庆东园社区的恒奥环保公司也是一个例子,《生意人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通过和政府合作,拥有完整的链路,通过线下APP对接用户,加上政府对全程的监督和管控,所以能够发展得更好。
恒奥环保公司在东园社区设置了更加细化的分类垃圾桶,并增设了专人负责回收分类,用户可以在过程中赚取一定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后端处理环节将垃圾集中收运至自营处理站,整个流程规范有序。
一方面通过网上积分增加居民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政府的参与下,整个回收流程更加标准化、规范化。
虽然市场竞争极其激烈,但是“标准”与“标准化”却是在整个行业中立足的关键和核心。
相反,在这场资源稀缺的生存游戏中,打着互联网再造旗号入市、烧钱的企业却纷纷被淘汰。
2015年成立的“仙豆回收”早已放弃个人用户,只向商铺提供服务,收集纸板等高价值废品;“九贝壳”自成立以来持续亏损;屡获殊荣的“小黄狗”也先后被曝出欠薪、资金冻结、机器损坏等负面新闻,深陷危机。
现在,只有那些中标政府项目、拿到区、街道订单的企业,才能暂时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其他企业即便还活着,也危机重重,时刻担心陷入成本高、收益低、长期亏损的恶性循环。
有从业者表示,这个行业利润低,又是社会服务行业,想要赚大钱确实很难。
隐痛与持久战
虽然近年来在政策的支持下“垃圾分类”市场备受追捧,但我国垃圾分类事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推行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隐痛”。
由于垃圾分类知识普及不广泛,人们认知度不高,只有少数家庭具备垃圾分类意识和知识;
其次,国家层面缺乏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地方层面相关规定因配套设施不完善而流于形式;
另外,垃圾分类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不能真正保证垃圾的分类、无害化处理或回收利用;
最后,政府投入收效甚微,财政支持乏力,导致垃圾分类“钱荒”,垃圾收运部门工作简陋,多停留在书面或口头上,“污染者付费”原则未能真正落到实处。
以济南市历下区实施的“垃圾分类”措施为例,2012年2月,该区以政府“红头文件”形式启动垃圾分类试点,确定了首批36个分类试点项目,按照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四大类,每组垃圾桶都有蓝、绿、黑、红四种颜色,还设立了相关考核。可惜的是,几年下来,该区垃圾分类措施收效甚微,那些颜色各异的垃圾桶成了“废品”。
2018年7月,济南再次发布公告,宣布实施垃圾强制分类,22个街镇被正式指定为垃圾分类示范区。但事实上,这一次的情况与上次并无不同。这则消息并未在市民中掀起波澜,外界也没有听到济南这次成功实施的声音。
业内人士表示,该地区之所以屡屡政策落地不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垃圾分类产业链“尚不健全”。即便当时居民们采取了垃圾分类的方式,但最后还是被环卫部门混在一起,垃圾分类成了事实上的摆设。这暴露了当地垃圾处理方式的弊端。济南当地的垃圾处理以集中焚烧为主,没有相应的产业链。
当地环卫部门坦言:“受制于当前条件,集中焚烧仍是垃圾处理最合理的解决方案,而分类回收则需要建设完整的体系,包括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等。”
此外,还有一点是,垃圾分类处理设定的时间与个人生活作息时间不太匹配,强行实施的话会出现一些“混乱”。
垃圾处理时间定在每天的上午和下午,虽然这个统一时间是为了方便推广分类,但实际上却与大多数上班族的作息时间“相悖”,毕竟上班族不可能有时间为了扔掉一袋垃圾而赶回去,既然白天扔不掉,晚上就会偷偷扔掉,这样必然会造成“垃圾随地乱扔、垃圾遍地”的现象。
总体来看,垃圾分类推行难度还不少,全面推行并不容易。人民日报海外版今日刊文称:“推进垃圾分类不是‘运动战’,而是‘持久战’。地方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本地实际,不能让政策浮在‘空中’而不能真正落到实处,更不能费民之力、费时费力、急功近利。”
垃圾分类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仍需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