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它们站上肉贩子的磅秤——宠物市场“深冬”调查

日期: 2024-09-12 16:05:53|浏览: 132|编号: 94912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当它们站上肉贩子的磅秤——宠物市场“深冬”调查

“90元!”

“它有 10 磅半!给我 95 磅。”

“小身上肉不多,赚不了多少钱。”

“那就这样吧。”

——年底了,在开封市阳丰宠物市场,一只泰迪犬在买卖双方几句讨价还价后就被卖掉了,从被牵到秤上,到被塞进“肉狗车”的铁笼子里,它从来没有发出过一声响,乖乖地配合着两个人。

(泰迪犬在“狗肉车”主人的带领下站上秤)

在这个规模位居全国前四的宠物市场,财联社记者看到,如今最繁忙的莫过于一辆辆“肉狗卡车”,卡车上的铁笼子里几乎塞满了大大小小的各种被遗弃的宠物狗。

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的四川,一位宠物店老板担心“很多时候一天两天都开不起来”。她告诉财联社记者,“现在卖狗的人比买狗的人还多”,500平米的店铺月租金要2万元,“而且已经亏了半年多了”。

买家难求、价格崩盘、宠物遭遗弃、经营艰难,这是财联社记者近期采访多地宠物主人了解到的普遍情况。由于前期疫情的综合影响,宠物主人收入下降导致需求“冻龄”,再加上前期上游养殖环节盲目扩张导致的供给过剩,宠物市场自去年下半年开始陷入“深冬”。寒潮席卷了从养殖到交易再到下游消费的诸多环节。在资本市场上,虽然“宠物经济”板块新股上市、拟上市企业争相赶来,但在现实环境的压制下,标杆股表现低迷、乏力。

冬去春来,萎靡不振的上游市场能否在消费提振下迎来复苏?被上市公司视为战略重点的国内宠物消费能否继续如期增长?2023年的猫狗格局无疑充满悬念。对此,不少从业者持谨慎乐观态度:“毕竟不能比现在更糟了。”

“这只狗不是我养的,是别人送的。”

“如果照顾得当,一个人一生只能养两只狗,如果要养一只,就要下定决心,一直养到老。如果狗有被遗弃的可能,就别买我的狗了,我宁愿不赚这个钱。”在开封市新松路洋丰宠物市场,一家犬舍的老板叮嘱顾客购买前要慎重考虑,以后再也不要遗弃自己的狗。

虽然现在是岁末年初的“旺季”,但这家大店里却没有多少顾客。闲下来后,店主告诉采莲社记者,之所以一再强调这一点,是因为“见得太多了”。据店主观察,最近被遗弃的宠物狗越来越多,菜市场里被“肉狗车”拉走的狗也比以前多。事实上,因为狗太多,肉狗的收购价也下降了不少,“以前一斤大概15元。”

记者来到一辆“狗肉车”,遇到一名40多岁来卖狗的男子,他的电动车笼子里关着两只泰迪犬,一大一小。

“现在价格多少?”

“小狗 9 只,大狗 10 只。”

男子随即俯身打开笼子,抓住大泰迪犬后颈,将狗举到地上。“肉狗车”老板拿过拴在狗脖子上的铁链,将泰迪犬牵到秤上,电子秤显示其体重10.6公斤。一番讨价还价后,泰迪犬以90元的价格成交。

(一名男子卖掉狗后收零钱,以及留在笼子里的小泰迪狗)

当记者询问其为何要卖小狗时,该男子说道:“狗不是我的,是从别人那里买来的。”说完便快步离开。

随后的半个小时里,记者看到一些人向“狗肉车”出售德国牧羊犬和拉布拉多犬。

(对于大型犬,卖家需要先把狗抱到秤上,然后给人员称重,再减去体重,才能确定狗的重量)

据财联社记者现场观察,杨峰宠物市场内不止一辆“狗肉卡车”,卡车上的狗大多为纯种犬,有比特犬、金毛猎犬、拉布拉多猎犬、喜乐蒂牧羊犬、泰迪犬、比熊犬、哈巴狗等。

(“狗肉车”里的铁笼子里几乎关满了各种宠物狗,有的狗蜷缩在笼子里无法动弹)

