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改底框中结构托换技术的探讨.pdf

日期: 2024-06-15 18:09:41|浏览: 73|编号: 7434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砖混改底框中结构托换技术的探讨.pdf

2008/12 中国建筑 140 建筑经济与管理 一、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只有在合理的工期下,工程造价才能最低。如果缩短工期,建设单位就要付出比正常工期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增加工程造价。因此,在确定投标报价时,必须考虑工期因素的影响;在编制投标报价时,还要考虑质量价差因素、技术措施费用及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 3.3.2注意合理投标。经评审后的投标报价是招标工程的预期价格。在评标时,应避免单方面要求降低造价,盲目降低投标报价,因为这样做会使建设单位感到无利可图,而且有可能在施工中偷工减料,降低工程质量。 3.4施工阶段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 施工阶段是建筑产品形成的阶段,也是投资支出最集中的阶段。 由于施工阶段周期长、影响因素多、材料价格波动大,因此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也至关重要[2,3]。首先,要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其次,建设单位应积极配合施工方,协助其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人、财、物,加快施工,提高工程质量。第三,要严格审核工程预结算,杜绝超算工程量、定额过高、费用过高、签证不切实际、技术措施不合理等增加的成本,使预结算真实反映工程实际成本。第四,要控制工程材料设备价格。建筑工程的材料费一般占工程总造价的60%以上,控制材料成本是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

第五,要搞好合同管理,减少对方索赔。3.5建设项目工程费在竣工结算阶段的管理此阶段的工程费管理重在工程费的比较分析。分析时,可以先将整个工程的总预算进行比较,然后把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具费等工程费与竣工结算表所提供的实际数据和有关资料及批准的预算、预算指标、实际工程费等逐一进行比较分析,判断竣工工程总价是否节省或者超支。在比较的基础上,可以总结先进经验,找出节省和超支的内容,提出改进措施。 (作者单位:山东省夏津县建筑设计院摘要:通过对几种常见的砖混底框架结构支撑技术的探讨,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结构支撑技术——格构内钢支撑施工法,并首次应用于实际工程,取得良好的效果。该结构支撑技术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关键词:砖混结构 结构支撑体系 在我国,砖混结构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过去我国建造的民用建筑和中小型工业建筑几乎都是砖混结构,很多大、中、小城市,商场、宾馆、医院、办公楼等多层住宅仍然多采用砖混结构。随着我国努力迈向小康社会,城市建设蓬勃发展,人们对工作、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相当一部分功能已经过时的砖混结构,可以通过结构支撑,改造为下部留有较大空间的底部框架砖墙结构,以改善人们的工作、生活空间,或满足商业社区的价值需求。

结构基础托换是指将原结构的荷载转移到另一个结构体系上的一种结构改建方法,是一项难度大、风险性大的特殊技术。目前,我国砖混结构改建中结构基础托换的方法主要是将原有的砖混结构改建成局部框架结构,利用新建梁、柱承受楼面荷载并有效地转移到基础之上。结构基础托换的技术特点和基本原则2.1结构基础托换的技术特点:中国建筑2008/12141建筑经济与管理一 (1)结构基础托换针对的是既有结构工程,受各种客观条件限制,应根据工程结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施工。 (2)结构基础托换施工往往要求尽量减少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因此要求施工速度快、工期短。 (3)施工场地狭窄拥挤,往往受生产设备、管道和原有结构、构件的制约,大型施工机械难以发挥作用。(4)清理拆除工作量往往很大,工程繁琐复杂,技术要求高,往往不安全因素较多。2.2结构托换的基本原则:(1)确保保留结构部件的安全可靠性。结构更换前必须对原结构可靠性进行监测和评估,对可靠性不足的必须采取加固措施。(2)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原结构的潜力,避免不必要的拆除和更换。(3)应正确选择支撑结构,传力路线应尽可能合理,保证连接能够可靠。(4)更换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和加强观测工作。

