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鸟的叫声 如果没有杨柳,春天还是不是春天?| 周末读诗
撰写者 |三本书
01
生命的赞歌
//
《柳树颂》
贺知章
碧玉高如树,垂下万条绿丝带。
不知道薄薄的叶子是谁剪下来的。二月春风如剪刀。
//
正如标题所示,这是一首关于事物的诗。
我们都见过柳树,但如果用文字来形容,却突然觉得困难。如果我们用诗歌来吟诵它们,我们会发现更难开始。即使是那些每天伴随着我们的东西,比如一个苹果、一张木桌、一个杯子、一块捡来的石头,一旦我们凝视它们,它们就会变得不同、陌生。
而当人们试图用语言来描述或吟诵事物时,人与物就会从彼此幽闭的状态步入万物共存的神秘河流,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就会重新建立起来。
植物学知识对于永流来说意义不大。无论是落叶乔木还是灌木,它的经济用途是什么,甚至枝叶细长、下垂等性状,都是对柳树的认知方面。我们常常看到河边垂柳,或者窗外柳丝飘扬。柳树与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审美的而非认知的。
物诗抒发了人们对物的审美感受。感情本身是微妙而抽象的,为了用语言表达它们,常常需要使用隐喻。贺知章在《柳翼记》中所用的都是比喻,而且都是比喻。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这些比喻是否巧妙。
“贾斯珀组成了一棵像树一样高的树”。乍一看,“碧玉”与柳树的颜色相比较,但“化妆成”又暗示柳树像人。其实我们读到这里就想到了《小家碧玉》。南朝乐府有《碧玉歌》,梁元帝《采莲颂》有《碧玉小宅女》。从此,“”就成了小家庭女孩的代名词。这句话不仅描述了柳树的颜色,还比喻早春的垂柳像一位纯洁的少女。
第二句仍然使用比喻。 “万条青丝垂下”模仿柳树茂盛的样子,呈现出色彩和质感。青丝带,即柳条细长柔软,像一条丝带。从第一句到第二句,视角由远到近变化,色彩由碧玉变为青丝,变得更加具体细腻。
再看那柳叶,又细又尖,就像是用剪刀剪下来的一样。被谁剪掉了?当然是造物主。但诗人说“二月春风如剪刀”,既保留了创作的神秘,又歌颂了自然。
这首诗的字句就像垂柳,清新温柔,都是赞美:赞美柳色,赞美柳条,赞美二月,赞美春风。诗人用这些赞美,终于歌颂了生活、歌颂了语言、歌颂了诗歌。
如果以现代的怀疑精神来看待,碧玉和剪刀这样的比喻可能显得过于拟人化。诗中柳树作为对象的存在被拟人化所取代,即诗人所歌颂的柳树只是人的自我投射,而不是独立真实的柳树本身。
王翚(清)《柳岸河洲》
02
在渴望区分和遗忘之间
//
“绝句”
杜甫
两只黄莺在绿柳中歌唱,一排白鹭爬上了天空。
窗内含西岭千秋雪,门外停靠东吴千里之外的船只。
//
这首诗几乎人人都能背诵。如果你问杜甫这首诗想说什么,或者这首诗的含义是什么,恐怕十个人中有十一个不知道。抛开严格的传记解释不谈,也许一百人中只有几个人会说,它写的是诗人当时所感知的世界。
世界是由时间和空间组成的,感知是生命无言的状态。 “那一刻感知的世界”更接近诗的本意。诗人的区分欲已被遗忘,这实际上反映在标题中。 “绝句”作为一种诗体,只有结构意义,在内容上相当于没有标题。
绝句结构本身就是内容,即四行诗截取的一个时空点,或者说是世界的一个切片。诗人在这里体会到的是突然打开的时空:广阔、完整、自足。
“两莺啼绿柳。”有过类似生活经历或者对语言敏感的人,读完这句话,立刻就会感到幸福。黄莺绿柳,色彩相得益彰,春色明丽。黄莺的叫声清脆清脆,翠绿的柳树在歌唱,使这里充满了生机。视觉和听觉的体验触及生命的深层意识。
无论是写诗还是读诗,真正的感动都不是来自于表面的经验,而是来自于莫名的深层直觉,类似于一种集体无意识。例如,当我们在夜里听到狗叫时,我们的内心立刻就会唤起那种感觉,一种早已被遗忘的古老记忆。
李白的《金陵酒肆别》开头写道:“风吹满店柳花香。”同样,柳花的飞扬和飘香,也唤起了一种浓浓的人生感悟:春天的美丽,离别的悲伤,东风如我们与某人告别时,满店的花香是留下来的。 ……多种感情叠加的流动状态,才是我们真实的存在。
我们来谈谈“两只黄莺”,为什么是两只?一个还好吗?三个呢?想一想,如果只有一只黄莺,哭声会有点寂寞,三只黄雀就太吵了。鸟儿本身总是成对出现,无论是在事实层面还是在诗意层面上,两只黄莺都是必需的。
“一行白鹭升蓝天”,清澈干净。我曾经看到一只白鹭飞向不太蓝的天空。我当时就感到莫名的震惊。如果一排白鹭飞上天空,那该是多么壮观啊!