对此,摆在“肉狗车”旁边的摊主表示:“现在实体品种的狗不值钱了,以前样子一般的狗能卖几百、上千元,样子好的能卖到一两千、两三千元。现在样子差的狗根本卖不出去,样子好的狗只能卖到五六百、七八百元。”

“特别是中大型犬,现在住小区了,小狗比较好养,大型犬养起来很不方便,吃得很多,运动量大,需要遛,小狗要接生照顾,卖了也不能赚回狗粮钱,所以很多狗都被遗弃了。”摊主补充道。

上述养狗场老板也告诉记者,“狗价比两三年前降低了一半,卖狗的人也多了。以前几千块钱买狗,不会扔掉,现在几百块钱买狗,不满意就卖不掉,如果卖肉,可能能赚回几百块钱,所以弃狗的人比以前多了。”

“有些是狗贩子从宠主手里收购的,原主人以为低价卖出后,狗贩子再卖给其他人养,但现在低价狗很难卖,狗贩子就买下来,送到‘肉狗车’去。原主人或许不知道自己卖出的狗落得如此下场。”店主叹息。

不仅狗“贬值”,猫价也大幅缩水。

一位摊位猫主人向记者介绍:“一只布娃娃猫要3000元,一只蓝猫(纯蓝色英国短毛猫)要500元。两三年前,一只布娃娃至少要1万元,一只蓝猫至少要2000至3000元。”

记者向河南当地一家猫舍的负责人张奇核实了价格。张奇说:“价格3000元,一般一只布偶猫能卖到1500元,如果报价500元,现在一只蓝猫200元左右就能买到。但前几年,布偶猫价格高的时候,这种品质的猫确实能卖到1万元,而蓝猫的价格长期在一两千元左右。”

卖不出去的猫怎么办?张琪说:“很多猫还是被放归野外的。”但“放归”并不代表“能活下来”。张琪告诉记者:“很多品种的猫无法适应野外,尤其是加菲猫,在野外很难生存。短腿猫、苏格兰折耳猫有先天性疾病,更不适合在野外生存。比较聪明的英国短毛猫、暹罗猫,也难以熬过寒冷的冬天。有数据说,野猫能熬过冬天的只有一半,更别提这些品种的猫了。”

(宠物市场里的布偶猫)

“我每天晚上都会失眠,压力很大。”

宠物需求的“骤降寒冬”,让供给端感受到了更加寒冷。

“卖狗的人比买狗的人还多,我们讲到嘴干也没人买。”四川一家宠物店老板陈爽告诉记者。陈爽的父亲和叔叔都是兽医。两年前这个行业正红火的时候,她在当地开了一家大型宠物会所,占地500平方米,投资近200万元。

“现在每天能卖出一只宠物,我们的生意就很好了,有时还要关门一两天,前几年生意好的时候,店里所有的宠物一天就能卖完。”陈爽感叹。《财联社》记者看到,陈爽的店里有大约30只待售的宠物,其中大部分是狗。

当地另一家店主从事宠物养殖、销售已有十多年,他一边清理店里的宠物粪便,一边告诉记者:“前两年卖一条狗能赚几千元,有时候不开心就不卖了。但现在,虽然我一直在店里等着顾客,但买宠物的人还是很少。”

在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宠物市场也出现了量价齐跌的现象。苏州一家宠物医院的负责人告诉《财联社》,以前养一只比熊犬要3000到5000元,现在只要1000多元。有的宠物医院甚至推出了“优惠活动”,只要你成为会员,就可以免费领养猫狗。

在上游养殖环节,此前的盲目扩张也加速了市场价格体系的崩塌。河南一家动物药业公司的业务经理告诉财联社记者:“早些年宠物价格高,是因为市场上活体动物数量少,再加上品种炒作。但猫狗的养殖速度比较快,现在养殖数量多了,价格自然撑不住。”

