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结构设计二次加工规范-电镀
(一)电镀基础知识
1、电镀的概念
电镀是在含有预镀金属的盐溶液中,以被镀母材为阴极,使镀液中预镀金属的阳离子通过电解作用,沉积在母材表面形成镀层的一种表面处理方法。镀层性能不同于母材,具有新的特性。根据镀层的作用,可分为防护镀层、装饰镀层和其他功能镀层。
2、电镀的目的:
(1)保护性电镀,如铁件上镀锌、镀镉或镀镉钛合金等;
(2)装饰性电镀,如铁件镀铜、外层镀金、镀银等;
(3)修复性电镀,即对受损部位进行电镀;
(4)特殊功能电镀,如耐磨镀铬、耐磨镀铅;减少摩擦镀锡、镀锡钴、镀银锡;增强反光镀银、镀铬;防止反光镀黑镍、镀黑铬;抗氧化镀铬、镀铂、镀铑;增加导电性镀金、镀银、镀金钴等。
3.电镀时的分散和覆盖能力
(1)分散能力是指镀液将金属层厚度均匀分布在表面的能力,又称均镀能力。分散能力越好,镀层越均匀。
(2)覆盖能力是指镀液在工件表面深凹处镀上金属的能力,又称深度能力。覆盖能力越好,工件深凹处镀得越深。
(3)分散能力与覆盖能力含义不同,但两者紧密相关。一般来说,分散能力好,则覆盖能力也好,分散能力差,则覆盖能力也差。
(二)电镀工艺及工艺要求
1.电镀工艺
一般包括电镀前处理、电镀和镀后处理三个阶段。
完整流程:
(1)酸浸→全板电镀铜→图形转移→酸性除油→二次逆流漂洗→微蚀→二次→酸浸→镀锡→二次逆流漂洗
(2)逆流漂洗→酸浸→图案镀铜→二次逆流漂洗→镀镍→二次水洗→柠檬酸浸→镀金→回收→2-3级纯水洗→烘干
2、电镀的工艺要求
(1)涂层与母材之间、涂层与涂层之间应有良好的结合。
(2)镀层应结晶细密、光滑、厚度均匀。
(3)涂层应具有规定的厚度和尽可能少的孔隙。
(4)镀层应具有规定的指标,如光亮度、硬度、导电性等。
(5)电镀工艺的电镀时间和温度决定镀层的厚度。
(二)电镀工艺及工艺要求
电镀过程容易发生,镀层获得速度快,但要获得符合各种要求的镀层却并不容易,因为镀层的质量受很多条件的影响。这些因素可归纳如下。
1. 基本金属的影响
首先,基体金属的化学性质是影响镀层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基体金属比镀层金属活泼,即其电位较负,在不通电的情况下进入镀液中就会发生置换反应,产生置换层,使后续镀层变得粗糙、疏松。有的基体金属表面容易发生钝化,对结合强度会造成很大的损害。另外,镀件的表面状态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前道加工过程中沾染的油污没有清洗干净,危害性极大。表面的平整度、光滑度直接影响镀层的质量。
2、镀液的影响
不同镀层类型和配方的镀液性质不同,其对镀层质量的影响
在某些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单纯离子镀液,极化效果较小,镀层晶体较粗,分散性和覆盖能力较差,但其成分简单,成本低,镀液稳定易控制,且浓度较高,电流密度较大,沉积速度快,电流效率较高,适用于简单工件的快速镀、厚镀。另一类组合镀液,极化效果较好,分散性和覆盖能力较好,镀层晶体较细,但稳定性较差,电流效率较低。以氰化物为络合剂的镀液毒性较大,需配备良好的通风设备和废水处理设施。
3. 主盐浓度的影响
对于各种金属,镀液中主盐浓度都有一个比较合适的范围。在工艺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随着镀液中主盐浓度的提高,镀液的极化效应变小,镀层结晶更细,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都比浓镀液好。但不宜通过降低主盐浓度来改善结晶。采用高浓度时,可采用大电流密度,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阴极电流效率。另外,浓度高有利于镀层的光亮度和平整性,但带出损耗也较大。
