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社《全民摄影》栏目收到多则报道:最近没买东西,却收到货到付款的快递。当我打开快递时,发现无非是一些价值几块钱的地摊商品,而且价值远远低于货到付款。 。
记者顺着这条线索追踪发现,这种快递背后是一条涉及购买个人信息、盲目投递、外包客服等黑色产业链。业内人士和专家提醒,不要签收来历不明的货到付款快递。收到快递时最好当场验货。他们还呼吁尽快建立个人隐私保护机制。
快递到付40元
打开后露出一个“镀金戒指”
近日,家住广州的袁女士在公司收到了圆通快递,赔付金额为40元。一开始她很困惑,但当她看到收件人姓名是她的淘宝昵称,而且考虑到有些顾客通常都是送货上门的,袁女士想都没想就花了40元签收了。
打开快递后,她发现了一个红色小盒子,里面装着一枚“镀金戒指”。 “这么没用、没啥吸引力的东西,在电商平台才几块钱,我自己绝对不会买。”
袁女士立即给快递单上的寄件人打电话,但号码是空的。同时,快递员和客服均告知她,支付运费后,钱已直接汇至总公司,无法退款。
无独有偶,成都的周先生也有类似的经历。没有网购,他就收到了一份写着“防疫用品”的快递。他以为这是一位外地朋友寄来的。付了56元后,他发现是20个口罩。 “一看就是劣质货,没有生产厂家信息,而且气味很浓。”有味道。”他想联系寄件人,却发现快递上的电话号码中间四位数字被漏掉了。
记者发现,受害者普遍收到数据线、沐浴露、指甲刀、毛绒玩具,甚至废纸片。少数人认为没有网购而拒绝签收快递,但大多数人认为是家人、朋友购买的,或者下单后忘记了,选择付款签收。
据了解,这是一种常见的诈骗手法,被称为“盲目快递”。诈骗者通过不同渠道获取客户信息后,在客户未下单的情况下发货,然后通过货到付款与实际产品的差价获利。
记者暗访了解到,已有50个订单开始发货测试。验收率稳定后,出货量稳定在每天1000至2000单。 “运行1个月后,快递后台系统被取消。”
记者暗访:合作快递、
一站式“材料”和外包客户服务
“盲目快递”涉及不法分子泄露交易用户个人信息、合作快递公司视而不见、外包公司负责用户退款等方面。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要做盲发,首先需要找到快递公司合作,并安装快递后台配送系统。
记者装聋作哑,联系了申通快递等多家快递公司。当快递员明确知道记者要做什么后,他还是提供了合作报价。 “他们有佣金,当然希望寄出尽可能多的包裹。”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做盲目托运时,他们通常会与揽件的快递员沟通,将发货人和地址填写错误。
下一步是购买“材料”,即用户的个人信息。记者暗访发现,贴吧、QQ群等平台上有大量个人信息被交易,每条售价为1.5元至2元。记者打开一份包含个人信息的文件,发现姓名、电话号码、家庭或公司地址等详细信息均严重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