张琪也表示,前几年刚出生的小猫不难卖,吸引了不少新手进入养殖行业。对于目前部分品种价格暴跌,张琪解释道:“有些网红猫舍、犬舍、流量大V每隔一两年就会炒作一个品种,比如近几年的布偶猫、暹罗猫、金渐层猫等。一个品种的热度只能维持一两年,因为炒作过后,大量人开始参与养殖这个品种。前期大家争相养殖公母,所以价格就高。过了一年多,大大小小的猫舍、宠物店都有这样的品种,一般这个时候价格基本就断崖式下跌了。”

在陈爽看来,猫狗养殖的原理和猪的周期有些相似,“当某个品种流行起来的时候,价格比较高,市场就会大量养殖,但随着市场存量增加,价格又会回落。”不过,和猪肉相对刚性的消费不同,宠物猫狗的需求弹性更大,更容易受经济环境影响。陈爽告诉记者:“每周五都会有重庆的经销商来收狗,但狗的数量比以前少了,我们当地的市场萎缩,极度萧条,可能只有准一线以上城市的市场会好一些。”

“我每天晚上都失眠,压力很大。”陈爽叹息道。每个月房租2万元,加上人工、水电等成本,她已经半年多处于亏损状态。

“(品牌狗粮)送到家后也不容易卖出去。”

这股寒潮已经从宠物交易市场传导至下游的宠物消费,特别是线下消费。

在开封市洋峰宠物市场附近,多家宠物食品及用品商店的老板告诉财联社记者,自从宠物价格下跌之后,他们的生意明显大不如前了。

(开封阳峰宠物市场周边的宠物食品及用品商店)

对于这一现象,开封一家大型犬舍的老板打了个形象的比方:“宠物消费就像汽车消费,买百万以上的车,一定要用好机油,而买一两万的二手车,还搞不清楚要不要保养。”

有宠物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作为近年来养宠的主力军,年轻一代受疫情影响工作和收入更加不稳定,是宠物消费下滑的主要原因。此外,年轻人的线上购物习惯也导致线下渠道逐渐衰落。

“这几年养宠人数明显增加,特别是年轻宠主,比以前多了很多。”河南一家大型宠物门诊的兽医告诉财联社记者。这与行业机构的统计相吻合:据《2021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90后养宠人群占比已达46.3%,其中近一半是95后。

该兽医补充说,一些为养宠物而负债的年轻人可能也会减少宠物消费。他告诉记者:“现在养宠物的很多都是刚毕业或者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他们一般为了养宠物而负债,自己养活自己都不容易,更别说养宠物了。”

对于经济压力下的退而求其次,一位接受采访的宠主坦言,猫咪刚回家时,他给它喂食每袋600元的进口粮,但现在由于收入减少,家庭开支增加,猫粮预算减少了,“就改喂300元左右的国产粮了”。“低端粮需求还是不错的,高端粮‘降级’也很明显。”河南一家宠物美容店的老板告诉记者。

陈爽认为,物价上涨之后,在同样的薪资条件下,很多人自然会选择减少宠物支出,甚至放弃养宠物。“除了新一线城市,中小城市的宠物市场在平均薪资水平下,在经济压力下其实无法改善。市场容量不是饱和的,只是(人们)没有相应的经济实力去改善它。”

宠物消费市场与宠物数量、人均GDP高度正相关——记者在多家券商研报中注意到了这一观点。例如,中金公司近期的一份研报对日本宠物市场进行了阶段性分析:自2004年以来,日本宠物行业增长放缓,2005年至2021年年均增速仅为1.7%。近乎停滞的增长,主要原因是宠物数量的见顶和下降,以及日本人均GDP增长乏力。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典型的存量市场中,宠物食品仅占到四分之一的权重,本土品牌通过激烈的竞争,市场份额得到明显提升。

反观中国市场,虽然各研究机构的主流观点认为宠物消费处于起步阶段,宠物食品空间广阔(目前规模约1000亿人民币,约占宠物消费市场的50%),但激烈竞争的烈火早已透过资本市场的窗口燃烧起来。