4. 添加“盐”的影响
镀液中还常常加入相当数量的其他金属盐,主要是碱金属盐或碱土金属盐。这些盐有的用来增强镀液的导电性,称为导电盐。有的还能改善阴极极化效应(有的起相反作用);例如在镀镍液中加入硫酸钠、硫酸镁等。有的附加盐能促进阳极的正常溶解,称为阳极活化剂,如镀镍中的氯化镍。有的附加“盐”能使镀液稳定,如酸性铜中的硫酸、碱性铜中的氰化钠。有的附加“盐”能保持镀液pH值不变,称为缓冲剂,如镀镍液中的硼酸。
5.络合剂
在络合镀液中,络合剂的含量与镀液的极化能力、镀液的稳定性、镀层的质量、阳极的溶解都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络合剂对金属的络合力越强,对镀液的极化能力影响越大。络合剂含量高,镀液的极化能力强,镀层结晶较细,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好,镀液稳定,阳极溶解正常。但含量过多,会影响电流效率,严重时会析出大量氢气,甚至形成不了镀层。络合剂含量低,极化作用小,镀层变粗,分散能力变低,但阴极电流效率提高。 如果含量过低,阳极容易钝化,因此应控制络合剂到合适的含量,一般以游离络合剂的含量来衡量。
6. 添加剂
电镀液中经常会加入少量的某些物质,这种少量的物质不会明显改变电镀液的电性能,但能明显改善镀层的性能,这种物质就叫做添加剂。常用的添加剂有无机的和有机的,根据其作用不同,可分为光亮剂、整平剂、润湿剂、应力消除剂、镀层细化剂等。
光亮剂是能使镀层光亮的添加剂,光亮剂有时又分为主光亮剂、次光亮剂、载体光亮剂和辅助光亮剂,如镀镍时使用的糖精、丁二醇等。
整平剂是能使工件表面微谷厚度大于微峰的添加剂,从而填满微谷,达到平整、光亮的表面。例如镀镍用的香豆素。
许多光亮剂、匀染剂必须配合使用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单独使用效果不佳。
润湿剂是一种能降低各相间界面张力的添加剂,使镀液更容易在电极表面铺展,气泡不易滞留在电极上,可减少或避免针孔等缺陷的产生,故又称防针孔剂,如镀镍中的十二烷基硫酸钠。
关于添加剂的作用机理,目前存在不同的理论,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叫胶体络合理论,一种叫吸附理论,这两种理论都可以解释一些现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完善的理论来指导添加剂的选择,目前只能通过实验来完善。
添加剂的用量应在一定范围内,太少则不起作用,太多则起反作用。有的添加剂在一定条件下才有效,有的则消耗得比较快。这些都需要注意细节。
7. 电流密度
每种镀液都有其相应的电流密度范围。生产中,一般尽可能采用接近其上限的电流密度,因为较高的电流密度有较高的沉积速度和电流效率,并能提高镀液的极化能力,使镀层结晶细小。但电流密度过高,会造成镀层颜色异常,镀层疏松,甚至出现烧焦、发黑等现象。电流密度过低,镀液的极化作用小,镀层结晶粗大,沉积速度慢,影响生产效率。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采用较高的电流密度。
8.温度
镀液温度是由各种组份组成的镀液性质决定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会降低镀液的极化能力,使镀层变粗,但升高温度可以提高电流密度的上限,而且可以配置高浓度镀液,因此可以使用高的电流密度。这样,镀液的极化效应增强,可以补偿温度升高的影响,并可提高沉积速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温度还有增强导电性、减少针孔、促进阳极溶解、降低镀层内层力、提高电流效率的作用。
