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固废处置行业将整体进入成熟期
【能源人正在观看,点击右上角添加‘关注’】
据北极星固废网统计:2004年至2019年,我国环保产业总收入由606亿元增长至约1.78万亿元,增长29倍,年均增速达25.5%,可见我国环保产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
“十三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结构快速优化,环境服务收入超过环保产品生产收入。2019年,环境服务收入占全部环保业务营业收入的59%左右。据卓测咨询预测,2020年我国环保产业或将出现负增长,产值在1.6-2万亿元之间,但预计2021年将突破2万亿元,2025年将达到3万亿元。
“十四五”期间,我国固废处理行业发展将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
环保产业主要涵盖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土壤修复、环境监测等领域。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0中国环保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固废处理行业实现营业收入6591.7亿元、营业利润698.3亿元,均位居各环保子行业首位,占比分别为41.1%、46.7%。对此,卓测咨询预测,2025年我国固废处理行业产值将达到1.3万亿元。
据《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年度报告2020》显示,2019年,196个大中城市产生一般工业固体废物13.8亿吨、危险工业废物4498.9万吨、医疗废物84.3万吨、城镇生活垃圾2.4亿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在固体废物处理领域占比最大,总量增长出现波动;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推进,生活垃圾产生量仍在增加;危险工业废物总量得到有效控制。2015—2019年我国大中城市各类固体废物产量如图1所示。
根据国际固废处理行业发展经验,固废处理行业分为以垃圾收集为主的萌芽阶段、以污染物无害化处理为主的快速发展阶段、以污染物减量处置为主的规范发展阶段、以回收再生为主的成熟阶段。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固废处理在2010年左右已进入成熟阶段。我国固废总量仍在增长,行业集中度不高,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固废处理尚处于规范化发展阶段。
2020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正式施行,对垃圾分类、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过度包装和塑料污染防治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对社会普遍关注的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建筑垃圾等作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随着固体废物处理相关法律的完善和实施,“十四五”期间我国固体废物处理减量化、资源化进程将加快,在政策利好背景下,我国固体废物处理行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产业发展将进入更高阶段。
我国固体废物处理主要细分行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般工业固废总量巨大,综合利用市场提升空间大
在我国主要固体废物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除危险废物以外的工业固体废物。根据《2016-2019年全国生态环境统计公报》,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逐年增加,由2016年的37.1亿吨增加到2019年的44.1亿吨,增长18.7%;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量总体增加,2016年分别达到21.1亿吨和8.5亿吨,2019年分别达到23.2亿吨和11亿吨。
据卓测咨询预测,2020年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预计至少达到47.7亿吨,2025年将突破70亿吨。
年报显示,2019年196个大中城市产生一般固体废物13.8亿吨。其中,综合利用8.5亿吨,占55.9%;处置3.1亿吨(20.4%),贮存3.6亿吨(23.6%),如下图所示。综合利用是处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主要方式,但以贮存方式处理的固体废物总量仍然很大,处置利用难度大。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集中在煤电、矿业等行业集中的地区。《年报》显示,2019年产生量最大的城市为四川省攀枝花市,产生量为6284万吨,其次是辽宁省辽阳市,产生量为5038万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产生量为4197万吨。前10个城市共产生3.7亿吨,占所有发布信息城市总产生量的26.8%。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排名前三的省份为陕西、山东、江苏。
目前,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综合利用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要提高到73%。实际情况距离这一目标还相差甚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第39章第2节“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提出,要强化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绿色服务等产业……这对一般工业固废行业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工业危险废物总量持续增加,重点工业基地布局综合利用处置设施
2014年至2018年,我国196个大中城市危险工业废物产生量持续上升,而综合利用和处置量增速都不大;2019年产生量回落至4498.9万吨,综合利用2491.8万吨,处置2027.8万吨,贮存756.1万吨,贮存量连年持续上升。
我国是全球重要的石化市场,据卓测咨询分析,未来我国化工产值有望达到全球50%的市场份额,若化工行业生产工艺和核心技术得不到优化提升,工业危废总量将不断增加。
工业危废主要产生在东部工业经济发达地区,2019年产生量最大的城市为山东省烟台市,产生量为294.3万吨,其次为四川省攀枝花市(200.2万吨)、江苏省苏州市(161.8万吨)。前10位城市共产生1409.6万吨,占发布信息城市总数的31.3%。工业危废产生量排名前三的省份为山东、江苏、浙江。
