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检化学试题含答案.pdf

日期: 2024-07-15 13:07:42|浏览: 94|编号: 8103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福建省厦门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检化学试题含答案.pdf

厦门市2024级高级中学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

化学考试题目

本试卷共6页,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可能的相对原子质量:.5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巴豆含巴豆素、蛋白质等,《雷公炮制论》记载了巴豆糊的制作方法:“将巴豆全部捣烂,用麻油调匀,

将巴豆用酒煮,研为糊用”。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

A.粉碎可提高反应速度 B.芝麻油是高分子化合物

C. 酒精有助于溶解巴豆素 D. 巴豆煮熟后蛋白质会变性

2. 常用作萃取剂。下列哪项陈述不正确?

σπ

A.其所含的功能基团为碳碳双键和碳氯键。B.分子内键数与键长之比为5:1。

C. 它们是互为异构体 D. 它们可以用来从溴水中提取溴

Δ

3、制备催化剂BCl的原理是:BO+3C++3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2323

A.基态碳原子价电子轨道表达式为

B. Cl2中3p-3p轨道重叠示意图

C. BCl3分子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

D.CO电子公式为:

6HCl+2NaAgSO6NaCl+AgS+3S+3SO+HSO+2HO

4.“323222242”为定影液回收率

贵州

的原理。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哪项陈述是正确的?

2A

A. 36.5g HCl 中的电子数为 8NA

B. 含AgSO溶液中阳离子数量为4N

232A

C.含有2N-OH数

24A

D.生成2时(换算成标准状态),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图中显示的是电池电解质的微观结构,表明粒子之间存在较强的静电相互作用。 ,,,,, 是原子

5. “”

序数增加的短周期元素。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

A. 未配对电子数:MYB。电负性:NZY

C. 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NWD。熔点:XNXZ

233

6、利用太阳能驱动NO-和CO制备CONH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

3222. .

--

A.阳极区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HO

22

B.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双极膜可提高制备效率

C.在阳极区补充SO2-可提高制备效率

D.理论上当生成44.8LO2(折算为标准状况)时,阴极溶液的质量增加30g。

7、图中显示了改性生物炭对含砷物质的不同吸附机理,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

“静电引力”中的主要作用力是范德华力,“表面络合”中原子的杂化方式有多种。

脱落酸2

在“氧化反应”中,氧化剂为改性生物炭。在“氢键形成”中,

CD2

8、我国科学家以TiO为原料,制备出高氧空位率的TiO,用于提高锌阳极人工界面层电导率,制备过程如下

2n2n-1

图片。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晶胞中的大球代表原子。B. PVDF 是一种热塑性线性聚合物。

C. TiO中n越大,导电性越强。D.充电过程中,TiO可以脱去溶剂,避免析氢副反应的发生。

n2n-1n2n-1

出生

9、某实验小组制备了NaNO2并探究其性质,实验装置图及实验记录如下。

顺序

运行现象

数字

取烧杯中溶液2mL,放入试管中。加入-1溶液,并加入几滴沉淀。

2mL0.1molLKI

粉红色溶液蓝色

取烧杯中的溶液 2 mL 放入试管中。加入几滴 HSO 至 pH 值达到 5。

24

② 变成蓝色

-1KI溶液,加入几滴淀粉溶液

2毫升0.1mol升

取 2mL H2O 放入试管中,加入几滴 HSO 至 pH 为 5,然后加入

224 未变

-1KI溶液,加几滴淀粉溶液,呈蓝色

2毫升0.1mol升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X为B,实验①的现象可以解释其不参与反应

2一

+-亚硝酸钠

C.实验③主要是为了消除和的干扰D.上述实验不能证明烧杯中的溶液含有

HI2

10. 镍基催化剂在CH4干重整中的活性会因积碳反应而降低,而除碳反应会减少积碳的量。

所涉及的相关数据如表所示。不同温度下催化剂表面不同积碳反应的质量增量如图所示。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

. .