9. pH值
每一种镀液都有其最适宜的pH值范围,pH值的增高或降低不仅与氢气的析出有关,而且直接影响镀液中沉淀的生成、络合物的稳定性、阳极的溶解及添加剂的活性,因而直接影响镀层的外观和质量。
10.搅拌
电镀中常采用机械搅拌(即阴极移动和镀液强制循环)和净化压缩空气搅拌,以提高阴极电流密度的上限,提高沉积速度,提高生产效率。搅拌还可提高光亮度,减少氢滞留产生针孔的机会。但搅拌会降低阴极极化,使镀层变粗,因此必须配合适当的电流密度加以改善。应用搅拌时必须配合连续过滤,防止沉淀物上浮污染镀层而产生毛刺、孔洞、斑点、粗糙等缺陷。
采用空气搅拌的镀液必须对空气和二氧化碳呈惰性,因此含碱性、还原性成分、低价金属离子的镀种不适用。
11. 阳极
电镀所用的阳极有可溶性阳极和不溶性阳极两种,它们都能传导电流。可溶性阳极还能补充阴极沉积所消耗的金属离子,所以对镀层的质量影响很大。它必须不含有害杂质,能正常溶解镀液中所含的金属离子(包括价态)。因此对阳极材料的纯度、结构、形状、溶解性等都有严格的要求。一般要求金属纯度高,但也可加入少量有益无害的元素,如含磷的铜、含硫的镍等。
阳极溶解过程中经常会产生阳极泥,因此经常将其收集在阳极袋中,以避免对涂层造成有害影响。
为了避免阳极钝化,除要注意保持镀液的成分外,还要注意阳极面积是否足够,阳极电流是否过大,并经常观察阳极的表面状况,以便及时进行调整。
另外,电流波形对电镀层质量也有很大影响,应根据镀种及镀层的要求及时选择。
(四)常见的电镀缺陷
1. 脱皮。 原因:
①基体与镀层之间发生剥落,一般是由于电镀过程中前处理不良,油污、铁锈去除不干净造成的。
②镀层间剥离,一般是由于电镀液不良或两次镀件间隔时间过长造成的。
2. 起泡。 原因:
①前处理不良
②材质本身不良。
3.崩花。产生原因:基体及电镀工艺均可能造成。
4. 粗糙点和麻点。原因:基材和电镀工艺都可能导致这些现象。
5. 白雾、污迹。 产生原因:电镀时进水问题或操作不当。
(五)电镀产品的几项简单性能测试
①弯曲试验
测试方法:张开虎钳钳口,将测试夹放入虎钳中,扭转虎钳,将试样弯曲90度。
判定标准:检查电镀件镀层是否脱落,表面无脱落碎片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②百格测验
测试方法:
1)将被测试物体平放于工作台上。
2)以直尺(或直尺)为线性标准,用尺刀(或美工刀)在被测物体表面画出边长为1mm或2mm的方格网格。
3)用3M胶带(或普通透明胶带)将其粘贴在待测试物体上,将胶带展平,以45°角快速撕下胶带3次。
判定标准:
1)合格:胶带表面无涂层脱落
2)勉强可以接受:胶带表面有轻微稀疏的金属粉末
3)不合格:胶带表面涂层脱落
2.高温试验
测试方法:
1)将产品放入高温炉内。
2)加热法检测附着力时,不同基材的温控范围为:铜:250±10℃ 钢:300±10℃ 合金:150±10℃
3)将产品放入设定温度的炉内,恒温0.5小时,取出样品。
4)取出产品立即放入冷水中冷却,取出,吹干并观察。
判定标准:
合格:涂层无脱落、起泡、变色。
勉强可以接受:溅出非常轻微,用胶带测试时没有小块涂层脱落。
不合格:严重镀层脱落、起泡。
3、恒温恒湿测试:
测试条件:湿度93%温度50℃/湿度90%温度65℃
判定标准:
合格:样品表面无生锈、发黄、发黑、起泡、剥落等现象;
勉强接受:样品表面有非常轻微的暗色,在不显眼的地方有非常轻微的锈迹;
不合格:样品表面生锈、发黄、发黑、起泡、剥落。
(六)电镀产品图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