工业危废是危废处理行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业务规模、发展趋势、商业模式直接体现了我国危废处理行业的现状。危废处理的商业模式既不是PPP领域,也不是特许经营领域,而是纯粹的市场化商业行为。
我国危险废物处理行业经营规模逐年增长。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危险废物许可证持有单位4195家,同比增长30.3%,其核准收集利用处置能力达12896万吨/年(其中分类收集能力1826万吨/年);2019年实际收集利用处置量3558万吨(其中分类收集81万吨)。与2006年相比,2019年危险废物许可证持有单位核准收集利用处置能力和危险废物实际收集利用处置量分别增长1709%和1098%。
实际处置方式中,危险废物利用占比最大,达71%。焚烧占比7.10%,填埋占比6.13%,水泥窑协同处置占比5.15%。近年来,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利用率大幅提升,未来增长空间较大。
预测2020年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市场空间达635亿元,无害化处置市场空间达866亿元,合计超过1500亿元。到2030年,市场化利用、无害化处置分别达到1034亿元、1410亿元,合计超过2440亿元。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重点在重点工业基地布局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设施,这将带动重点工业基地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布局。
医疗废物主要以焚烧处理为主,未来机会集中在地市级医疗废物处理设施和县级收运处置系统
随着国内医疗科技的发展,一次性医疗用品种类和数量快速增加,导致我国医疗废物产生量稳步上升。2019年,全国重点城市、示范城市医疗废物产生量为64.6万吨。2015年至2019年,全国重点城市、示范城市医疗废物产生量增速逐年减缓。
医疗废物产生量集中在医疗资源相对集中的省会城市。2019年,196个大中城市中医疗废物产生量最多的是上海市,产生量为5.57万吨;其次是北京、广州、杭州、成都,分别产生量为4.28万吨、2.73万吨、2.70万吨、2.52万吨。前10位城市医疗废物产生量合计为27.7万吨,占全部196个发布信息城市医疗废物产生量总量的32.9%。医疗废物产生量排名前三的省份为广东、四川、浙江。
我国医疗废物处理方式主要有焚烧和非焚烧两大类。焚烧包括焚烧炉(炉排炉、回转窑、流化床、热解)、等离子、电弧炉处理;非焚烧包括高压蒸汽、化学处理、微波处理、卫生填埋等。不同的技术处理医疗废物的难点不同。非焚烧方式的难点在于真正彻底地对医疗废物进行消毒,焚烧方式的难点在于保证焚烧烟气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目前国内市场普遍选择以焚烧为主的技术路线。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医疗废物处置许可证数量为442张,同比增长8.6%;持证单位实际处置医疗废物量为118万吨,同比增长20.4%。随着医疗废物处理水平的提高和不断规范,医疗废物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据生态环境部统计,2020年我国医疗废物处理行业市场规模达66.8亿元,同比增长15%。《“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推进地级及以上城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完善县级医疗废物收运处置体系。该要求的实施,将推动医疗废物处理基础设施迎来新一轮投资运营机会。医疗废物处理企业应重点关注地级市、县级医疗废物处理行业发展机会,通过打造自身投资建设运营能力赢得发展先机。
生活垃圾焚烧市场增速放缓,中西部大部分地区迎来最后一个投资增长黄金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8484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6%。上海以88.3%的城镇化率排名第一,北京、天津紧随其后;广东、江苏、浙江三大经济强省位列第二梯队,城镇化率均超过70%。《“十四五”规划》指出,2025年我国城镇化率计划达到65%。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人口数量急剧膨胀,城市垃圾产生量仍将大幅增加。“垃圾围城”给许多地方政府的城市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
据统计,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收集量持续增长,2019年已达2.4亿吨,按照近四年约6%的平均增速计算,预测2020年将达到2.6亿吨,2025年将达到3.4亿吨。
2019年,我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数量达1183座,无害化焚烧处理量1.22亿吨,无害化填埋处理量1.09亿吨。垃圾焚烧发电、卫生填埋等固废处理行业细分行业市场逐渐升温,吸引越来越多企业参与其中。“十三五”期间,我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总投资约2518.4亿元,其中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投资1699.3亿元,占总投资的67.48%。目前,我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已达99%,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已接近饱和。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最常见的两种方式是卫生填埋和焚烧。近十年来,卫生填埋在无害化处理总量中的占比持续逐年下降,填埋占比从2016年的60%降至2019年的45%;垃圾焚烧则呈逐年上升趋势,2019年焚烧量首次超过填埋,占比达51%。这归功于垃圾焚烧发电的逐渐发展,不仅可以利用垃圾燃烧发电获得利润,还能获得国家对垃圾发电的补贴和处理费补贴。
但垃圾焚烧发电的劣势是初期投资和运行成本高,适合建设焚烧厂的土地资源非常宝贵,垃圾热值高的城市有限。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部分城市垃圾焚烧市场处理能力已接近饱和,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的增长空间十分有限。
以浙江省为例,2018年底全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为8.09万吨/日,焚烧比例为65%,焚烧已成为浙江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
