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荷塘月色的原文及赏析

日期: 2024-11-13 06:02:09|浏览: 14|编号: 10942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朱自清荷塘月色的原文及赏析

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及欣赏

《荷塘月色》是现代作家朱自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写的散文。这是一首著名的现代抒情散文。初刊于1927年7月10日《小说月刊》第18卷第7期。以下是编者整理的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及欣赏。欢迎阅读。

荷塘月色

这些天我心里很不安。今晚,我坐在院子里纳凉,突然想起了每天路过的荷花池。月光下一定会显得不一样。月亮渐渐升起来了,墙外路上孩子们的笑声再也听不到了;妻子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摇篮曲。我悄悄穿上外套,关上门出去了。

沿着荷塘是一条蜿蜒的煤渣小路。这是一条僻静的路;白天很少有人走过,晚上更是寂寥。荷塘的四面生长着许多树木,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绿叶。路的一侧有一些柳树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亮的夜晚,路上阴森森的,有点吓人。今晚的天气很好,虽然月光依然微弱。

路上只有我一个人,背着双手走着。这个世界似乎是属于我的;我似乎也超越了平凡的自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我喜欢活泼,也喜欢平静;我喜欢集体和独处。就像今晚,一个人在这浩瀚的月光下,可以想什么,什么也不想,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自由的人。无论你白天必须做什么或说什么,现在都可以被忽略。这就是孤独的美妙之处。让我尽情享受无边的荷香和月光吧。

曲折的荷塘水面上,可见一片片树叶。叶子高高地露出水面,像优雅舞者的裙子。层层叠叠的叶子间,白色的花朵点缀其中,有的优雅地绽放,有的羞涩地捧着花瓣;就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又像蓝天的星星,有的又像蓝天的星星。就像刚出浴的美女一样。微风掠过,带来缕缕清香,就像远处高楼传来的隐隐歌声。那时,树叶和花朵也微微颤抖,如闪电一般,立刻传遍整个荷塘。树叶密密麻麻并排,似乎泛起一道道纯蓝色的波纹。叶子下面有流水的脉络,被遮住了,有些颜色看不清;但叶子更美丽。

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流淌在这片叶子和花上。荷塘里飘荡着绿色的薄雾。叶子和花仿佛被牛奶洗过;它们也像裹着面纱的梦。虽然是满月,但天上有一层薄薄的云,所以照不出来明亮的光;但我认为这是正确的事情——良好的睡眠固然重要,但午睡也有其独特的味道。月光透过树林照射进来,高处茂密的灌木投下锯齿状、斑驳的黑影,险峻如鬼;弯柳的稀疏影子仿佛画在荷叶上。池塘里的月光不均匀;但光与影却有着和谐的旋律,就像梵五令(英文小提琴的音译)上奏出的著名音乐。

荷塘四周绿树成荫,远近高低,其中以柳树最多。这些树围着一个荷塘;小路边只留了几个缝隙,像是专门为月光留的。树木颜色阴沉,乍一看像一团烟雾;但柳树的美丽,也能在炊烟中辨认出来。树梢上隐约可见远山,只是一个大概的轮廓。一两盏路灯从树缝里漏出来,像睡眼一样无精打采。这时候最热闹的就是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青蛙呱呱叫。但兴奋是他们的,而我却毫无享受。

突然我想起了采莲的事。采莲是江南地区的古老习俗。它似乎很早就存在了,六朝时期最为盛行。从诗歌中我们可以大致知道。采莲的都是年轻女子。他们乘船唱情色歌曲。不用说,采莲的人很多,也有看采莲的人。这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浪漫的季节。梁元帝在《采莲赋》中说得好:

于是妖女媛愿意去划船,猫头鹰的头慢慢地转回来,经过了羽毛杯;船欲行藻悬,船欲行却开。她腰肢纤细,衣服系得紧紧的,脚步有些迟缓。夏初春后,叶嫩花开,笑生怕弄湿衣服,拉起衣服生怕翻船。

可见当时的乐趣是很大的。这确实是有趣的东西,但不幸的是我们不再有幸拥有它。

这时我想起了《西洲歌》里的一句话:

秋天到南塘采荷花,荷花高出人的头顶;我低头拾起莲子,莲子清澈如水。如果今晚有采荷人,这里的荷花就算“出类拔萃”了;仅仅有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够的。这让我终究还是怀念江南。