自2017年派蒂股份(.SZ)、中宠食品(.SZ)上市以来,目前以宠物消费为核心业务的A股上市公司已达6家,包括2021年上市的益宠股份(.SZ),去年在深交所、北交所上市的天元宠物(.SZ)、元飞宠物(.SZ)、鲁思股份(.BJ)。此外,乖宝宠物IPO等待证监会备案,福贝宠物已递交IPO申请,中恒宠物待命退出。

上述9家公司中,有5家主营宠物食品,规模方面中宠食品、怪宝、宠粮领跑。其中,先上市的宠粮和中宠食品策略和节奏高度相似:两家公司在上市第二年(2018年)就开启新战略,宠粮宣称以“双轮驱动”积极参与国内市场竞争,中宠食品也“亮出底牌”,明确“主打国内市场、主打品牌、主打主粮”;宠粮和中宠食品均充分利用再融资工具,通过定向增发、可转债等方式募集资金用于扩张,带动产能翻番;渠道方面,线上线下联动争夺市场份额,谋求“进口替代”。

在上市公司纷纷投入数万吨新增宠物食品产能的同时,线下推广可能收效平平。记者在陈爽的门店采访时,恰巧遇到某品牌狗粮的销售人员上门推销,但她并未回应。“我们很少关注这些销售,因为市场不景气,我很难把产品卖出去。”陈爽说,最近来门店的销售人员比两年前多了很多。“前段时间,某品牌的(区域)总经理来推介产品。”

相比之下,线上扩张似乎相对顺利。中宠食品近日接受机构调研称,公司自有品牌已入驻天猫、京东、淘宝、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各大电商平台及垂直电商平台。东亚前海证券最新研报显示,去年“双11”大促期间,中宠食品旗下万宠品牌天猫、京东旗舰店销售额同比增长分别达47%、50%;Zeal品牌天猫旗舰店销售额同比增长84%。

不过,记者也注意到,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近日有投资者消费者向中宠食品投诉其线上终端价格“乱象丛生”。此外,去年12月,该公司副总经理李振因“个人原因”辞职。李振于2020年底入职,履历显示其在消费品领域拥有丰富的营销经验。记者向中宠食品询问李振辞职的具体原因,但并未得到进一步解释。

“毕竟,情况不会比现在更糟糕了。”

虽然“宠物经济”公司上市热情不减、扩产雄心犹存,但相较于二级市场的“晴雨表”,主流资金对宠物消费板块的中短期前景并不抱有很高的期望。

东财“宠物经济”指数自2021年发布以来,已连续两年大幅下跌,跌幅分别为12.21%和21.68%。个股方面,近两年新上市的益宠股份、天元宠物目前均处于突破发行价的状态。中宠食品、宠爱股份股价也已连续两年遭遇挫折,尤其是去年10月中下旬的断崖式跳水,以K线形态的跌宕起伏勾勒出市场预期的波动。

“这是因为担心海外经济衰退导致外需不足,同时,今年国内‘鸡肉周期’或将开启,这可能会加大宠物食品企业的成本压力。”一位市场分析师向财联社记者“解读”此事。

目前,除怪宝宠物主要定位于中端市场,国内营收占比稳定在50%以上且能保持较高增速外,中宠食品和Petco依然主要依赖外部需求。

财务数据显示,虽然各公司均将国内市场视为必争之地,但去年上半年,中宠食品和Petco的国内销售占比分别为24.12%和12.96%,较2021年上半年分别下降0.85和1.39个百分点。其中,中宠食品去年上半年国内营收同比增长22%,落后于海外业务增长的恢复;Petco国内业务营收仅实现个位数增长,业绩贡献更为有限。

而在宠物养殖、交易等上游环节,陷入“深冬”的国内市场能否在2023年迎来转机,打开宠物经济的上行空间?