据卓测咨询统计分析,2020年浙江省生活垃圾日均清运量将突破7.04万吨/日,2030年将达到7.31万吨/日左右。生活垃圾处理能力需求不断扩大,需要提前规划布局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为提高浙江省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浙江制定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详细规划。规划明确,2019年至2020年,浙江省将共实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24个,总投资119.4亿元,新增生活垃圾处理能力1.57万吨/日,装机容量510兆瓦。但2021年至2030年,全省将共实施13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总投资约47亿元,新增生活垃圾处理能力7400余吨/日。可见,浙江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
通过分析浙江的经验,卓测咨询认为,“十四五”期间或将成为其他省(区、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最后一个黄金期,集垃圾处理处置设施与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已建成镇村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污泥集中焚烧及无害化处理、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城镇垃圾回收分类体系等生活垃圾处理相关业务将获得发展机遇。
固废处理行业将进入量竞时代
中国固废处理行业整体将进入成熟阶段
我国固体废物处理行业起步较晚,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技术发展参差不齐。国内垃圾处理处置技术基本成熟,特别是大型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十三五”期间,多地实施大规模垃圾焚烧发电基础设施投资,生活垃圾焚烧市场增长开始放缓。“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快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将步入成熟期。一般工业固废处理行业市场空间巨大,尚处于成长期初期,发展机遇较大。
目前,工业危废处置行业正处于成长期中期,面临综合利用效率低、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随着各地安全环保政策的强力落实,工业危废处置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十四五”期间,工业危废处置有望进入成熟期。
在医疗危险废物处置领域,我国长期以来对医疗废物重视不够,集中处置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大部分危险废物处于低水平综合利用、简单贮存或直接排放状态,没有得到规范处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各地加快建设医疗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和收运系统,预计“十四五”期间医疗废物处置将趋于成熟。
固废处理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全球固废处理领军企业美国WM公司2018年运营252座垃圾填埋场(北美最大的垃圾填埋网络)和314座转运站,垃圾处理量1.17亿吨,营业收入149.14亿美元,净利润19.25亿美元。而中国最大的固废处理企业光大环境2018年营收仅为272亿港元,同期净利润52.7亿港元。
卓测咨询认为,我国固废处理行业相对分散,龙头企业数量较少、规模较小,随着区域整合的推进,拥有资金、技术、管理、运营优势的企业将赢得新的发展空间,促进行业整合,我国固废处理行业集中度将得到提高。
集中一体化处置将是我国固废处理行业主要发展趋势
在固废处理领域,以汉兰环境等为代表的企业,形成了从垃圾分类、环卫保洁、垃圾收运、焚烧发电、卫生填埋、渗滤液处理到飞灰处理的从源头到终端管理的纵向产业链优势,也形成了覆盖城市垃圾(生活垃圾、餐厨垃圾、污泥等)、工业垃圾、农业垃圾等全污染源的横向协同一体化产业链,具备对标“无废城市”建设和提供固废处理全产业链综合服务的能力。
卓策咨询认为,集中一体化处置是我国固废处理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集中一体化处置与全区域综合治理理念相一致,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固废处理的效果。固废处理企业应提升固废处理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管理、技术、运营、资本将成为固废处理企业竞争制胜的关键
随着固废处理相关法律、法规等政策的完善,以及大量固废收运处置基础设施投入的落实,“十四五”期间,我国固废处理行业将由增量时代迈向存量时代,固废处理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正式进入存量时代的竞争。
卓测咨询认为,固废处理企业首先要制定清晰的战略,完善管理体系。十四五期间,我国固废处理行业整体进入成熟期,优质增量项目有限。提高行业集中度、集中一体化运营也是行业发展的要求。固废处理企业只有拥有清晰的发展战略,才能在新一轮的行业整合中生存下来,赢得做大做强的机会。管理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多数固废处理企业在增量时代忙于扩张、融资、项目建设,却忽视了管理。建议尽快弥补管理方面的短板。
一般工业固废处理、工业危废、医疗废物处理仍有机会,特别是一般工业固废处理市场巨大,但这些领域的关键是技术。环保企业要向以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驱动型企业发展,固废处理企业要通过引进尖端人才、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等方式,提升解决固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加强固废处理与综合利用的协同,提高项目综合效益。
近年来,以固废处理为主营业务的环保企业积累了大量环保资产和项目,如何高效运营固废处理项目是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因此,卓测咨询建议,“十四五”期间,环保企业应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企业和项目的综合运营效率。上海环境、北控水务集团、粤水集团等环保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固废处理企业值得借鉴。企业应积极制定数字化转型规划,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有序推进数字化工作。
卓测咨询认为,固废处理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而资本是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关键因素。以固废处理为主营业务的环保企业应积极拥抱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完善自身产业链,提升固废综合处理及服务能力。有条件的企业可拓展跨区域经营,通过企业或项目整合提升规模效益,提升综合能力。
“十四五”期间,我国固废处理行业发展潜力巨大,环保企业要想成为全能型企业,只有全面提升管理、技术、运营、资本等能力,才能赢得竞争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