这么想着,我猛然抬头,发现自己站在自家门前。我轻轻推门进去,没有任何声音。我的妻子已经睡了很长时间了。

欣赏

真言咒真实场景写照

《荷塘月色》描写了什么景色?文章标题很明确:一是荷塘,二是月光。历代有很多描写荷塘的诗词,描写月色的诗篇更是多不胜数。但本文中的“荷塘”和“月光”绝对不同于其他的“荷塘”和“月光”。这里的荷塘不会是“荷叶触天无限绿,荷花映日红别样”;这里的月光不能像“玉帘卷不开,衣裳捶打刷在砧上”。这里的荷塘是“月下荷塘”,这里的月光是“荷塘月光”。正是因为作品鲜明地突出了景物的特点,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下的特定景物,所以文中所要表达的真挚感情才有了可靠的寄托,让读者感到真实而亲切。

我们先看对荷叶的描述:“荷叶高高出水面,如曼妙舞者的裙摆。”如果抛开具体的环境,用“绿玉盘”来比喻荷叶可以吗?当然它是有效的,而且很有表现力。这个描写不仅描绘了荷叶的颜色,还表达了荷叶的品质,还模仿了荷叶的形状。不过,这个比喻只能用在朝霞、夕阳、细雨中,而不能用在淡淡的月光下。夜间辨别颜色困难,辨别品质更困难。月光下看到的荷叶主要是由于其自然舒展的形态,与裙子非常相似。

原文在描写荷花时,用了三个比喻:“层层叠叠的叶子间,散落着白花,有的优雅地绽放,有的羞涩地绽放,如珍珠,又如蓝天。刚出浴的美女“荷花娇艳华贵,可比美人”,宋代诗人杨成礼的《荷花》诗中有“恰如三千女子”之句。汉代,半与浓妆艳抹半淡妆”。朦胧的月光下,荷花算是美人了,而且还是刚出浴的,朦胧的感觉很好。相反,如果不是朦胧的月光如果把荷花比作“珍珠”、“星星”,未免有些牵强。

文章这样描述荷花的香气:“微风掠过,送来缕缕清香,如远处高楼隐隐传来的歌声。”这种断断续续、看似缺席的感觉,绝不会出现在书声喧哗的清晨,也不会出现在清晨。它不是发生在阳光耀眼的正午,而是发生在“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笑声再也听不到”的寂静月夜。再看另一句关于花香的:“这里除了绚丽,还有淡淡的清香,那香味仿佛是薰衣草,轻轻地笼罩着我,如梦似幻。” (《紫藤瀑布》)这是明媚的阳光下。花香扑鼻,紫色的花朵“与阳光互相嬉戏”,耀眼的紫色刺激着作者有“香气也是薰衣草”的感觉,非常自然。

只有一句话直接描述了月光。本文主要用阴影来描述月亮。这也是历代文人推崇的表现手法。 “高处茂密的灌木投下锯齿状、斑驳的黑影;弯柳的优美影子,仿佛画在荷叶上。池塘里的月光参差不齐,光影却有和谐的旋律,如梵文阿玲演奏的那首名曲“这里的黑影参差不齐,斑驳,给人一种起伏的感觉。为什么?只因为掉进了荷花池里。荷塘里,“微风所过之处……树叶和花朵也微微颤抖,如闪电一般,瞬间传遍整个荷塘。树叶密密麻麻并排,似乎有一波纯蓝色的标记。”黑影落在这波纹痕上,当然变得更加锯齿和斑驳。正是因为荷塘处于这种动态状态,柳树美丽的影子似乎是“画”出来的,而不是“印”在荷叶上的。正是因为纯绿色的涟漪,光影呈现出如法杖般的曲线,让人想起“范阿灵号上演奏的名曲”。

2、用真话表达真情

为了写出不朽的作品,文坛许多作家都刻意追求自己的作品能够体现自己的真情实感。然而,当文章写下来时,它们常常给人一种做作的感觉。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深厚的语言功底,导致言语不稳,遗憾失去了真情。 《荷塘月色》一文能用准确贴切的语言表达作者因身处良辰美景中而产生的“淡淡的喜悦”,以及社会带来的不可忽视的“淡淡的忧伤”。 。