基元反应

E/kJmol-1E/kJmol-1E/kJmol-1E/kJmol-1

正 负 正 负

碳沉积:

65.5136.8103.1109.8

***

碳+碳

碳减排:

3266

139.7117.551.0

***

进攻型作战司令部

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质以*标记

A.一氧化碳歧化是放热反应

B. 甲烷裂解是镍基催化剂表面积碳的主要来源

**铑镍*

C.C+CC2的焓变是-71.3kJmol-1

D.从上表来看,催化剂RhNi劣于RhNi

2.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总分60分。

利用锌钴渣制备Co(OH)和高纯钴,锌钴渣主要含有Co(OH)、FeSO、NiSO和

11.锌

流程如下。

()“酸浸”过程中Co(OH)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__

()CaCO在“铁沉淀”过程中的作用是。

__

pH

()图中显示了“镍沉淀”过程对溶液中(Ⅱ)和(Ⅱ)含量的影响。

3钴镍

①由图可知,应调整pH值。

②此过程中Co2+可能发生的反应如下:

2+

Co2++6NHHOCoNH+

323621

Co2++2NHHOCo(OH)+2NH+K

32242

2+

则K,为(填“热力学”或“动力学”)乘积。

2CoNH36

(KNHHO10-4.8,KCo(OH)10-15,25C)

(4)“钴沉淀”过程中Co(OH)3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

()“电解”过程中在阴极产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金属的晶胞如图所示,密度为

___锌

ρgcm-3,则阿伏伽德罗常数为-1(写出代数表达式就行,下同),晶胞空间占有率为。

12.氨基甲酸铵(24)可用作药物胺化剂。它在室温下为固体,易分解。

合成了氨基甲酸铵,并测定了其在25℃时的分解平衡常数。

()合成氨基甲酸铵。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省略部分夹紧装置)。

①该乐器的名称是 。

_

②生成氨基甲酸铵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③无水乙醇除了可以进一步干燥NH3外,其作用还可以……

④该仪器导管左侧较长,右侧较短的优点是。

()测定氨基甲酸铵的分解平衡常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省略部分夹紧装置)。

实验步骤:

. 将试剂装入各仪器内,调节旋塞至合适位置,调节恒温槽温度至。接上真空泵,开启真空泵,

id25CCK

系统处于负压(低于正常压力)并且封闭。

ⅱ、当分解达到平衡时,操作完毕,记录水银压差表两侧的读数。

.反应结束后,先将硅油排干,调节旋塞至 位置,接上真空泵。

①实验开始前,需要执行以下操作。

②步骤i中让体系处于负压的目的是(结合平衡运动原理分析)。

③达到步骤ii所述的分解平衡现象,则操作。

_

④步骤ⅱ中旋塞的位置为(可选“”、“”、“”或“”)。

⑤洗气瓶中盛放的溶液为。

⑥测定25℃时的分解平衡常数(以含有和大气压的代数表达式表示,以各气体的分压表示)

h0p

表示平衡常数)。

13.可用热分离法从炼油厂酸渣(含硫酸、沥青质等)中回收硫酸,结合络合滴定法测定硫酸回收率。

()图中为沥青质随温度升高的反应产物(烷烃基团)。

1-R

① 该“阶段”中不饱和度最高的物质是(填数字)。

②该“阶段”发生的反应主要类型是(填数字)。

A. 裂解 B. 热解 C. 蒸馏 D. 干馏

(2)用热分解法测定回收的硫酸量(以SO2和SO3中的硫含量计算),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反应一:HSO(l)SO(g)+HO(g)ΔHK

反应二:2SO(g)2SO(g)+O(g)ΔH+196kJmol-1K

32222

①已知2HSO(l)2SO(g)+O(g)+2HO(g)ΔH+550kJmol-1,则Δmol-1。

②下列可以说明反应Ⅱ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填数字)。

A。 。

正数 3 负数 222

C.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不变。D.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③酸渣在压力为p的反应体系中进行热分解,平衡时体系中2、3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及热解气总体积分数为

图中显示了体积(换算为标准状态)随温度的变化。

i. (可选的“ ”或“ ”),依据是。

12

ⅱ.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SO2气体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可能原因是:

