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周刊 | 抗生素滥用催生超级耐药菌 微生物耐药让人“无药可用”?

日期: 2024-09-26 21:02:30|浏览: 73|编号: 9816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健康周刊 | 抗生素滥用催生超级耐药菌 微生物耐药让人“无药可用”?

■海南日报记者侯赛、通讯员冯琼

不管是感冒还是头痛,生活中很多人一出现健康问题,就会服用阿莫西林或头孢氨苄(抗生素)。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长期滥用抗生素可能会培养“超级耐药菌”。预计到2050年,全球每年将有1000万人死于超级耐药菌引起的感染。

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11月的第三周定为世界抗菌药物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扩大认识,遏制耐药性”。微生物耐药性为何如此普遍?这真的让人“无药可救”吗?人类又有何应对之策?《海南日报健康周刊》特别邀请了海南省人民医院医学检验中心主任高晓玲,为大家答疑解惑。

为何微生物耐药性如此普遍?

人们可能熟悉抗生素的名称,但可能不清楚它的功效。

高晓玲解释道,抗生素作为一种可以杀死细菌、减少感染的药物,被誉为人类医学史上最伟大的发现。在抗生素发现之前,人类面对细菌感染束手无策,只能寄希望于自身“忍耐”。但抗生素的出现结束了这段悲惨的历史,全人类的平均寿命也因此延长了近8年。

“然而,随着环境中抗生素污染问题和生活中抗生素滥用问题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高晓玲说,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农业、生产、环境治理、医疗机构等领域。未降解的药物通过粪便、尿液、废弃物、废水等排入水体、土壤和空气中,抑制或杀死敏感微生物,促进耐药微生物的生长,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耐药性的产生和蔓延,“超级细菌”、“超级真菌”不断涌现。

近年来,抗菌药物耐药性话题频频见诸媒体。有专家表示,人口老龄化导致免疫力下降,导致发病率和耐药性上升,而人口密集和交通网络发达使得疾病更容易传播,这又加剧了耐药性的蔓延,使问题更加突出。

使用抗生素治疗流感和感冒等病毒感染是一种常见行为,由于缺乏知识和滥用抗生素而导致耐药性。根据 2018 年对 20,000 多名大学生的调查,在因感冒就医时,70% 的学生服用抗生素,90% 的学生表示他们会尽可能获得和使用抗生素。

“如果我们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没有药了”

卡巴培南类药物是治疗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致命感染的最后手段,耐药现象已蔓延至全球各个地区;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一线药物的耐药现象也日益严重,药物滥用十分普遍,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人比未感染耐药菌的人死亡可能性高出64%……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系列事实,描绘出抗生素耐药性的严峻现实。

新型耐药机制不断出现并在全球蔓延,缺乏有效的抗菌药物来预防和治疗感染,威胁着人们治疗常见传染病和重大疾病的能力,给患者带来极高的风险。联合国2019年发布的报告称,如果不采取行动,到2050年,耐药性疾病每年可能导致1000万人死亡,到2030年,抗菌素耐药性可能使多达2400万人陷入极端贫困。

微生物的耐药性使药物失效,药物研发就相当于一场与微生物突变的赛跑。然而,新药研发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

“超级细菌传播速度非常快,远快于抗生素研发速度。目前,研发一种新型抗生素需要10年时间和10亿美元,但从一种新型抗生素上市到临床使用再到耐药菌出现的时间非常短。短短一年时间,由于研发新型抗生素成本高昂,耐药菌出现和蔓延速度快,很多药企纷纷退出抗生素研发领域。”高晓玲说,药企减少了对新型抗生素研发的投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可用的药物越来越少。如果今天不采取行动,未来很多患者将面临“无药可用”的局面。

遏制耐药性需要共同努力

抗菌药物耐药问题错综复杂,对全球公共卫生的威胁日趋严重。高晓玲认为,需要政府部门、社会各界的协调行动,最大限度地遏制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出现和蔓延。

据了解,国家真菌病监测网络于2019年正式获批成立,是负责我国真菌病原菌谱、耐药性和特殊限制性抗真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的国家级真菌病监测机构。今年1月,国家真菌病监测网络专家委员会和质量管理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为破解“无药可用”难题,高晓玲认为,可以汇聚一批来自全球知名药企、科研机构的药物开发者,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协同支持,整合国内外各方优质资源,开展可持续研究并快速转化新药,与全球利益相关方共同应对耐药性挑战,填补企业药物研发的空白。

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些什么来抑制微生物耐药性呢?

高晓玲表示,首先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不要自行购买抗菌药物,严格遵照医嘱,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菌药物;

其次,要提高健康素养,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戴口罩、勤洗手,不仅可以减少新冠病毒等病毒的传播,还有助于防止耐药性的蔓延;

三是规范慢性传染病治疗。对艾滋病、结核病等慢性传染病实行规范化、全程治疗,减少耐药性产生。

第四,向亲朋好友普及抗菌药物知识。

词汇表

什么是抗菌药物?

抗微生物药物包括抗菌药(抗生素)、抗病毒药、抗真菌药和抗寄生虫药,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预防和治疗人类、动物和植物的感染。

什么是微生物耐药性?

过去用于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抗菌药物不再有效或其药效减弱,结果使本来应该有效的治疗变得无效,本来可以治愈的疾病也变得难以治愈,造成感染蔓延,患者严重残疾甚至死亡。

为什么会产生微生物耐药性?

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过度使用是造成微生物耐药性的主要原因。自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应用于临床以来,抗菌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畜牧水产养殖、农业生产、环境治理等各个领域。未降解的药物和药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被排入水体、土壤和空气中,抑制或杀死敏感微生物,促进耐药微生物的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和蔓延,“超级细菌”和“超级真菌”不断涌现。

关于抗生素使用的误解

●误解一:抗生素是消炎药

严格来说,抗生素和消炎药是两种不同的药物,抗生素不直接作用于炎症,而是作用于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杀死病原菌的药物(药品说明书上常说是抗菌、杀菌、抑菌)。炎症不一定是病原菌引起的,而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

如果想要直接减轻炎症反应,必须依赖特殊的抗炎药物:一类是人们所熟知的激素类药物,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这些药物的名字里一般都有“松”字;一类是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误区二:新抗生素比旧抗生素好,贵的抗生素比便宜的抗生素好

其实,每种抗生素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缺点,一般应因病因人选择,坚持个体化用药。

比如红霉素,是一种很老的抗生素,价格也很低廉,对军团菌、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有很好的疗效,而价格昂贵的卡巴培南类抗生素和第三代头孢菌素对这些疾病的疗效就没那么好了。

而且一些老药疗效相对稳定,价格较便宜,不良反应也比较明确。

另一方面,新抗生素的出现往往是由于旧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如果旧抗生素有效,就应该使用。

误区三:广谱抗生素比窄谱抗生素好

抗生素使用的原则是使用窄谱抗生素代替广谱抗生素;使用低水平抗生素代替高效抗生素。

当病原微生物不明确时,可使用广谱抗生素,但当病原微生物明确时,最好使用窄谱抗生素,否则容易增强细菌的耐药性。

●误区四:感染种类越多,控制感染就越有效

抗生素一般不建议联合使用,因为联合使用会增加一些不合理的因素,不但不能提高疗效,反而会降低疗效,而且容易产生一些毒副作用,或者细菌产生耐药性,所以联合用药的种类越多,其引起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就越高。

一般而言,为了避免产生耐药性和毒副作用,能用一种抗生素解决的问题,不应该用两种抗生素来解决。(季侯赛)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