荷塘上的月光美妙而温暖。这样的风景当然能给人们带来欢乐。这篇文章中很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但通过描述场景的文字,不难理解作者当时的喜悦心情。叶子像裙子,裙子是“曼妙的舞女”;花儿“娇”地开,“羞”地开。花香如“歌声”,光影如“名曲”。这句话哪一个不是充满喜悦的呢?但这种喜悦毕竟是“淡”的,没有兴奋和狂喜。上一节提到的“刚出浴的美女”的隐喻被删除,除了与特定环境相悖外,也与“轻欢”的特定情感不相容。试想,如果有一群“刚出水的美女”站在你面前,所表达的喜悦还能“轻”吗?

整个描写风景的过程都充满了这种“轻欢”,但原文在“落下锯齿斑驳的黑影”之后还有一句“陡峭如鬼”;光是这句话,就足以扰乱温情。美丽的风景破坏了愉快的心情。陡峭的鬼影给人的只有恐惧,没有欢乐。连“淡淡的悲伤”都不会由它产生,更不用说像“范阿灵号上演奏的著名音乐”这样美妙的联想了。

尽管身处美丽的地方,我们却无法摆脱“淡淡的忧伤”。 “在浩瀚的月光下,一个人可以什么都想,什么也不想,感觉自己是一个自由的人。”如果在句中加上“厥”字,文章就会增添无穷的意义;如果缺少这个词,那么这篇文章将是真正的免费。当你成为一个自由的人时,你就会只有快乐,没有悲伤。而且,“白天必须做的事、说的话现在可以忽略不计”中的两个“确定性”更能表达作者内心深处难以言说的苦衷。

描述美丽的风景应该有很多欢乐吧?并不真地。看这句话:“路灯的光从树缝里漏出来,他们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描述路灯时,选择消极的词语和事物,并使用舒缓的句型和低沉的语气。读者似乎能从字里行间听到作者无奈的叹息。他们都写灯,《我的天空之城》的语言是这样的:“山脚下的灯照亮了黑暗,山上的灯照亮了黑暗。它们轻如烟。”又淡如雾。” “句子结构工整,节奏明快,这首如歌的行板充满了作者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当然,以上两种描写的词语不能互换,甚至句型也不能互换。

关于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又名沛县、石秋。现代著名学者、散文家,祖籍浙江省绍兴市,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幼年随父定居扬州,自称扬州人。 1924年出版诗文集《痕迹》,后转向散文创作,成为五四以来最有影响的散文作家之一。 1927年,写下著名散文《荷塘月色》。 1928年出版第一部散文集《背影》。随后出版的散文集有《欧洲游记杂记》、《伦敦杂记》、《你和我》等。他的散文表达了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光明未来的期盼,也表达了他的情感真挚、丰富、细腻。朱自清善于准确地观察周围的事物,详细地描述自然景色,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其作品以语言简洁、文笔优美、结构精致严谨、风格清新隽永、富有诗情画意而著称。

分析: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此时正值“四月十二”运动时期。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就面临着这样的黑暗现实。他心中充满了悲伤、愤怒、不满,陷入了无法认清现实的痛苦和彷徨之中。朱自清先生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写下了《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以《荷塘月色》的细腻描写,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不满、向往自由、欲超越现实却又不能的复杂思想感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的正直知识分子印象。在苦难中徘徊前行的脚步。

评论

⑴润儿:指朱润生,朱自清的次子。

⑵蓊(wěng)蓊yuyu:树木茂盛的样子。

⑶踱步(duó):慢慢地走。

⑷迷望:眼睛饱满。米,满了。

⑸田田:描述荷叶的连接方式。古乐府《江南歌》有句“荷叶田野何处”。

⑹鸟娜(niǎo nuó):外表柔软美丽。

⑺脉(mò):形容水无声,似有情。

⑻性格:姿态优美。

⑼范五灵:小提琴()的音译。

⑽风姿:风度、风度,一般指优美的姿势。也可写作“意义”