1克

()采用络合滴定法测定酸渣中硫酸的总含量,并进行下述实验。

浸出沉淀过程X滴定

酸渣酸溶液滤渣溶液溶液

水 BaCl 溶液 L-L-1

212

NaY 溶液 ZnCl 溶液

四十二

已知:i. 在 25°C 时,KspBaSO410-10;Ba2++Y4-BaY2-K107.3。

ii. 滴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是Zn2++Y4-ZnY2-。

①“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平衡常数为。

__

② 为了完成“流程”的转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只需填写方框)。

追回金额

(4)300℃时,热分解法硫酸的回收率为(回收率×100%,只写计算公式)。

总内容

具有抗菌、抗炎等药理作用的黄酮醋酸酯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如下。

14.H

()该化合物的名称是。

__

(2)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分析,D→E时需要使用溶剂的原因是。

三十二

(3)F→G中反应物的作用是(填数字)。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萃取剂

(4)A的同系物,分子式为CHO,H NMR峰面积比为6:2:1:1。其结构式为(写为

810

1种)。

B→C为Fries重排。Fries重排的机理如下。

①中间体中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②中间体Ⅱ→中间体Ⅲ时,由于反应位点不同,也会生成(M)。分离L和M的操作为

,因为__。

③该合成路线中BCHO的结构式为。

9102

④利用Fries重排反应可合成肾上腺素,合成路线如下。

N的结构式为:

化学考试题目

本试卷共6页,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可能的相对原子质量:.5Zn65

1.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巴豆含巴豆素、蛋白质等,《雷公炮制论》记载了巴豆糊的制作方法:“将巴豆全部捣烂,用麻油调匀,

将巴豆用酒煮,研为糊用”。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

A.粉碎可提高反应速度 B.芝麻油是高分子化合物

C. 酒精有助于溶解巴豆素 D. 巴豆煮熟后蛋白质会变性

【答案】B

【分析】

【详细解释】固体破碎,增加了反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反应速率。这是正确的。

AA

. 油脂不是高分子量化合物,因此条目错误;

BB

酒精能溶解巴豆素,有利于巴豆素的溶解。这是正确的。

抄送

.蛋白质遇热会变质,巴豆煮熟后蛋白质就会变性,因此此选项正确;

直接差分

选择答案。

2. 常用作萃取剂。下列哪项陈述不正确?

σπ

A.所含功能基团为碳碳双键和碳氯键。B.分子内键数与键长之比为5:1。

C. 它们是互为异构体 D. 它们可以用来从溴水中提取溴

【答案】D

【分析】

【详细解释】A.所含的功能基团为碳碳双键和碳氯键,故A正确;

σπσπ

B. 其中有5个键和1个键,键数与键数之比为,所以B正确。

5:1

C.它们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异构体,故C正确;

D.含有碳碳双键,能和溴水中的溴发生加成反应,不能用来萃取溴水中的溴,所以D错误。

因此,選擇。

Δ

3、制备催化剂BCl3的原理是:BO+3C++3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323

A.基态碳原子价电子轨道表达式为

B. Cl2中3p-3p轨道重叠示意图

C. BCl3分子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

D.CO电子公式为:

【答案】B

【分析】

22

【详细解释】A.基态碳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2s2p,价电子轨道表达为,因此A正确;

Cl3p-3pσ

B.轨道重叠形成键。轨道重叠图为,所以B错误;

C.BCl3分子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3-313,无孤电子对,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所以C

正确的;

D.它与N是等电子体,且其电子式与N相似,因此D正确;

因此,選擇。

6HCl+2NaAgSO6NaCl+AgS+3S+3SO+HSO+2HO

4.“323222242”为定影液回收率

贵州

的原理。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哪项陈述是正确的?