“窗外含西岭千秋雪”。尽管已是春末夏初,西山岭上依然白雪皑皑。 “寒”字拉近了雪山的距离,永恒的雪似乎镶嵌在窗外的寂静之中。 “万里船停泊东吴门”,铺展开浩瀚的空间,从东吴到西蜀,万里的距离系着一艘船。除了时间和空间的交汇之外,更值得玩味的是窗户和门。透过窗户看到的是时间,透过门进出的是空间。
诗的四行在语言上表现出对称和秩序:两黄莺一行白鹭,绿柳蓝天,门窗西岭东吴,千秋雪万里船。每首诗都像一个平行而独立的世界,拼贴出诗人所感知的时空图景。诗人看似不存在,但事实上他无处不在。他的审美和意识隐藏在看似自然的风景中。诗人的观察不是相机的随意记录,而是对承载着他生命能量的事物的选择,并与情感逻辑相结合。
这首诗就生活与语言的联系而言就像一个谜。作为读者,我们只能自由地说“不”,因为没有答案。宇宙中的每个人和所有事物,包括语言本身,本质上仍然是一个谜。
弘忍(清)《雨后柳色图》
03
听唱新版《柳枝》
//
《柳枝诗》
刘玉玺
春江柳千千,旧板桥已是二十年前。
曾经与桥上的美景告别,可惜至今杳无音信。
//
折柳送别,在汉代已成为常见的习俗。汉代乐府有“断柳”,指柳树形容分离,感叹世事的酸甜苦辣。大致有三层意思:柳,与“柳”同音,有留下的意思;柳柳依依,仿佛在告别;柳树只要插进去就会活下去,希望行人能够平平安安地面对外面的情况。当时,河边道路两旁栽有许多柳树,柳枝脆弱,容易攀爬折断,所以折柳送礼就成了习俗。
唐代文人多唱七言绝句《柳枝》(又称《柳枝》)。内容虽仍以咏柳或送别为主,但曲调到隋唐时已有所翻新。晚年,刘禹锡与白居易演唱了《柳枝诗》。刘作诗九首,白诗八首。从刘、白开始,唐代人创作的数十首《柳枝》,以及《渔家词》、《浪涛沙》等曲调,都被记载在诗歌选集中。也可以看出诗词诗词在这几个曲调中的演变和过渡。
读这首诗的时候,你几乎可以听到乐器或声音的伴奏,当你读的时候,这首诗就开始自己唱歌。流放南方期间,刘禹锡创作了大量具有浓郁民歌气息的《竹枝词》和《踏词》。相比之下,他晚年写的《梁经》的《柳枝诗》的歌词明显被提炼成了文人诗,但诗的语言中仍然保留着民歌清新质朴的气质和歌唱的声乐节奏。
这首诗内容简单,但却经典优美。每一个字都像是一个活生生的汉语隐喻,承载着典故,承载着记忆。春江、一曲、万柳、二十年、老板桥……这些词本身就很美,给人丰富的联想。
“我曾经在桥上与一位美女告别,很遗憾到现在还没有消息。”柳树年年青,年年为人所记。二十年前我们与板桥别离,如今春江在歌唱,思念和悔恨都被柳丝激活,条条变绿垂下。
显然,这首诗并不是简单的咏物,而是实实在在地要求刘写出告别后的别离之情。刘禹锡的《柳枝诗》中还有一首描写离别的诗: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向西挥臂。
长安街上树木无数,唯有垂柳将它们隔开。
前两句没有提到刘,但绝对不是闲话。城外送别,春风酒旗,夕阳西下,行人挥臂,这里的一物一物,诗中的每一个字,都诉说着离别的故事,倍加珍惜。分道扬镳后,行人渐行渐远,长安路上的树木却试图留下来。这又是另一层意思。最后提到的就是垂杨树,这是点睛之笔。其他树虽多,但都不及柳树,能引人流连。
折柳送别的时候一定让人哭了。然而,今天我们读到这些诗,并没有感受到太多的悲伤,只有唐诗的美丽。当悲伤写进诗里,它就变成了美。
马远(宋代)春游山路
04
刘作为诗人的自画像
//
“柳”
李商隐
我曾在东风中起舞,在心碎的天空中欣赏春天的花园。
秋高气爽,夕阳已至,蝉鸣已至,我怎肯来?
//
一般来说,咏柳诗都是写春天的柳树。毕竟,春天的柳树最动人,只有到了告别的时候,人才会折断柳树。至于秋天,柳弱了,所以盼着秋天开始。人们看不到那棵散落的柳树,就说明它不存在。
但也不一定,天性敏感的诗人还是会看到。比如纳兰性德的《临江仙人》“飞絮飞花何处去,层层冰雪摧残。一棵疏树五时折断,明月好爱它”。憔悴也有关系。”歌谣是《冷柳》。
李商隐的诗题为《柳》,既不是“咏”,也不是“无咏”,或者可以理解为介于两者之间。从诗意的角度来看,它不仅仅是春柳,也不仅仅是秋柳,而是时光里的柳。
开头是过去时,“我曾追过东风,舞过盛宴”,这是秋忆春。自然地,我们将其与人联系起来。人老了,就会回忆起自己曾经是那么年轻,那么浪漫。追着东风吹着舞宴,赏着春色的花园,赏着心碎的天空,正是青春的醉人欣喜时光。
所以这个时候“怎么去”这几个字是很严肃、很不情愿的,但这也轮不到你说了算。没有人能逃脱生老病死,树木每年都会轮回。春柳到了秋日,繁华已散,树叶落尽,只剩下细细干枯的枝条,也不再有鸟儿来歌唱。
只剩下夕阳和枯柳上的蝉鸣。虽然不是死一般的寂静,但却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 “戴”字也来源于“不会”一词,意思是就像人们互相争斗一样,他们看到的、感受到的一切都是死亡的阴影。夕阳西下,秋蝉啼鸣,无不呼应着诗人的暮色心情。
李商隐对柳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以“柳”为题的诗篇。还有一首专门写柳树的《赠柳》诗,用了很多典故。诗中的柳树是送别的柳树。诗虽美,但仍是生活的陪衬。但在《柳》诗中,诗人在柳中看到了自己。两者虚实相融,物我相融。柳树成了诗人的自画像,不再是人间戏剧舞台上的道具和背景。
作者|三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