⑾昏昏欲睡:亦写作“昏昏欲睡”。

⑿元女:英俊的男孩和美丽的女孩。恶魔般的,华丽的。元,美人。

⒀鹢(yì):船头。古代,船头上画有风筝。

⒁羽杯:古代用于饮酒的耳杯。又称羽杯、耳杯。

⒂棹(zhào):橹。

⒃细腰腰带:腰如腰带,齿如贝壳(宋玉《邓图子落录》),形容女子腰细而软。

⒄迟迟回首:形容来回行走的方式,不回头看自己的动作,意思是回头看,为自己感到难过。

⒅楞举(jū):提起衣裙的意思。边缘、裙边。

创作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1925年暑假后,北京清华学校增设本科部,设立国文系。于平波推荐朱自清为该校教授。 8月,朱自清来到北京,在清华大学任教。此时,他独自一人来到,住在清华园的古月堂,而他的家人仍然留在白马湖。 10月20日,朱自清在《雨丝》第48期发表诗作《我的南方》,表达对南方的怀念。 “我的南方,我的南方,那是一片山水之地!那是一片醉梦之地!这五年的漂泊,如羽毛般飞扬!”距离他从北大毕业已经整整五年了。 1927年1月,朱自清北来,住在清华大学西院。从此定居北京。当年7月,写散文《荷塘月色》。

朱自清夫人陈竹音在《缅怀沛县》一文中指出,“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大革命失败,蒋介石统治国家。沛县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当时,他茫然地环顾四周,感觉心中的阴影越来越大,他又在抑郁中徘徊,他知道“解决这种恐慌的唯一办法就是参加革命或参加革命”。 “但当时他没有走任何一条路,而是走了一条退路。”陈竹荫认为,朱自清当时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大革命失败引发的“恐慌”,进而导致了朱自清内心的不安。瞿毓秀在他的《论朱自清及其创作》中也提到了类似的观点:“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之后,文化统一战线开始分裂……另外,一群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这里之后一场风雨,他表现出沮丧和彷徨,这就是朱自清的样子……因此,面对大时代,他在错误的道路上犹豫不决,感觉自己是“一张烂纸,一个死人”。叶”,幻想着“超越”,路已经死了,我希望能找到一些东西,进入其中,度过一生。”

艺术特色

怀孕奇巧

散文有“文眼”,这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传统艺术体验。有了“眼”,题材才能有微妙而明显的意境、虚实、细致的剪裁、严密的结构。 《荷塘月色》十分注重“眼睛”的摆放,充分使其成为立意的“焦点”,也成为作品思想与艺术辩证统一的“凝结点”。

《荷塘月色》的开篇点明了文章的“文学性”——“这些天我心里很不安”。然后写小路的“静”和月光的朦胧,以衬托作者“心颇不静”。然后用荷塘周围蝉鸣、蛙鸣的“喧闹”来凸显荷塘月光的“静谧”,也与江南采荷的旧俗联系在一起:皇帝梁园的《采莲颂》和《西洲歌》都是写采莲的热闹。戏谑的场景进一步反衬出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谧”。最后的点睛之笔是“:这到底让我想念江南”。含蓄地道出了“心不平静”的原因。文章结构严谨详实,脉络清晰,毫无人为斧凿的痕迹,达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可贵境界。散文的艺术魅力集中在意境。朱自清的散文在立意上非常讲究。细致严谨,新颖精美,结构合理,“视野清晰”。

画面感强

有学者评价朱自清先生的山水散文犹如“工笔画”,所描写的景物细腻细腻,栩栩如生。这句话在《荷塘月色》中表现得尤为准确。 《荷塘月色》第四、五段充分体现了朱自清先生“工笔”散文的特点。

首先,朱自清先生将水乳交融的《荷塘月色》细分为《月光下的荷塘月色》和《荷塘月色》两部分。 “蜿蜒的荷塘之上,映入眼帘的是田野里的树叶,而且树叶更显得雍容华贵。”本段以月光为背景,重点描写荷塘的各种景色; “月色如流水,如佛家窈窕淑女”。 《山上奏名曲》以荷塘为背景,重点表现月光的变化。这种划分可以对风景进行详细的描述。其次,朱自清先生对剪接的《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月色》两部分,从视觉的角度(《迷望》、《看不见》等)做了进一步的“精耕细作”。 .)、听觉(《荷塘月色》等)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数量、气味、声音、运动变化(《芳香四溢》、 ETC。)。这样,景物就表现得十分细腻。再次,朱自清先生高超的修辞技巧在《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月色》的描写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荷塘月色》第四、五段在短短378字中包含了11个比喻、2个拟人、2个通感,以及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隐喻、拟人、联觉的运用巧妙而自然。这样,《荷塘月色》就描写得细致、生动,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语言是永恒的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基调质朴,有一种清新、自然、淡雅的美感。