2A

A. 36.5g HCl 中的电子数为 8NA

B. 含AgSO溶液中阳离子数量为4N

232A

C.含有2N-OH数

24A

D.生成2时(换算成标准状态),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答案】C

【分析】

【详细解读】A.36.5g HCl含有18NA个电子,故选项A错误;

B.1mol此溶液中溶质为络合物,可以完全电离成钠离子,但阴离子解离成银离子的能力却相当小。

该溶液中阳离子的数量远少于4NA,因此选项B错误;

C.硫酸(HSO)是一种含有两个氢原子、一个硫原子和四个氧原子的化合物,其中两个是

24

另两个氧原子与氢原子形成双键,1mol硫酸中羟基数量为2NA。

正确的;

D.当生成22.4L二氧化硫时,有0.1mol二氧化硫生成,当二氧化硫增值时,硫元素不仅由二价二氧化硫转化为四价二氧化硫,而且由二价二氧化硫转化为四价二氧化硫。

硫磺也会转化为六价硫酸,因此转移的电子数大于2NA,选项D错误;

选择答案。

图中显示的是电池电解质的微观结构,表明粒子之间存在较强的静电相互作用。 ,,,,, 是原子

5. “”

序数增加的短周期元素。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

A. 未配对电子数:MYB。电负性:NZY

C. 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NWD。熔点:XNXZ

233

【答案】A

【分析】

【解析】、、、、、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增大,连接共价键,与形成配位键

可以提供空轨道,是元素,连接共价键,是元素;连接共价键,形成

形成配位键时可以提供孤对电子,是元素;连接共价键形成配位键时可以提供空轨道,是

元素,是一种元素,通过共价键连接,是一种元素。

【详细解释】的价电子排布为21,含未成对电子,的价电子排布为23,含

因此未配对电子的数量是错误的;

B. 同一周期内,元素的电负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大,同一主族内,元素的电负性从上到下依次减小。电负性:OClP,所以B

正确的;

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数量多于分子与分子之间形成的氢键数量,氢键比一般的分子间作用力强,所以在常压下,

22

沸点比的要高,所以是正确的;

氢氟碳化物

D.AlO是共价晶体,AlCl是分子晶体,故熔点为:,所以D正确;

因此,選擇。

6. 图中所示为利用太阳能驱动NO-和CO制备CONH的装置,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

3222. .

--

A.阳极区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HO

22

B.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双极膜可提高制备效率

C.在阳极区补充SO2-可提高制备效率

D.理论上当生成44.8LO2(折算为标准状况)时,阴极溶液的质量增加30g。

【答案】B

【分析】

--

-4OH-4eO+2HO

【详细解释】A.由图可知,阳极面积转化为氧气,电极反应为:,所以A正确;

OH22

-

B.双极膜左侧为阴离子交换膜,右侧为阳离子交换膜,通过双极膜分别向阳极区和阴极区提供OH和离子。

-

如果采用阳离子交换膜,则两边都需要加水,导致浓度下降,制备效率降低,所以是错误的;

羟基乙烷

2-

C、SO3水解生成OH-,使阳极溶液呈碱性,提高阳极中OH-浓度,从而提高制备效率。

是的;

D.标准状态下44.8LO2为2mol,生成2mol氧气,转移8mol电子,阴极电极公式为:



CO+2NO+18H+16eCONH7HO,阴极区域的重量增加是二氧化碳和转移的氢离子的质量,

23222

×,因此正确;

440.5+830克

因此,答案是:

7、图中显示了改性生物炭对含砷物质的不同吸附机理,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

“静电引力”中的主要作用力是范德华力,“表面络合”中原子的杂化方式有多种。

脱落酸2

在“氧化反应”中,氧化剂为改性生物炭。在“氢键形成”中,

CD2

【答案】C

【分析】

【详细解释】静电引力是指两个带电物体电荷符号相反时离子之间的作用力,而不是范德华力。这是错误的。

啊”啊

二价阴离子中原子孤电子对数为0,价电子对数为sp杂化。一价阴离子中原子孤电子对数为

33

配位电子对数为1,价电子对数为1+3,为sp2杂化。表面络合中原子的杂化类型只有三种:sp2杂化,这是错误的。

4”

如图所示,氧化反应转化为,所以氧化剂为改性生物炭,正确;

碳酰亚胺(III)砷(V)碳

.如图所示,氢键形成中有分子间氢键的类型,这是错误的。

三维

因此答案是:。

8、我国科学家以TiO为原料,制备出高氧空位率的TiO,用于提高锌阳极人工界面层电导率,制备过程如下

2n2n-1

图片。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晶胞中的大球代表原子。B. PVDF 是一种热塑性线性聚合物。