采用信息化监测施工方法指导施工,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加强重点部位的监控。几种常见的结构托换方法3.1利用待拆除墙体全高作支撑的托换施工方法就是考虑充分利用待拆除墙体作为支撑[1]。设计时在楼板底部设置钢筋混凝土托换夹层梁,为保证传力的可靠性和双梁的整体性,楼板下的夹层梁需采用连接销键。主要施工工序为:钻孔、在墙体上打销键孔、清理墙体、绑扎钢筋、搭设模板、浇筑混凝土。考虑到模板上口已被楼板封闭,因此在每层楼板的梁顶部钻2个孔。 孔径与多孔板直径相同,为50mm,采用膨胀细石混凝土,使混凝土从孔中灌注,并保证梁顶混凝土与楼板底面紧密接触。此种方式的优点是:直接利用已拆除墙体作支撑,不需要临时支撑体系,节省建筑材料,提高结构施工的稳定性;夹层梁设置在楼板底面,不在圈梁下,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梁下室内空间。缺点是:改造后的梁宽度过大,更换框架柱截面也过大,减少了房屋的可使用面积;另外,由于新旧界面的存在,夹层梁的受力可靠性和整体性比整梁差。 3.2 利用待拆除墙体高度作为支撑的换装施工法短钢​​支撑利用待拆除墙体高度作为支撑[1]。楼板下支撑梁置于墙体内,截面为吊篮形钢筋混凝土梁,梁底与墙体等宽,上部开口每边宽度约75mm~150mm。主要施工要点为:在楼板下支撑梁高度处凿墙,分段对称凿出,分段长度约0.3m(或为砖的长度。若楼板下有圈梁,则长度定为0.5左右),从中间开始,左右对称凿出。

凿出一段砖墙后,立即用短钢筋或钢管支护(钢筋或钢管的规格和数量按两层以上荷载计算)。考虑到砌体的承载强度有限,且板下无圈梁,可在钢支撑一端(或两端)加钢筋或钢板垫块,增大预制板顶搭接间隙。梁高墙体全部凿出支护后,清理凿面灰尘、浮砂浆块,用低强度砂浆找平(设计时砖皮数取梁高整数)。绑扎钢筋,支模,浇筑混凝土。支撑梁内也留有短钢筋。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依次拆除梁下墙体。通过楼板孔洞浇筑混凝土,与前板下夹层梁相同。 考虑到梁体混凝土必须紧贴楼板底部且便于浇筑,采用膨胀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此法操作简便,但工字钢或钢管易劈裂并增加新的支撑梁,使支撑梁受力整体性差。因此,适合于上部荷载不大时采用。3.3阶梯槽钢外支撑更换施工法采用阶梯槽钢外支撑体系作为支撑,传递上部荷载。支撑梁施工在承重墙全部拆除后进行[2]。其施工要点为:根据上部荷载的大小确定支撑间距,确定支撑位置,制作阶梯槽钢外支撑体系。首先制作支撑体系基础,挖出砖墙设置槽钢支撑板,焊接槽钢支撑杆及连接杆,必要时设置斜支撑,以保证外支撑体系的稳定性。 支撑体系施工完毕后,拆除下部墙体,制作更换钢筋混凝土梁,绑扎钢筋,支模,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拆除外支撑体系,用高于支撑梁一级的混凝土填封槽钢支撑板留下的孔洞。

此法有利于托换梁的施工,适用于上部荷载较大的情况。但外钢支撑制作相对复杂,耗材多,没有充分利用待拆除墙体。它是用角钢制作格构式内钢支撑,以待拆除墙体高度为支撑体系。此种施工方法首次应用于西安某商务楼托换改造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改造效果。其主要施工要点为:首先在新增托换框架梁墙体长度方向,每隔一定间隔(视荷载大小而定,一般为1m)挖出安装钢支撑的孔。钢支撑安放时,紧压在砖砌体的上下顶面上,保证垂直度。钢支撑安装完毕后,开始拆除支撑间的砖砌体。 砌体拆除顺序采用跳跃式区间拆除,以信息检测法指导拆墙施工。使上部荷载逐步转移到下部未拆除墙体上,完成第一次结构托换。然后绑扎钢筋、支模浇注托换钢筋混凝土梁,钢支撑保留在混凝土中。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自上而下切断钢支撑,使上部荷载转移到新制钢筋混凝土梁上,最后拆除梁下墙体。采用格构式内钢支撑,避免了新增更换框架梁纵向钢筋的切断,同时不会对更换框架梁造成部分劈裂,保证了更换框架梁良好的受力性能。由于采用的内钢支撑由待拆除墙体部分高度支撑,充分利用了原有结构的潜力,节省了材料,施工方便、轻松。 整个支撑体系结构受力清晰,传力可靠。结语本文通过对几种常见砖混改造底部框架结构支撑技术的探讨比较,提出了格构式内钢支撑支撑施工工法,并应用于工程实践。与其他施工方案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在类似工程中推广应用。(作者单位: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