对此,四川省宠物协会秘书长张永兵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前两年受疫情影响,经济不景气,消费不振,宠物养殖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很正常,但整个行业对2023年的景气还是持乐观和信心的,宠物产业链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此前疫情影响有多大?开封一家高端犬舍的老板抱怨道:“幼犬一两个月大的时候卖得最好,长得非常可爱。三四个月大的时候就进入‘尴尬期’,长得快,掉毛多,颜值下降。之前因为疫情,狗运不出去,客户订的狗就进入尴尬期,毛都掉光了,脸也不好看,很容易丢生意。”

店主对今年的市场行情持谨慎态度:“现在消费形势不好,行情怎么样还不好说。”但大多数人都比较乐观。陈爽说:“我和身边的宠物店老板也有类似的想法,毕竟不会比现在更糟糕了,估计今年3月份以后就会好起来。”

虽然张永兵对此持比较乐观的态度,但他也指出:“(上游)育种环节有其独特性和周期性,育种需要提高一些品种的价值,才能带动产业发展。”

相比之下,陈爽等业内人士则因产能出清而乐观。她告诉记者:“去年我身边从事养殖的人至少减少了七成。”开封一家养犬场的老板也表示,当地很多宠物养殖产能都退出了。“去年行情不好,很多养殖户都不做了。”

“还有很多繁育能力处于‘休眠’状态。以前有家高端加菲猫猫舍,好几个明星都买过猫,去年转行做珠宝,不过最近猫又开始出来了。”张琪告诉记者。

“有些品牌有成功的潜力”

对于宠物食品行业中长期发展空间,财联社记者近日整理了证券研究机构的普遍观点,可以概括为“三低”:家庭宠物渗透率低。我国家庭宠物渗透率约为20%,不到日本和美国的一半和三分之一;专业食品渗透率低。2021年,我国专业狗粮、猫粮渗透率分别为16.2%、29.9%,而美国分别为75.5%、89.8%;行业集中度低。2021年,美国、中国前十大行业市场份额分别为40.5%、18.6%。

山东省宠物行业协会会长安忠平指出,宠物行业在国内发展迅速,受到众多厂商和投资者的关注。近几年,行业受到疫情一定影响,但发展趋势不变。“国外市场是成熟市场,增速一般个位数,未来谁赢了国内市场,谁就赢了天下。”

“(宠物食品)行业现在还处于比较混乱的发展状态,未来市场集中度还会不断提高,一部分品牌有希望脱颖而出,一部分则会被淘汰出局。”安忠平表示,像怪宝、中宠等企业在当前国内市场上表现还不错,但行业还处于众多竞争对手不断涌现的阶段,还没有哪家企业有很深的护城河。

在此形势下,借力资本、扩大规模、抢占市场成为企业最佳选择。例如,目前国内销售规模领先的怪宝宠物,2018年至2022年上半年累计销售费用已超过13亿元,销售费用占营收比重接近14%,远超同行。

目前,国内业务收入约占鲁思股份收入的四分之一。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财联社》记者,去年新增的肉粉产品和冻干产品主要通过国内渠道销售。未来公司主食项目投产后,也将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届时,国内外收入将各占一半。

山东一家老牌宠物食品企业负责人认为,国内市场将决定行业格局和企业未来地位。“就拿我们公司来说,虽然在宠物食品行业起步较早,但国内渠道建设和产能建设没有跟上,现在已经被很多企业超越,非常遗憾。未来我们要做的是奋起直追,加快布局国内市场。”

随着国货企业不断发力,去年“双11”天猫数据显示,猫粮、狗粮销量前十名中,国货品牌均占据了一半的席位。

在产品质量方面,安忠平表示,国内企业在某些方面还落后于国外,国际厂商在动物营养等基础科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比如,国产膨化谷物的稳定性与进口膨化谷物存在差距。

不过安忠平也指出,通过探索,国内企业在一些领域缩小了差距,甚至在部分领域取得了领先,比如宠物湿粮、鲜肉食品、烘焙食品等甚至已经超越国外。“有些企业以跟鸡、猪饲料一样的心态去做宠物食品,业内称之为垃圾食品。有些企业一开始就按照出口标准去做宠物食品,质量比较高。”

“目前国内宠物经济在品牌端的竞争比较激烈,但优质的供应链企业也较为稀缺。我们预测宠物经济特别是宠物食品行业还会有十年的黄金增长期,国内企业在此期间会有很多机会。”安忠平说。

(本文张琪、陈爽为化名)

本文来自财联社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