C. TiO中n越大,导电性越强。D.充电过程中,TiO可以脱去溶剂,避免析氢副反应的发生。

n2n-1n2n-1

出生

【答案】C

【分析】

11

【详细解释】A.根据晶胞结构,大球数量为812个,小球数量为233个,化学式为TiO,

n2n-1

82

所以晶胞中的大球代表原子,这是正确的;

钛铝酸盐

。它是聚偏氟乙烯,一种线性聚合物,正确;

C.从图中可以看出,TiO层可以导电,所以TiO中n越小,导电性越强,因此C错误;

47n2n-1

D.从图中可以看出,充电过程中,TiO可以脱去溶剂,避免析氢副反应的发生。D正确。

n2n-1

因此,選擇。

9、某实验小组制备了NaNO2并探究其性质,实验装置图及实验记录如下。

顺序

运行现象

数字

取烧杯中溶液2mL,放入试管中。加入-1溶液,并加入几滴沉淀。

2mL0.1molLKI

粉红色溶液蓝色

取烧杯中的溶液 2 mL 放入试管中。加入几滴 HSO 至 pH 值达到 5。

24

② 变成蓝色

-1KI溶液,加入几滴淀粉溶液

2毫升0.1mol升

取 2mL H2O 放入试管中,加入几滴 HSO 至 pH 为 5,然后加入

224 未变

-1KI溶液,加几滴淀粉溶液,呈蓝色

2毫升0.1mol升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X为B,实验①的现象可以解释其不参与反应

2一

+-亚硝酸钠

C.实验③主要是为了消除和的干扰D.上述实验不能证明烧杯中的溶液含有

HI2

【答案】D

【分析】

【分析】Cu和稀硝酸反应生成CuNO、NO、HO,NO和O反应生成NO,NO和NO被水吸收。

,在酸性条件下能被氧化,使淀粉溶液变蓝色,可用来检验气体的存在。

氧气

过量的NaNO会与碱发生反应,在酸性条件下,NO-也会将KI氧化成I,从而产生干扰。

332

【详细解释】.根据分析实验,需要通入氧气,氧气会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氧气,并被水吸收,这是错误的;

我

B.在碱性条件下,与碱发生反应,可能被氧化然后消耗掉。B错误。

I2

C. 对比实验③与实验②,当溶液中的cI和cH相同时,前者溶液变蓝,而后者溶液不变蓝,证明空气中的氧气



气体不氧化,错误;

我知道了

D.分析得知,若过量的NO气体与碱NaNO反应,在酸性条件下,NO-也能氧化KI生成I,这样就会产生干扰。

2332

是的;

选择答案。

10. 镍基催化剂在CH4干重整中的活性会因积碳反应而降低,而除碳反应会减少积碳的量。

所涉及的相关数据如表所示。不同温度下催化剂表面不同积碳反应的质量增量如图所示。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

. .

基元反应

E/kJmol-1E/kJmol-1E/kJmol-1E/kJmol-1

正 负 正 负

碳沉积:

1031

65.5136.8109.8

***。

碳+碳

碳减排:

3266

139.7117.551.0

***

进攻型作战司令部

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质用

A.一氧化碳歧化是放热反应

B. 甲烷裂解是镍基催化剂表面积碳的主要来源

**铑镍*

C.C+CC2的焓变是-71.3kJmol-1

D.从上表来看,催化剂RhNi劣于RhNi

【答案】D

【分析】

【详细解说】A.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CO的歧化反应生成的碳的质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可见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是按逆方向进行的。

如果反应为正值,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正确;

B.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同样的温度条件下,甲烷裂解反应产生的碳的质量高于一氧化碳歧化反应和一氧化碳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碳的质量。

它应该是镍基催化剂表面碳的主要来源,因此B是正确的;

**铑镍*

.C+CC的焓变是HEE(65.5136.8)kJmol-171.3kJmol-1,所以是正确的;

C2a 正极 a 负极 C

D.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催化剂RhNi的积碳反应活化能高于RhNi,而除碳反应活化能高于RhNi。

66

有利于除碳,但不利于积碳,所以RhNi更有利于CH重整反应,所以是错误的;

64D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