一是简单的美。朱自清的语言艺术最为人称道。他一直追求一种“对话式”的语言境界,认为文学只有像“普通对话”一样读起来才会亲切有趣。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一开始就说:“这些天我心里很不安”。他似乎把读者当作一个可以倾诉的朋友,让人感到真诚、自然,立刻就把读者带入那种境地。又如“我悄悄穿上外套,关上门出去了”、“路阴森森的,有点吓人”等等,都平实如文字,自然流畅,让人心旷神怡。阅读它们时感觉非常友好。

二是简洁美。朱自清具有很强的语言控制能力。他的语言看似平常,并没有发表惊世骇俗的言论,但实际上却经过了作者的精心锤炼。比如“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流过这片叶子和花”。 “纹”字紧扣“月光如流水”的比喻,形容月光闪耀、流淌而下的景象,再加上“静静”。 “静”这个修饰语准确地形容了月光如流水般倾泻而出却无声无息的宁静。又如“荷塘里薄雾飘”。动词“浮”将水汽与月光交织在一起,准确地表达了雾气的柔和及其自下而上的逐渐扩散,画出画面上层素雅的底色,月光朦胧而缺席,给人以无尽的想象。 “歇”字和“浮”字用得极其妙。

三是音乐之美。作者经常使用重叠的词句来加深外貌形象。 《荷塘月色》共使用了“里里”、“渐”等25、26个重叠词(“光”重复一次),使文章柔和、舒缓、流畅。同时运用“风骚”、“仿佛”、“斑驳”、“均匀”、“到底”、“浩瀚”、“孤独”、“零星”等双声押韵词, “徘徊”、“熟睡”、“一案”等也增添了语言的音乐美感。

四是修辞美。生动的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荷塘月色》语言的一大特色。用这些修辞手法装饰的语言更具有艺术魅力。朱自清是一位运用比喻的高手。他的比喻常常出乎人们的意料,以前从未使用过,但又合情合理、自然。例如,“叶子高高地露出水面,像曼妙舞者的裙子”。用“曼妙舞者的裙摆”来形容荷叶自然舒展的形状,赋予荷叶一种动感的美感,极其生动,十分贴切。又如“层层叶子间,散落着白色的花朵,有的绽放着优雅,有的含着花羞涩,像一颗颗珍珠,又像蓝天上的星星”。作者同时用了“珍珠中的珍珠”和“蓝天上的星星”两个比喻来形容“白花”,分别突出了浩瀚月光下荷花的明亮和白花间隐隐闪烁的光芒。绿色的叶子。莲花的美丽是用颜色和光彩来描述的。非常生动、不落俗套,能引起读者的诗意联想和想象。

此外,朱自清还善于运用通感手法来创造形象美。例如,“微风掠过,带来缕缕清香,如远处高楼隐隐传来的歌声”。香味是一种嗅觉体验,能闻到却听不到,闻到却看不见。作者把淡淡的香味比作模糊的歌声,让读者形象地体会到这香味是模糊的、不确定的,非常新奇、贴切。又如“池中月光不均匀,光影却有和谐的旋律,如佛钟上奏出的名曲”。朱自清将树影与月光交织在一起,创造出一幅美丽的黑白画卷。 ,转化为听觉图像,引发读者无尽的遐想。这样写,不仅促使读者进一步想象荷塘上和谐的景象和祥和的气氛,而且极大地丰富了月下荷塘诗情画意的意境。

关于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子华,字沛贤,号石秋。江苏扬州人。 “文学研究会”早期会员,现代著名散文家、学者。曾任清华大学教授。抗战爆发后,调往西南联大任教。在抗日民主运动的影响下,政治态度明显进步。晚年积极参加反帝民主运动。他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无论对景物的抒情描述,他都能通过仔细观察或深入欣赏,委婉地表达自己对自然景物的内心感受。抒发了真挚的感情,具有浓郁的诗意。主要作品有《毁灭》、《踪迹》、《归来》、《欧洲旅行杂记》、《伦敦杂记》等。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